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_第1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_第2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_第3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_第4页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2012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课标内:古文:论语十则一、字词积累:1、通假字:(1)不亦说(yu)乎(“说”同“悦”,愉快。)(2)诲女(r)知之乎(“女”同“汝”,你。)(3)是知(zh)也。(“知”同“智”,聪明。)2、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3、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2、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1)而: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知:了解(人不知而不愠)领悟(温故而知新)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智”,聪明。(是知(zh)也。)5、涉及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6、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论(ln)语 不亦说(yu)

4、 乎 愠(yn ) 三省(xng) 传(chun )不习乎 曾(zng )子 罔(wng) 殆( di ) 诲(hu)女( r )知之乎 是知(zh)也自省(xng ) 弘(hng)毅( y ) 凋(dio) 己(j)所不欲,勿(w)施于人 死而后已(y ) 焉(yn) 哉( zi )特殊句式:1判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省略句:(1)可以(之)为师矣。(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固定句式:不亦说乎 (不亦乎:不也是吗?)二、区分内容: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学习态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思想品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名句默写: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

6、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论语十则中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文章中心概括:本文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论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既指出要按时复习,又指出要处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二者紧密结合。关于思想品德的修养,讲述立身处世的道理。关于

7、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四:写作特色: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体散文的典范。特色: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2、篇幅简短,语言精炼。课标内古诗:观沧海 一、理解性默写:观沧海中用比喻的写法表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写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

8、气势。(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答案:( )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环境描写。好处: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四、戏剧中

9、的曹操总是以“白脸”示人,奸佞的形象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根深蒂固。根据你的积累,结合观沧海这首诗,谈一谈你心中的曹操是什么样子?答案: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二、钱塘湖春行一:请阅读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后做题: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

10、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_。2 在前六句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阳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3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_”。4 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_答案:1 早莺争春(莺争暧树) 草没马蹄2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的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3 乱花渐欲迷人眼4

11、 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和对西湖无比热爱之情。三、天净沙秋思二、阅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2、写出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答案: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曲中能够概括全篇主旨的词语是:答案:.断肠4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曲名是 。答案:天净沙;秋思5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答案:名;老树、老树上的枯藤、老树上的昏鸦6、前三句写了哪九个景物,写出了秋郊黄昏的、。答案: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苍凉、幽静7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

12、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答案:断肠人在天涯;古道西风瘦马。8、本曲可分两层。在文中用“”标出,并写出层意:答案:.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第一层:描绘晚秋残景,渲染悲凉气氛。第二层: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心情。9、全曲感情的基调是( )A、依恋 B、悲伤 C、惆怅 D、痛苦答案:C10、本曲运用了 的写法表现羁旅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答案:寓情于景(物)11、本曲中在满目萧瑟的秋景中为何插入写“小桥流水人家”?答案:萧瑟的秋景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则是从反面烘托游子乡愁的浓重。12、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

13、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_答案:秋思、深秋晚景图四、次北固山下一 填空这首诗体例上属于五言律诗。内容上属于思乡之作。二 名句默写1.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2.中的千古名句是:3.写黎明时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4.中有两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句子:5.可以看出旅途顺利的句子是:6次北固山下中最能表现思乡之情的诗句是答案:1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 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 写黎明时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4 有两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句子:海日生残夜,

14、江春入旧年5 可以看出旅途顺利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 这首五言写景诗的主旨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四 判断次北固山下的四个说法,哪个错。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向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

15、六句所写的明丽的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答案:D,虽写思乡,单始终给人的是一种广阔豁达,深深愁绪.五 名句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不仅妙在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二字的妙处,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

16、、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_。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_手法,抒发了_ _。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

17、国,以见其边远。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附答案:1.贬官。2.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3.C。六、夜雨寄北一、填空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 ,_。二、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三、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 却话巴山夜

18、雨时 却:_;话:_四、 这首诗的名句是那两句,是分析其妙处。参考答案:一、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D 三、何时能够 再 回叙 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友人)团聚的心情。委婉含蓄,平淡之中蕴含深情,令人回味。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名句理解性填空: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追忆难忘

19、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小园香径独徘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把握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惋惜时光易逝,感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一去不复返。表达了对时光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三、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作用:1、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

20、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四、名句赏析:1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

21、致。 2、赏析本诗中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五、写作手法:1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示例:“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

22、怅惘情思; “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2、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八、泊秦淮1、默写:泊秦淮中,借歌女嘲讽昏庸腐败的达官贵人,抒发自己爱国之志的诗句是_,_。2、“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案:.运用互文手法,“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冷清愁寂的水边夜色图。阅读这首诗,找出分析

23、不当的一项:(C )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用“笼”字说明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诗中描绘秦淮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了诗人忧愁和伤感。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课标外:古文:一、童趣积累运用1通假字:项为之强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张目_ 项为之强_素帐_ 私拟作_土砾_ 凹者为壑_果如鹤唳_ 鞭数十_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1)以丛草为林()(2)徐喷以烟()4用

