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_第1页
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_第2页
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_第3页
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_第4页
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共17题)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05课内文言文阅读 上海市2021年中考真题&模拟卷知识点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6小题)(2021 上海)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问题。卖油翁(节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核舟记(节选)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口技(节选)于是宾客无

2、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卖油翁是 代的 (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3)甲文形象地表达出 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 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的一句话“ ”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2021 上海模拟)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甲文是柳宗元,乙文是宋朝的 (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表作家合称“ ”。(2)甲文以潭中鱼“ ”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 ,从而衬托出 的心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说明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B.“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C.文章结尾以“两问一答”,诉说了“闲人”洒脱中的无奈。D.末句表达了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2021 浦东新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

4、料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材料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材料三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5、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为军费。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解释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江万里:南宋末年爱国丞相。愀(qio)然:神色改变的样子,这里指神情严肃。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赀:通“资”,钱财,财物。(1)文学常识填空。材料一过零丁洋的文天祥是 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材料二选自 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 。(2)解释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年二十举进士 尽以家赀为军费 (3)对材料三中画线句“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意志节操感到很奇怪。B.江万里向来认为文天祥

6、有不同寻常的意志节操。C.江万里朴素地认为文天祥的意志节操超过常人。D.江万里本来就觉得文天祥的意志节操很奇特。(4)理解内容。根据文意,材料二中画线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 组关联词来表示。_二者不可得兼,_舍生而取义者也。A.不仅而且B.如果那么C.虽然但是D.与其不如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最后两句印证了材料二“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B.材料二以鱼和熊掌分别比喻生和义,把“舍生取义”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C.材料三中文天祥“捧诏涕泣”,是为“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急国势而忧心。D.材料一中的“辛苦遭逢”,指材料三中文天祥先后在湖南和赣州为官的经历。(5)材料三中文

7、天祥临刑遗言之“吾事”指的是 。他对待“吾事”的态度,在材料三中具体表现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6)以文天祥为例,说说你对材料二中“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的理解。(2021 长宁区二模)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轨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宽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唐)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文德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曰:“魏征

9、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尽直言,妾备后宫,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乃释。节选自大唐新语(唐 刘肃)田舍汉:乡巴佬。自由:自己做主而不受约束,备:充任;充当。常用作谦词。(1)文选自 ,编者是西汉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前后相同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朝服立于庭B.闻寡人之耳者/妾闻主圣臣忠C.而复问其妾/妾备后宫D.于是入朝见威王/于是太宗意乃释(3)翻译句子。翻译文画线句。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对文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A.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

10、到自由。B.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C.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D.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4)文中,太宗盛怒下自言“杀却此田舍汉”,可见君王握有生杀大权是造成文提到的“ ”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齐威王给予“面刺”者“上赏”,是为了表彰他们的 。(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进谏人 进谏事由 进谏方式 纳谏人 纳谏结果 “ ” 齐威王 广开言路,齐国大治 “杀却此田舍汉” “ ” (6)以下对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中向君王进谏都是为了保护忠臣。B.两篇中的进谏人都抓住了君王注重自身形象的心理。C

11、.两篇中的进谏人都没有在言语中直接批评君王。D.两篇中的君王最终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2021 普陀区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12、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13、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诗是唐朝诗人 ,文是东晋诗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诗以 为叙事线索,文以 为叙事线索。(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体现卖炭翁对艰辛生活充满绝望。B.文描绘桃花源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C.两文开篇首句都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D.两文都以环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现实。(2021 闵行区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

14、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甲诗的是 ,乙文选自 。(2)用现代汉语翻

15、译下面的句子。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论证了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B.乙文叙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C.从写作意图看,甲诗和乙文都提示人们,将思考聚焦于战争中的“人”。D.在写法上,甲诗将“翁”与“妇”对比,乙文将“得道”与“失道”对比。(4)甲诗表达了 的感情。乙文体现了 的政治主张。(2021 青浦区二模)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虽有嘉肴虽有嘉

16、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甲文是唐代文学家 ,乙文选自儒家经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巧用典故,增强了文章说服力。B.甲乙两文的标题都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C.甲乙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类比的手法。(4)甲文通过写“陋室”不陋,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乙文围绕着 的关系,论述了“ ”的观点。(2021 崇明区二模)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过零丁洋辛

17、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节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甲诗是 (人名),乙文选自“四书”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是亦不可以已乎?(3)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希望每个人都能坚守的“

