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3篇课文石头书、小秧苗脱险记、航天飞机,1篇“习作”和1个单元练习。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科学常识的石头书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小秧苗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秧苗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秧苗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是小秧苗、杂草和喷雾剂大夫;航天飞机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 ;“习作6”写一种文具;“练

2、习6”是字词句及写字的练习。教学目标: 认识本单元16 个只认不写的字,读准字音,学习字义,组词、扩词;正确、规范的书写2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明白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按例文进行习作,正确规范地写钢笔字。教学重、难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学习字词义,积累词句,能规范的书写生字,在朗读中学习课文内容,读准多音字。教学时间: 石头书2课时 小秧苗脱险记2课时 航天飞机2课时 习作六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共10课时17 石头书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

3、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认,认识一个多音字“壳”,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明白石头书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石这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对地壳的变化比较陌生,学习这一课,让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课前再查阅一些资料,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教学构想: 让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石头怎么能做书呢?石头书有多重啊?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上有什么内容?石头书有什么

4、作用?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然后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学习字词义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你喜欢看书吗?我们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板书课题:石头书,齐读课题。 2、看了课文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会读会写生字词。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 奇怪 聚精会神 足迹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齐

5、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1)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2)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3)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4)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 1.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朗读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3.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

6、奇,那么,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石头书 好奇 奇怪 地壳 矿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继续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写生字。学生学习过程:一、回顾理解: 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哪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朗读课文3、4自然段。 (1)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比较奇怪与好奇的异同,说说“光秃秃”的意思。 (2)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朗读学习513自然段。 (1)思考:勘探叔叔面前明明是

7、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 什么意思? (3)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4)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5)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朗读第14自然段。 (1)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2)“学问”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

8、识。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队、叔、怪、册、印、迹、矿、壳、煤、炭” 2、分析生字结构,记忆字形,组词扩词。 3、重点指导:怪:左右结构,右上是“又”,下是“土”。 壳: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秃宝盖。 4、学生描红,再练习书写,注意书写姿势。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背诵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石头书队 叔 怪 册 印 迹 矿 壳 煤 炭教后记:18 小稻秧脱险记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秧苗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秧苗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是小秧苗、杂草和喷雾剂大夫。教学目标:

9、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做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重、难点: 会用词造句,正确规范的写好钢笔字。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秧苗等农业知识了解不多,对于秧苗、杂草等分不清楚,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教学构想: 先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在朗读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学习字词义 ,学习

10、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小稻秧”是什么?“脱险”是什么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脱险)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齐读问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小声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句子、读准生字的字音。 3、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板书:杂草) (2)

11、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喷雾器、除草剂) (3)出示:喷雾器的图片(介绍:喷雾器、除草剂) 4、认读生字词。 (1)出示字词: 脱险 争吵 杂草 欺负 纷纷 激烈 警觉 一拥而上 气势汹汹 不由分说 蛮不讲理 (2)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评一评。 (4)读完回答: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细读课文,重点理解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生读。 (2)谁和谁发生了争吵?(小稻秧和杂草),为什么争吵?(争营养)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砸草厉害?(画出相关词语),读一读。 (4)从这些词语中,你认为杂草厉害吗?凶吗?(这

12、就叫“气势汹汹”) (5)出示词语:(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 拼命 (6)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7)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8)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当场病倒 (9)他们得了什么病?(营养不良症)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1)过渡: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2)杂草有什么反应?(警觉) (3)“洪亮的声音”说什么?(除草剂、喷雾器) (4)杂草怎样了?(板书: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5)

13、小稻秧怎样了?小稻秧脱离了危险,(板书:跳起舞来)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小稻秧脱险记杂草蛮不讲理纷纷倒下小稻秧当场病倒跳起舞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字词义及课文内容,写生字。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读。 2、同位互相检查。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指名朗读课文。 2、找出第12自然段中,描述杂草的词语读一读。 三、回顾课文、重点理解 1、课文中的人物有谁?(小稻秧、杂草、喷雾剂、喷雾器) 2、谁和谁发生矛盾了?(小稻秧和杂草) 小稻秧和杂草因为什么发生争论?(争营养

14、) 3、是谁救了小稻秧?(喷雾器和喷雾剂) 4、你能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6、请几名学生分角色表演。可以自由加动作 。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险、吵、杂、拥、拼、跟、谁、欺、负、纷 2、分析生字结构,记忆字形,组词扩词。 3、重点指导: 欺: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杂:上下结构,第四笔竖钩。 负:上部部要写成“刀” 4、学生描红,再练习书写,注意书写姿势。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背诵文喜欢的句子。 3、练习写生词。板书设计:小稻秧脱险记险 吵 杂 拥 拼 跟 谁 欺 负 纷教后记:19、航天飞机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

15、。文章从普通飞机的视角,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学情分析: 学生对航天飞机充满了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饶有兴趣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教学构想: 让学生交流对航天飞机的了解以及自己对航天飞机的向往,然后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内化语言。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

16、时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认读字词,学习字词义 ,学习课文内容。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课。 1、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地进入太空航行,并安全返回。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研制出自己的航天飞机。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板书:航天飞机)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昨天通过预习,你们在字词方面有哪些收获? 2、检查词语: (1)出示词语: 脑筋 船舱 俯视 跟踪 究竟 卫星 手臂 捞回 维修 突然 翅膀 心思 智慧老人 无影无踪 航天飞机 自由自在 翻筋斗 帕米尔高原 东海之滨 (2)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看

