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_第1页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_第2页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_第3页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_第4页
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私塾”的发展与分类、,-、刖言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分为两大块,官学教育体系和私学教育体系,从可考证的时间上来讲官学发展早于私学发展,私学发展是自西周末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后开始在民间萌生的。由于古代官学的设置极少触及到民间县级以下的民众,有时甚至有名无实,加之时兴时废,尤其是在改朝换代和战乱年代,官学极容易受到冲击而处于偏废状态,而私学则一直潜行并兴盛于民间,成为支撑民间教育的主体。私塾的是我国古代民间私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塾”的定义“塾”的概念在古代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塾”见于尚书顾命中“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

2、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这里的“塾”是指“门侧之堂”,是“宫门外两侧的房屋,为臣僚等候朝见皇帝的地方”。塾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最早见于“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此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因为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据唐初大儒孔颖达疏:“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另有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其中“左塾”、“右塾”是指门内侧两旁的房子。也就是说,“塾”最初是古代建

3、筑中宫门或者闾巷大门两旁的房屋,而“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塾也”,即在民间,有“里胥”和“邻长”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分别居于左塾和右塾之中对居于闾内的乡邻进行监督审查,并施行教化。这使得此时的塾”成为一种民间教育机构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按照学记里面所讲,古代学校的设置,是由官府主持的从“国有学”到“家有塾”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而事实上,这一描述只是一套儒家思想教化的设想,在实际中并没有的得以付诸实践。但是,“家有塾”作为一种设立教育组织形式的思想为后来的私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表现为这一思想逐渐演化成私学的一种发展模式一一“私塾”模式。由“塾”到“私塾”的概念分析据上分析,“塾”的概

4、念很早便已确知,然而“塾”的概念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却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即由“塾”到“私塾”的概念转变。关于“私塾”一词,有人曾认为“私塾这个称谓是清末有了学堂以后出现的”(郑起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据考证“私塾”一词遍及元代以后的古籍文献中,例如:“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十一云:公家房事妣夫人,曲尽孝敬,迨薨,移是以养寡姊,视政之休,未尝废,从戎亦橐駞负书以行,延师私塾,以及“元史张达善传云:州士大夫欲淑子弟以朱子四书者,皆遣从游,或开私塾迎之。因此,“私塾”一词古已有之,而非近代之发明。“私塾”是从“家有塾”的范畴中发展而来,但不同于“塾”,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而且这

5、种专门性的民间私学教育机构在古代教育发展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出多种类型。也就是说广义上来讲“私塾”是一种的私学发展模式,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于是,对“私塾”本质上的分析认识便成为把握私塾发展的关键。首先,私塾是由私人组织的设于民间乡党间的教育机构,具有民间自为性和普遍性。这陈旭国:尚书校注,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8页礼记学记陈澔:礼记集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0-01出版),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一一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一一晚清以降塾师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p22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古代政府组织的官学极少深

6、入到社会底层(县级以下),无法顾及民众的教育需求,即使官学发展极完善,其规模和接纳的学生人数也是相对有限的,况且官学的发展往往与古代王朝兴衰更替息息相关,受政治变换影响而时兴时衰,私塾的设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民间教育需求,而且整体上相对于官学来说发展比较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在组成结构上相对比较简单,私塾广泛的存在于乡野民间,尤其是在统治者大兴文教政策发展官学并重视私学发展时,私塾的设立和普及更加广泛,而这种广泛存在更加促进其整体的稳定性,保证了民间教育的连续性。其次,私塾主要承载民间的启蒙教育,有的也会进行初级经学教育或应试教育,整体上体现出基础性。在古代官学体系中基本不存在针对儿童的启蒙教

7、育,因而此类开蒙养正的教育便由私塾承担。学生一般于七八岁左右入学,在私塾中主要学习识字、习字,兼习算术,以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和初步的计算能力,养成一些基本生活习惯,知道一些礼节规矩,为进一步接受专门的高等教育打好基础。最后,私塾具备一定的组织结构,虽然是私人或民间组织自发地办理和运作的,规模也有大有小,但私塾必须具备三方面:塾师、塾舍和塾生。由这三方面可以确定,私塾就是散布于民间的私立学校组织,这种学校组织的形成和运作完全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支配,并由条件不同而发展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私塾的发展根据以上对私塾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分析,私塾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先后经历了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期间

