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解读_第1页
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解读_第2页
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解读_第3页
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解读_第4页
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术-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化内镜下治疗术BY:XXX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contents目录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01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药物喷洒药物注射静脉套扎术高频电凝止血术激光止血术金属夹止血术1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经内镜的活检孔道插入塑料导管(喷洒管),在距出血灶1-2 cm处,直接喷洒止血药物而止血。常用的药物有:冰盐水(10-14 )、8mg/100mL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孟氏液(5%碱式硫酸铁溶液)、凝血酶等。常用于:急性胃粘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肿瘤出血等病灶局部触之出血、渗血,或有新鲜凝血块等表现。 1镜下药物喷洒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在内

2、镜直视下,通过内镜注射针将某种止血剂或硬化剂注射至出血病灶内,达到止血目的。常用止血药如高渗钠-肾上腺素液(HS-E)、凝血酶、立止血、无水乙醇等,硬化剂如1%乙氧硬化醇、5%鱼肝油酸钠等。 1药物注射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组织粘合剂,如人体组织胶、TH胶,是一种快速固化的水溶剂,与血液接触后能在几秒钟内发生聚合反应、硬化,迅速堵住出血的食管或胃底静脉。 1组织粘合剂注射术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方法。事先在胃镜上装好套扎装置后,将曲张静脉吸起成息肉状,启动套扎装置将固定于装置上呈撑开状态的橡皮圈释放送到吸起的静脉根部,借助橡皮圈自动弹性回缩将出血的静脉扎住。 1

3、曲张静脉套扎术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利用电极抵触于出血部位,在出血处产生电凝而达到止血的目的。1高频电凝止血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 通过内镜将激光照射到出血病灶的表面,可使局部组织发热凝固、血管闭塞而达到止血目的。用于止血的激光可选用氩离子激光(氩等离子凝固,氩气刀,APC)。 1激光止血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APC是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技术,通过电离的氩离子体,对病变组织发挥凝固作用,术中伸出内镜头端至病灶上方0. 30. 5cm 处,以每次13s的时间施以氩离子凝固治疗,治疗后病变泛黄、泛白甚至变黝黑,治疗的次数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而定。APC治疗息肉最大的优点是不易出现穿孔,这是由于其

4、凝固深度有自限性,一般3mm,其次是氩离子束可以自动导向需治疗的组织表面,可以进行轴向、侧向和自行逆向凝固。缺点是APC术一种毁灭性治疗,不能取得完整的组织标本。1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缺点是APC术一种毁灭性治疗,不能取得完整的组织标本。 APC适用于扁平、广基息肉,尤其是不易进行圈套治疗的息肉。此外,APC联合高频电切可有效根除无蒂或粗蒂大息肉,并且,APC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结直肠息肉,高频电切术后残基,能够有效地降低息肉的复发。1氩离子凝固术(APC)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对于上消化道的局限性出血,如粘膜的局限性出血、小动脉或小静脉的破裂出血,可通过胃镜活检孔插入

5、金属夹子操作器械释放金属夹子夹住出血部位,阻止出血。 1钛夹止血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02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2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泛指胃肠道粘膜局部向腔内隆起的结节状病变,可通过内镜插入热活检钳或圈套器夹套住息肉的根部、接通高频电将息肉电凝切除。 2消化道息肉摘除术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热活检钳钳除术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包括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和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冷活检钳通常用于微小、无蒂息肉的切除。在常规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绝大多数息肉是微小息肉(5mm) 或小息肉(69mm) 。冷活检钳由于其应用广泛、设备使用方便、易于操

6、作、可轻松处理难以圈套小息肉等特点而具有很大的优势。与圈套器息肉切除法相比,冷活检钳对术者和助手的协调性要求低,而且避免了与电凝有关的并发症和切下的样本被烧灼。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传统的息肉切除术即热圈套器息肉切除,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与传统息肉切除术区别是手术过程中没有使用高频电流,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冷圈套器适合病变面积小的息肉,病变大时术中创面大,易出血,同时也不利于息肉的根除,当冷圈套器无法完整切除或出现并发症时,还应该追加高频电切除或其他方法进行处理。用冷圈套器切除小息肉并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概率小。肠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一种能显著降低结直肠癌风险并且正在不断发展的

7、治疗措施。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冷圈套息肉切除是对小或微小息肉最好的办法,活检钳清除只能用于极小的息肉,热圈套或热活检钳对这些病变已经不再优先选用,内镜下清除大的病变可以选择EMR或ESD,这两种方法的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内,减少了外科手术的必要性。20mm的息肉优先用 EPMR和ESD。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早期胃癌和食管癌的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无需开腹手术及并发症少为其特点。在胃镜下将病变处粘膜吸成乳头状、经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套住吸起的乳头状粘膜,接通高频电将吸起的粘膜切除。 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EMR常用于切除