18、 ”。(4)下列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风飘絮”“雨打萍”比喻飘忽不定的行踪。B“呼尔而与”“蹴尔而与”写施与者很讲究礼仪。C甲诗乙文都追忆了难忘的人生经历。D甲诗乙文都表明了人之所欲有甚于生者。(2021 嘉定区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19、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诗的是 ;庄子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下列对两篇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描写诗人送别故乡亲友的情景;文描绘鲲鹏展翅的壮丽图景。B.诗和文都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辽阔高远的景象。C.诗写出了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憧憬,诗歌风格雄奇瑰丽。D.文通过大鹏与野马、尘埃的对比,突出大鹏可以无所依凭而徙于南冥。(4)诗和文都出现了“水”这个意象。诗尾联描绘了水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文

20、借鲲鹏击水,表达了 的思想。(2021 宝山区二模)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按照年代顺序,两文的依次是 、 。(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下列理

21、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文中加点的“与”都是“共同,一起”的意思。B.文中的四字句和文中的长句、短句都有音韵的美感。C.文写景有高低的变化,文写景则有动静、远近的变化。D.文先发表感慨再写景议论,文先叙事写景再抒情议论。(4)文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 之情;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 之情。(2021 虹口区二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问题。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爱莲说(节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22、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文划线句中的“陶”即为诗的: (朝代) (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居住在偏僻之地就能心存高远”。B文的标题“爱莲说”的意思是“说一说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C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美好情意。D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了内心正直,不拉拢勾结的品质。(4)诗和文都表达了 这一共同的生活态度,但诗对 的向往和热爱并不是文的人生追求。(202

23、1 奉贤区二模)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甲诗的题目是“ ”,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乙文的是 代哲学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

24、确的一项是 A.“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心境。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没有知己的孤独。C.“欲辨已忘言”与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迷惘。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写出了对牡丹值得众人喜爱的认同。(4)甲诗和乙文都通过写花来表达生活态度,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是 ,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可以看出的生活态度是 。(2021 徐汇区二模)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问题。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25、“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诗的是唐朝诗人 ;文选自史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借“戟”引发咏叹,体现诗人报效朝廷的决心。B.文中曹刿担心当权者缺乏深谋远虑,故主动献策。C.上述作品中“周郎”“鲁庄公”都因目光短浅受到批判。D.两位都是通过叙写著名的历史事件,表达爱国情怀。(4)两篇作品都涉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诗中,周瑜获

26、得战争胜利凭借一个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是 ,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能取胜的重要条件是 。(2021 金山区二模)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27、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甲乙两文都属于“记”,甲文的是 (人名),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乙文的诗歌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甲文主要写 以及潭中游鱼;乙文主要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以游踪为行文线索来叙写内容。B甲乙两文所写地点都是偏僻且无人问津之处。C甲乙两文都借现实生活景物来表达内心情感。D甲乙两文都能感受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2021 松江区二模)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

28、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天时不如地利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甲诗的是 (人名),乙文选自孟子,初中阶段出自该著作的课文还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

29、)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是指三国时期。B.乙文是一篇议论文,第段紧扣“地利”进行阐述。C.甲诗与乙文都认为“天时”能在战争中发挥其作用。D.甲诗由“折戟”因小见大,乙文以对比来凸显观点。(4)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但两文表现的主旨并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 ,乙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 。(2021 浦东新区模拟)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

30、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属:倾注,引申为劝酒。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一苇:比喻极小的船。冯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遨游。(1)语段中的“苏子”是 (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 一文中也出现过。(2)解释下列句中划波浪线词的意思。清风徐来 而不知其所止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B“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D在浩瀚的江水上,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4)选段中,借写

31、“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二、文言文阅读综合(共1小题)(2021 上海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甲诗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乙文选自 家著作礼记。(2)用现代

32、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甲诗写男子在“ ”(填4个字)困境中的积极追求;乙文则阐述 的道理。(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关关”是拟声词,模拟雎鸠鸟的叫声。B.乙文中“学学半”中的第一个“学”字读成xio。C.甲诗的最后八句描写了与姑娘成婚后的欢乐场面;乙文运用类比说理方法,类推出学习“至道”,才能知道“其善”。D.甲诗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乙文首句以“嘉肴”喻“至道”,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6小题)(2021 上海)阅读下面三段选文,完成问题。卖油翁(节

33、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核舟记(节选)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口技(节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卖油翁是 宋代的 欧阳修(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3)甲文形象地表达出 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细致地说明了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丙文则生动地表现出宾客深信“火起”而 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乙文中

34、的一句话“技亦灵怪矣哉”来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这类题目,必须认真看课后解释,准确记忆重点文学常识。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重要词语有:而,表转折,但是,可是;其,代词,指代核舟;曾,竟然;盈,满。整句的意思是:可是计算它的长度,不满一寸。(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写的是卖油翁用“酌油”之技向陈尧咨说明“手熟”的道理,油从钱孔中进入竟然不湿,这是长久以来练就的绝技,充分体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写的是口技人为众宾客模仿起火时候的情景,众宾客信以为真,吓得双腿发抖,几乎要纷纷逃出门去,一副惊慌失措