24、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时有物处之趣。译文:(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译文: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1)明察秋毫(2)怡然自得(3)庞然大物6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8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9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11学习本文,你认为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6、第一段总述物外之趣,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7、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8、庞然大物、明察秋毫、怡然

25、自得9、反映了严惩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10、观察细致,想象奇特。11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正义感的人。二、山市通假字:一切乌有:“乌”同“无”。裁如星点:“裁”同“才”。(2)实词积累:然数年恒不一见:恒,经常。高垣睥睨:高高低低的城墙。居然城郭:居然,竟然。历历在目:历历,(物体或景物)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尘气莽莽然:莽莽,广大。危楼一座:危,高。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屑屑,忙碌的样子。或凭或立:凭,靠着。(3)整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正确解释。时间词语:忽(忽然)、无何(不久,不一会儿)、未几(与“无何”含义相同)、既而

26、(不久)、逾时(过了一会儿)、倏忽(突然)(4)难句翻译: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译: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一。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译: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译: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译:(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有靠着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译: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5)内容理解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变

27、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简练概括。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试作复述。明确: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即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6)知识链接 文中“惟危楼一座”中的“危楼”两字,我们不由地联想到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的“ , ”两句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三、世说新语一、实词积累: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 乃: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期:约定 。 委: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8、 :引:拉 。 顾:回头看 7、尊君在不?:“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 二重点句子翻译:1.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3.君与家君期日中 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4.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5.相委而去 丢下我走了三 课文内容理解: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

29、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四、寓言两则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智子疑邻 以为聪明,怀疑天雨墙坏 下雨其子曰 他的,指代那个宋人其邻人之父亦云 老头f,也,说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逃跑 )人皆吊之(吊: 安慰 )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难道 )居数月(居: 过了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带领 )死者十九(十九: 十分之九二翻译下列句子:1、天雨墙坏。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

30、的东西。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靠近边塞的地方有一个善于术数的人,(有一在)他的马没有缘由地逃亡就进入了胡人的地方了。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6、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他的儿子却只因为腿瘸的缘故,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三、寓意1不可以感情的亲疏来对人或事作主观上的判断,而且这样的判断往往也是错误的!2与人为善。不要凭感情无

31、端猜疑他人,因为感情影响公正是因为有私心,如果能做到公正无私,便 不会被感情所左右而影响对事物的客观认识。3积极方面: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4消极方面:要注意自己与听话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生活的事都具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不能只看事物坏的一面,要全面分析。五、伤仲永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 牵、引二、词类活用:父异焉 异:对感到诧异。邑人奇之 奇:以为奇; 对感到奇怪。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做宾客。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可图三、一词多义:贤1、胜过、超过 (贤于材人

32、远矣伤仲永)2、有才能有道德 (如此其贤 百姓多闻其贤) 贤者能勿丧耳)3、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见贤思齐焉 选贤举能作1、写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当作 作青云白鹤观3、奋起,有所作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制作 设酒杀鸡作食5、发生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6、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7、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8、振作 一鼓作气9、像一样 马作的卢飞快10、建造 作亭者谁就1、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趋向、接近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3、靠近(引申为观赏) 还来就菊花4、开始从事 蒙乃始就学四、古今异义:文理 古:文采和道理 今:文章内容与词句方面的条理是 古:此、这(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判断动词

33、五、其它关键词:(1)世隶耕 隶:属于。(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3)父异焉 异:对感到诧异。(4)邑人奇之 奇:以为奇。 对感到奇怪。(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7)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环谒:四处拜访。(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闻:名声。(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可图。收族: 收,聚,团结。文理: 文采和道理。泯然: 完全消失。受之于天 受:承受。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如此之贤也 贤:(有)才能伤仲永 伤:为哀伤、伤感六、关键句翻译: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

34、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4、泯然众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跟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当了。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

35、内容。8、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9、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普通人恐怕都不能够吧六、木兰诗一、积累整合。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汗()()机杼()军贴()燕山()朔气()金柝()红妆()胡骑()傍地走()2. 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1)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通(),2)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2) 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3) 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

36、4) 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_5)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6) 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男子的议论句是:_二、思考与探究1、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_3. 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_2.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_答案:一、略二、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

37、笔带过。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七、孙权劝学复习1、重点文言词语解释(1)谓 告诉 (5)当涂 当道、当权(2)若 象 (6)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3)益 收获、好处 (7)涉猎 粗略的阅读(4)遂 于是 (8)见事 认清事物2、辨析古今异义(1)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独特的

38、;幼年失去父母的(2)治(古)研究(今)整治;社会安定;处罚;治疗;消灭(3)博士(古)指专管经学传授的官员(今)现一般指学位的最高级别(4)但(古)只是(今)表转折(5)往事(古)历史(今)以往的事情3、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两组(1)A卿今当涂掌事/摩拳擦掌 B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辛苦C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D见往事耳/往事如烟(2)A蒙乃始就学/顺利就业 B及鲁肃过寻阳/将功补过C即更刮目相待/改弦更张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死不救B推辞(A掌管/手掌;C应当/相称;D历史/以往的事情)A开始进行,从事;C重新;(B到/过错;D认清/看见)4、解释下列成语(1)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

