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产业链变革新纪元开启_第1页
建筑产业链变革新纪元开启_第2页
建筑产业链变革新纪元开启_第3页
建筑产业链变革新纪元开启_第4页
建筑产业链变革新纪元开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HYPERLINK l _TOC_250024 建筑业减排对碳中和进程至关重要 7 HYPERLINK l _TOC_250023 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比例较高 7 HYPERLINK l _TOC_250022 建筑碳中和实现四大路径 8 HYPERLINK l _TOC_250021 碳中和将带来建筑业全产业链变革 9 HYPERLINK l _TOC_250020 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以钢铁、水泥为主 10 HYPERLINK l _TOC_250019 冶金工程企业探索钢铁终极降碳工艺 11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水泥工程企业受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2、 14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绿色建筑指引建筑业节能减排方向 16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绿色建筑,设计是关键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前端设计不足易造成额外碳排放 20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华阳国际BIM 技术筑基绿色建筑设计能力 21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装配式助力建筑施工节能降碳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装配式建筑实现建造方式向节能转变,钢结构环保性能更优 22 HYPERLINK l _TOC_250011 鸿路钢构钢结

3、构制造龙头,规模及成本优势不断强化 24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精工钢构EPC 及装配式新业务快速发展 26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促超低能耗建筑发展 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政策持续加码,成本优化和技术进步助推发展 29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BIPV 应用市场包括新建建筑和存量改造 34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隆基携手森特布局BIPV,精工先一步探索钢结构+光伏业务 35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生态修复辅助

4、全生命周期固碳 37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碳交易市场规模庞大,带动相关服务业务发展 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碳交易市场加速建立,有利于低成本减排 40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服务业从中受益 41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国检集团碳交易服务领军者 43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44图表目录图 1:碳排放贯穿建筑业全过程,主要可分为内含碳排放和运营碳排放 7图 2: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 51%,主要来自于建材生产和建

5、筑运行环节. 7图 3:“十三五”期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增速已经有明显放缓,年均增速 3.1% 7图 4:建筑碳中和包括能效提升、“产能”增强、能源替代、负碳技术四条路径 . 8图 5:碳中和将带来建筑业全产业链变革 9图 6: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以钢铁、水泥为主 10图 7:钢铁长短期减排实施路径 12图 8:2017 年以来中钢新签订单维持高位水平 13图 9:18 年起公司收入迎来拐点,同比实现正增长 13图 10:公司归母净利润 18 年以来实现正增长 13图 11:17 年起公司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 15图 12:20 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下滑,同比减少 28.8% 15图 13:国内生产线优

6、化改造业务发展迅猛,推动境内订单数额及占比提升 15图 14:2017 年开始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15图 15:公司 2019 年毛利率达到 21.5% 16图 16:2019 年毛利率较行业平均高 5.2pct 16图 17:我国建筑存量规模巨大,近年年均新建建筑面积约 40 亿 17图 18:建筑设计弊端会提高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20图 19:华阳 i BIM 平台主页面 21图 20:华阳速建平台主页面 21图 21:2017 年以来华阳营收增速保持高位 22图 22:华阳近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 22图 23:公司装配式设计业务 2017-2019 年CAGR=62. 7% 22图

7、 24:2020 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较 2019 年增长 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提升 7.1pct 至 20.5% 23图 25:2016 年开始公司营收维持较快增长 24图 26:17 年开始公司业绩增速维持高位 24图 27:新签订单保持较快增速 25图 28:公司钢结构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25图 29:近几年公司毛利率承压,销售净利率上升 25图 30:成功突破管理瓶颈,管理费用率稳步下降 25图 31:2017 年开始公司营收增速由负转正 26图 32:18 年开始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26图 33:2019 年装配式业务直营模式落地 6.85 亿,技术授权模式落地 1 亿 2

8、7图 34:公司计划三大自营基地可较好覆盖东部主要区域市场 27图 35:公司传统业务近三年新签订单 CAGR 达 25% 28图 36:传统业务 19 年新签合同中工业建筑占 50% 28图 37:建筑以节能与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策略 29图 38:BAPV 的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主体外部(美国 能源部Sun Shot 计划)30图 39:BIP V 的光伏组件是建筑主体的一部分(特斯拉Solar Roof) 30图 40:并网+ 分布式发电更适合BIPV 的特点 30图 41:光伏发电成本降幅最大(%) 32图 42:分布式光伏近 4 年CAGR 达到 66% 32图 43:2015-2019