8、的“前私塾”酝酿发展阶段,继而在隋唐到宋元期间的“私塾”成型发展阶段,然后至明清达到鼎盛的发展阶段。1、“前私塾”酝酿发展阶段(两汉一一魏晋南北朝)追溯“私塾”的开端和发展,就要在古代私学的发展过程中,从“塾”的演变中寻找。私学起源于春秋时期,而盛于战国“百家争鸣”,至秦“焚书坑儒”而禁私学,汉代立儒为尊而兴私学。汉初,百废待举,文化教育主要借助于私学之力,汉武帝时,官学体系渐立,私学也在统治者重文教政策的影响下,得到很大发展,私学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发展壮大,至东汉时,私学讲学之风胜于西汉,在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上,大大超过官学,并且出现了很多经学世家和隐居不仕、专心着述的私学大师,以至于汉末教书育

9、人与学术文化传递主要依靠私学来承担。(1)两汉时,私学按教学程度为两类,书馆和经馆。书馆又称书舍,主要从事识字和书法,教师称为“书师”,由私人教学的蒙师担任,教授儿童识字、习字,同时传授自然和日用常识,进行道德和立志教育。书馆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书师在家室之中或公共场所,坐馆施教,附近儿童入馆就学;另一种是富贵之家聘书师来家施教,方便于本家或者本族学童在家受教,故也称“家馆”这里的“书馆”、“家馆”便是后来一般意义上私塾散馆和家塾的前身。经馆是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经学教育和专习经学教育。“学生在初步识字之后,进入一般经书学习阶段,此阶段主要由乡塾来承担,教师称塾师或孝经师”

10、通过初级读经教育阶段之后,大部分的学生转投私学大师的门下,学习专经或数经的学习,在此阶段,私人教学有了固定的治学和讲学场所,称为精庐或精舍,此种私学对后世的学院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多有不稳,官学时兴时废、似断又续。然而私学却得到发展,呈现为区域集中特点,并成为教育的台柱,私学多为名师大儒开办,在质量上和规模上超过官学,而且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西晋时,由于官学规模小,儒学往往有门资限制,许多好学之士只得投靠私学,以获得通经致仕的机会。此时的私学形式很多,包括着名学者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第一版,

11、p192自行开办学馆或四处巡游讲学、学子负笈求学、富足之家或一宗族人聘师于家讲学、父子兄弟家学传承等等。私学发展必然促使民间教育的繁荣,民间初级教育主要依赖于两汉时沿袭下来的由私人开办的书馆方式,富足之家聘师教学方式,和家学传承的方式进行。值得一提的是,家族教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一个发展高峰,无论是在规模、人数还是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据新唐书柳冲传记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唐代谱学大师柳芳将魏晋南北朝世族分为侨姓、吴姓

12、、郡姓、虏姓四大类士族大家子弟,可见在当时世族的数量之多。而且由于当时普遍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重视门阀出身,因此这些世族大家为在文化上保持优势以取得较高的政治地位或使家门不坠,十分重视家学门第教育,直接促进了家族教育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又一次文化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教育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继承并改造两汉教育,还酝酿了隋唐乃至之后的教育发展,尤其是以上种种私学形式为后来的私塾的创办提供了模板,可以说后来的私塾就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由于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的私学发展逐渐演化出后期私塾教育的雏形,故而称这一阶段为“前私塾”发展阶段。2、

13、“私塾”成型发展阶段(隋唐一一宋元)(1)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教育也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学校教育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国子监到地方的县级官学教育体系。而私学与官学并行发展,分布面广适应性强,补充了官学数量上和功能上的不足,实现了更广大民众要求入学教育的愿望。隋唐时期的教育不仅在官学上走向完备,而且在私学上也走向了成熟。隋唐的私学发展一方面体现在数量的增加和分布的广泛,隋唐行政管理所及的地方,从城市到农村,从中原到四方,几乎都有民间私学的设立;另一方面体现在传授内容的学科多样性,从传统的经学教育扩展到史学、文学、科技、艺术,从儒学扩展到

14、道学、佛学及其相互融合。私塾教育方面中,初等启蒙教育和高级专经教育分类更加明确,而且从教授内容上更加趋近于专业化。初级方面有城市坊里或乡村中普遍设立的学馆和家塾,同时还有乡里中由乡设立的或退居乡间的官僚缙绅出资举办的乡学(或称乡校)和义学;高级专经教育方面则有名师聚徒讲学传经,并因藏书之故而逐渐发展的书院,另外,在寺院中设立的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寺学也当属此类。(2)宋初,结束了分裂割据的集权统治者顺应民意,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荣文教而抑武事,遂施行“兴文教,崇儒术”的文教政策,三次兴学建立学校,重视科举,倡引社会士子读书以荣仕途。但是官学废置已久,一时未能建成,私学则成为教育的支柱,故有“未

