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在突发公共_第1页
实验室在突发公共_第2页
实验室在突发公共_第3页
实验室在突发公共_第4页
实验室在突发公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任务威海市疾病控制中心肖辉川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1、按事件表现形式来分 2、按事件发生的原因来分 3、按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来分 4、按事件的性质来分3按事件表现形式分类飓风型。如多数食物中毒事件,表现为来得快去得也快,呈一过性。辐射型。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等,表现为突然爆发但影响时间很长。蓄积型。表现为暴露时间较长,然后突然爆发。迁延型。日本的水俣病等环境污染事件,表现为来得

2、慢去得也慢。4按事件发生的原因分类生物性。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所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化学性。化学污染、中毒所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理性。物理因素如核泄漏等造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性。自然或人为灾害如水灾、地震、战争等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按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分类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局部地区,尚未发生大范围扩散或传播,原因清楚且未发生死亡的突发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区域内,大范围扩散或传播,影响人数较多,少数死亡的突发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区域内,大范围扩散或传播,影响人数很多,较多死亡的突发事件。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大的区域

3、内,很大范围的扩散或传播,影响人数巨大且已影响社会稳定,大量死亡的突发事件。 6按事件的性质分类 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中毒和污染事件 自然和人为灾害 生物恐怖 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严重医源性感染、实验室感染、大面积诊疗反应、预防接种反应等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多样,其性质、影响的范围以及造成的社会危害各不相同,因此,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的主体不尽相同。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主体,体现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责任明确。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原则 根据危害第一原则、区域第二原则、行政区划第三原则,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特别严重(级)、严重(级)、

4、较重(级)、一般(级)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突发性和意外性 2、多元性 3、频发性 4、危害性 5、综合性和系统性 6、群体性(公共性) 7、阶段性(酝酿期、暴发期、消退期、消除期) 8、国际性 10现场处理的一般过程 1、及时上报 2、立即抢救受害者 3、迅速保护高危险人群 4、尽快查明事故原因 5、清理现场11查明事件原因的方法(1)临床检查、化验和诊断 通过直接对受害者的检查来查明原因。 根据症状进行初步判断,选择需要检查的项目,例如X光检查、尿化验等。 一般说来,对于已知的病因通过在医院里的检查,是可以诊断出来的。12查明事件原因

5、的方法(2)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 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的方式主要是询问及采取样本检验。 调查对象主要是受害者本人、家属、密切接触者等。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调查采样,经过实验室检验后再作综合分析。13查明事件原因的方法(3)现场环境调查和环境检测 现场的信息非常重要、非常宝贵,必须调查清楚。必要时应该封锁现场,直至指定的专业人员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及检测后方可解除。14环境检测要求样本既有代表性又有准确性尤其是采集空气和水的样本,由于水和气的流动性极大,质量很容易变动,所以在采样前应该注意尽量保持环境的原有状态,以保证对所测定的指标在采样时不受到干扰。尽量选择污染最严重的地点进行采样。15现场环

6、境复原试验 有些现场已经变动,很难调查原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现场环境复原试验。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受害人数很多,但现场环境规模不大、易于复原的案件。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产生的毒素 、病原寄生虫 、病媒生物 等化学性有害因素它是造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 物理性有害因素最常见的物理因素是酷暑、热浪、核泄漏,此外还有核战争等。 17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仅是对疾控机构,甚至是对一个城市医疗管理水平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严峻挑战。疾控机构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规范、科学、符合标准要求

7、的快速行动,以判断原因,采取有效对策。质量和速度是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等综合素质、反应能力的整体体现。 18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危险性评估)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并根据危害范围和程度进行分级。 提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危险性评估需要现代化的实验室、快速的危险性评价技术等作为支撑 按“疾控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实验室19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传染病疫情控制) 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离不开实验室的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与诊断、预防与控制(包括疫苗)、药品研究等方面。 病原学研究