9、年全国公共财政向自然生态保护支出CAGR 达 20.9% 38图 44:2015-2020 年生态保护固定资产投资CAGR 达 29.4% 38图 45: 2014-2019 年营业收入CAGR 达到 22.7% 38图 46:2014-2019 年净利润CAGR 达到 23.5% 38图 47:东珠生态资产负债率远低于同行业 39图 48:碳排放市场以碳配额交易为主,CCER 交易作为补充 40图 49:试点期间,碳配额交易规模逐步增长(单位:万吨) 41图 50:分地区看,广东和湖北交易所的碳交易量居前 41图 51:CC ER 产品试点市场反响不错 41图 52:分地区看,上海和湖北的交

10、易所 CCER 交易量居前 41图 53:在审批暂停前,发改委共审定 2871 个CCER 项目,2014-2016 年 CAGR 达 83.4% 42图 54:公司 2020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 43图 55:公司毛利率保持在高位,主营业务毛利率达近 50% 43表 1:各国对氢冶金工艺进行投资实验 11表 2:在生产过程中数据化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杠杆效应可以为每吨水泥增加 4 到 9 美元的价值空间 14表 3:公司水泥智慧工厂建设履历丰富 15表 4:多部门协同发力,完善中国绿色建筑体系 17表 5:当满足控制项要求且每类评分项达到 30%及格线以上后,

11、60、70、85 的总分对应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 18表 6:“资源节约”评分项中,节能与能源利用占比达到 30%,权重最大 18表 7: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向高质量发展 19表 8: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更能节省资源 23表 9:装配式建筑中PC 结构占比最高 23表 10:装配式钢结构较传统建筑能够降碳 15% 24表 11:2016 年以来,公司产能快速增加 26表 12:2017 年至今公司以技术加盟方式承接业务 4.4 亿元 28表 13:当前光伏发电刺激政策以一线城市为主 31表 14:案例 BIPV 项目生命周期回报率为 13.4%,静态项目投资回收期为

12、 7 年32表 15:电价、光伏设备成本、系统发电量对项目 IRR 的敏感性分析 33表 16:若根据光伏协会预测,2025 投资成本下降至 2.85 元/W,电价下降至 0. 4 元/度,则该项目 IRR 为 13.4% 33表 17:渗透率 20%情况下,2025 年工商业建筑BIPV 潜在市场规模达约 1394 亿元. 34表 18:渗透率 10%情况下,2025 年新建住宅BIPV 潜在市场规模达约 479 亿元. 35表 19:渗透率 10%情况下,2025 年住宅翻修BIPV 潜在市场规模达约 178 亿元. 35表 20:精工新能源集团光伏业务及案例概览 . 37表 21:建筑公

13、司估值比较表(截止 2021.4.15) 47建筑业减排对碳中和进程至关重要建筑业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比例较高建筑业全过程是指从建材生产、建筑施工、运营直到最终拆除及废料回收的完整产业链。整条产业链的碳排放主要包括内含碳排放和运营碳排放两种。内含碳排放即建造过程的碳排放,主要产生于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运营碳排放即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主要为暖通空调、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交通用能(充电桩)、燃气等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图 1:碳排放贯穿建筑业全过程,主要可分为内含碳排放和运营碳排放资料来源:CABEE,研究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超全国碳排放量的一半 ,是中国实现

14、碳中和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 CABEE,2018 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 49.3 亿 tCO2,其中内含碳排放约 28 亿 tCO2,最主要来源于建材生产阶段,达 27.2tCO2,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 1tCO2;运营碳排放约 21 亿 tCO2。从时间维度看,“十三五”期间建筑碳排放量增长幅度已经有明显的放缓,但尚未实现达峰。图 2: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 51%,主要来 自于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环节图 3:“十三五”期间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增速已经有 明显放缓,年均增速 3.1%资料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资料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研究研究根

15、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体系,一般将直接碳排放的部门划分为工业、电力、建筑和交通四个行业。建材(如钢铁、水泥、玻璃等)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属于工业领域,其碳中和研究将由相关行业独立展开更为详细的研究, 故本文更多立足于建筑施工、运营阶段的碳中和,以及建材生产阶段建筑工程企业可参与环节进行讨论。建筑碳中和实现四大路径实现建筑碳中和(不含建材生产)主要有四大路径。从减排角度看包括建材能效提升、建筑产能增强和能源系统脱碳三种途径;从增加碳吸收角度看主要是发展碳汇、固碳等负碳技术。建筑能效提升包括采用超高能效设备,如 LED 灯、变频水泵、磁悬浮冷机等,以及智能化管理手段,如