15、有官学,先有乡党之学”之说。私学中,书院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培养人才的功用中脱颖而出,并取得统治者的青睐而受重视,在学术发展上,书院以学术研究为中心,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因此书院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曾盛极一时。与书院相比,私塾在发展上也逐渐成型,首先,在以蒙学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方面私塾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成为民间比较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其次是在私塾的名称上,以“塾”命名的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大量出现。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儒学中柳冲传注:隋唐时期,私学虽不以“塾”为名,却有私塾发展之实,私学教育趋于专业化,私学中的教师也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社会职业。注:书院从根本上讲是私学发展过程中的

16、一种特定组织形式,宋元之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并加以控制后而制度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其私学的性质。(3)元代时,教育基本是在沿袭唐宋时的教育基础上发展的,值得称颂的是元代官学教育通过开设社学开始触及民间底层社会,虽然在收效上未如所愿。当然民间教育还是由私塾掌舵,且社学在经费来源和日常管理方面与私塾并无二致,也是由民间自己组织的教育机构,所以除了官方的政策倡导外,社学也当属于私塾的一种,与义塾相当。3、私塾鼎盛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明清之际是私塾发展的鼎盛阶段。明初,明太祖有感于教化治国的重要性,“治国以教化危险,教化以学校为本。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圣道

17、,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除了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在各府、州、县也普设学校,以兴教化。同时,明太祖借鉴元代时推行教化的方法,于城镇乡村中广设社学,力图将皇权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最底层,以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清代教育基本上是沿承明代时的教育框架而发展的,中央政府亦十分重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发展官学的同时,不遗余力的提倡并参与组织蒙学教育,大力开设社学和义塾,鼓励私塾发展,“为使蒙学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系统,形成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清代社学在一开始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后来成效微小,甚至一蹶不振,取而代之的是义学或义塾的兴盛。经过长期的努力,义学从最先在京城本族和西南少说民族中

18、推行,发展成为覆盖全国城乡的义学网,为清代的教育普及,尤其是少数名族及偏远地区的文化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综上所讲,一方面由于传统私塾教育长期发展、积淀,另一方面因为统治者推行“乡村教化”与“社学运动”,明清时期的私塾发展呈现出由城及乡的纵深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宏观控制管理,行政予以监督,保证了私塾全面普及,使蒙学教育由汉族聚居区向少数民族地区逐渐延伸。明清统治者一改历代对待蒙学的态度,对其予以重视,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民间私塾的普及,包括颁布兴学诏令,设立地方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对私塾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全国统一性的私塾普及。私塾的分类从私塾的组织结构上来分析,包括私塾的开办

19、和管理、塾师来源、塾舍开设场地、塾生的来源、私塾开办的目的等方面,可将其分为五类:家塾、散馆(一般意义上的私塾)、村塾、义塾和族塾。下面将结合私塾发展过程对此五类分别加以介绍:家塾家塾,顾名思义是以单家独户或一姓家族为办学主体,以家庭中的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私塾。家塾通常情况是由贵族、富商、地主、官僚家庭所办,此类家庭基于政治上的特权或者充裕的经济条件,延请先生在家中专设的学馆中教授自家子弟,一般不接受外人,但也有例外。也有寒门小户延师课子的情况,除此之外有的古代家庭因特殊家庭条件或者家境贫寒,或家人学有专攻可以教授子弟,由父母兄长在家担任教师,对家中子弟进行家业教育,此类家庭教育也可视为家塾

20、。总之,家塾是在家庭中,聘师或自行为师以教其子弟,教师按照家庭对其子弟的意愿和要求,选用教材和安排课程内容进行施教。家塾源自汉代的“家馆”,因此,家塾是最早的私塾形式之一。古代富贵官宦之家延师课子极为普遍,历代以来许多名门大家多半于家塾中受过启蒙教育。家学传承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时已很普遍,从传授关系上有父子传业,也有非父子传业。从教育意义上来讲,家学传承首先注重启蒙教育,于家庭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古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明史卷六十九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pl686注: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时期,洪武元年(1368)创立南京国子监。到明成祖时期,

21、即永乐元年(1403)创建北京国子监。因此,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07第一版,p274散馆散馆,一般是由塾师在自己家中或在他处租房设馆,招收学生予以教授而形成的民间教育机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文献记载中有不同的名称,一般意义上的私塾就是指散馆。在民间,此类私塾最为常见,一般家庭出资将自己子弟送入散馆之中受教,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接受人伦教化,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或者为以后更高级别的学习打基础。散馆源于汉时“书馆”“汉时教初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学习字”。无论是

