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4 1前言 PAGEREF _Toc409705714 h 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5 任务由来 PAGEREF _Toc409705715 h 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6 项目的主要特点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PAGEREF _Toc409705716 h 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7 主要结论 PAGEREF _Toc409705717 h 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8 评价技术路线 PAGEREF _T
2、oc409705718 h 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19 2总论 PAGEREF _Toc409705719 h 7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0 2.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09705720 h 7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1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409705721 h 1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2 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PAGEREF _Toc409705722 h 1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3 2.4 评价范围及环
3、境敏感区 PAGEREF _Toc409705723 h 1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4 2.5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PAGEREF _Toc409705724 h 19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5 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工程 PAGEREF _Toc409705725 h 2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6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PAGEREF _Toc409705726 h 2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7 环境功能区划 PAGEREF _Toc409705727 h 28
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8 3建设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409705728 h 3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29 3.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及投资 PAGEREF _Toc409705729 h 3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0 3.2 主体工程和产品方案 PAGEREF _Toc409705730 h 3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1 3.3 公用及辅助工程 PAGEREF _Toc409705731 h 3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2 3.4 项目占
5、地面积及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409705732 h 3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3 3.5 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 PAGEREF _Toc409705733 h 3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4 3.6 建设计划 PAGEREF _Toc409705734 h 3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5 3.7 本项目依托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09705735 h 3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6 4 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36 h 35 HYPERLIN
6、K l _Toc409705737 4.1 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PAGEREF _Toc409705737 h 3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8 4.2 主要生产设备 PAGEREF _Toc409705738 h 3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39 主要原辅料消耗及能耗情况 PAGEREF _Toc409705739 h 3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0 物料平衡 PAGEREF _Toc409705740 h 4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1 污染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PAGEREF _To
7、c409705741 h 4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2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三本帐” PAGEREF _Toc409705742 h 5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3 5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43 h 5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4 自然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09705744 h 5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5 5.2 生态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09705745 h 56 HYPERLINK l _Toc409705
8、746 5.3 社会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09705746 h 5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7 5.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47 h 57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8 5.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48 h 6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49 5.6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49 h 6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0 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分析 PAGE
9、REF _Toc409705750 h 6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1 5.8 区域污染源调查 PAGEREF _Toc409705751 h 67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2 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52 h 7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3 6.1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53 h 7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4 6.2 水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54 h 81 HYPERLINK l
10、 _Toc409705755 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409705755 h 82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6 6.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56 h 8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7 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57 h 8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8 社会稳定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58 h 8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59 社会稳定风险防范、降低和消除措施 PAGERE
11、F _Toc409705759 h 8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0 8 环境风险评价及预测 PAGEREF _Toc409705760 h 9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1 8.1 风险识别 PAGEREF _Toc409705761 h 9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2 8.2 烟气治理措施失效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62 h 9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3 8.3 原材料和固体废物运输、贮存过程对环境风险的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63 h 95 H
12、YPERLINK l _Toc409705764 8.4 废水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64 h 9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5 8.5 事故应急预案 PAGEREF _Toc409705765 h 9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6 8.8 与园区应急预案的联动措施 PAGEREF _Toc409705766 h 10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7 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PAGEREF _Toc409705767 h 10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8 9.1
