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_第1页
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_第2页
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实 施 方 案 = 1 * CHINESENUM3 一、课题研究背景的梳理及研究价值的概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 * GB1 研究的直接动因是对课程改革的思考。6年多来,课程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的空气特别活跃,改革不断深入,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涌现了不少富有创见的教师,正在孕育并逐步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孕育与形成,将有可能形成教学流派。这种良好局面和态势的形成也是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课程改革不仅要求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更鼓励教学改革的创新,而且留下了教师创造的极大空间,同时,逐步形成了教学改革

2、创新的措施与机制。课程改革亟待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该课题的研究将在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方面作些探讨。 = 2 * GB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在不少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扎根于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专业特征及标志,教学流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追求。该课题研究将希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和引领优秀教师、冒尖人才及其群体的形成。 = 3 * GB1 江苏是教育大省,有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了可贵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历史上人才辈出,在全国有极其重

3、要的地位和影响。这是江苏教育的宝贵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江苏正在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优秀教师群体的出现,既是教育强省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强省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该课题研究,以江苏的优秀教育传统为背景,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在回顾、总结、开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和逐步建立新的文化机制,延续江苏的优秀传统,并推动江苏教育的高位发展,形成新的时代优势。课题研究的价值以上背景的分析,蕴含着课题研究的价值。概括起来:在宏观层面。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和未来,优秀的教育传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一种力量。研究和开发我省的优秀教育传统,既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更是为了

4、从中寻找新的生长点,进而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推动我省中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以求新的成就。 = 2 * GB3 在实践层面。回顾我省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及其教学流派,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成就的条件和机制,总结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和逐步建立、完善新的机制,培育新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从这一角度推动优秀教师、拔尖人才及其群体的形成,推动课程改革的新发展。 = 3 * GB3 在理论层面。教学风格、教学流派是教学发展史和教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该课题研究既要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加以理论概括,以丰富教学风格与教学流派的理论。 =

5、 2 * CHINESENUM3 二、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的再认定 = 1 * GB1 传统。“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希尔斯,1991)教育传统。历史上形成并沿袭下来的,反映民族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旨趣与倾向,它表现为一种教育文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 = 2 * GB1 流派。流,有流布、流传之意。中国古代的学术流派也称“家”,西方的学术流派多以“主义”相称。(孙孔懿,论教育家)教学流派。指教学上的不同派别,多指教学上主

6、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和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教学派别。“基本特征体现为横向上的独特性和纵向上的延续性。”(孙孔懿,论教育家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成分包括: = 1 * GB3 理论基础,即对教育、教学本质及其规律的独特理解,形成的独特的教学主张;一般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有一套操作体系和基本策略,具体的方式、方法、步骤、技术等;显著特征是有学科带头人。发展。指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的进一步完善、深化和提升的过程,使之更具有时代性、创造性和本土化。“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联合国

7、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年)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发展研究。是指对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及教学流派的回顾、梳理、总结与提升,并以此为文化源泉,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江苏中小学教学流派发展的新走向、新特点及形成的新机制。 = 3 * CHINESENUM3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本课题的努力创新之处研究现状的初步梳理。关于教育传统研究的现状。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其中有黄济主编的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2003年);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2002年);从教育家的角度研究。其中孙孔懿的新作论教育家(2006年)更为突

8、出;江苏的教育传统研究显得比较薄弱,不够全面也不深入。其中一是从教育史的角度研究,主要是江苏教育史志室所编的江苏教育志(上下册,1997年)和江苏地方教育史(2003年),另外,李兴华主编的民国教育史(1997年)中有部分江苏教育传统的内容;二是从江苏教育家的角度研究,包括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张謇、史绍熙等。关于教学流派的研究现状。对外国教学流派研究的译介,如万云英的当代国外教学流派(1981年),钟启泉、杜殿坤主编的美国、德国、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如德国教学论流派(李其龙,1992年)。从教育思想的角度研究,如李蔚然的中国的现代各派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简史(1987年)等。关于教学派别的

9、专著和论文,如李彦军的中国当代教学流派(2002年)、李定仁的论文教学流派初探(2004年)、傅小恽的我国教学流派问题之我见(1998年)、教学流派理论初探(1998年)等、张正君的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的形成和揭因(1999年)等。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李如密的专著教学艺术论(1995年)、教学风格论(2002年),张武升的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1993年),钟启泉主编的当代教师进修丛书、高文著的教学模式论,高文还于1999年专门著文研究教学风格谱系研究等。综上以上研究现状,我们以为不足与问题主要是:译介的多,原创研究的少;普适性的研究多,专门研究江苏的少;理论研究的稍多,实践中研究的偏少;研究过去