16、智能充电桩、智能设备启停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深度节能减排。建筑“产能”增强包括优先采用降低能源负荷的手段,优化调整建筑流线和功能,尽量采用免费措施即不涉及工程造价的措施,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推广绿色施工方式,减少建造阶段用料及施工后的废弃物数量;采用热工性能更符合气候特点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外墙、门窗、屋顶、遮阳),从源头上降低建筑的总能源需求;同时,采用绿色、低碳、轻质的建筑材料,能够降低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所产生的碳排放。能源系统脱碳主要通过建筑光伏一体化( BIPV)、储能(电池储能、冰蓄冷、相变材料等)、地源水源热泵、生物质发电、吸收式热泵等技术充分利用本地的可再生能源及余热余冷

17、,替代化石能源的使用以降低碳排放。碳汇、固碳等负碳技术主要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等。负碳技术是在各高排放产业减排达到极限后帮助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最终手段,对于各行业均具有一定普适性。图 4:建筑碳中和包括能效提升、“产能”增强、能源替代、负碳技术四条路径建筑能效提升建筑“产能”增强能源系统脱碳碳汇/固碳/CCUS采用超高能效设备:LED灯、变频水泵等;智能化管理手段:智能充电桩等优先采用降低能源负荷手段;采用热工性能更符合气候特点的围护结构;采用绿色、低碳、轻质建筑材料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 ;储能(电池储能、冰储能等);地缘热源热泵生物发电;吸收式热泵等森林碳汇;草地碳

18、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等资料来源:CABEE,研究碳中和将带来建筑业全产业链变革从建筑工程企业受益角度来看,碳中和概念贯穿建筑业全过程,将带来全产业链的变革:建筑材料环节,碳中和会进一步加速传统建材的绿色化改造,尤其针对排放占比高的水泥、钢铁行业,相关受益公司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中冶等;亦将促进绿色低碳建材的开发,例如 3R 建材、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等,代表公司隆基股份、森特股份、精工钢构等;建筑设计环节,设计优化是有效实现绿色建筑的前提保障,华阳国际在这一领域具有优势;施工环节,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构件生产企业如鸿路钢构等,施工企业中国建筑、精工钢构、金螳螂、亚厦股份等将有所受益

19、;生态园林企业由于行业本身具备生态固碳的特性而迎来发展契机,代表公司东珠生态等;碳交易市场建立引申出碳核查、认证、资产管理等新兴服务产业,国检集团等相关公司已经提前布局。图 5:碳中和将带来建筑业全产业链变革碳检测、碳资产管理、负碳服务等建筑材料设计施工安装隆基股份森特股份精工钢构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精工钢构亚厦股份金螳螂鸿路钢构远大住工中建科技北新建材海鸥卫浴建筑施工构件生产华阳国际华建集团3R建材、 BIPV等生产绿色、智能改造装配式绿色建筑规划绿色建材传统建材国检集团、中钢国际、东珠生态、绿茵生态等资料来源:研究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以钢铁、水泥为主钢铁、水泥碳排放占建材生产阶段

20、碳排放 89.2%,减排首当其冲。根据 CABEE,2018年建筑生产阶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 28.3%,其中钢铁、水泥为主要源头,占比分别为 48.1%、41.1%,合计达 89.2%。作为传统两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钢铁和水泥的减排效果对碳中和目标能否如期达成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则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企业如何参与材料生产过程中的降碳进行研究阐述。图 6: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以钢铁、水泥为主11%钢铁48%水泥41%铝材及其他资料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研究冶金工程企业探索钢铁终极降碳工艺传统炼钢过程中焦炭还原铁是产生大量碳排放的主要原因。钢铁生产有多个细分步骤,在高炉中使用焦炭作为

21、还原剂还原氧化铁是造成大量碳排放的主要原因,相关流程为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从高炉炉顶装入,在高温状态下焦炭与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铁,练出的铁水从铁口放出,一氧化碳从炉顶导出,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 + = + 氢冶金工艺使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最终产物为铁和水,理想状态下不存在任何碳排放。相较于传统碳冶金方式,氢冶金在工艺上进行革新,国内外企业针对氢冶金工艺纷纷制定战略规划,其发生主要化学反应是:2 + = 2 + 氢气成本较高是阻碍“碳冶金”向“氢冶金”转变的关键。氢气作为清洁能源,制氢成本较高是阻碍其大规模推广利用的主要原因,根据瑞典钢铁 HYBRIT 项目在 2018 年初公布