35、的样子;“技亦灵怪矣哉”的意思是技艺也真是神奇啊,用来赞叹赞叹卖油翁、核舟雕刻者、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再恰当不过。答案:(1)宋;欧阳修。(2)可是计算它的长度,不满一寸.(3)熟能生巧;惊慌失措;技亦灵怪矣哉。(2021 上海模拟)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甲文是柳宗元,乙文是宋朝的 苏轼(人

36、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表作家合称“唐宋八大家”。(2)甲文以潭中鱼“若空游”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 月光清朗澄澈,从而衬托出 闲适的心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A.“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说明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B.“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庭院的空旷明亮。C.文章结尾以“两问一答”,诉说了“闲人”洒脱中的无奈。D.末句表达了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1)本题的考点是文学常识。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准确记忆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他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37、和宋代的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2)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方法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皆甲文以潭中鱼“若空游无所依”表现水的透明;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月光的澄澈透明;“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表现出心情的闲适。(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有:但,只。耳,罢了。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无事可做的人罢了。(

38、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和重点词语的综合考查。做此类型考题需要仔细审题,认真作答。A.有误,“欣然起行”中“欣然”一词,是看见月色的欣喜。因此说明夜访张怀民心里很是兴奋是错误的。B.有误,“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不是写庭院的空旷明亮。C.正确;D.有误,末句表达了与友人因独赏美景而深感遗憾之情。末句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因此不正确。故选:C答案:(1)苏轼 唐宋八大家。(2

39、)若空游;月光清朗澄澈;闲适。(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无事可做的人罢了。(4)C(2021 浦东新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材料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材料三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

40、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为军费。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解释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江万里:南宋末年爱国丞相。愀(qio)然:神色改变的样子,这里指神情严肃。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赀:通“资”,钱财,财物。(1)文学常识填空。材料一过零丁洋的文天祥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材料二选自孟子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解释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年二十举

41、进士推举尽以家赀为军费全部,都(毫无保留)。(3)对材料三中画线句“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BA.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意志节操感到很奇怪。B.江万里向来认为文天祥有不同寻常的意志节操。C.江万里朴素地认为文天祥的意志节操超过常人。D.江万里本来就觉得文天祥的意志节操很奇特。(4)理解内容。根据文意,材料二中画线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B组关联词来表示。_二者不可得兼,_舍生而取义者也。A.不仅而且B.如果那么C.虽然但是D.与其不如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最后两句印证了材料二“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B.材料二以鱼和熊掌分别比喻生和义,把“舍生取义”的

42、道理说得深入浅出。C.材料三中文天祥“捧诏涕泣”,是为“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急国势而忧心。D.材料一中的“辛苦遭逢”,指材料三中文天祥先后在湖南和赣州为官的经历。(5)材料三中文天祥临刑遗言之“吾事”指的是忠君卫国。他对待“吾事”的态度,在材料三中具体表现为:在国家面临危难时,积极应诏征兵,并散尽家财作为军费(用自己的话概括)。(6)以文天祥为例,说说你对材料二中“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的理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材料一过零丁洋的文天祥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材料二选自孟子,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

43、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二十岁选拔为进士。举:选拔,推举。句意: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尽:全部,都(毫无保留)。(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素,向来。奇,不同寻常。句意: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故选:B。(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句意: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

44、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从句意可以看出这是假设关系的复句。故选:B。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材料一中的“辛苦遭逢”指因科举走入仕途。故选:D。(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三中“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可以看出文天祥临刑遗言之“吾事”指的是忠君卫国;从材料三“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为军费”,可以看出他对待“吾事”的态度。(6)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句意是: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南宋末年,文天祥作战被俘,他写下这首诗,以表明自己坦然面对生死之心。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5、展现了“舍生取义”的精神。答案:(1)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选拔,推举 全部,都(毫无保留)。(3)B(4)B;D(5)忠君卫国(之责任)等;在国家面临危难时,积极应诏征兵,并散尽家财作为军费(6)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坏事时,就不会去躲避有些灾祸;文天祥抱着“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慷慨赴死;他的行为就践行了“舍生取义”的人生信条。(2021 长宁区二模)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完成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轨

46、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宽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47、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唐)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文德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曰:“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尽直言,妾备后宫,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乃释。节选自大唐新语(唐 刘肃)田舍汉:乡巴佬。自由:自己做主而不受约束,备:充任;充当。常用作谦词。(1)文选自战国策,编者是西汉的 刘向。(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前后相同的一项是 DA.朝服衣冠/朝服立于庭B.闻寡人之耳者/妾闻主圣臣忠C.而复问其妾/

