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_第1页
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_第2页
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_第3页
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_第4页
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民谚中的中医药文化摘 要:谚语,蕴藏着民间广博的智慧和经验,医学谚语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莫大的贡献。 对其挖掘、整理、甄别,将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的一部分,从而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关键词:民谚 医学谚语 中医药文化一、谚语及福建谚语.谚语及其特点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炼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意义的定型化语句。我国谚语产生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历代对其内涵多有释义, 常与俗语、俗谚、传言、俚谚交错混称,尚书?无逸:“俚语日谚”。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谚,直 语也。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辞海将谚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流行于民间的简练 通俗而

2、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就使用群体而言,谚语属民间语言而非上层的“雅言” ,它是民众口头创作,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现成句”,具有口语化和俚俗性的语体风格,用词俚俗,朗朗上口,一听就懂,易于理解、记忆、传承。谚语或语调整齐,或节奏参差,韵律和谐,往往使人见而生快,富有美感,加之大都运用比喻、双关、谐音、借代、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之显得生动活泼,摇曳生姿。就内容而言,谚语来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涵盖了生活各个方面,被称为“语言精华,智慧之花”;多为一至两句,少数三句以上,短小精悍,高度概括民众生产、生活经验或感受,凝聚世世代代前人的智慧精华,往往成

3、为民众为人处事的生活指南。.福建谚语及其特点千百年来,福建民间传承着丰富的谚语, 成为当地民众的知识总汇和大百科全书, 蕴藏 着福建民间广博的智慧和经验, 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千百年来福建人民的信念、 志向、追求与 体会。因福建方言复杂多样,使得其谚语丰富且精彩;而当地多元、丰厚的文化沉淀出“十 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俗特点,造就福建谚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二、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文化医药、卫生谚语是民间谚语中的一种。它也是广大群众在生活斗争实践中得出来的一个简单的经验总结的谚语, 说出含义很深的哲理, 阐明一种观点,说明一个问题,从而在群众中 常在、“不气不愁,活到白头”、“有静有动,无病

4、无痛”、“干干净净,吃了没病”、“冬练三九, 夏练三伏”、“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医药、卫生谚语都从不同角度阐明一个 观点,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广为流传,发挥出较强的生命力,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21如广为流传的“笑口常开,青春1,福建谚语与中医药文化的关系(1)传承、普及中医药知识养生保健、疾病知识、药物知识、医患关系认识等都属于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它们是当地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智慧。 将这些医药经验、 常识浓缩成谚语,易于记忆、易于传播,方便在民众中的推广和普及。福建谚语中的中医药知识丰 富而且流传广泛,它具有如下的特色:第一,将抽象的

5、医药知识凝练为通俗易懂的谚语。福建各地都有饮茶习俗,积累了许多关于茶的保健及药用功能的经验,有关茶的谚语也相当多,且高度精炼地概括了茶的功效。如“茶叶杂路用:治病、止渴、提精神”;“茶水喝足,百病皆除”、“吃萝卜,喝热茶,医生改行拿钉耙”。在宁德、龙岩,人们认为茶能抑制口腔细菌的滋生,还能坚齿防烂牙,故有“常喝茶,少烂牙”、“清明茶,好疗牙”等谚语。“茶能化百毒”、“饭后茶消食,酒后茶解醉”,在福建,人们认为茶叶有一定的抗菌解毒、消食下气,通利肠胃、醒酒解醉、提神醒脑等功效语。针对喝茶的浓淡对人体的影响不一,故有“浓茶凉酒最伤身”、“清茶淡茶,长命百岁”等谚语,强调饮茶应以清淡为主, 过浓的茶

6、会伤及脾胃, 使人瘦弱;同时茶应热饮, 才能对养生有益,“吃茶伤胃养眼,吃椒养胃损眼”,也指出喝浓茶伤害胃气, 以及茶有明目、 清头目的作用。福建茶谚浓缩了茶叶的上述功效,将这些较为抽象的医药知识总结为短小精悍的谚语,指导人们日常保健。第二,谚语本身所具有的特征, 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传承。用词俚俗,生动活泼,具有比喻、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是福建民谚的鲜明特点,加之有诗歌式的言语,富有韵律,更使富有科学性的专业知识显得生动、简洁,便于记忆,易为民众理解接受,便于口 耳相传。如“打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贪吃贪睡,添病减岁”、“烟酒不离嘴,跑断医生 腿”、“小时乱进补,老来要吃苦”、“