8、包括病原的鉴定、病原体分子生物学、病原体可能的来源、病原体致病机理等。20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传染病疫情控制)传染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实验室检验结果传染病的诊断应包括流行病资料、临床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病原体的检出是确诊传染病的主要依据应尽一切可能分离到病原体,特别是细菌、真菌等。病毒感染因病原不易被检出,培养需较长时间,一般实验室难以开展病毒分离工作,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依赖免疫学试验而确立诊断。此外,还有分子生物学检测、影像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21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检验水平与食物中毒致病物质查明率密切相关。 检验结果在提供疾病临

9、床确诊依据,寻找中毒食品和病原因子污染来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2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生活饮用水污染) 确定生活饮用水污染必须从下列五个方面考虑:(1)饮用水的物理感官性状发生改变。(2)通过对饮用水水源及周边企业、环境等监测和检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途径。(3)水质检验证实。(4)饮用者有共同的症状反应。(5)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周边环境水源水及末梢水质各项指标的检验在整个调查工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3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急性化学品中毒)正确诊断包括: 详细询问职业史和接触史。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包括以往毒物浓度的检测数据和目前的浓度、污染的范围;最后对毒物能否引起

10、此次急性中毒事故、危害强度等进行卫生学评估。详细询问目前的症状及进展。认真全面进行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验。其他检查包括X射线、心电图等。24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核放射) 辐射按其本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磁辐射;另一类是粒子辐射电磁辐射实质是电磁波,依频率和波长不同又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这类辐射仅有能量而无静止质量。粒子辐射是指组成物质原子的一些基本粒子或原子核,包括电子、质子、中子、粒子、粒子和带电重粒子等,粒子辐射既有能量又有静止质量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之间的关系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和分工实验室检验结果应置于整个事

11、件中加以综合考虑实验室检验与现场调查相互促进26(一)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和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除了需要统一指挥外,还需要现场调查人员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沟通。两起典型事例27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科室之间及现场人员与实验室人员之间的职责应有明确的规定。规范现场处理和相关科室的接口和协调;接受培训后承担该项工作。建立专业队伍,更好、更规范地开展工作。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和分工-228(二)实验室检验结果应置于整个事件中加以综合分析实验室检验结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至关重要,但是不能完全依赖检验结果,否则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会犯错误。 案例8-9 1968年发生于陕西

12、省某山区工地的一次所谓“肝炎暴发”事件 29(三)实验室检验与现场调查相互促进正确的检验结果是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经验丰富的现场调查人员可以为实验室检验提供明确的检验项目及方向。正确的检验结果能够使现场调查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检验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现场调查更是依赖实验室的检验信息。30实验室的建设是得到正确检验结果的基础。长期以来,疾控系统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对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设备落后,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查明率。 实验室检验与现场调查相互促进-231五、实验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在处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在食

13、物中毒处理中的任务在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中的任务在核(放射)事故中的任务在不明原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32(一)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害因子的鉴别应该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公共卫生实验室网络。下级实验室鉴别不了的请示上级实验室支持,疾控机构解决不了的问题应邀请其他部门和研究机构加入公共卫生实验室网,并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也包括各网络内相关实验室检测能力等信息的收集、整理。33目前,疾控机构在检测技术能力储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业务素质由于老同志退休,新人员增加,加之传染病谱、毒物品种不断变化,目前在职检验人员接触少,专业面相对狭窄,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

14、件的检验知识储备不足。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234仪器设备由于仪器设备基本按照日常卫生标准检验工作的要求配备,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偶发性、突发性特点,以及无相应的经济效益,仪器设备添置滞后,导致相应基本检验仪器设备缺乏。这次“非典”专项经费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如何使这些仪器正常运转应摆在疾控机构的议事日程上。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335技术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验方法一般无相应的国家或其它标准,多数为报道材料、资料汇编等,使得检验依据以及检测方法的合法性存在一定问题。收集的传染病谱、毒物品种、检测新方法的资料较少。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436检测试剂由于微生物、免疫诊断试剂以及农药等标准物质有效