22、书馆还是后来的散馆,都是民间的小学教育机构,如后汉书承宫传记载:“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其中就记述了徐子盛于乡里设塾,教授学生达数百人。散馆的规模有大有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少则几人,多则如前所述能达上百人甚至更多,塾师多半以此为生,因此后来的塾师逐渐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职业,并一直延续到清末之后。村塾村塾,或称村学、村校、乡学等,是由一个村或几个村的村民联合开办,塾师由村民合请,塾舍由村民提供,开办所需费用由村中公共财政支出,或由村民联合交纳,或者由村中专门的学田支付。村塾属于民众集体合力开办的私塾,是“家有塾

23、”的一种具体体现。村塾的设立依托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民业兴,则教化之事兴。汉,时有“乡塾”,专于初级经学的传授,如“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准确的反映了东汉时王充于乡塾中接受初级经学教育的情景;隋唐之初统治者重视基础教育,乡村多建立村学、村校,使村学大兴,远及边远地区;宋时,村塾亦是遍布于城镇乡闾和山野村落,其中有一类只在冬季三个月农闲时开办,谓之“冬学”;元代官方下令设立社学,对广大民众施以道德教化和农桑耕种技术教育,后明清各有效仿。以上所介绍的种种村塾,在古代乡村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义塾义塾,又称义学,往往是由地方士绅出资主持,或由私人捐钱捐田建立学田,利用租金,在公共

24、场所所设立的私塾。由于此类私塾的办学费用和塾师的薪金,全由开办者提供或开办者提供的学田支付,而入学者不需交纳任何费用就可入读,故而具有公益性,属于古代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义塾与村塾和族塾多有交叉,在设置和经费多有雷同。义塾之称起于元代,之前多以义学为称。义学之设自唐代便有,例如“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义学兴起于宋代,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在苏州置良田十多顷,捐赠给范氏宗族,作为族人的公产,称义田,还在城中灵芝坊族宅设立义宅、义学,以育宗族子弟,史称“义庄,后各地官员、士人纷纷效法,建立了许多着名的义学。例如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

25、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义塾在元明清各代开始兴盛且一直存在,在私塾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族塾族塾,是宗族在家族的宗祠中设立的,以本宗族中的子弟为教育对象的私塾。办学经费和塾师的薪金由族产或宗族所设学田支出,族内子弟入学无需支付任何费用,具有族内公益性质。“族塾本质上是兼有义塾特点的家塾”,族塾一般会立有一定的族规、族训,塾师或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p107转引自:陈东原:中国教育史(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p180(东汉)王充:论衡自纪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p447,新唐书王潮传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一一晚清以降塾

26、师研究,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年08月第一版,p23是由家族中学识名望较高的族员担任,或由族长聘请专人坐馆施教,总之,族塾是对本族人进行伦理道德教化和学习知识的场所,族中适龄儿童一般都要在此接受族规、族训的规范,按照家族意愿学习礼仪,或读经博取功名以荣耀家族。族塾可以看作是家族教育与私塾教育模式的结合,应当是起源于魏晋时期。首先,族塾的起源,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家族教育的起源,而应看作是家族教育采取设塾施教的方式为家族子弟提供教育机会的开始,而且此处的家族不仅包括直系血亲,还包括父族、母族、妻族在内的姻亲,因此家族教育超出一般家庭教育的范畴。其次,家族教育或者宗族教育自古便有,古代官僚贵族多

27、半是重视家族教育的,世家大族在每朝每代都有,但是在官学兴盛之时,官学体系多半是为官僚们贵族提供特权,到魏晋时官学废弛,之前提到家族教育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主要原因就在于家族教育不再依托于官学,而是于私学结合,包括家学传承和聘师施教,后者为多数的家族采用。在此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家训、家规,超过以往任何时期,比较出名的有:“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曹魏王修的诫子书、王肃的家诫、嵇康的家诫、王昶的诫兄子及子书,西晋李秉的家诫、夏侯湛的昆弟诰、羊祜的诫子书,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命子诗,宋颜延之的庭诰文,南齐任昉的家诫、徐勉的诫子书、张融的门律自序、王僧虔的诫子书,梁王褒的幼诫、王筠的与诸儿书论家世集,北魏杨椿的诫子书,北齐魏长贤的复亲故书、魏收的枕中篇、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等”这些家训、家诫是一些家长出于对家中子弟教育管理的考虑而设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中的一大特色。可以说,自魏晋之后的各朝各代中的强总豪族往往乐意设立族塾以教育本族子弟。结语本文对私塾的发展与分类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