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1页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2页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3页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4页
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7电子政务课程论文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摘 要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断融合,“全民微博”时代已经来临,为政务微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从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与它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与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四个方面出发来进行相关话题的探讨。关键词 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对策桃源县在 2009 年下半年开通官方微博“桃源网”,标志着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开始。截至2012年12月20日,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共有政务微博客账号17671

2、4个,较2011年新增了126153个,增长率为249.51%。政务微博在一片繁荣景象之下,已经成为沟通政府部门、官员和民众之问的新型交流平台,在提供资讯服务、传达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官民互动等方面提供了畅通的新渠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探讨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务微博的概念与发展现状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和冲击。微博以其言简意赅、容丰富、平民化、即时互动、传递迅速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政务微博也因其特性而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途径。所谓政务微博,就是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发布信

3、息、倾听民意、网络问政而开设的官方微博账户,致力于与公众对话和互助,建立社会化媒体参政、议政、问政平台。政务微博的出现是“网络问政”方式在微博平台迅速发展后的产物。桃源县在 2009 年下半年开通官方微博“桃源网”,标志着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开始。接着省委宣传部开通官方微博“微博”。后来,全国各地的公安微博纷纷开通,并以“平安”、“平安”为典型代表。现在,各级党政机构和官员、公务员纷纷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于2013年3月27日在发布了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其中政务微博客评估对象为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四家微博客上经过认证的

4、党政机构微博客和党政干部微博客。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0日,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共有政务微博客账号176714个,较2011年新增了126153个,增长率为249.51%。四家微博客共有党政机构微博客账号113382个,较2011年新增了81024个,增长率为250.4。四家微博客共有党政干部微博客账号63332个,较2011年新增了45129个,增长率为247.92。政务微博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政务信息的公开和传播我国国家政务外网平台早年已基本建成,税务、海关、财政、交通等政务信息资源大多通过政府核心业务和政府门户来进行管理和传递。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目前

5、并不完善,这些政务途径都有着共同的缺陷:政务信息无法有效地、与时地覆盖广大公众。而将微博引入政务服务体系,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博具有的传播特点使其越来越成为普通民众所关注的信息传送方式,这也使得微博能够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有力工具。政府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在第一时间推送至广大公众用户,通过多种插件应用与多种即时通信软件互联互通,覆盖各类门户媒体、社交、传统媒体等多种信息终端,实现信息同步,从而实现最大围的政务信息覆盖。对于公众用户来说,通过微博直接与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对话,公众需求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满足。这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公民的信息成本,切实做到便民

6、利民。有利于公共舆情的监测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群体事件时,政务微博显然是信息公开的最佳渠道。微博的发布快速、简单、与时等特点,可以使政务微博在第一时间进行权威信息发布,与时抢占信息发布的制高点,不给谣言的滋生留有余地。微博的社会性和草根性,使政务微博发布的权威信息可以在瞬间传向社会公众传达,与时化解危机。特别是在公共事件、危机灾难中,通讯信号中断、交通被切断、公共设施被破坏,微博成为信息传递的良好平台。比如,在 2013 年 4 月震中,微博、微信成为政府实时监测灾情、与时精准搜救、灾区与外界沟通的主要工具。在线危机响应、地震地图、最新消息、预警中心、灾难公告板等微博功能的应用,也为政府提供了最便

7、捷的危机处理通道。有利于“一站式”平台的建设电子政务将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传统流程,在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这样,公众面对的是一个统一的政府,而不是分割开来的各个职能部门。目前,我国政府的不同部门均部署了很多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之间大多缺少业务联系,缺乏信息交互与共享,甚至还出现功能重叠或冲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将微博引入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弥补了传统政务“协同服务”的缺陷,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政府形象。例如,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发挥微博在推进市政务工作改革中的作用,拓展和深化政民网络互动的渠道和方式,在2011年5月25日,率先建立全国第一家微博城市广场,他们通过一站式服务

