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讲精练本土攻略提分方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讲精练本土攻略提分方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讲精练本土攻略提分方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讲精练本土攻略提分方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精讲精练本土攻略提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国际单位及其符号是:千米(km)、分米( 厘米(cm)、毫米( ) 、微米(叩)、纳米() .单位换算:1 m=103 mm =叩=109 nm.二、长度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使用刻度尺的规则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 组成,最末一位是 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三、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符号是

2、. 单位换算: 1 h =min _s.测量工具(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实验室常用停表测量时间.(3)停表的读数停表通常有大、小两个表盘,大表盘的时间单位为秒(s), 小表盘的时间单位为分(min) .不同规格的停表指针运动一周 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如图知,大圈1整圈是30 s,每大格分 为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 s,小圈1整圈是15 min ,每 小格是0.5 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 1大格即1 min , 大圈指示4 s ,所以表中指示时间为1 min 4 s. 四、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区别口测量误毛现1量多昔方昊.产生.正艮门U詈工具妁铺,开里度 苑关.北.手艮测量人

3、员在委丈时d后计 值不同有关. 住用口透镜三光轴1晶音一个特殊的 凝凡是通巴诙点的光1耳华播 方向不支,这个点叫光/J展点户平行于主先翻酬光逋过也透 铳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即实 业点(7平行干+无轴的光透过四透 前后的无线的反向延弋虢合 浆自生义器j_L耐点即虚焦点焦距F_偃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介三条伸球光线一常考点二 凸透镜成像规律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放大、等大、缩小像的条件及其应用售的性质:应汨R也A 2分 *倒立、的实象照相机拉=乎恻立、的实像u=2测焦距恻立、的实像*投彩伙to1正支、的虚像口放吴铺4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时,物体向 选填“焦点”或“凸透微动时,凸透镜所 成的像

4、不断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随着不断变大.比如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为了 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就应该将放大镜适当远离物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时,物体与像不仅上下颠倒,左右也发生了颠倒.(4)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透镜的一部分或用一块破损的凸透镜,物体仍然能成完整的像, 但像的亮度会有所变暗.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两个注意点(1)三心同高.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凸透镜、烛焰、光屏的 必须 在同一高度.(2)观察虚像.观察物体所成的虚像时,不是直接观察像的位置,而是透过凸透镜观察烛 焰,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烛焰的虚像常考点三眼睛和视力矫正1 .照相机和眼睛的比较照柜机眼瞪成其原理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凸透

5、钱镜头晶状体光屏胶片1感光材料)视网膜调节作用根据嗤物的远近不同,逋过调整就头到 胶片的距离,使亲物的像或在胶片上随着观察物体的远近不同,晶状体自现 调节蕉踮的大小,使像或在视网膜上2.视力的缺陷和矫正近视建运猊暝特征看不清处的物体看不清处的轴体缺陷成因晶状体太凸,折光器为太强,导致远处的景物成像在视网膜岛状体太漏,折光能力太朝,导致近处的素物威儡在视网膜矫正裁铳片是遴铳的眼镜戢镒片是透镜的眼镜矫正原理利用凹透轴对犹的发散作用,使远 处景物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相对 千晶状体向后移射到视网膜上利用凸透端对光的会聚作使近处聚 物通过晶软体所成的像,相对于吊板体 向前移初到视阈膜上说明能看清近处的轴

6、体n即晶状体可以 使近处景物成俅在视网膜上假看清远处的物体,町晶状体可以使逃 处素岫成像在视网膜上常考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镜成 的实像落 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 的虚像.望远镜构造各不相同,其中有一种开普勒望远镜也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成的 的实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 的从粒子到宇宙常考点一分子动理论.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分子一直处在 地运动中.(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由 引起的,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

7、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当分子问的距离很小时,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1) 一切物体(固、液、气)都能发生扩散现象.通过比较可知,固体、液体、气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是由分子间距离、分子问 作用力决定的.(3)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的分子不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又很难被压缩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常考点二原子.原子由 和绕核高速运动的核外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质子和中子由 组成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常考点一质量及天平使用.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它是物体本身的

8、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温度和 的改变而改变.单位: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此外还有单位、.实验室中用 测物体的质量.天平的使用.(1)放:天平放在上,游码放在标尺; (2)调:调节一使天平横梁平衡;(3)称:左盘放,右盘放,并移动,使横梁 平衡;(4)读:m物=m祛码+ m游码.使用天平注意事项:(1)被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 ; (2)加减整码时用 夹取,不能将整码弄湿、弄脏; 和 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盘中;(3)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常考点二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定义公式.单位:密度的国际主单位是 ,实验室常用单位是; 二者的关系是.密度是物质的特