15、保存期短,费用高,因此这些检测标准物质添置不及时;毒物标准物质以及相应的配套试剂的购买渠道不畅顺。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537业务管理疾控机构内部科所设置从中央到地方没有指导性意见,各省设置不尽相同;有些业务指导还存在着小而全的情况,较少考虑条块协作。 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638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检验人员的在职培训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力争做到一专多能,适当引进有技术专长的人员。进一步理顺明确关系,明确职责,重视疾病预防与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验工作。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739扩大、拓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检测试剂的采购渠道,添置必要的仪器没备、试

16、剂。 使卫生检验基本满足处理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配备常用的物品试剂、器材,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测的日常所需。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840有条件的实验室应陆续添置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气质联用仪,ICP-MS,自动细菌鉴定系统等。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941省级疾控机构应针对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建立计算机数据查讯网络系统。该系统应包括:基本库。包含如化学性食物中毒物质的理化性质、毒性、初筛的检验方法,确认的检验方法及临床治疗方案。微生物、病毒引发的疫情同样如此等。专家支持信息库。包含省内相关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等各方面专家业务专长、通讯联系方式等,便于及时得到专家的咨询

17、及提供专业指导。 (一)检验技术能力的储备-1042(二)实验室在处理传染病疫情中的任务重点介绍:现场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包装、运送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核酸检测现场快速检测其他检测方法43采样时生物安全的考虑采样时间采样容器采样标本的标识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1、现场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44采样时生物安全的考虑采样中避免污染对于人员和标本都是至关重要的,应采用防护措施,注意安全操作。 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下:采样戴手套;采样中尽可能穿防护服;消毒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和厚橡胶手套;污染的或材料应先消毒后清洗或先消毒后废弃;使用口罩、护目镜、呼吸面罩,用于防止有高度传染力的可

18、吸入病原;特殊情况下可搭建简易焚烧炉,焚烧后将废弃物深埋。45采样时间一般在怀疑细菌感染时应尽量在急性发病期和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否则这种标本在分离培养时要加药物拮抗剂。例如使用青霉素的要加青霉素酶,磺胺药的加对氨苯甲酸。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需要采集的标本种类、检测目的、采样时间及采样要求也不尽一致。46采样时间-2例如伤寒病人应在发病早期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血培养,在23周时停用抗生素2天后采粪便培养。作病毒分离和病毒抗原检测的标本,应在发病初期和急性期采样,因为此时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检出率高,病毒分类标本最好在发病12天内采取。47采样容器采集标本应使用无

19、菌容器,一个标本一个容器。对容器基本要求是选耐用材料制成,容器包装好后可防渗漏。能承受空中地面运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48采样标本的标识标本标签内容应齐全。包括种类、原始采样容器、标本性质、数量、运送人和接受人及其包装日期、运输日期、统一的识别编号及病人联系方式、姓名、检验目的、临床诊断等信息。在暴发调查中个案调查的信息应和标本同时收集,并且能够互相符合。每个患者应用惟一的统一编号,它是实验室结果和标本及患者之间的联系,能够准确影响到进一步的调查及对疫情的控制措施。49采样标本的标识-2其他信息如病人信息(年龄、性别、完整地址),临床资料(发病日期、临床症状、治疗史、可疑的发病原因

20、、采样前是否用抗生素),急性或恢复期标本,症状类似病人的其他标本。接收标本的实验室也应记录接收日期和时间、接受标本者的姓名、标本性质和状态等。这些信息都是解释检验结果所必需的。50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1尸体标本。采集有病理变化的脏器或组织;临床标本根据临床特征、检测目的,采集不同的标本。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污染。采取局部病变标本处,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再取样。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如结核病人的干酪样痰液等。51临床标本的采集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用于细菌或病毒分离或检测抗原用的标本。如:粪便、咽拭子、痰液、尿液、血液、脑脊液等;另一类标本是用于病原抗体检测的标本。通常包括血