8、和众多的机构微博在实现政民互动的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市微博城市广场的特点鲜明:一是服务意识强,服务类别多。城市广场里提供政务机构58家,学校院所16家,新闻52家以与部分文化场馆和名人微博。二是服务围广。既有部委办局也有区县基层街道和社区。三是官员微博层次丰富,既有一般干部,也有局级领导。微博城市广场的建立是在微博时代政府积极应对电子政务变革的表现,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政府形象的同时,自觉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政民互动通过微博,网民可以就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对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现象进行揭露、对腐败现象进行举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社会热点

9、议题发表观点,与政府“零距离”、实时沟通,直接参政议政。微博的开放性促使政府对社会公众所反映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整改意见或查处过程与结果,保护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此政务微博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的参政议政的渠道和平台。而且将微博引入电子政务应用,搭建起一个围广、渠道多、人数众、沟通便捷的话语平台,从“被问政”到主动接受公民监督、平等互动,也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塑造服务型政府的形象。我国政务微博当前存在的问题由上可以看出政务微博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但是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在运营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落后观念、传

10、统思想的阻碍传统思想不仅是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阻碍,也制约了微博平台的发展,限制了微博新媒体在公开政府信息时优势的发挥。微博作为网络新媒体虽然近两年发展异常迅猛,在信息传播、交流沟通上表现出了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势,但毕竟是一种刚刚出现的新事物,人们接受起来还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对不少政府机构和官员来说,一方面,他们不愿接触和使用新媒体;另一方面,缺乏信息素养,忽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政务工作的推动。纵观全国各地相继开通的政务微博,很容易使群众产生政府部门在“作秀”的想法。很多政务微博流于形式“走过场”,或“夸夸其谈”,或“自言自语”,或“出于私利”,对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普遍是“装聋作哑”、视若无睹。

11、具体如一些政务微博开设账户却不见经常更新,呈现“僵尸微博”状态,或缺乏实质性容,“至多转发一些政府公告和地方新闻”,或通过各种手段刷出“僵尸粉丝”,达到表面上的繁荣。更甚者,有不少官员认为“微博猛于虎”,不敢触与微博问政,畏难情绪较重。上述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政务微博的普与和发展在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阻碍。政务微博注册、命名、认证和定位模糊混乱目前,政务微博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定和统一的特殊防伪标识,普通公众难以辨别其真伪,这必然给政务微博的使用带来隐患,有被冒用、盗用制造混乱和谣言的潜在风险。例如: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命名为“平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命名为“警民直通车”,而省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则命名为“公

12、安主持人”。政务微博注册、认证、审核缺乏政府的统一认证、审核。政务微博是分散注册在不同网络运营机构的,这有利于更为广泛地联系民众,但政务微博的注册、认证、审核却仅仅由网络运营商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存在很大隐患。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在互联网上开展政务活动的“机构”,由于目前缺乏必要的评估、监督和跟踪反馈机制,存在信息不准确、不与时,以与信息发布和回应方式不妥当、话语体系不恰当等问题,容易造成负面社会影响。缺乏制度规目前,我国还缺乏政务微博与党政干部个人微博界定和使用的相关管理规定。政务微博是政府开设的官方微博,其发布和传播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为官方性信息发布;而党政领导干部个人微博是其作为普通公民

13、开设的个人微博(或私人微博),旨在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其言论只可作为个人言论,不能代表官方言论。对这两者应尽快采用制度予以界定和区分。另外,我国还缺乏对政务微博信息发布容、发布程序等方面的规性和程序性制度,缺乏对政务微博发布信息的容、时间、审核等相关方面的规定。由于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评价审核机制,微博上的信息泥沙俱下,既有大量虚假信息,也有对政府的言语攻击,这些都给我们掌握微博舆论话语权、主导权,维护微博问政秩序和网络信息安全带来新的风险。缺乏体制机制的支撑学敬指出,当前各地政务微博大多“处于自发状态、无法可依状态,没有法律、纪律对其运行加以约束和限制。”有些政务微博不善于营销推广和整合资源