7、树高易折,人高易驼”,这些反映中医药知识的谚语用 各地方言读来,朗朗上口,深受民众的喜爱,代代相传。第三,作为医药经验而广传于民间。如“头道参,二道茶”;“鼻孔唔通,食花子大葱”:大葱可以治疗感冒鼻塞症状; “人怕出名,病怕无名”;“甜药主温,苦药主寒”。还有一些疾 病谚语因其语义具有规律性、 普遍性成分,民众一般多使用其引申、 比喻义,从其来源来看,仍源于民众的疾病经验。如“捡药三年会行医”,本言长期接触药物的人因了解药物的功效“拍石看石纹,医病看病根”久而久之就会行医,后比喻长期耳濡目染的人易于掌握知识;就如打石头要看石头纹理一样,治病也要找到病的根源所在,由此比喻从根源着手, 有益于事情

8、的解决。总之,福建民众通过谚语的形式, 将积累的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沉淀于其中,使福建谚语成为福建民众中医药知识的宝库;而谚语自身的特点促使抽象中医药知识易为福建民众接受与传承,又成为传播中医药知识的工具之一。(2)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福建地处东南,山多水急,热多湿,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之在长期的自然经济情况下,境内各地缺乏交流,使得福建的方言多样,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源自中原的中医药在福建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福建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各种民俗的影响,从而具有浓郁的个性化特征。从福建中医药谚语中可以窥视出这一特征。直接陈述了当地民众的医药习俗。福建各地均反映岁时节令的医药习俗

9、谚语。如“清明茶,好疗牙”、“三天前是宝,三天后是草”,清明茶有坚齿防烂的功能;“午时草入药,过时草无益”、“端午洗草,人不老”,每逢端午节午时福建百姓有采草药洗浴的习俗,到郊区采摘“午时草”煎汤给小孩洗澡,同时煮太平蛋给小孩吃,可有消毒、美容等功效。融入了当地的事件、文化传说,富有地方文化色彩。传明代,有位悬壶济世的名医蒋际酉,他是历史名人蒋德璟相国的叔父,他的崇高医德和精湛医术, 获得邻里乡亲的称赞。有一次,蒋际酉医生出诊途中,遇上出殡人群,护棺者是位衣衫褴褛的青年人。呼 天抢地扶灵痛哭,令闻者心酸见者动容,窥见那具棺木用旧床板草率钉成,缝隙处处,而且有鲜血沿缝隙 往外流,引起蒋医生的莫大

10、惊异,既已死亡何来殷红血液出现,细听家属哭诉“妻子怀孕十个月,难产激 痛,因家贫无法就医,死得好惨呀! ”令人疑惑是人死后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凝固,眼见鲜血不断外滴,实 在有违常理。霎时间推测,可能是产妇难产失血过多且有激痛,导致休克昏迷不省人事,误为死亡。人命关天,怎能袖手旁观,蒋医生不顾讳莫如深的开棺大忌,严肃提出开棺查究竟。尽管开棺是民俗 大忌也是封建法制所不容,医者父母心,坚持再三解释开棺查验的必要,才有起死回生的一线希望。为了 救人于危难,抛开一切私心杂念,自愿接受最大的考验,家属及众乡亲终于接受开棺。蒋医生全神贯注反 复查验,发现瞳孔并无散大,呼吸心跳微弱,但无完全停止,皮肤不冰冷且

11、有微温,诸多征象都显示产妇 绝非已死亡,而是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在这生死存亡千钧一发的关头,蒋医生沉着处理,迅即取出银针对准穴位强度刺激,用力指压人中、 内关、太阳等穴位,瞬间,产妇微微颤动,轻轻呻吟渐渐苏醒,双眼微开,随后胎动再次出现,终于完全 清醒过来,趁着一阵胎动用力催生,可喜胎儿哇哇堕地,母子化险为夷,两条宝贵的生命在危难中逃出生 天。蒋医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抹掉额上豆粒般的汗珠,众人见状雀跃欢笑,大呼奇迹、奇迹,异口同声 地说:这是“先生缘,主人福”呀! (文献来源:泉州俗语故事,作者:傅孙义)一句颇俱哲理的民间谚语“先生缘,主人福。 ”源自于此,流传至今。“先生”是当地对医生的的称呼