22、的数据显示,其采用的氢冶金工艺成本较传统高炉冶金工艺高 20%- 30%。随着碳排放管控政策的趋严,传统工艺成本与氢冶金成本差将会逐步减少,此外制氢工艺的不断优化将进一步压缩氢气成本,未来存在较为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氢冶金研究热点主要分为氢还原高炉炼铁和氢气气基竖炉直接还原两种。氢还原高炉炼铁为利用改质后的焦炉煤气代替部分焦炭还原铁矿石,改质后的焦炉煤气中氢气占比 60%以上,但由于该工艺仍未摆脱高炉,且还原剂中仍有焦炭存在,因此碳减排效果有限,预计较传统工艺减排 10%-30%。氢气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该工艺直接使用氢气作为还原剂,还原尾气产物仅有水,能够最大幅度降低钢铁冶炼

23、过程中的碳排放。欧洲 ULCOS 项目针对氢气直接还原炼钢技术做出实验,发现在考虑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后,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 300kg/吨,较传统高炉-转炉流程 1850kg/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84%,降碳效果明显。世界各国就氢冶金工艺纷纷做出尝试。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梳理,全球各国钢铁企业已对氢冶金工艺进行研究实验,2008 年日本便投资 150 亿日元启动COURSE50 项目,韩国、瑞典等国家紧随其后进行相关项目试点。国家项目投资金额进展氢来源表 1:各国对氢冶金工艺进行投资实验日本日本 COURSE50 项目150 亿日元焦炉煤气韩国浦项核能制氢1000 亿韩元实际应用-制氢2

24、008 年启动,2030 年实现瑞典瑞典 HYBRIT 项目10 亿20 亿瑞典克朗2016 年成立,2018 年 6 月2024 年中试研究;2035 年实现商业化运行核能制氢欧盟奥钢联 H2FUTURE(绿氢)项目1800 万欧元2017 年初,通过研发突破性氢气。2050 年减排 80%二氧由清洁生产能源发电产生的电力电解水产生电解水产氢,H2 燃料德国安赛乐米塔尔建设氢能炼铁实证工场德国蒂森克虏伯氢炼铁技术化碳电池6500 万欧元2019 年 9 月开工天然气;高炉顶煤气变压吸附制氢(95%),未来可再生能源氢德国(Carbon2Chem 项目)100 亿欧元-氢气由法国液化空气公司提

25、供德国德国迪林根和萨尔钢氢炼铁技术开发德国萨尔茨吉特低二氧化碳炼钢项目(SALCOS)1400 万欧元2020 年实施富氢焦炉,煤气5000 万欧元2020 年投用风电制氢。可逆式固体氧化物电解工艺生产氢气和氧气资料来源:拥抱氢经济时代全球氢冶金技术研发亮点纷呈,研究国内中钢国际率先探索氢冶金最佳途径。2021 年 3 月 20 日,中钢国际与河钢宣钢在北京举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合作暨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签约仪式,拟合作建设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预计减少至少 60%二氧化碳排放。该项目承载着中国富氢技术低碳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实践,对推动“碳冶金”向“氢冶金”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

26、。除氢冶金工艺外,中钢国际同步研发其他降碳工艺,掘金中短期减排工程市场。氢冶金工艺受制于制氢成本过高,短期内难以发挥钢铁降碳主力军作用,当前中短期减排主要以高炉改造和短流程电炉等成熟工艺降碳为主。中钢国际承接的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实验 EPC 总承包项目即是高炉降碳的示范工程,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预计 2021年 6 月份投用,第二阶段预计 2022 年投入实验运行,建成效果预计能够减少 30%二氧化碳排放。短流程电炉相较于长流程,原材料以废钢为主,吨钢碳排放远低于长流程转炉,是钢铁短期降碳主要举措之一。图 7:钢铁长短期减排实施路径资料来源:研究受益钢铁行业升级改造,中钢国际新签订单

27、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自 2017 年末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公司近年得益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减量置换升级改造带来的项目建设需求,新签订单维持较高水平,18-20 年新签订单分别为 262 亿/204亿/288 亿,对应增速 166.5%/-22.0%/40.8%,19 年新签订单下滑主要系 18 年国内增长过快,基数较高所致,近 3 年新签合同绝对值维持历史高位。随着 2020 年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出台,国家产能置换环保的力度继续加大、碳中和政策趋严, 叠加后疫情时代海外市场边际改善,有望进一步延长公司工程订单景气度周期。在新签订单的带动下,公司营收和业绩迎来较快增速, 1