21、液和脑脊液。各种标本的采样方法-252粪便标本的采集应在急性腹泻期及用药前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咽拭子、洗漱液或痰液的采集令患者仰头张口,用压舌板压舌,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口腔涂抹咽部数次后,放入2mlHanks液试管中。 脑脊液在无菌条件下由腰椎穿刺,用无菌试管收集35ml,(作厌氧培养时标本应注入厌氧瓶内),操作最好在医院内由有经验的医生按腰椎穿刺术进行。 用于检测抗原的标本采集方法-1/353血液样本的采集作血液病原培养时,严格用无菌穿刺法采静脉血,移入无菌的有螺口的抗凝的容器或培养瓶中送检。 尿液采集中段尿采集法,先用肥皂水清洗外阴部,再以无菌水洗净,一般取首次晨尿的中段尿1020ml于无菌

22、试管内。 皮肤样品采集依据体格检查和临床病史诊断皮肤病。在诊断不明确等情况下,可能需要采集皮疹或皮肤病变标本。 用于检测抗原的标本采集方法-2/354尸体标本的采集取尸体标本时每个标本用单独的无菌活检针至少取12g感染部位标本,放入单独的装有相应培养基的无菌容器中。 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采集要求符合规范。如采集咽拭子或肛拭子等用于检测核酸时不能使用棉拭子和木质拭子棒,因为这类材料中含有核酸扩增抑制剂,而要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和塑料棒。用于检测抗原的标本采集方法-3/355血清用于检测IgM的血清一般采于发病1个月内;用于检测IgG的血液应收集两次,第一次于发病初期(13天),越早越好,第二次血样

23、一般在恢复期(第一次采血后34周)。双份血清同时检测,如抗体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才有意义。 脑脊液一般于出现神经症状时采集,查IgM只需一份脑脊液,而查IgG则需收集两次,时间间隔同前所述。用于抗体检测的标本采集方法562、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包装、运送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1应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推荐保存温度。这取决于运送时间的长短及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干燥、温度、营养、pH值的耐受能力。用于分离培养细菌的标本应在运送培养基中运送并保存于合适的温度。能确保目标细菌的存活并抑制其他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57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2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一般应放在保温容器(0C4C)里,不可放置超过2天,

24、如不能立即分离病毒时,应将标本冻存保存。若长期储存,最好在70C冻存。 如怀疑是寄生虫,所取粪便中加入10%福尔马林和PVA防腐剂(充分混合)。 58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3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标本可在4C8C保存2428h,在20C保存时间更长。检测抗体的血清可在4C保存约一个星期,最长10天;超过一周必须在-20C下冷冻。 保证样品运送所需温度的方法为维持4C8C,运送盒中要填充冰袋。为保证-20C条件,在外包装袋内装干冰,但需确保二氧化碳能释放以防爆炸。为保证70C条件,可采用液氮用来储存和运送。 59病原微生物标本的包装-1任何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都必须遵循WHO对传染性物质和诊断性

25、标本的安全运送指南(WHO,1997)。标准的包装方法和材料应能确保即使在运送中包装意外受损时也能保护人员的安全及标本的完整。因此运送标本时要进行三层包装。 60原始的容器应该是防漏的,可盛容量不大于500ml。在原始容器与第二层包装之间应放置有吸附作用的材料。并辅以第二层防漏包装。运输标本的外包装必须有明确的标签,标明寄送人和接收人的详细联系方式、包装日期和运输日期等。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包装-261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运送-1地面运送标本时注意将装有标本的箱子紧紧固定在交通工具上,车上还应备有吸水材料、消毒剂、手套、口罩、护目镜、密封防水的废弃物容器等防护用品。为避免路途颠簸引起标本溶血,可在运

26、送前分离血清。 在国际、国家、商业的有关规定允许下,诊断标本也可空运,应注意规范包装。 62分离培养细菌、病毒的标本大多数要求冷藏运送。脑膜炎球菌等应在35C37C保温运送。血液标本用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分离时,需低温保存,不能冷冻。用冰块而不是干冰运送。做立克次体类微生物的全血标本要求干冰保存和冷冻运送。检测核酸样品的运送要求低温快速。从标本采集到检测的间隔时间要尽可能短,并尽可能将标本处于冷藏状态。检测前保存时间较长时则需冷冻标本防止核酸降解。病原微生物标本的运送-2633、病原学检测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学观察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鉴定病毒的分离培养64直接涂片镜检形态学观察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适