13、水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PAGEREF _Toc409705768 h 10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69 9.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PAGEREF _Toc409705769 h 109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0 9.3 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409705770 h 11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1 9.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409705771 h 11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2 9.5 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及对策 PAGEREF _Toc4
14、09705772 h 11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3 9.6 绿化 PAGEREF _Toc409705773 h 11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4 9.7 三同时竣工验收 PAGEREF _Toc409705774 h 11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5 10 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PAGEREF _Toc409705775 h 119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6 10.1 产业政策相符性 PAGEREF _Toc409705776 h 119 HYPERLINK l _Toc409
15、705777 10.2 清洁生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77 h 119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8 循环经济 PAGEREF _Toc409705778 h 122 HYPERLINK l _Toc409705779 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PAGEREF _Toc409705779 h 12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0 11.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PAGEREF _Toc409705780 h 12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1 11.2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PA
16、GEREF _Toc409705781 h 127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2 11.3 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PAGEREF _Toc409705782 h 12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3 11.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PAGEREF _Toc409705783 h 129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4 11.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84 h 130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5 11.6 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及防治措施 PAGEREF
17、_Toc409705785 h 13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6 11.7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PAGEREF _Toc409705786 h 132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7 11.8 施工期间环境管理 PAGEREF _Toc409705787 h 132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8 12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88 h 13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89 12.1 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 PAGEREF _Toc409705789
18、h 13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0 12.2 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PAGEREF _Toc409705790 h 133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1 总量控制途径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791 h 134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2 13环境监控与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PAGEREF _Toc409705792 h 13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3 13.1 环境管理 PAGEREF _Toc409705793 h 135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4 13
19、.2 环境监测计划 PAGEREF _Toc409705794 h 136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5 14 公众参与 PAGEREF _Toc409705795 h 13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6 14.1 调查对象和方式 PAGEREF _Toc409705796 h 138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7 公众参与调查 PAGEREF _Toc409705797 h 141 HYPERLINK l _Toc409705798 公众参与人的意见与建议汇总 PAGEREF _Toc409705798 h 148 HYPE
20、RLINK l _Toc409705799 公众参与四性符合性说明 PAGEREF _Toc409705799 h 149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0 1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0 h 151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1 15.1 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1 h 151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2 15.2 环境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2 h 151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3 15.3 社会效益
21、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3 h 152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4 16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4 h 153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5 与区域规划相容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5 h 153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6 16.2 与生态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06 h 154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7 16.3 与徐委发201316号、徐委发201455号文的相符性分析 PAGER
22、EF _Toc409705807 h 155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8 16.4 排放总量与环境容量 PAGEREF _Toc409705808 h 155 HYPERLINK l _Toc409705809 16.5 对保护目标的影响 PAGEREF _Toc409705809 h 156 HYPERLINK l _Toc409705810 16.6 公众参与 PAGEREF _Toc409705810 h 156 HYPERLINK l _Toc409705811 16.7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PAGEREF _Toc409705811 h 157 HYPERLI
23、NK l _Toc409705812 17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409705812 h 158 HYPERLINK l _Toc409705813 17.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09705813 h 158 HYPERLINK l _Toc409705814 17.2 建议和要求 PAGEREF _Toc409705814 h 1651前言徐州市铜山区范围现有钢铁生产企业近20家,每年产生高炉瓦斯灰10万吨以上。过去由于缺乏对瓦斯灰的综合利用价值的了解,铜山区范围内钢铁企业产生的瓦斯灰大多倾倒在一些旧堰塘、沟渠中或填场子使用,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4、。钢铁企业高炉瓦斯灰里与铁矿石伴生的锌的综合利用价值被了解、发掘后,含锌较高的瓦斯灰被外地一些经销商购买调运走。但外地经销商调运走这些瓦斯灰有四大弊端:一是外地调运运输费用所占比例重,该废物的综合利用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旦行情有变,则无法外调利用,只能遗弃在铜山区范围内,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二是经销商往往急功近利,他们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措施不严格,外调过程中扬尘、遗弃、翻车等原因造成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三是外调只能调运含锌较高的瓦斯灰,含锌较低的瓦斯灰无法调运出去,只能在当地随意处理、掩埋。四是随着整个环境保护措施的严格,各地均在控制外地废物的调进利用,一旦外地控制严格,铜山区范围内钢