17、来字词预习得不错,那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3、指名分节读课文,评一评。 三、细读课文,重点理解。 1、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架飞机在天空中怎样飞?它有什么动作?(一会,一会,一会) (3)理解“俯冲”、“爬升”、“翻跟斗 ” (4)从他的动作中,你觉得这家飞机怎样?(很得意) (5)再读读这个部分,想想那会是个什么样?用手势演示。 (6)如果你就是这架自由自在的飞机,你会怎么想? (7)你能读出他得意的样子吗?试一试。 2、学习第二段 (1)正在这时,他发现了什么?赶快读读第二段。 (2)什么样的东西我们称他为庞然大物?看图比较 (3)这个庞然大物长的什么样?(画出写庞然大

18、物样子的句子) (4)读了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腾空而起动作表演)(转眼间换词理解) (5)如果你就是那架小飞机,看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会怎么想?3、学习第三段 (1)问题可难不倒智慧老人,赶快问问他吧,自由读第三段。 (2)指名读 (3)再读,如果你就是那架小飞机,你听到智慧老人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4)四个多小时是多长时间?七分钟多长时间?人造地球卫星有什么用? (5)看来智慧老人是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让你们读懂的。 4、学习第四段 (1)如果你就是那架得意的小飞机。听到智慧老人的话,你会怎么想?书上是怎么说的? (2)那智慧老人又是如何安慰他的呢?你觉得智慧老人说的话对吗?小飞机有

19、什么长处? (3)看来智慧老人说的话确实对,齐读。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航天飞机不仅飞得又高又快,而且本领特别大。板书设计: 航天飞机两万米 几十万米 高四个多小时 七分钟 快 本领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字词义及课文内容,写生字。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读。 2、同位互相检查。 二、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指名朗读课文。 2、找出第1自然段中,用那些词语描述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着,读一读。 3、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口头造句。 三、回顾课文、重点理解 1、课文中是怎样描述航天飞机外形特点的? ( )的翅膀,( )的脑

20、袋,( )的机尾。 2、仿照上面的句式,描述一种动物的外形。 3、读了最后一段智慧老人的话,你有什么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长处别人也是无法替代的。) 4、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子我介绍。 (1)根据航天飞机的样子独力写, (2)同位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修改。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 “脑、踪、智、慧、竟、卫、臂、捞、维” 2、分析生字结构,记忆字形,组词扩词。 3、重点指导: 慧:上下结构,间架要均匀,中间部分起笔在横中线上。 臂:上下结构,“辟”要写的扁一些,不能太大。 卫:是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正中,不能写偏了。 4、学生描红,再练习书写,注意书写

21、姿势。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背诵喜欢的句子。 3、练习写生词。板书设计:航天飞机脑 踪 智 慧 竟 卫 臂 捞 维教后记:习作6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体会“文具”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他们毫无怨言地为大家服务。教学目标: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讨论知道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重、难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文具还是比较了解的,写时比较容易

22、描述。本次习作自主性比较大,学生能够自由地写出自己眼中的文具。教学构想: 读懂例文铅笔刨刀,通过讨论知道这篇例文好在哪里。初步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几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 观察一种文具,学习例文、起草、修改。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开一个表彰大会,表彰谁呢?在我们的学习中,有那么一些幕后英雄,它们默默地、毫无怨言地为我们地学习服务着,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在你们的身边有哪些

23、默默地帮助了你们的学习伙伴。书包、文具盒、字典、钢笔、橡皮 2、那么就请它们的小主人帮它们说,你们愿意帮忙吗?自我介绍该怎么说呢?请看一篇例文。 二、读懂例文,明确写作要求。 1、默读例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师在例文上标出有关句子,并板书:外形特点、名称、作用、情感。 2、在介绍外形特点的时候,都具体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什么?(颜色、样子) (1)写样子时,先介绍整个儿看是一座小房子,再分别介绍小房子的每一个部分。这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介绍的。 (2)有些学习用品的外形不是很有特点,比如像字典、笔盒,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数字的方法介绍一下它们的长度啊、宽度和高度等。 3、

24、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1)文章开头就直接告诉我们文具的名称。 (2)文章在结尾才告诉我们文具的名称。 (3)我们在帮自己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在开头直接说出自己的名称,可以在中间说,也可以在结尾处说。 4、你还认为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文章写出了铅笔刨刀的作用。) 5、不单是告诉我们铅笔刨刀的作用,还讲出了使用方法。我们在介绍学习伙伴的时候还可以说一下它对我们学习上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以“字典”为例,说说它的用处。 出示以下句式: “当我的主人看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我就 _;当我的主人_的时候,我就_;当我的主人_的时候,我就_。”(学生练说。) 7、文章最后一句其实表

25、达的是对学习伙伴的情感。 8、读了这篇例文,对你将要作的“自我介绍”有什么启发?(讲清楚学习伙伴的名称、特点、作用、和情感。) 三、学生练说。 1、下面就请你们动动口,替你们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提醒一下:你们要把自己当作你们的这些学习伙伴,用第一人称来叙 2、同位互相说说,小组说说。 3、全班交流。帮助我们的学习伙伴来作自我介绍。 四、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 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3、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4、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

26、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5、互评办法: 三、学生誊写,不会写的字查字典。作业设计: 把自己的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板书设计:铅笔刨刀名称、特点、作用、和情感教后记:练 习 6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5个板块,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教学目标: 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教学重、难点: 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构想: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每道题的方法,通过自学、交流、老师指导,完成每道题的要求,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小制作的材料。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血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3)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的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第二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