28、8-20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4.0%/60.3%/10.5%,三年 CAGR 为 23.6%,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 .0%/24.0%/12.6%,三年 CAGR 为 12.9%。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在手订单 537 亿元(未完工预期收入+ 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是 2020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的 3.6 倍,提供较强业绩支撑。 图 8:2017 年以来中钢新签订单维持高位水平166.5%701045940.8%19218452145-22.0%46350200%3002502001501005002017201820192020150%100%50%0%-50%国内新签(亿)(左)

29、国外新签(亿)(左)总新签yoy(%)(右)资料来源:Wind,研究图 9:18 年起公司收入迎来拐点,同比实现正增长图 10:公司归母净利润 18 年以来实现正增长160140120100806040200-9.3%-4.3% -4.6%-11.8%-3.3%-16.8%4.0%60.3%70%60%50%40%30%20%10.150%0%-10%-20%-30%8.06.06.04.02.00.02.04.06.04.7 1557.17%5.44.24.41501.610024.0%8.7%2.0%-18.6%-1.850%12.06%-50-4.0-10-200% 0%2012 201

30、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营业总收入(亿)(左)同比增速(%)(右)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归母净利润(亿)(左)同比增速(%)(右) 资料来源:Wind,研究资料来源:Wind,研究宝武集团托管中钢集团,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2020 年 10 月 30 日中钢国际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中钢集团由中国宝武集团托管,中钢集团合计持有中钢国际 54.6%股权。宝武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钢铁集团,未来中钢国际有望解决中钢集团遗留的债务风险问题、与宝武实现多点业务协同,开启公司发展的新篇章。水泥工程企业

31、受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水泥行业减排路径主要分为市场化和政策性减排、技术性减排、中和性减排三种:市场化和政策性减排重在减产,淘汰落后产能。参考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经验,水泥产量达峰后10 年需求平均降低30% ,峰值16-36 年后需求将腰斩。我国水泥消费量在2014年见顶,预计 2030 年水泥年产量下降至 21.49 亿吨,较 2020 年下降 9.56%,产量下降带来的CO2 减排量占总减排量的 38%。技术性减排重在优化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碳排放交易网数据显示,以发改委 2013-2015 年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分析,如果水泥企业基于 G16780-2019 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提升效能,20

32、19 年吨熟料CO2 排放量将由 850kg/t 降至 836kg/t ,碳减排效率 1.6%,实现年减排总量 1905 万吨,相当于淘汰熟料产能 2200 万吨。中和性减排重在碳捕捉等后端工艺。由于水泥生产过程中生料碳酸盐3 和3受热分解产生 CO2,该部分碳排放除非对原材料进行工艺改造,否则难以直接降低,因此后端碳捕捉与利用工艺(CCUS)成为备选方案。CCUS 工艺主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捕捉,进而处理利用至其他方面,由于该工艺尚未成熟,短期内效果有限。从工程企业受益角度而言,智能化、信息化水泥工程具有较好减排优势,且性价比较高。智能化水泥工厂的建立可大幅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生产线人工

33、干预,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控制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是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打通企业的各个流程,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麦肯锡关于智能化水泥生产线的分析报告,追求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杠杆是显著提高典型水泥厂的生产率和效率的关键,每吨水泥的利润增加 4 到 9 美元。价值创造领域和不同杠杆生产数据分析生产过程数据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传统杠杆创新能力合计 表 2:在生产过程中数据化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杠杆效应可以为每吨水泥增加 4 到 9 美元的价值空间 碳排放/环保能源消耗6-12% 2-

34、6%8-18%原材料1-3%1-3%维护保养(MRO)5-8%5%1-5%11-18%生产效率10-15%10-15%20-30%资料来源:麦肯锡21 世纪水泥生产线:更加绿色,更加互联、研究 1)传统杠杆指能源效益最大化、熟料/原材料节约等传统生产线优化方式创新能力指 CCUS(碳捕捉、再利用和存储)等创新型杠杆效应由于碳排放量并不直接影响公司成本,所以目前无法量化环保效益带来的价值发现中材国际水泥智慧工厂建设履历丰富,技术齐全,集团内部整合加速行业集中。中材国际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 1000t/d-14000t/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和装备,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0 年 2

