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辨识与评价培训_第1页
风险辨识与评价培训_第2页
风险辨识与评价培训_第3页
风险辨识与评价培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险辨识与评价培训一、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1、危险: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2、危险源(危害):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的根源或状态。3、风险: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特指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 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4、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5、危险与危害因素的分类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根据生产过程和伤亡事故的国家标准不同,可有两种分类方法:(1)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将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a)物理性危险危害

2、因素;b)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危险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如体力、视力、听力、超过了人的承受能力从事禁 忌作业;心理异常e)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如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监护失误等f)其他危险危害因素(2)根据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的分类方法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包括: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6、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般把危险源划分两大类,既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 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

3、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 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事故后果 越严重。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 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它出 现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第一类危险源客观上已经存在并且在设计建设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因此,安全工 作的重点就是严格控制第二类危险源。二、风险辨识和评价的范围和内容:风险辨识和评价要针对公司的一切作业活动,风险辨识主要 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进行。

4、三、风险辨识的思路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逐个辨识例如:爬梯子作业,我们首先要选择作业人员,在选择作业人员时要考虑到所选择的人员有 没有职业禁忌证,还要考虑他的心理素质、操作技能等;决定人员之后就要准备梯子(物),准备 梯子时就要考虑是不是牢固,能不能承受所要承受的重量;人和物都具备了,我们又要考虑到作 业环境,地面会不会打滑呢?周围有没有防碍作业的电缆线、管线呢?我们通过将梯子固定在地 面上或是找人扶住梯子以防滑倒,断掉电源防止触电,佩戴安全帽防止碰头等安全措施;当我们 要爬到较高的地方时,是不是要考虑在身上系上安全带呢?因此,必须保证作业环境是安全的; 所有这些都做好了,我们还要想到作业

5、前要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要不要派监护人呢? 这就是管理方面。如果这一切我们都考虑到了,准备好了,事故发生的概率自然就降到最低了。四、风险辨识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是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制定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确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其分析过程为:1)作业活动的选择理想情况下,所有作业都要进行作业危害分析,但首先要确保对关键性的作业实施分析。确 定分析作业时,优先考虑以下作业活动:a)频繁发生或不经常发生但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作业

6、;b)严重的职业伤害或职业病:事故后果严重、危险的作业条件或经常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的作 业;c)新增加的作业,由于经验缺乏,明显存在危害或危害难以预料;d)变更的作业,可能会由于作业程序的变化而带来新的危险;e)不经常进行的作业,由于从事不熟悉的作业而可能有较高的风险。经过分析选择,列出作业活动清单2)将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步骤选择作业活动之后,将其划分为若干步骤,每一步骤都应是作业活动的一部分。划分的步骤不能太笼统,否则会遗漏一些步骤以及与之相关的危害。另外,步骤划分也不宜 太细,以致出现许多的步骤。根据经验,一项作业活动的步骤一般不超过10项。如果作业活动划 分的步骤实在太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

7、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危害分析。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 步骤正确的顺序,顺序改变后的步骤在危害分析时有些潜在的危害可能不会被发现,也可能增加 一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危害。按照顺序在分析表中记录每一步骤,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 只做什么而不说怎样做。划分作业步骤之前,仔细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观察人通常是操作人员的直接管理者, 关键是要熟悉这种方法,被观察的操作人员应该有工作经验并熟悉整个作业工艺。观察应当在正 常的时间和工作状态下进行,如一项作业活动是夜间进行的,那么就应在夜间进行观察。3)辨识危害根据对作业活动的观察、掌握的事故(伤害)资料以及经验,依照危害辨识清单依

8、次对每一 步骤进行危害的辨识。辨识的危害列入分析表中。为了辨识危害,需要对作业活动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辨识危害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可能 发生的故障或错误是什么?其后果如何?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其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发生的可 能性?以下是危害辨识清单的部分内容:是否穿着个体防护服或佩戴个体防护器具?操作者是否会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操作者是否从事可能使头、脚受伤或被扭伤的活动(往复运动的危害)?操作者是否会被物体冲撞(或撞击)或运转的机器绞到?操作者是否会跌倒?操作者是否会由于提升、拖拉物体或运送笨重物品而受到伤害?操作者可能接触有害物体?操作者可能滑倒、绊倒或摔落?操作者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

9、中?作业时是否有环境因素的危害一空气中有粉尘、烟尘、蒸汽吗?天气状况可能影响安全吗?过度的噪音或震动会产生问题吗?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主要后果应为危害引起并且结果比较严重的后果,由危害产 生后果的过程要尽量描述清楚、准确并力求简洁。五、风险辨识和评价规则风险辨识和评价准则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和严重性(S)及风险度(R)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发现 (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 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10、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 情况下发生3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 (现场有监测系统),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 控制危害,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 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丑级)停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并 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W级)米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 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 评估进行定期监测一周内整改9-12中等(III级)制定预防及控制措施、加强检查 和管理,加强应急培训一个月内治理4-8可接受(II级)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 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 时治理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 险(I级)无需米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 录六、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选择控制措施,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遵 循下列原则:(1)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3)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控制措施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