9、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 的,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 的,它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而改变,即 p取决于m/V的值,不是由m或V某一个物理量 来决定的4,密度的可变性:密度不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那样不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密度在 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将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 瓶中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减小.常考点三测量物质的密度.测体积: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 测量,不规则较小固体和液体可以用 来测量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还有排液法、助沉法和针压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1)实验原理.固体密度的测定(浸没法)a.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m;b,向

10、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c.将固体放入量筒里的水中使其浸没,一测出d.根据以上测得数据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3)液体密度的测定(剩余法)a.用天平测出;b.倒入一部分液体于量筒中,测出 ;c.用天平测出;d.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常考点四密度与社会生活1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在04 C 时密度.2,密度的应用:(1)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 m =; (2)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 积V =; (3)由公式p=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4)物质的密度值可以作为选 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第二十章 电与磁考点一磁现象 磁场1 .磁现象(1)磁性

11、:能够吸引 等物质的质.(2)磁极:磁体的吸引能力 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例如悬吊着的小磁针, 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 极或 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 极或 极.(3)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4)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 ,这种现象叫做磁化.2.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 .(3)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_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感线:定义: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 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 形象地

12、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方向: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体外部的磁感线 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极.3.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极附近磁感线的认识(1)磁感线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其密集处磁场较强,稀疏处磁场较弱.(2)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所有空间,并且磁感线不相交.(3)磁感线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4)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5)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磁体N极指向S极,在其内部则相反,从而形成闭合的曲线. 考点二电生磁1.电流的磁效应(1)丹麦物理学家 ,最早证实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最早发 现了电与 磁

13、的联系.(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 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2)影响因素: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 的方向有关.安培定则:如图所示,用 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 向螺线管中 的方 向,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 极.考点三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电磁铁:(1)构造:如果把一根导线绕成螺线管,再在螺线管内插入 ,当有电流通过 时,它会有较强的磁性.(2)定义:在有电流通过时有 ,没有电流时就失去 .我们把这种 磁体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1)电磁铁的磁性的影响因素:

14、对于外形相同的线圈,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 关.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 ,电磁铁的磁 性越强;电流 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电磁铁的磁性越强.(2)应用:电磁起重机、电动机、发电机、电铃、电磁继电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 排水阀门,卫生间里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以及高速磁悬浮列车都用到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磁继电器(1)实质: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2)工作原理:是利用 电压、 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电压、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3 )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由电磁铁,指铁、弹簧,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 电路和电路两部分构成考点四电动机.磁

15、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 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 的方向、 的方向都有关 系,当电流的方向或者磁场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 .电动机(1)原理:磁场对 0力的作用.(2)构造:转子、定子、有换向器无铜滑环.(3)能量转化:转化为 .考点五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电磁感应现象: 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 .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 做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做 .(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电路;导体做 运动.(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 方向和 方向有关.发电机(1)原理: :(2)构造:转子、定

16、子、有铜滑环无换向器.(3)能量转化: 能转化为 能.交流电:周期性改变 的电流,电流1秒钟内周期性变化的 叫做频率,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周期是,电流方向每秒改变 次.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常考点一电话.电话的组成:最简单的电话由 和 组成,靠 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是1876年 发明的.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话筒)变化的电流(听筒)声音,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实现任意两用户互相通话,发明了 .两种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和 通信常考点二电磁波.产生: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金属

17、容器对电磁波有 作用.波速c、波长入、频率f三者的关系:c =入f,电磁波的波速c常考点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广播的发射:无线电广播电台将音频电信号用调制器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 发射到空中.电视信号的发射:话筒将 变成电信号,摄像机将 成 电信号.发射机将这些电信号加载到高频 上,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移动电话(手机):它利用 来传递信息,既是无线电的发射台,又是接收台,其通话需要 转接.常考点四 越来越宽的信息路.微波通信:微波比无线电波的频率更 ,传递信息更多,需要每隔 km建 一个中转站,才能把信息一直传递下去.卫星通信:可以弥补微波通信的不足,在地球周围至少配置 颗同步通信卫星,

18、信号就可覆盖全球.光纤通信:频率 ,方向高度 的光叫激光,利用激光在特殊的管道一一 里实现信息传播的通信,叫光纤通信.网络通信: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可以进行 通信.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的形式是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第二十二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常考点一能源的分类.按能源的来源分,可分为两类:一次能源:如:(2)二次能源:.按能源利用的先后分,可分为:常规能源,如: .新能源,如:.按能源能否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分为:(1)可再生能源:如:(2)不可再生能源: 如:常考点二核能.核能:使原子发生分裂或聚合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叫核能,获得核能有两种途径:即原 子核的和.链式反应:核裂变中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瞬间可释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