35、 月,中材国际向建材国际工程、建材研究总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北京凯盛 100%股权,并向建材国际工程等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南京凯盛 98%股权,融合集团内其他水泥智能工厂建设企业。根据中国水泥网,全国目前有 8 条建成的水泥智能制造生产线,其中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邯郸中材建设/中材邦业等)、南京凯盛合计承包建设 6 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包括单线规模最大的槐坎南方。智能制造水泥厂公司智能制造负责团队产能(t/d)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方水泥中材国际/中材邦业7500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海螺水泥海螺水泥2*5000泰安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联水泥南京凯盛/中材邦业5000洛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联水

36、泥南京凯盛/中材邦业5000宜春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红狮水泥邯郸中材建设/中材国际4500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华润水泥/西门子4500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西南水泥南京凯盛4500贵州铜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西南水泥南京凯盛/江苏山宝4000表 3:公司水泥智慧工厂建设履历丰富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网,研究国内水泥行业绿色、智能化改造延续主业景气度。随着水泥业供给侧在 2017 年全面落地,减量置换技改需求提升,中材国际 2017-2020 年境内新签CAGR 达 27%,本轮“碳中和”可以认为是新一轮供给侧改革,衍生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需求。公司大股东中建材集团拥有约 340 条水泥生产线,占全

37、国比例近 30%,我们以中材邦业承建槐坎南方项目为例,假设单条水泥生产线智能改造成本 4250 万元,集团内部生产线改造比率 50%-70%,集团外部改造公司市占率20-40%,则预计水泥生产线智能改造潜在空间为180-317 亿元。境外业务稳中向好,边际改善。一方面,公司海外经营在疫情之下保持良好韧性,虽然 20 年境外收入下滑 28.5%,但新签订单自 Q3 有所好转,全年实现同比增长 19%;另一方面,随着海外疫情好转,各国经济恢复增长投资需求改善,公司海外业务景气度有望提升。图 11:17 年起公司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图 12:20 年业绩受疫情影响下滑,同比减少 28.8%300250

38、200150100500-17.6%-2.4%10.3%-1.2%-15.9%2.9%10.204%413.4%22515%1810%16145%120%10-5%8-7.7%6-10%4-15%2-20%0-88.1%64.5%347.8%-23.0%91.0%40.0%16.4%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8.8%-50%-100%-15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营业总收入(亿)(左)同比增速(%

39、)(右)归母净利润(亿)(左)同比增速(%)(右)资料来源:Wind,研究资料来源:Wind,研究图 13:国内生产线优化改造业务发展迅猛,推动境图 14:2017 年开始公司国内收入占比持续上升 内订单数额及占比提升 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9.0%-13.6%1.0%40%30%20%9.3% 10%0%-10%-20%20015010050017.2%14.9%18.4%24.8%31.0%50%46.3%40%30%20%10%0%2017201820192020境内(亿)(左)境外(亿)(左)累计新签同比(%)(右)201520162017201820192

40、020国内收入(亿)(左)国外收入(亿)(左)国内收入占比(%)(右) 资料来源:Wind,研究资料来源:Wind,研究国企改革注入优质资产, 开拓矿山业务,寻求二次成长。公司拟收购集团旗下中材矿山 100%的股权发展矿山开发服务,与公司传统工程承包业务形成互补。采矿运营管理受外部影响较小,业务持续性强,中材矿山是国家级矿山施工领军企业,定位进入壁垒较高的中高端矿山运维市场,年水泥矿石采矿量 3 亿余吨(不含骨料)国内水泥供矿市场占有率高,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标的资产盈利能力优异,19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89 亿,毛利率 21.5%,净利率 7.16%,ROE 约 18.6%,随着安全生产以

41、及环保等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矿山向大中型、绿色和修复方向发展,势必带来服务公司龙头进一步集中,中材矿山竞争力将不断强化。图 15:公司 2019 年毛利率达到 21.5%图 16:2019 年毛利率较行业平均高 5.2pct4540353015.8%252015105025%20%20.8%21.5%21.6%15%10%5%0%25%20.8%21.5%15.8%16.4%11.6%12.3%20%15%10%5%0%2017201820192020Q1-3营业收入(亿元)(左)毛利率(%)(右)201720182019中材矿山国内同行业资料来源:中国建材年报,公司公告,研究资料来源:中国