48、妾备后宫D.于是入朝见威王/于是太宗意乃释(3)翻译句子。翻译文画线句。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对文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A.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B.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C.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D.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4)文中,太宗盛怒下自言“杀却此田舍汉”,可见君王握有生杀大权是造成文提到的“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齐威王给予“面刺”者“上赏”,是为了表彰他们的 勇气和智慧。(5)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进谏人

49、进谏事由 进谏方式 纳谏人 纳谏结果 邹忌 “王之蔽甚” 讽谏 齐威王 广开言路,齐国大治 文德皇后 “杀却此田舍汉” 唐太宗 “意及释” (6)以下对两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A.两篇中向君王进谏都是为了保护忠臣。B.两篇中的进谏人都抓住了君王注重自身形象的心理。C.两篇中的进谏人都没有在言语中直接批评君王。D.两篇中的君王最终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组织人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不同,前

50、一个“朝服”是“早上穿衣服”的意思,后一个“朝服”是“穿着朝服”的意思;B.不同,前一个“闻”是“使听到”的意思,后一个“闻”是“听说”的意思;C.不同,前一个“妾”是指“妻以外娶的女子,文中是邹忌的小妾”,后一个“妾”在文中指的是文德皇后;D.相同,两个“于是”都表示承接前面的内容。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重点词语:期年,满一年;进,进谏。句意:满一年以后,(人们)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重点词语:每,常常;自由,自己做主而不受约束。句意: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故选:B。(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君王握有生杀大权,常常让大臣不敢进一些“

51、逆耳忠言”,在甲文中就有“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说法。也正是这个原因,齐王给予“面刺”者“上赏”的原因就是要鼓励进谏者的勇气与智慧。(5)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根据题干表格中已给的内容,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可准确填空。两文的进谏人分别是“邹忌”和“文德皇后”,纳谏人分别是“齐威王”和“唐太宗”;邹忌从自己与徐公的比美中感受到了“受蒙蔽”,由己及人,由家庭推及国家,认为“王之蔽甚矣”,因此前去进谏。进谏的方式是采用了委婉的讽谏的形式,让两个君王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可据此来作答。(6)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A.有误,甲文中镊邹忌的进谏是为了“除蔽”;B.有误,两文都没有提到君王注重自身形象的心理

52、;C.正确,两文都是采用了讽谏的形式;D.有误,乙文太宗只是“意乃释”,并没有采取其他的积极行动。故选:C。答案:(1)战国策刘向(2)D(3)满一年以后,(人们)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B(4)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勇气与智慧(5)邹忌 文德皇后 王之蔽甚 讽谏 唐太宗 意乃释(6)C(2021 普陀区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53、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54、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诗以卖炭翁的遭遇为叙事线索,文以渔人的行踪和见闻为叙事线索。(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诗体现卖炭翁对艰辛生活充满绝望。B.文描绘桃花源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C.两文开篇首句都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D.两文都以环

55、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现实。(1)本题考查作品名及其文学常识。甲诗卖炭翁是唐代的白居易,是;乙文桃花源记的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中重要词语有:为,向。具,详细。句意: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很感叹惋惜。(3)本题考查文章的行文线索。甲文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底层劳动者形象。是以

56、卖炭翁的遭遇为行文线索;乙文略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和出桃花源后的情形,详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情节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行文以渔人的行踪和见闻为线索。(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不是体现卖炭翁对艰辛生活充满绝望。B.正确。C.有误,甲文开篇首句交代了人物、职业、地点;乙文交代了,时间、人物、地点。D.有误,甲文以环境描写真实地展现了社会现实,乙文是虚构的理想社会。故选:B。答案:(1)白居易 陶渊明(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很感叹惋惜。(3)卖

57、炭翁的遭遇 渔人的行踪和见闻(4)B(2021 闵行区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5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甲诗的是杜甫,乙文选自孟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CA.甲诗论证了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B.乙文叙述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C.从写作意图看,甲诗和乙文都提示人们,将思考聚焦于战争中的“人”。D.在写法上,甲诗将“翁”与“妇”对比,乙文将“得道”与“失道”对比。(4)甲诗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的痛恨,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59、乙文体现了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甲诗的是杜甫。乙文选自孟子。(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有: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句意: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有误,甲诗叙述了一家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不是论证。B.有误,乙文论证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C.正确。D.有误,在写法上,甲诗将“吏”与“妇”对比。故选:C。(4)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

60、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根据乙文中“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可知,强调的是“人和”,是“得道”,概括为: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答案:(1)杜甫 孟子(2)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3)C(4)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的痛恨,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的忧国忧民;施行仁政。(2021 青浦区二模)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