12、,主人即病人家中的主事人,谚语意为:学有专长的医生与病者家里的主事人有巧遇的缘分,能对症下药让病人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起死回生,纳祸避福。谚语“若是他人母,只用白虎汤”也是出自泉州一位名医的亲身经历:清代泉州一位颇负盛名的医生,其母亲六月酷暑时生病, 名医诊断确定为热症; 根据常规疗法只要用性味寒凉的中药配伍即 可达清热除烦的功效。但面对病人为自己母亲,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之况,名医自语:“若是他人母,只用白虎汤”,恐寒凉药物伤及阳气,故只好使用性味平和药方以清热,病情未 见好转;后来请同行好友看病,医友果断开出一剂“白虎汤” ,很快就让老人痊愈了。 此 谚语后来表示医生在为自家人看病时,因为有

13、后顾之忧而显示出的复杂心态。反映了当地民众医药保健观念的共性与个性化特点。福建民谚中有不少关于 “补养”的谚语,体现出福建民众重视养生保健的共性特征。“补养”含义有二:一是“食补”,如“药补不如食补”、“三餐吃得着,更胜吃补药”,体现了福 建民众饮食养生的观念和相关习俗。二是广义的“补养” 的概念。由于补养的最终目的是强身健体以抵抗疾病,因此凡最终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均可谓之为“补”。如“保暖胜过进补”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吃无胭补”,适度睡眠,充分休息对于身体的健康,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故亦属“补”;“笑脏没笑补”,福建民众认为“笑颜常开”亦可补益身体,心情愉悦比单纯 进补更能促进身体健康。各

14、地民众在强调“补养”这一共性特征下,又存在医药保健观念的差异,体现出各地医 药观念个性特征。一些地方有“补冬”的习俗,如“入冬则进补,进夏则吃凉”、“冬季进补,春季打虎”,民众认为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于 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做好准备,故人们到了冬季需要进补山珍海味, 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在具体时节上,一些地方选择节令立冬进补,如“立冬,杀鸡鸭补嘴 腔”、“一年补趟趟,不如补立冬”、“交冬(立冬)补冬,身体健康”;有些地方选择节令霜 降进补,如“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一些地方则以冬至为进补佳期,如“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而在一些地方,则

15、有“补夏”习俗;如“大暑日吃补,身体较(好比)壮虎” 、 “立夏狗(立夏吃狗肉),食哩满山走”、“小暑吃荔枝,大暑吃羊肉”、“大暑后荔枝,比人 参还补”等,当地人秉承“春夏养阳”的观念,认为夏季炎热,人体阳气隆盛向外,中焦脾 胃阳气相对较虚,即所谓“伏阴在内” ,故夏季应顺从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的规律,起居饮 食要注意保护内脏阳气,补养阳气,以固守体内的阴精,为秋冬养阴打下基础。“补夏”食物中如狗肉的性味咸、温,具有温骨助阳、益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温,有益气补虚,温中 暖下的作用;荔枝味甘酸、性温,有生津、 益血、理气、止痛功用。人们在立夏、大暑时节, 借助狗肉、羊肉、荔枝温热之性以助阳气。而一

16、些地区的做法则相反,如“冬不吃鱼生,夏 不吃狗肉”、“六月吃羊肉,棺材背后逐”等谚语,则禀承“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的原则, 认为养生必须因时制宜,气候炎热则阳气亢盛,阴精易损,再服用大温大热的药物或食物, 则助阳气亢盛之势而阴精更受损伤,有违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规律,造成阴阳偏胜、失调, 故为进补之所不宜, 而认为狗肉、羊肉温热, 不宜炎热夏季食用。 这些看似矛盾的谚语实则 由各地养生保健观念不同造成的。(3)反映福建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谚语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有一时代的背景即成一时代的思想,而发为一时代的谚语” 。 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谚语,与一定时代的医药习俗相联系的。自中原传入的中医药在与福建土