42、建材年报,公司公告,研究绿色建筑指引建筑业节能减排方向我国建筑存量规模巨大,多为高能耗建筑,导致运营碳排放居高不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刻不容缓。我们简单加总 2000 年以来房屋竣工面积,假设 30 年折旧,则截至 2019年,全国存量建筑面积约 420 亿,根据住建部公布累计绿色建筑面积 50 亿,可知存量绿色建筑占比大约 12%。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 40 亿,其中新建绿色占比大约 65%,根据政策要求,至 2022 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要达到 70%。图 17:我国建筑存量规模巨大,近年年均新建建筑面积约 40 亿4530%4025%3520%3015%2510%20155%100

43、%5-5%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0-10%建筑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左)同比增速(%)(右)资料来源:Wind,研究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政策的密集出台弥补了相关缺陷,绿色建筑体系逐渐完善。 2016 年工信部提出在 2020 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 40%以上,2017 年国务院颁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 2020 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至 50%,后 2020 年绿色建筑创建新的方案又提

44、出 2022 年绿色建筑占比上升至 70%。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建筑体系逐渐目标清晰、管理到位。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政策名称相关内容委等多部门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2019-09住建委关于成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建以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充分发挥专家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智库作用2018-12发布包括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住建部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内的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10 项标准2017-04住建部建筑业发

45、展“十三五”规划1)提高建筑节能水平;2)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3)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4)完善监督管理机制2017-03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及重点建筑类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准,积极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建设,力争使绿色建筑发展表 4:多部门协同发力,完善中国绿色建筑体系2020-07住建部、发改绿色建筑创建新的方案到 2020 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五”规划2017-02国务院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规

46、模实现倍增,到 2020 年,全国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过 5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 20 亿平方米以上明确提出要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突出建筑使用功能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等要求,提供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的建筑设计产品2017-01国务院“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到 2020 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 50%。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促进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到 2020 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 40%以上。发展轻质、高强、耐久、自保温、部2016-09工信

47、部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2015-11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品化成本;高孔洞率、高强自保温的空心砌块和自保温砌块等烧结类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防水防腐保温复合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内墙和外板墙等非烧结类产品,以及真空绝热板等本质安全、节能、绿色的保温材料借鉴了国外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的经验,结合我国已有工程实践,明确了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定义、不同气候区技术指标及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技术要点,为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指导强调了 BIM 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 BIM 的发展目标:到 2020 年末,以下新

48、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2015-06住建部指导意见护中,集成应用 BIM 的项目比率达到 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中大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资料来源:政府官网,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规范性提升。为对绿色建筑进行标准化评价,监管部门出台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绿色建筑的打分机制,规范绿色建筑的认定。各省市相继出台了绿色建筑的补贴政策,根据国标认定、绿色建筑面积给予相应的现金鼓励。2019 年 3 月住建部颁布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技术标准、调整了绿色建筑的

49、评价时间节点、增加了绿色建筑等级、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四节一环保”转变成了“五大性能: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表 5:当满足控制项要求且每类评分项达到 30%及格线以上后,60、70、85 的总分对应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评分项控制项基础分值(Q0) 评价指标体系评分项满分值(Q1-5)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项加分值(QA)预评价分值40010010080200100100评价分值评分方式400100100100200100100(Q0+Q1+Q2+Q3+Q4+Q5+QA)/10 ;(总分=60/70/85 对应

50、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资料来源:第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表 6:“资源节约”评分项中,节能与能源利用占比达到 30%,权重最大评分项标准满分评分权重节地与土地利用-4020%节材与绿色建材-502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025%节能与能源利用-6030%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供暖空调负荷158%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机组能效对比国家标准提高幅度105%空调系统末端系统及输配系统能耗通风空调风量耗工率/集中供暖水循环泵耗电输热比53%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控制措施照明功率密度值/自动调节/节能评价105%降低建筑能耗对比国家关键建筑标准105%可再生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热水/

51、冷量/热量/电量占比105%资料来源:第三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研究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向高质量发展,指引建筑业节能降碳方向。2020 年 7 月,住建部、发改委等 7 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共计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对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材使用以及绿色建筑的验收等方面进行规范,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政策要点主要内容表 7: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向高质量发展创建目标到 2022 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

52、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重点任务1. 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制修订相关标准,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推动各地绿色建筑立法2. 完善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制度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审查、公示制度,统一全国认定标准和标识式样。建立标识撤销机制,对弄虚作假行为给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处理。建立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平台,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水平。3. 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建立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与合同节水管理,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

53、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4. 提高住宅健康性能完善实施住宅相关标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提升建筑视觉和心理舒适性。推动一批住宅健康性能示范项目,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要求,严格竣工验收管理,推动绿色健康技术应用。5. 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编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常用构件尺寸指南,强化设计要求,规范构件选型,提高装配式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水平。推动装配式装修。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提升建造水平。6.