25、厂所产生的瓦斯灰对外调运不了,铜山区范围内钢厂每年产生的10万多吨的瓦斯灰就必将被遗弃在当地,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在铜山区建设处理高炉瓦斯灰的综合利用项目,不仅含锌高的瓦斯灰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含锌低的瓦斯灰因没有运输环节也可以达到综合利用之效,同时避免了调运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危害。综上所述,在铜山区范围内建设一个处理高炉瓦斯灰的综合利用项目十分必要。次氧化锌是生产电解锌的重要原料,中国近年来一直是锌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锌的消费大国。而利用氧化矿生产次氧化锌的行业由于受到煤炭消耗量大,价格相对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生产厂家均处于停产状态,只有利用钢铁企业收尘瓦斯灰,这种废物里
26、即含有锌,又含有碳,且所含碳的发热量足以提取本身锌的优势生产次氧化锌,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利用瓦斯灰生产的次氧化锌产品,由于即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又具有改善产废地区环境污染的长处,所以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令2013年第21号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为鼓励类项目第三十八类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之第十五款“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之列。因此本项目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对高炉瓦斯灰等含锌废料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实现了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符合国家当前倡导的“循环经济”理念和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原则,符
27、合国家产业政策。为加快本地区瓦斯灰资源综合利用,徐州正峰锌业 拟租赁徐州海拓机械制造 闲置厂区建设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位于铜山区柳泉镇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内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厂区内,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总投资55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处理高炉灰10万吨,年产次氧化锌18000吨。本项目已取得徐州市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徐州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备案通知书(铜发改经济2014202号),本项目为租用徐州海拓机械制造 闲置厂区,根据铜山县规划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铜规地字第2010-017号)和铜山县国土资源局(铜国用2010第3504号),本项目所在地为工业用地,
28、具体见附件。由于该项目在建设期及营运期间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详细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评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徐州正峰锌业 委托徐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管理要求,评价单位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和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2005年5月),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了
29、详细研究,通过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的调查分析,采取查阅资料、类比调查、咨询工程技术人员等方式,基本掌握了与项目生产、环境相关的因素,通过类比调查、数学模型计算等方法,预测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同时提出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徐州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的主要特点及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选址于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徐州海拓机械制造 厂区内,为工业用地,不新增土地,符合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产业定位。本项目采用回转窑高温还原挥发处理低品位含锌高炉瓦斯灰物料,即利用锌和其他化合物沸点低(Zn的沸点为)
30、,蒸汽压大的特点,在液态熔渣或熔融状态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锌等物质挥发,由烟气带出,最后经收尘系统收集得到次氧化锌产品。本项目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生活污水、地面冲洗废水和冲渣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冲渣水淬工序,废水不外排;产品回收后的烟气通过一套鼓泡泡沫塔(加石灰)+鼓泡泡沫塔(加烧碱)进行脱硫除尘后经1根45m排气筒排放。固废主要为有窑渣、脱硫渣、沉淀池及淬渣池产生的废渣、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剩余污泥及生活垃圾等,均可得到安全处置。根据区域环境特点、项目污染特征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本项目主要关注以下环境问题:1. 生产过程中废气收集、处理方式及排气筒设置情况,废气处理
31、措施是否可行,外排废气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2.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回用可行性;3.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能否妥善处置,防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 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及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本项目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139号),本项目为鼓励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12919号)。且本项目已取得徐州市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备案通知书 (铜发改经济2014202号),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
32、业政策。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产业定位为以新型冶金建材生产为主、传统冶金建材生产为辅,本项目为租赁徐州海拓机械 厂内闲置用地,属规划的工业用地,不新增土地,主要处理钢铁企业废弃的高炉瓦斯灰,符合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产业定位。本项目循环冷却水系统分为净循环水系统和浊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放的浓水属净循环系统水,用于冲渣不外排;冲渣废水作为浊循环水经沉淀后作为冲渣补充水回用不外排;地面冲洗水经沉淀后、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均回用于冲渣不外排;本项目废水实现零排放,体现了 “清浊分流、以浊补净、一水多用”的原则。本项目回转窑烟气经重力沉降、表面冷却、烟道沉降和布袋收尘回
33、收产品次氧化锌后再通过一套鼓泡泡沫塔(加石灰)+鼓泡泡沫塔(加烧碱)进行脱硫除尘后经45m排气筒排放。项目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可确保各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大气评价范围内空气功能类别。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设置为厂界外1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在管理方面贯彻清洁生产理念,采用了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和生产工艺。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主要从原辅材料使用、生产工艺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述。通过分析,本项目的清洁生产为国内同行业一般水平。本项目能够满足环保管理的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
34、和安全处置,对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污染物排放总量能在区域内实现平衡。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有:烟气治理措施失效风险;原材料和回转窑渣运输、贮存过程对环境风险;废水外排风险。在建设方采取加强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设备的检修管理等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建设项目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项目生产过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发生各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制定好各种事故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增强事故防范意识,加强防治措施的运行管理,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保养检修,消除事故隐患。本项目公众参与进行了两次网上公示,每次公示均为10个工作日。并发放160份调查表,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无
35、反对意见。因此,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从环保角度论证,“徐州市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在拟建厂址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本环评采取的技术路线见图1.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环境影响评价委托1.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2.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2.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调查、监测与评价制定工作方案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36、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重大变化公众参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1.4-1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框图2总论国家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
