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十五讲_第1页
四年级奥数十五讲_第2页
四年级奥数十五讲_第3页
四年级奥数十五讲_第4页
四年级奥数十五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趣题十五讲四年级(上)2012年10月第一讲:乘法速算(一)1、一个数乘11,101,1001的速算法分析:一个数乘以11,101,1001时,因为11,101,1001分别比10,100,1000大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a11=a(101)=10aa, 两边一拉,中间一加。a101=a(1011)=100aa, a1001=a(10001)=1000aa。例如:1、38101=3810038=3838。 2、3561001356(10001)3561000356356000356356356; 3、 3810238(1002)38100382 3800763876;练一练:1.(1)

2、6811 (2) 74101 (3) 2561001 (4) 154601第二讲:乘法速算(二)1、乘9,99,999的速算法一个数乘以9,99,999时,因为9,99,999分别比10,100,1000小1,利用乘法分配律可得a9=a(10-1)=10a-aa99=a(100-1)=100a- aa999=a(1000-1)=1000a-a例如:1、1899=18100-18=1782 2、52699526(100-1) 526100-526520743、12349998 1234(10000-2)123410000-1234212340000-246812337532练一练: (1)459

3、 (2)45799 (3)762999 (4) 3498 总结:上面讲的两类速算法,实际就是乘法的凑整速算。凑整速算是当乘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表示成上述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的自然数的和或差的形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速算的方法。第三讲:乘法速算(三)乘5,25,125的速算法一个数乘以 5,25,125时,因为 5210,254100,12581000,所以可以利用“乘一个数再除以同一个数,数值不变”及乘法结合律,得到例如:1、76257600419002、1865=186(52)2=18602=930 3、96125=96(1258)8=960008=12000练一练

4、: (1)5365 (2)4375 (3)63815 (4)73915(5)3225 (6)1725 (7)13025 (8)6875总结:上面的方法也是一种“凑整”,只不过不是用加减法“凑整”,而是利用乘法“凑整”。当一个乘数乘以一个较小自然数就能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将乘数先乘上这个较小自然数,再除以这个较小的自然数,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就可达到速算的目的。第四讲:“铺地锦”-格子乘法 500多年前,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中讲述了一种“格子乘法”,后来传入中国,在明朝的算法统宗中称为“铺地锦”。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35746”的积吗 练一练:3759= 4628= 24534= 5672

5、1= 第五讲:错中求解(一)例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结果为241.正确的和应是多少?分析: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结果就减少了30,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就少了3,这样正确的结果就比错误的结果241多(30+3)=33. 列式:241+30+3=274例2:小马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0,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事多少?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就多了5,十位上的6错写成0结果就少了60,这样正确的结果就比错误的结果多(60-5)=55。列式:20

6、0+60-5=255练一练:1、小马虎在计算两个数相加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错写成1,把另一个加数百位上的2错写成3,所得的和是2003,原来两个数相加的正确答案是多少?2、小马虎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8错写成0,把十位上的6错写成2,这样算的差是513,正确的差是多少?第六讲:错中求解(二)例1:小丽在计算乘法时,把乘以12写成了加上12,结果得到和27.求这道乘法算式正确的积是多少?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用倒推法,根据加数是12,和是27,先求出正确的因数,再乘上12即可求出正确的积。列式:27-12=15 1512=180练一练: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以15写成加上15,结果得到的和是9

7、0。这道除法算式正确的商是多少?例2: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2写成了25,结果得到的商是22,还余2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分析:此类题目我们可以称作:“将错就错”。根据错误的除数和商、余数,求出正确的被除数,然后再除以正确的除数,从而求出正确的商。列式:(2225+22)52=11练一练:小明在计算乘法时,把乘数24写成了42,结果得到积是840。正确的积应该是多少?第七讲:数图形(一)例1: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A B C A B C D A B C D E分析与解答:数线段时,应该按顺序从左向右,以一个点为起点,数出以这个点为端点的线段有哪几条?解答:1、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

8、AC两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共有2+1=3(条)2、3+2+1=6(条)3、4+3+2+1=10(条)试一试:数出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例2: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图一中三角形底边上的每一条线段都与顶点O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也就是底边AF上有多少条线段,就有多少个三角形。1+2+3+4+5=15(条),所以也就有15个三角形。图二中多了一条线段,同理也就增加了15个三角形,共有30个。试一试:第八讲:数图形(二)例1:数出下列图形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观察可知,这三个图形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相等,假定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称它为基本线段,那么图一每边长为2个长

9、度单位,所以边长为一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乘2等于4个,边长为两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个,共有4+1=5(个);同理图2中有14个,图3中的正方形有:44+33+22+11=30(个)例2: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分析:数图形中有多少个长方形和数线段的方法一样,可以这样思考:图1中长方形的个数是由CD边上的线段的条数决定的,CD边上共有线段1+2+3=6(条),所以长方形的个数就是6个。试一试:2、第九讲:竖式迷(一)例1:在图所示的竖式中,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则符合题意的数“迎春杯竞赛赞”是多少?分析:每个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 “好”只有3和6可选好=3,则:14

10、2857*3=428571;好=6,则:142857*6=857142;两个都能满足,所以,符合题意的数“迎春杯竞赛赞”可能是428571或857142。例2:在图4-8所示的算式中,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表示不同的数字请把这个竖式翻译成数字算式同上:142857*7=999999。试一试:2 6 0 4 7 0 第十讲:火车过桥问题(一)例1:一列以相同速度行驶的火车,经过一根有信号灯的电线杆用了9秒,通过一座468米长的铁桥用了35秒,这列火车的长是多少米?分析:由题意,“经过一根有信号的电线用了9秒,”可知火车行驶一个车身长的路程用时9秒,那么行驶468米长的路程用时为35