27、用于形态和染色上具有特征性的病原菌。例如痰中查见抗酸性细长杆菌,脓液中发现革兰氏阳性葡萄串状球菌,咽喉假膜中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及霍乱弧菌、艰难梭菌等。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适用范围小。65细菌的分离培养无菌部位采集的脑脊液、血液等标本,可直接接种至营养丰富的液体或固体培养基。有正常菌群存在部位所取标本(如粪便),应接种至选择或鉴别性培养基。缺点:耗时较长(需4872h),过程繁琐,优点:能获得病原菌,特异性为100%,是许多细菌性传染病实验室确诊的最重要证据,因此,在暴发疫情中要求尽可能进行病原菌分离来获得实验室确诊证据。 66细菌的鉴定生化鉴定生化代谢特征是鉴定病原菌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糖发

28、酵试验等。现有多种微量、快速、半自动或全自动细菌生化反应试剂盒和检测仪器,极大地方便了菌株鉴定工作。血清鉴定与分型利用已知的特异抗体的诊断血清可以确定细菌的种和型。常用方法是玻片凝集实验,在数分钟内能可得出结果。67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分离病毒常用的是动物、鸡胚和各种细胞。动物接种鸡胚培养 如分离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常用的细胞来源有两种,一是原代细胞培养,即将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用胰酶消化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培养液在体外培养。另一种是传代细胞培养,这种细胞是来源于原代细胞,但是已经适应在体外的培养环境,能够连续的在体外传代培养。684、血清学检测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

29、和病程较长的传染病的诊断。用已知细菌或抗原检测病人体液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某些传染病的辅助诊断。结果判定诊断意义69结果判定由于隐性感染和近期预防接种也会产生相应抗体,因此只有当抗体效价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水平或随病程递增才有诊断价值。多数血清学诊断实验需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当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时才有意义。如果病人在疾病早期使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在体内繁殖不多,抗体增长可以不明显。70 诊断意义 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诊断是相互辅助的。在不能分离到病原时,更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直接凝集实验可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肥达实验);双向扩散凝集实验可诊

30、断白喉毒素(Elerk实验);对流免疫电泳可诊断流行性脑膜炎。 715、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感染病原检测的首选办法,简便快速,准确率也较高。凝集反应包括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和协同凝集反应。沉淀反应免疫标记技术72沉淀反应和免疫标记技术沉淀反应主要有单免疫扩散、双免疫扩散和对流免疫电泳。免疫标记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酶技术,其中免疫酶技术还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夹心法,以及生物素加亲和素的ELISA方法。现场应用最多的是ELISA方法。736、核酸检测-1核酸诊断主要用于检测难以培养的微生物、或目前培养方法不敏感、花费高或耗时太久的情况。

31、优点:省时,灵敏性高。在严格控制实验过程的条件下,对于病因诊断有很好的作用。缺点:实验过程控制不严格时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实验条件、经验和试剂成本要求高。因此在应用时要考虑对疫情控制的需要,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746、核酸检测-2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子杂交技术(molecular hybridization)基因芯片技术序列分析75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和容易自动化等特点。为增加灵敏度和特异度,普通PCR又演化有多种方法,如RT- P

32、CR、PCR-RFLP、套式PCR、多重PCR、实时PCR技术。近来实时PCR技术用于临床检测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可实时检测到信号的变化,并且整个反应过程为密闭,不需电泳检测结果,避免了产物的扩散和交叉污染,具有较好应用前景。76分子杂交技术(molecular hybridization)通常在支持膜上进行,又称为核酸印迹杂交。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又被分为DNA印迹杂交和RNA印迹杂交。DNA探针杂交在检测没有成熟可靠的培养方法的临床标本时具有突出的优点,如HPV、乙肝病毒(HBV)、和EB病毒的检测。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针对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检测探针具有独特