8、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EMR通常用于20mm 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 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2cm的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2内镜粘膜下剥

9、离术(ESD)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在疗效评估上,也是非常乐观,据相关研究显示:胃早癌可实现较高的整块切除率(9297)和完整切除率(73.694.7),5年总生存率和5年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6.297.1和100。食管ESD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0100和87.997.4;病变局限于上皮或黏膜固有层者以及病变浸润深

10、度超过黏膜固有层者,在接受ESD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结直肠ESD的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82.8 和75.5。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ESD主要应用于治疗癌前病变和早癌患者。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早期胃癌和食管癌的方法之一。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大小不超过3cm。早期癌: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食管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黏膜内癌;胃、十二指肠腺瘤伴有重度异型增生,各种分化类型的黏膜内癌。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

11、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禁忌症病变隆起试验阴性(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局部无明显隆起),提示病变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基层间有粘连,肿瘤可能已浸润至肌层组织。心脏、大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凝剂、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者,在凝血功能没有得到纠正前,严禁ESD治疗。ESD在肿瘤剥离过程中技术难度高,耗时较长,清醒状态下患者难以耐受,手术过程中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及胃腔内血性液体、染色剂等易造成患者呛咳、误吸、窒息等。一般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的状态下进行较为安全。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E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出血:出血

12、多发生在术中或术后 24 h 内,操作中黏膜下反复足够注射有助于预防 ESD 术中出血;剥离过程中,少量渗血可直接用.溶液或冰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微小的出血可通过电凝治疗,大血管选用热活检钳烧灼,必要时可使用金属夹进行夹闭治疗。穿孔:较小的穿孔可采用金属夹夹闭并留置胃管观察,穿孔较大内镜不能闭合创面,或同时合并出血,应及时中转腹腔镜修补穿孔创面。狭窄:狭窄形成主要是食管 ESD 后的并发症,也可能见于胃贲门及幽门前区 ESD 术后。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消化道狭窄的治疗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支架置入术内镜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食管狭窄扩张

13、治疗食管狭窄临床上很常见,如食管贲门手术后疤痕狭窄、贲门失弛缓症、腐蚀性食管炎、食管癌性狭窄等。可经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引入气(水)囊或探条扩张器,通过注气(水)扩大气(水)囊或用较大的探条直接撑开狭窄部位。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食管狭窄扩张治疗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食道支架置入术主要用于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也可用于部分良性食管狭窄病变的治疗。金属支架类似弹簧状、具有伸缩性,释放前被压缩得很小,通过内镜经导丝引入狭窄处,释放后支架恢复弹性后自动撑开病变并固定在狭窄部位。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食道支架置入术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支架置入术晚期胃癌造成的幽门梗阻、十二指

14、肠晚期肿瘤、胰头部肿瘤压迫十二指肠或良性狭窄病变,可通过置入有弹性的金属支架扩张狭窄部位,使病变部位再通,胃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置入支架技术要求要比食管支架放置要求高。晚期胃癌造成的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晚期肿瘤、胰头部肿瘤压迫十二指肠或良性狭窄病变,可通过置入有弹性的金属支架扩张狭窄部位,使病变部位再通,胃幽门及十二指肠狭窄置入支架技术要求要比食管支架放置要求高。 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内镜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术贲门失弛缓症是下食管括约肌(LES)不能有效松弛而表现食道的梗阻样病变。肉毒杆菌毒素(BT)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在内镜下用硬化剂针将其注射在LES处,可引起LES肌肉麻痹性松弛,

15、达到治疗效果。 LES松弛不能BT注射,注射后LES松弛消化道占位的内镜下治疗2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胃镜下取异物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采用异物钳、圈套器、磁铁、胃镜剪刀等多种器械将误入食管、胃的多种异物取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03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医生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968年首次报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成功显示胰胆管结构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

16、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1974年,Kawai、Classen等相继报道了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辟了治疗性ERCP时代。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我国很多三级医院都开展了该类手术,技术已很成熟,安全性高。X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ERCP技术是一种应用内窥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对胆管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B超和CT,在诊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微创

17、手术技术,对胆管结石、胆道狭窄、梗阻性黄疸、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等疾病进行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应用ERCP技术还可以通过内镜对外科胆囊切除后残留的结石或者结石再生进行治疗,从而避免再次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ERCP治疗术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胰管支架置入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成功后,沿胆管或胰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电切开刀、抬起切开刀对准乳头上沿、接通高频电通电将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的过程。 乳头切开刀乳头切开乳头切开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对乳头括约肌切开后,可插入取石网囊、取石气囊、碎石器,将结石取出胆道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十二指肠镜下造影管插入成功后放入导丝,将一长的塑料管一端置入胆总管的中段,另一端拉出鼻腔外作为引流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管瘘、梗阻性黄疸等病症。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31内镜下胆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