37、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起施行)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15.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3号)1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38、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8.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9.产品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20119号令)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改委21号令,2013年2月16日)21.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2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3.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05114号)2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5.关
39、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字200610号)。26.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27.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28.关于贯彻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环发2009127号)29.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30.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2011.6.2
40、1)3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33.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34.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35.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3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3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38.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保部令第17号,2011年4月18日)3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40.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
41、号)41.关于实施(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号)42.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13104号)。43.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44.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0年12月22日)46.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年3月25日。地方法规、文件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省人大常委会1997年7月31日)2.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苏环管200246号)3.关
42、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1997122号)4.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见(苏发200420号)5.省政府关于对江苏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329号)6.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苏环管200535号)7.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2005年10月)8.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0692号,2006年7月20号)9.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21号,2006年10月9日)10.江苏
43、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11.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12.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 2007年6月7日)1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了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22号)14.徐州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徐州市环境保护局,2011年12月)15.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工程方案(徐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16.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徐委发200
44、647号)17.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8270号)19.关于印发江苏省禁止建设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的项目名录(第一批)的通知(苏环办2009248号)20. 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苏环办201171号)21.关于印发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苏环办2009161号)22.关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苏北地区产业优化的意见(苏环委200719号23.关于进一步规范
45、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苏环办2011173号)24.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25.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53号)26.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企业事业单位版)27.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苏政发200592号);28.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03号);29. 关于深入推进环境应急预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2221号)。30.关于修改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
46、)31.江苏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苏环办2012255号)32.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的通知(苏环办2011250号)33.中共徐州市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工作的意见,(徐委发201316号)34.徐州市市区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徐政发2013133号)35.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徐州市城区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徐政办发201375号)36.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危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37.关于环办2013103号的有关说明(江苏省环保厅环评处,2013年1
47、2月27日)38.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39.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092号,江苏省人民政府,2009.1.6)40.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2004.6.17,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41.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42.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2014年4月28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48、大气环境(HJ 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5.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执行有关问题的说明;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及环境影响报告书考核评分细则的通知 苏环管2005148号;10.关于印发的通知苏环便管(2004)22号。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49、评价委托书(2014年12月);2.徐州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备案通知书(铜发改经济2014202号)(铜山区发展改革与经济委员会,2014年10月13日);3.徐州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0月);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铜规地字第2010-017号,2010年6月18日);5. 铜山县国土资源局(铜国用2010第3504号,2010年7月9日);6. 市政府关于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徐州市人民政府,徐政复201046号;7.关于对铜山区柳泉镇建设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徐州市环境保护局,徐环书项201048