33、的优点。77基因芯片技术核酸检测芯片是一块方形的玻璃,上面铺了一层肉眼看不见的DNA探针。待测的样品基因被切成长短不一的片断,用荧光化学物质标记,然后作为一种溶液注射到嵌有芯片的胶片上。用装有激光设备的仪器来检测,通过激光光束激发后会发出荧光。荧光的强弱与DNA探针杂交程度有关,根据荧光强弱的图案就可以检测目的基因。用于现场诊断有一定应用前景。78序列分析测定核酸一级结构的方法,是目前鉴定细菌或病毒特征的有效方法。对已知的病原体,通过特定序列测定可以精确地鉴定出所属的亚型;对未知的病原体,通过序列测定可以确定其在生物分类学上的归属。1999年我国在青海省检出的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以及SARS

34、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确定都是通过序列分析得到的结果。797、现场快速检测快速检测方法操作过程简单,结果判断不需借助仪器或只需要小型的仪器。适合现场应用,要求灵敏度高、对特异度的要求相对低些,以便能进行初筛。胶体金层析检测卡优点是方便快速,标本处理简单、无需仪器、肉眼判定结果、并且一般在15min内完成,适于现场使用。但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证实。 此外,还有ELISA法、直接涂片法等。808、其他检测方法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能够知道临床用药和制定暴发疫情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服药控制措施;还能观察病原菌的耐药谱变迁,了解局部地区细菌耐药的危害程度,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和减少

35、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意义。细胞毒素检测动物实验81细胞毒素检测许多致病菌可产生外毒素,这些毒素可能具有神经毒性、肠毒性、细胞毒性,检测这些细菌毒素有助于细菌鉴定及毒力鉴定,如检测白喉毒素、霍乱毒素、志贺毒素、金葡菌毒素等。现有已研制出几种检测常见细菌毒素的仪器,能够快速进行检测。82动物实验主要用于分离鉴定病原菌、测定菌株产毒性等。例如常用家兔或豚鼠皮肤检测白喉杆菌能否产生白喉毒素;用豚鼠眼结膜角膜检测志贺菌的侵袭力;用家兔肠断结扎试验检测细菌肠毒素。 83(三)实验室在食物中毒处理中的任务食物中毒物资准备现场样本采集样本的保存和运送毒物分析现场快速检验、简易动物试验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

36、判定实验室结果在病因判断中的应用食物中毒预防机制的研究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演练841、食物中毒物资准备应储备的物资包括食物中毒应急救治及现场调查所需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测和检验、消毒杀菌、通讯、交通等有关物资。各级疾控中心应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承担食物中毒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支援。 852、现场样本采集环境样本的采集 根据现场情况和中毒患者的表现等线索,确定采样地点和范围,仔细寻找可疑环境样本,包括环境中的空气、剩余的食物、饮料、药物、中药残渣等,食品包装、注射器、药瓶等也是重要的样本。在某些疑难事件调查中,患者家中的粮食、饮水、调料、使用的药品及土壤等样本

37、也需要采集。生物样本的采集病理样本的采集86生物样本的采集-1胃内容物是确定中毒的最好样本之一。取材方便、证据直接、毒物浓度高且容易检出。 血液是确诊中毒最主要的样本。采集方便,能够随病情的变化多次采集。如患者血中毒物浓度达到中毒量或致死量就能够明确诊断。 87生物样本的采集-2尿液毒物常以原形或其代谢物的形式排泄,所以尿液是进行毒物检测重要的检体之一。具有无创性的优点,是分析非挥发性毒物的较好样本,几乎对各种毒物检测都有一定的价值。 头发、指甲、脱落的牙齿等此类样本可以用来指示患者毒物接触情况,但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大,结果不稳定,无标准值比对。 88病理样本的采集对可疑中毒患者在解剖前不要将尸