39、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2)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5、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2)吕蒙:吴国名将 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3)鲁肃:吴国谋士 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6、文中最突出的的描写方法是什么?对话(语言)描写八、口技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二、重点词语:1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

40、上,恰好。宴:举行宴会。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但:只。闻:听见。坐:通“座”。然:.的样子。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乳:喂奶。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微。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走:跑。三、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文中形容声音之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候,客

41、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四、词语活用:.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会,适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摆宴席请客。)五、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九、狼一、通假字狼:“止”通“只”。 “止”通“只”。二、实词积累:止有剩骨:副词,“止”通“只”。 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意暇甚:名词,神情。 意将隧入以来攻其后

42、:动词,想、打算。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恐前后受其敌:方位名词,前面。 狼不敢前:动词,向前。三、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狼像以前一样一齐追赶。 狼不敢前进,瞪着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想钻洞进入来攻屠户的后部。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四、内容理解:1.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2.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3.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屠户的机智体现

43、在何处?5.从文中找出评价性的语句,写出来。6.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7.你遇到过突如其来的险情吗?你是如何脱险的?答案:1.晚、少时、久之、顷刻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由恐惧到与狼斗争并积极出击杀死了狼。4.找柴堆做掩护放下担子,拿起刀,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一跃而起,攻其不备杀死一只狼。痛打落水狗,又杀死了另一只狼。5.最后一段。6.身处险境要灵活机智,凭勇气和智慧方能化险为夷。7.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简单介绍一下过程十、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一词语积累逐走(跑) 饮于河(到)(黄河)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

44、泽:大湖未至(到达) 道渴而死(表修饰) 弃其杖(他的) 化为邓林(桃林)二、内容理解:1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5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3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

45、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共工怒触不周山一、实词积累:1、触:碰、撞。 2、昔者:从前 3、颛顼(zhunx):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4、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5、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6、水潦(l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7、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8、地维绝:系大地的绳索断了。二、了解文章内容,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46、。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三、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课标外古诗:一、山中杂诗1、 默写:在山中杂诗中描写山顶上飘来轻烟,竹林中可以看到落日的余辉的诗句是: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在山中杂诗中描写鸟儿在人家房檐上飞,云朵从人家的窗里飞出来的诗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2、诗中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答案:白

47、描手法。写出了山居之乐。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3、赏析“竹中窥落日”的窥的好处。答案: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形象生动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二、竹里馆1、 在竹里馆中描写一个人坐在幽深沉寂的竹林里,弹着琴唱着歌的诗句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 在竹里馆中描写深幽的竹林里没有人能知道(我在这里),唯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有什么关系?答案:情景交融,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

48、看来平平淡淡,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龟虽寿一、默写: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越

49、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流露出诗人要利用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答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50、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主旨手法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名句欣赏 :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

51、 犹有 “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 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七年级古诗文复习资料课标内古文:论语十则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1、子:先生,指孔子。2、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3、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4、自:从。5、愠(yn):生气,发怒。6、君子:指高尚的人。7、日:每天。8、三省(x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9、谋:谋划,指办事。10、忠:尽心竭力。11、交:结交,交

52、往。12、信:真诚,诚实。13、传:老师传授的知识。14、故:指学过的知识。15、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16、殆(di):有害。17、诲(hu):教,教导。18、是:此,这。19、贤:贤人,有才德的人。20、善者:指长处。善,好。21、从:跟从,这里指学习。22、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23、弘(hng)毅刚强,勇毅。24、已:停止。25、凋(dio):凋谢。26、恕(sh):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二、重点知识概括:1、通假字、女:同“汝”,你。知:通“智”,聪明、智慧。说: “悦”的古字,愉快。2、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 以:

53、可以为师矣 之:诲汝知之乎温故而知新 仁以为己任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之为知之3、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 新知识(3)不耻下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古今异义默而识之:(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 今义:数词)5、涉及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4)见

54、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6、需掌握的字的读音:论(ln)语 不亦说(yu) 乎 愠(yn ) 三省(xng) 传(chun )不习乎 曾(zng )子 罔(wng) 殆(

55、 di ) 诲(hu)女( r )知之乎 是知(zh)也自省(xng ) 弘(hng)毅( y ) 凋(dio) 己(j)所不欲,勿(w)施于人 死而后已(y ) 焉(yn) 哉( zi )三、文言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

56、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57、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

58、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省略句:(1)可以(之)为师矣。(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3、固定句式:不亦说乎 (不亦乎:不也是吗?)五、区分内容:1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学习态度:(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思想品德修养:(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见贤思齐焉,见

59、不贤而内自省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8)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名句默写: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0、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中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课标外:古文:童趣知识点归纳:(一)知识归纳1、通假字: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2、词类活用:鞭数十(名词用做动词,用鞭子打)3、古今异义:私拟作群鹤(古义:暗暗地 今义:自私)4、一词多义: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助词,的)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心之所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项为之强(代词,代“昂首观之”这一动作)为:项为之强(连词,因为)以丛草为林(动词,作为)尽为所吞(与“所”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