10、的多,研究现在的少,研究发展走向的更少。研究的主要观点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教育属于过去,而教育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是“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教育现代化有一定的“依附性”,要求在继承教育传统的同时不断趋于合理化。教育传统孕育着教学流派,教学流派是教育传统的内涵和标志;教学流派具有区域性、学科性与个性化特点,要着力研究具有中国风格的江苏特色的不同学科的教学流派。教学流派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谐;教学流派的研究要服务于实践,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流派的产生要依靠一定的外部条件,要产生外推力与内驱力,促使教学流派的进

11、一步发展,形成江苏教学流派产生的良好机制。努力的创新之处。一是在研究的价值上,努力填补江苏教育史研究的空白,对江苏中小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及教学流派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成果;二是在研究的视域上,既有对历史、传统的回顾、总结,又置于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之中,具有全球的视野和时代的意蕴;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实行几个方面的结合,文献研究与现实调查结合,以现实调查为主;个案研究与整合研究结合,以整合研究为主;理论建构与经验概括结合,以经验的理性概括、提升为主。 = 4 * CHINESENUM3 四、研究目标、内容与重点研究目标通过梳理和研究,总结和概括近现代江苏中小学教育的优秀传统和经验,总结和提炼江苏近现代

12、中小学的主要教学流派;把握教学流派的新走向、新特点和新机制,促进江苏中小学教学流派的新发展,培育江苏中小学教育的个性和特色,促进新的名家、教育家的形成,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的改革局面,加快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提升,丰富关于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的理论。研究内容文献研究江苏近现代中小学教育的优秀传统的总结与提炼;江苏近现代中小学主要教学流派的概括与提炼;江苏近现代中小学教学流派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机制。理论研究教学流派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包括相关概念的研究:教学流派与教学风格、教学流派与教学艺术、教学流派与教学方法、教学流派与教学模式等);

13、教学流派形成的环境、条件、策略、机制及模式研究;教学流派与教育家的研究。调查研究当前江苏中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名师及其教学经验的现状调查研究;当前江苏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的发展预测及推进实验研究的对策、建议。实践研究总结、提炼各地名师之路、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经验,提炼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有效做法,向全省宣传和推介;搭建新的平台:教科院基教所以教学风格、教学流派为主要话题之一,结合师陶杯征文和全省中小学教育科研协进会,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举办中小学教学风格、教学流派论坛、沙龙、研讨等;比较研究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教学优势、特色的比较研究,教学流派区域性特点的研究;小学与中学名师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及教学流派形

14、成的比较研究;语文、数学、外语与其他学科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及教学流派形成的比较研究;江苏中小学教学风格、教学特点、教学流派与省外、国外的比较研究。个案研究教学名家的个案研究(李吉林、于永正、邱学华、张新华、李庾南、胡百良、马明、黄厚江等);新生代名师的个案研究(孙双金、薛法根、周益民、夏青峰、徐斌、魏洁、阎勤、夏炎等);冒尖青年教师的个案研究(张齐华、张学青等)。研究重点研究时段的重点:研究江苏近现代教学流派,以当代教学流派为主,更侧重在近二十多年的教学流派研究;教育传统研究与教学流派研究,以教学流派研究为重点;已有的教学流派与未来教学流派研究,以教学流派的新发展研究为重点,旨在开发新的资源,

15、培养新的名师,形成新的教学流派。研究的预期成果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研究(论文)民国时期江苏中小学教学流派研究(论文)课程改革中江苏中小学教学实验的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江苏中小学优秀教育传统与教学流派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当代江苏中小学教学流派(专著)江苏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风格(专著) = 5 * CHINESENUM3 五、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研究思路:从总结概括优秀的教育传统切入,从研究典型人物的教学风格着手,以优秀教师的教学改革实验为基地,着力组织教学改革和实验,并组织理论研究;建构整体框架,分阶段有重点的研究,并进行整合和提升。研究方法: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研究期限:2007年至2010年。课题研究的最近进展 = 1 * GB1 调整了课题组成员:健全了核心小组:由教学论专家、专职教育科研人员与优秀教师组成,其中拟请南京师大谭顶良和李如密教授进行理论指导,由省教科院孙孔懿、王一军、张晓东,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南通教育学会严清、常州市武进区沈克强、王俊为主要研究人员,由教科院基教所孙向阳担任学术秘书。建立了研究小组,其中分为理论组与实践小组;小学组与中学组。拟建立研究点,其中分为苏南研究点、苏中研究点与苏北研究点。初步确定访谈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