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_第1页
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_第2页
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_第3页
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_第4页
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发挥科学课在中小学科技创新中的主阵地作用 金塔路小学 岳娟 在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战场、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增进对所提问题意义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创新的计划变成现实。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案例1: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

2、下沉呢?出示鱼的模型,或者直接解剖一条鲫鱼,告诉学生在鱼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鳔,鱼在水中的沉浮与鳔的大小有关,其原理与装有不同气体的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相似。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鱼在水中的沉浮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通过引导,将思维链接到潜水艇的发明。二、 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的火花,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万万,起点是一问。” 案例2:对“测定物质的密度”的探究中,按实验册中的做法,

3、会有少量食盐水沾在烧杯壁,使食盐水的体积偏小,食盐水的密度偏大。有个学生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检验方法呢?最后在我的不断鼓励点拨下,他们小组设计出一套不同于实验册中的方案,在测定食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盐水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食盐水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其体积,最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食盐水的质量。实验完成后,我叫学生做后面的“问题和讨论”,那位同意竟发现他设计的方案就在上面。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创新的喜悦,这种喜悦要比学生照方抓药做完实验后的感受更加深刻和持久,更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意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

4、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在科学教材中,大多数物质的性质、制法,是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后得出结论。如果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查、去发现、去探索,或许能收成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3:H2的实验室制法一节内容,教材是直接告诉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然后用演示实验验证。如果改成让学生自己同时用Zn、Fe、Mg分别与稀H2SO4反应,学生完成后,

5、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总结出“实验室制H2用Zn和稀H2SO4反应为最佳”的结论,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领悟到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H2的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四、注重思维能力,展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还必须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了

6、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制订了如下策略:、不断扩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消除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通过纵向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多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扩大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纵向思维好比在挖深同一个洞,而横向思维则是在试着到别处挖洞(爱德华、德波诺,引自学习的革命)。当定势思维把学生禁锢在一个思维通道时,引导学生“试着到别处去挖洞”往往不失为创新的好方法。如爱迪生寻找电灯泡所需用的最佳材料,就采用了此法。、训练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策略。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能作出伟大的发现。”但在创造性活动中,仅依靠直觉猜测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逻辑思维的论证和检验,而直

7、觉猜测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在学习初二物理摩擦时,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若没有摩擦存在,下例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A、我们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也无法写字。B、房屋会倒塌,砖瓦会四处飞溅。C、微风可以沿铁轨将火车吹动。D、人可以在地面上自由行走。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存离不开摩擦。通过猜测失去摩擦,物体是什么状态,从而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的策略。因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想入非非,它必须要沿着一定方向、目的而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就有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

8、体,当一切外力作用突然消失的时候,物体将A、马上停下来。B、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考物体存在的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需要教师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作为一名专业化的科学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提出问题注重宽广性。宽广性是指问题涉及的知识不局限于教

9、材,应与日常生活、最新科技动态及其它学科内容相联系,将学生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接触过的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加以提炼,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2、设计问题赋予动态性。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3、解决问题提倡探索性。提倡通过合作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丰富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和谐的教育环境,由于合作学习小组内提供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小组成员之间往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