38、体用福尔马林、酒精等化学物处理。不要沾染消毒药液(如来苏、酒精、升汞溶液等)以免污染了样本。样品包装完毕后,必须按标签填写要求给每个样本标注。标签上的所有项目都要填写。 893、样本的保存和运送样本保存各类样本要分别盛装于容器中,包装固定,及时冷藏保存。样本的保存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样本的影响。部分样本具有毒性,所以要注意样本的安全。样本不要加防腐剂,若为防止腐败必须加用时,可加乙醇(化学纯),并附一瓶所用乙醇样品作对照。福尔马林是用于固定样本以便病理检查,不能用于毒物鉴定分析的样本中。样本运送样本的归档保存90样本运送运送条件送检的样本要根据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分类处理。包装样本包装应确保样本用于

39、鉴定检测的基本特征不变。安全性保证样本的安全,避免样本对环境带来危害。交通工具运送如涉及危险化学物应按相关规定执行。邮寄除患者血浆外,其他样本不宜通过邮寄方式转运。91样本的归档保存-1样本保存按照各类样本存放条件,分类单独存放。例如非同一时间采集的尿液,非同一部门或地点采集的同一品种可疑物等,由于毒物含量有差异,不应视为相同样本加以混合。要对每类样本作出标志和说明。存放中要保证样本的标签完好。样本要建立分类系统体现样本来源和样本内容类别。每次事件的样本都要附一个事件过程和处理的摘要。92样本的归档保存-2设立样本档案要建立样本记录数据库。样本管理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样本管理制度包括样本接受、样本

40、处理标注、样本存放室管理、样本情况监控、样本调用、样本废弃处理等。要至少保存一般事件样本3个月以上,对重大事件样本要保存2年或更长时间,具体保存时间由负责事件处理的领导确定。934、毒物分析形态学方法分析现场可疑的物品,如药物制剂、杀虫剂、灭鼠剂、毒品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包装和标签标识,容易识别。根据有毒动物、植物、蘑菇、中草药、矿物等天然物质形态特征、气味味道等方面鉴别。毒理学方法分析 理化分析 94毒理学方法分析 急性毒性试验将样本喂饲或灌饲动物,观察动物是否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或短时间死亡的情况。这种方法适用于没有检测方向而又需要先判断是否有毒物存在的情况。毒性实验利用毒物具有易于观察的中毒特

41、殊效应,借此判别是否存在属于某一类或某一种毒物。例如具有散瞳作用的毒物,可将样本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滴入猫的一只眼中,观察猫眼瞳孔是否散大,由此判定是否有扩瞳作用物质存在。95理化分析-1物理常数测定熔点、沸点、折射率等是定性的依据之一。 微量化学法微量是指样本中被检测物的浓度很低;另一是指操作过程中试剂使用量很少。能够对毒物产生可观察现象的化学反应,如生成沉淀、结晶、或改变颜色等现象。优点:简单、快速、经济,可作现场分析。缺点:特异性差,灵敏度和准确度低,常常会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96经典色谱法经典色谱法有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其原理是利用色谱法将毒物从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然后用化学显

42、色法或光谱法检测。 仪器分析法利用光学原理的光谱分析和物理化学分离原理进行。理化分析 -297仪器分析法-1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用于有机及无机毒物的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分光光度法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是金属及类金属毒物分析的最可靠手段。优点: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好。 98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中移动速率的不同进行分离,应用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物质进行检测,是有机毒物分析的最主要手段。常用的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扫描法。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气体、挥发及半挥发性毒物的分析,尤其是高效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应用,使得毒物鉴定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后两者则可用于以

43、药物为代表的难挥发及热不稳定毒物的检测优点:特异性较好,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仪器分析法-299色谱/质谱联用法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实现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毒物检定方法。并可对未知毒物进行快速筛选检测。常见的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前者用于气体、挥发及半挥发性毒物的分析,后者用于难挥发及热不稳定毒物的检测。仪器分析法-21005、现场快速检验、简易动物试验采集的食物中毒样品,可在现场进行快速检验,也可进行简易动物试验。快速检验主要适用于化学性食物中毒,当怀疑鼠药、农药食物中毒时可进行快速检测。但由于某些方法不够成熟,样品还应进一