14、,导致粉丝数和关注对象数不足、发帖数量不足,影响力下降。有些政务微博在打通“两个舆论场”(即一个是以党报、新华社和CCTV 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依托于口头传播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和促进官民沟通方面,沿用传统的宣传思维定势,没有充分利用政务微博的各种交互工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互动性不足。有些政务微博对网民提出的评论、意见和建议不能与时有效地回复和解决,或者对网民诉求敷衍,对于负面言论采取封堵、拉黑的手段,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关闭评论和私信功能,成为“空客微博”。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官方微博,必须保证所发布和回应的信息准确、有效、与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由众多部门协同配合所构成的

15、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尽管微博是一种自媒体形式,但政务微博不能是信息发布部门的“自媒体”,它背后必须有一个十分高效、有力的实体机制予以支撑和保障,否则政务微博出现随意化、形式化、空心化等问题就在所难免。发展不平衡性从政务微博渠道来看,根据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显示,从数量上看,机构微博多于官员微博。南方省份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比较强,开通数量超100个的省级行政区域排名分别是、,均为南方省份。在官员微博中,地区以242个遥遥领先,超出第二名(49个)将近200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机关。从职能部门来看,公安微博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228个,其次分别为交通(123个

16、)、旅游(57个)、司法(50个)等部门和地方政府机关(49个)。从行政级别来看,官员微博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县处级以下的官员微博规模最大,但高层官员的微博更具关注度和影响力。由此可见,政务微博的发展和当地的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信息公开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从微博平台的使用者来看,以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信息素养的中青年为主,一些经济困难、文化水平低下、不具备互联网使用能力的群体则完全被隔离在微博平台之外,也享受不到政务微博在行使信息公开义务时的权利。李学科,本段内容可用于第三章第一部分。对政务微博发展的对策建议政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化弊为利,“用好了政府可

17、以更好地服务民众,用不好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首先是各部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务微博配套制度和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审批发布、运营维护、舆情监测、绩效评估等,以规政务微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要完善安全保障机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一是在设立微博时同步完成认证,以防有人冒用政府名义发布虚假信息;二是在设置密码时不应过于简单或随意,尽可能主动提高安全系数;三是在部门部应明确各类信息的程度,哪些可以公开发布,哪些不能公开发布。其次是转变观念,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公务人员要转变思想,摈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以服务理念为先,通过各种渠

18、道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政府机构和公务人员“触网”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对于习惯于传统封闭式工作方式的人员而言,必须对其加强培训,提高信息素养,倡导他们积极关注微博、社交网络、即时通信、移动互联网等网络工具的发展,并有选择地在工作中加以利用。最后积极借鉴国外政务微博发展经验,建立快速处理与反馈机制,并结合中国本土特点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如英国政府早在2009 年就发布了 政府部门 Twitter 使用指南,可供各级党政机关与其公务人员学习参考。总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指出,“从目前情况看,政务微博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力,它的很多潜力还没有被充分发挥。”同时,针对政务微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9、,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政民互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只有这样,政务微博才能够在务实中不断发展完善,保持长久的、有活力的生命力,从而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参考文献:1雅. 从政务微博看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J. 电子政务,2012,(4).2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发布 我国政务微博数量超17万J. 电子政务,2013,(4).3王天宜. 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微博功能研究J. 当代经济,2013,(2).4平. 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与政务微博互动研究D. : 大学,2012.5江柳. 基于电子政务的微博应用现状与策略探析J. 东南传播,2013,(7).6齐冬梅. 论政务微博的效用发挥与风险控制J. 领导科学,2012,(12).7浩,尚进. 微博时代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创新J. 中国信息界,2011,(9).8师迅东.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