11、-9=26(秒),所以火车长468除以26,再乘9等于162米。例2: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米的隧道用了42秒,这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某站台用了25秒,那么这个站台长多少米?分析:火车的速度为:(200+430)42=15(米/秒),通过某站台行进的路程为:1525=375(米),已知火车长,所以站台长为375-200=175(米)练一练:1、一列火车长150米,每秒钟行19米。全车通过长80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2、一列火车长200米,它以每秒10米的速度穿过200米长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多少秒? 第十一讲:过桥问题(二)、例1: 一列火车长200米

12、,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一共用了40秒。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分析 :先求出车长与隧道长的和,然后求出隧道长。火车从车头进洞到车尾离洞,共走车长+隧道长。这段路程是以每秒8米的速度行了40秒。解:(1)火车40秒所行路程:840=320(米)(2)隧道长度:320-200=120(米)答:这条隧道长120米。试一试:一支队伍1200米长,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行进。队伍前面的联络员用6分钟的时间跑到队伍末尾传达命令。问联络员每分钟行多少米?例2: 一列火车长119米,它以每秒15米的速度行驶,小华以每秒2米的速度从对面走来,经过几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分析 本题是

13、求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到车尾与小华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依题意,必须要知道火车车头与小华相遇时,车尾与小华的距离、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解:(1)火车与小华的速度和:15+2=17(米/秒)(2)相距距离就是一个火车车长:119米(3)经过时间:11917=7(秒)答:经过7秒钟后火车从小华身边通过。试一试:一人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沿铁路步行,一列长144米的客车对面开来,从他身边通过用了8秒钟,列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第十二讲:和差问题(一)例1:养鸡场养了540只鸡,其中母鸡比公鸡多50只,养鸡场养的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分析:假如增加50只公鸡,公鸡的只数就和母鸡一样多了,但如果增加50只公

14、鸡,养鸡场的鸡的只数就是540+50=590,用5902=295就是养鸡场母鸡的只数了,知道了母鸡的只数,就能很方便的求出公鸡的只数了。(540+50)2=295(只) 295-50=245(只)想一想:假设减少50只母鸡,又该怎样求出公鸡和母鸡的只数呢?请试一试。试一试: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42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36棵,两种树各有多少棵?例2:老师把140块糖分给了大班和中班的小朋友,如果从大班那12块糖给中班,两个班分得的糖就同样多,求大班和中班各分得多少块糖?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大班减少12块糖,中班增加12块糖后,两个半分得的就同样多,就是说大班比中班多分的12乘2等于24块糖,假

15、如从140块糖中去掉24块,剩下的糖就是中班分得的2倍,由此先求出中班分得的块数,再求出大班分得的块数。(140-122)2=58(块) 140-58=82(块)试一试:两个班共有学生92人,如果从一班调2人到二班,则两班人数同样多,两个班各有多少个同学?第十三讲:和差问题(二)例1:一个书架分上、下两层。共放100本,如果从上层取出5本放入下层,那么上层比下层还多6本,问原来上、下两层各放了多少本图书?分析:先求出原来上、下层所放图书的差,因为上层减少5本,下层增加5本,上层还比下层多6本,所以原来上层比下层多52+6=16,假如上层减少16本,则上、下两层的书就同样多,即:(100-16)

16、相当于下层本数的2倍,由此求出下层的本数,再求上层的本数。(100-52-6)2=42(本)100-42=48(本)试一试:两箱零件共102个,从甲箱里拿24个放入乙箱后,甲箱还比乙箱多4个,原来两箱各放有多少个零件?例2:李明每天早晨沿着长和宽相差50米的长方形小路跑步。已知他每天跑4圈,共跑了1200米,问这条长方形路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分析:李明沿长方形路跑四周共跑了1200米,长方形的周长是12004=300(米),长与宽的和是3002=150(米),假设长减少50米,那么,(150-50)米,就正好是宽的2倍,由此先求出宽,再求出长。试一试:王师傅和李师傅4小时共做纸箱180只,王师

17、傅比李师傅每小时少做5只。他们每小时各做多少只纸箱?第十四讲:相遇问题(一)例1:A、B两城相距458千米,甲车以每小时46千米,乙车以每小时38千米的速度先后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行驶了230米,问乙车比甲车早出发几小时?分析:(1)根据“甲车每小时行驶46千米”和“相遇时甲车行驶了230千米”,可知甲车行了23046=5(小时);乙车行了458-230=228(千米),用了22838=6(小时),乙车早出发了6-5=1(小时)(2)相遇时甲车行驶了23046=5(小时),甲车出发时乙车先行了458-(46+38)5=38(千米),所以,乙车先行了3838=1(小时)试一试:1、两

18、港相距267千米,客船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货船一每小时33千米的速度先后从两港开出,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船行了135千米,货船比客船提前几小时开出?2、小李和小勇同时从相距21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勇每分钟走100米,小丽走了12分钟和小勇相遇。小丽每分钟比小勇少走多少米?3、两个游泳队从相距2040米的A、B两地相向出发,甲队从A地下水,每分钟游40米,乙队从B地下水,每分钟游45米,一艘汽艇负责两队的安全,同时从B地出发,每分钟行驶1200米,遇到甲队就立即返回,返回遇到乙队又向甲队开去,这样不断地往返下去,汽艇行了多少千米两队才能相遇?第十五讲:相遇问题(二)例1:甲乙两辆汽车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离中点21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由条件“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和是48+42=90(千米),由于甲车比乙车速度快,当甲车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