44、步按标准方法检验。简易动物试验对快速查明含有毒性很强致病物质的中毒食品可以起到很大帮助。选用的动物如鸡、鸭、猫、狗等进行简易动物试验。 1016、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判定检测项目和方法的确定定性与定量检出限值和检验结果的表达冲突结果的处理102检测项目和方法的确定现场工作人员或临床医务工作者要和毒物分析人员多沟通,制定鉴定检测工作方案。对重大事件的毒物鉴定或样本检测要同时送数家具有鉴定检验资质的实验室同步开展工作,避免因实验室管理和技术因素对结果的影响。103定性与定量-1现场鉴定检测工作在多数情况下是探索性的,属于未知物分析。这种分析没有系统标准化的分析方法。方法的选用也依据不同事物

45、的特点分步骤实施。定性分析一般应选用灵敏的方法,确定是否存在某一类或某几类毒物。在查出有某一类毒物后,在从中确定是哪一种或哪几种。 104定量分析的目的确定某种毒物在样本中含有的量,或某几种毒物分别在样本中的含量。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要进行定量分析,有些事件性质确定定性结果就足够了。但多数情况下,事件性质的确定、中毒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及预后判定需要定量结果定性与定量-2105检出限值和检验结果的表达实验室应对已建立的检测方法进行准确度和灵敏度评价。要与其他已建立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每批样本都要对方法进行检出限值(最低检出浓度)测算,并将最低检出限值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对定量检测如样本中毒物浓

46、度超过检出限值,应标注出实际测出的数值;如在样本中检测出所检测的毒物,但毒物的量(或浓度)低于检出限值,应在检测报告中报告“检出”;对在样本中未发现目标毒物,应在检测报告上注明“未检出”。对定性检测样本中检出目标毒物时应注明“阳性”;对未检出目标毒物者应注明“阴性”。 106冲突结果的处理每个重大中毒事件病因确定或中毒患者诊断的过程中都会有一次或多次毒物鉴定检测,多次检测结果应该有一致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检测报告间不一致或矛盾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对有冲突的样本检测结果,首先要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对每个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对重要的试验结果,要选择实验室,用灵敏度、准确度高的仪器和方法对结果进行

47、复核。 1077、实验室结果在病因判断中的应用检测是鉴定毒物类别和种类的最重要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是确定病因的重要依据。但实验室结果要和现场调查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起结合分析,才能确定病因。1088、食物中毒预防机制的研究实验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食物中毒发生和处理特点。了解各种食物中毒一般特点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气候因素研究防止食品中毒的机制及适用本地区的食品中毒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如海边城市疾控系统就应该研究防止河豚中毒的机制及应急处理措施。1099、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演练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保证在本辖区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整体方案的综合演练。

48、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演练,应事先做出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并协调实施。应急预案的演练可进行整体方案的综合演练或就就某个方面如检验检测等各分系统模拟演练。演练要有针对性,重点检验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应急准备是否充分以及反应机制灵敏性和指挥系统的有效性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对预案予以调整和修订。110(四)实验室在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中的任务主要任务包括:调查本地区生活饮用水各项物理、化学指标的本底资料,参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准备各种应急采样及检验的仪器设备及试剂等物品。参与现场采样。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理化分析及毒理实验等。分析检验结果,查找污染源。提出控制污染源的具体措施。 111(五)

49、实验室在核(放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任务 参与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制定技术研究应急演练 应急培训 物资储备应急响应 1121、参与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监测与预警;(3)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4)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5)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6)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7)应急专业队伍的建立与培训。1132、技术研究各级应急专业组织应建立和完善核与放射突发事件应急仪器和设备条件,并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建立和完善受照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和内照射剂量

50、快速估算方法、快速诊断分类方法、医疗救治技术、饮用水和食品放射性污染快速检测方法等。1143、应急演练 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开展核与放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演练工作。演练视情况可进行整体方案的综合演练,或就现场调查处理、剂量检测、医疗救治、指挥系统等各分系统进行局部演练。演练要有针对性。应急的常备队伍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1154、应急培训 参与核与放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参与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技术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应急常备队伍的成员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专门的培训。1165、物资储备各级医学应急专业组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医学应急用药箱。包括稳定性碘片、放射损防治药、放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