17、著医药的融合、发展、 变迁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在其符号化的载体一一谚语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一些旧的、落后的医药习俗逐渐被新的、科学的观念、做法替代而不 复存在或正在消失,但目前仍在传承的谚语保存了这些历史信息。通过这些谚语,可以还原、认识其相应的医药民俗, 帮助我们寻找那些随时间逝去而消亡的医药民俗的痕迹,将断开的医药发展历史连接起来,从而反映出医药发展变迁的轨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部分谚语反映了福建民众遇到疾病时求治心态、求治方式的演变历史。古代福建有“信鬼尚巫”的习俗,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就概括了闽越先民“信鬼 神,重淫祀”的文化特征,巫术在闽越人中极度盛行。由于古代医学水平

18、低下,许多疾病无 法医治,无法解释病因,在巫术盛行的情况下, 人们便认为是神差鬼使或交了 “厄运”所致, 遇病时求助与巫术。从闽越人后裔高山族、民巫医不分的历史看,早期的巫师兼任医生的职能。三国之后,汉人入闽,难以适应这“呕泄霍乱之区”的气候环境,发病率高。在医疗 设施缺乏,专业医生凤毛麟角,故防治疾病多求助巫观,逐渐形成“病者好巫”的陋习。唐 末后医疗设施改善, 医学水平提高,但医疗卫生总体落后,直至民国时期,缺医少药现象在农村仍很常见,“疾病求巫观”的习俗仍然存在。谚语“没鬼不成病”、“病是运数,死是天数”,反映了人们对于疾病原因的看法;“倩(请)鬼医病”、“普渡不出钱,瘟疫有你份”,指出

19、了闽人遇病求助巫术的历史事实,与各地县志记载“信鬼尚巫,病辄禳祷”(道光屏南县志)、“疾病之家,不即问医,而先问巫,动云冲犯鬼物“ (民国诏安县志)相符。 随着医疗设施的兴建,医疗水平的提高改善,人们对于疾病的原因有了明确的认识,故有“信鬼信怪,死得更快”、“神仙鬼怪全是假, 巫婆治病尽坑人”、“请鬼治病,不死半命”等谚语, 批驳了 “病不饵药,寄命于巫”一类的陋俗,指出占卜、求祷、捉鬼的方式治病的恶果;“有病要求医,求佛是自欺”、“有病宜速医,不要求卜人”,否定了原来的“疾病缓于延医, 急于巫祀”(光绪续修浦城县志)的习俗,倡导正确的求医形式。 在医药长足发展的今天,上述谚语仅在偏远乡村偶有

20、使用,但我们仍能从中窥出福建医药发展的轨迹。同时,鉴于因物质水平低下,生活困苦,当地民众遇病时出于经济考虑而不求医或拖延求医,致使错过治疗时机甚至酿成悲剧的状况,故有谚语劝告病人遇病应及时求医,如“有病不瞒医,瞒医害自己”、“有病要讲,无病要防”、“病要露、财要藏”、“包(隐瞒)债穷,包病死”等,折射 出了当今闽人求医时的科学心态。还有一些谚语与曾经流行于福建的疾病相联系,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疾病的认识。如曾在福建地区广泛流行蔓延的麻风病。据建瓯、南平、莆田、福州、福安等二十余府县志的记 载,福建自宋(公元 1070年)以来,元、明、清和民国均设有养济院、孤癞院、存恤院, 孤老院等,收容麻风病人。旧时病人一旦染上麻风病,一般就必须马上送进麻风院,否则左 邻右舍就会受传染,患了严重麻风病的人一般不能治愈,进了麻风病医院就不会再出来。故有“麻风院有进无出”、“麻风还惊风麻”等谚语,麻风病成了人们谈之色变的疾病。卢公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一一一个美国传教士的晚清福州见闻录一书,就描述了福州城外位于东城门和西城门附门的两座麻风院,里面各收容着二、三百号病人的生活状况。151总之,那些富有时代烙印的涉医谚语,其语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