54、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机制,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指导各地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政策措施,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7. 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建立部省科技成果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建造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和绿色建筑创新奖,推动绿色建筑新技术应用。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资料来源:政府官网,研究向购房人提供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

55、修质量验收方法,引导绿色住宅开发建设单位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鼓励各地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绿色建筑,设计是关键前端设计不足易造成额外碳排放前端设计不足是造成建筑运行碳排放过多的原因之一。伴随我国新建建筑快速增长的同时,设计产业未能跟上发展,导致部分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运行阶段问题频出,以住宅为例:规划建造不合理,采光通风不足。由于地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开发商为节约成本,将高层建筑物作为首选,同时降低房间面积,导致许多家庭采光不足。此外,部分建筑物自身设计存在问题,未能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建筑保温及通

56、风均不能达到理想情况,用户为满足自身需求,在建筑运行阶段消耗过多资源,因此造成大量碳排放。给排水系统设计缺乏合理性。由于建筑设计者考虑不够全面,热水系统设计不健全,人们使用热水过程中,需先将水管中冷水排掉,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滞留在水管中的热水一段时间后降温,造成能源浪费。图 18:建筑设计弊端会提高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资料来源:研究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已纳入到强制性要求中,设计环节落实绿色环保理念是建成绿色建筑的重要前提。绿色建筑不仅是建筑本身,不仅是技术,而是要体现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因此设计环节更为关键。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需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采用新型技术,注重绿色能源、绿色建

57、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充分体现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环保的目标。华阳国际BIM 技术筑基绿色建筑设计能力华阳国际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示范企业,前端优化能力全国领先。公司成立于 1993 年,是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研究的企业之一,技术优势突出,项目经验丰富,与住宅工业化先锋万科多次深度合作,深谙优化要点,先发优势显著。公司自 04 年开展装配式研究,已在全国 15 个城市完成近百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总建筑面积超过 1,000 万。依托建筑设计和研发、装配式建筑、BIM 等领域优势,公司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积极推动在城

58、市更新、人才保障房、医院等建筑等产品的研究。设计与研发优势赋能,全产业链开拓,平台化发展。一方面,公司依托前沿 BIM 技术,获得全专业BIM 正向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拓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 EPC 项目、全过程咨询等新业务,取得项目全过程管理能力。公司将围绕协同设计、BIM 技术、项目管理三大方向,逐步打造贯穿建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平台,长远期有望整合行业各类资源,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成为拥有资源禀赋的平台型企业。打造全过程 BIM 平台,获得全专业 BIM 正向设计能力。2019 年,公司研发上线了 iBIM平台V1.0 版和华阳速建 2019 版,取得建筑、结构、给排水、暖

59、通、电气、装配式等全专业的 BIM 正向设计能力。华阳 iBIM 平台提供项目设计全过程的远程管控,全面管控项目策划、进度管控、设计协同、提资管控、设计校审、出图归档等流程,能够保证细节可靠性。该平台可以纳入 BIM 正向设计模型,并对基于不同设计深度的BIM 模型进行动态算量,可提高工程算量的时效和准确性。华阳速建及标准族库实现了设计流程、模型构件和构建新的标准化,有望大幅提高 BIM 正向设计的效率与品质。技术工具的领先能够突破传统设计工作的局限性,实现对建筑和自然元素的科学分析,形成设计与分析优化的反馈机制,有助于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图 19:华阳 iBIM 平台主页面 图 20:华

60、阳速建平台主页面资料来源:公司官网,研究资料来源:公司官网,研究公司近年装配式建筑设计业务快速增长。装配式建筑设计业务营收从 2015 年的 4352万元迅猛提升至 2019 年的 1.8 亿元,其中 2017-2019 年连续三年增速超过 50%,占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比重持续上升,2019 年达 19.4%。图 21:2017 年以来华阳营收增速保持高位图 22:华阳近年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181614121054.6%58.66%0%50%40%86430.4%30%24.7%20%2010%1.2%4.1%0%2070%2.01.81.61.41.21.00.80.60.40.20.0-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