50、号;8.徐州正峰锌业 高炉灰综合利用项目稳评工作报告,铜山区柳泉镇人民政府,2014年11月19日;9. 建设方提供的其它相关文件。因子及评价标准评价因子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2.2-1。表2.2-1 评价因子一览表环境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考核因子地表水pH、DO、COD、CODMn、BOD5、SS、TP、NH3N、石油类、硫化物、铜、锌、汞、镉、铬(六价)、铅地下水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铜、锌、汞、砷、镉、铬(六价)、铅大气SO2、NO2、PM10、铅SO2、NOX、烟(粉)尘SO2、NOX、烟(粉)尘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等效连续A
51、声级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以及环保部门对水质的要求,项目地水系微山湖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类水标准。具体参见表2.2-2。表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无量纲,其余单位:mg/L)项目pHCODNH3-NSS*总磷石油类CODMnDO类标准69203065项目BOD5硫化物铜锌汞镉铬(六价)铅类标准41.0注:SS参照水利部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
52、.2-3。表2.2-3 地下水质量标准(pH无量纲,其余单位:mg/L)标准分类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类4502502503.020标准分类铜锌汞砷镉铬(六价)铅类0.05环境空气评价区为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SO2、NO2、PM10、铅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铅日均值执行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7355-87)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2-4。表2.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日平均年
53、平均NO2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NOX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PM10日平均年平均铅季平均日均引自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7355-87)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年均值、季均值引自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日平均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详见表2.2-5。表2.2-5 环境噪声标准标准昼间dB(A)夜间dB(A)(GB3096-2008)3类标准值6555(GB3096-2008)2类标准值6050(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水污染物本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厂内相应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作为水淬
54、工序冲渣水补充水,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回用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表1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中直流冷却水标准。7。表2.2-7 本项目工业用水回用标准项目pHSSBOD5CODCr氨氮总磷直流冷却水6.59.03030 = 2 * GB3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组织排放的颗粒物、SO2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SO2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表6现有和新建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NOX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55、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8。8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排气筒高度(m)标准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1颗粒物4580-2SO245400-3NOX452402噪声9。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昼间dB(A)夜间dB(A)705510。10 厂界噪声标准标准昼间dB(A)夜间dB(A)(GB12348-2008)3类标准6555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1-2011、HJ2.2-2008、HJ/T2.3-93、HJ 610-2011、HJ 2.4
56、-2009、HJ 19-2011)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论述本项目污水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水质达标情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本工程项目分类本工程在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本工程的建设属I类建设项目。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项目生产工艺、工程特点,确定本项目场区地下
57、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具体见表1。表2.3-1 本工程场区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析表等级划分依据情况描述类别等级1包气带防污性能场地包气带岩性粉质粘土粘土,根据地区经验渗透系数在10-410-6之间,平均厚度为弱三级2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含水层易污性污染特征分级“易”和“中”之外的情形。不易3地下水敏感程度场地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亦不属于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及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不敏感4污水排放量本项目废水全部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不外排。小5水质复杂程度污水水质类型主要污染指标为COD、NH3-N 、TP、SS。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简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表污染源污染物Pmax(%)D10%(m)评价等级有组织排放回转窑车间烟尘0.47三级SO2三级NOX三级无组织排放回转窑车间烟尘三级原料车间粉尘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3),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3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 它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位于徐州冶金建材工业集聚区,项目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域,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4-2009)中规定,确定本项目
59、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风险评价等级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风险主要出现在非正常运行情况,因此本项目风险评级工作等级确定为二级。4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剧毒危险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 评价工作重点根据区域环境特点、项目污染特征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为: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清洁生产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选址合理性分析,总量控制。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
60、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及各环境要素,确定评价范围,见表2.4-1。表2.4-1 评价范围项目评价范围区域污染源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水、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大气以建设项目为中心,半径的范围地表水微山湖(向阳二干渠入微山湖处)、微山湖(向阳干渠入微山湖处)地下水以建设项目为中心,20km2的范围噪声建设项目场界外200m风险评价以生产装置区以及储存区为中心,距风险源3km范围内生态环境以建设项目为中心,半径的范围 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4-2。表2.4-2 环境保护目标环 境环境保护对象方 位距厂界距离(m)规模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菜园村东北1800约350人(GB3095-2012)二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凿井勘查合同范例
- 劳务损伤赔偿合同范本
- 化工生产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重庆永川区五间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乡下房屋转卖合同范本
- gf分包合同范本
- 修路合同范本简版
- 出售小区公共用地合同范本
- 北京三室一厅租房合同范本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街景》教学课件7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液压传动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质量手册CCC认证完整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低压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35张PPT)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清洗消毒保养及注意事项解读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及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