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1页
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2页
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3页
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4页
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故乡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文章作者: HYPERLINK /ShowAuthor.asp?ChannelID=1002&AuthorName=李卫东 o 李卫东 李卫东来源: HYPERLINK /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002&SourceName=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12B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12B2011-3-18 备课不是一件没有专业含量的“体力活”,对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教师备课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困难一些,难就难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难以确定上。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恰是语文教师备课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换句话说,语文备课第一位的问题是备“教什么”的问

2、题,第二位的问题才是“怎么教”的问题。如果在“教什么”的问题上,即“教学内容”的问题上把握不恰切、不合宜,“如何教”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就显得没有多少价值。本文就以我自己备故乡的经历为例子,来初步探讨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一、直面文本:对教材的“语文学”解读语文老师比较难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还放在其次。为什么呢?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乃至英语老师,他们的教学内容教材基本上都给呈现出来了,是逻辑化的、结构化的,乃至序列化的。尤其数理科,是以概念、定律、原理、法则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个非常严谨的教学内容序列,十个数学老师教同样的一个章节,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大的区别

3、,区别多在于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但是,十个老师来教故乡,教学内容的选择却可能五花八门。现在的语文教材通过思考练习题、阅读提示等助读系统提示着教学内容,但确定的教学内容呢?目前的语文教材还不能给出。这就要要靠我们从“语文学”的角度去挖掘、去提取、去提纯,确立有价值的语文教学内容。什么是语文学?其实就是我们在大学学习过的文艺理论、语言学、阅读学、写作学等等,这是语文学科本体的知识,是我们吃饭的家伙,如果这些东西操作运用不熟练的话,那些教育学、心理学似乎就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我这样说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并不是要把语文学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而轻慢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要结合,但不能一门心思抱着这样的

4、幻想一堂课教学策略很先进了,教课手法很灵活了,课堂上师生活动很充分了,这节课就是好语文课了。你还得注意教学内容的甄选和判断。因为,即便你熟稔了教育技术,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那么,你在课堂上怎么引导学生的对话与质量呢?作为教师你必须做出随时的应对吧。你的教学机制源自哪里?源于你的学养,你的语文学的素养。有了丰厚的学养,你才能对课堂上学生的判断做出及时的、正确的反应和迅速的处理。从语文学的角度解读文本,就是要看哪些教学知识、教学内容是有价值的,是有语文含量的。首要的就是裸读,把所有的教学参考、教学资料甚至是网上的二手资料先悬置起来,乃至自己以前读这篇文章的“先见”也搁在一边,直面文本,捕捉

5、阅读的第一感觉,发现文本中有语文含量的、有语文味儿的、富含语文元素的东西。其次,参照名家解读教材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甄选,确立教学内容。这里的参读,更多的是随教而读,以教促读。比如教鲁迅先生的故乡,参阅一些研究鲁迅方面的著作,翻看一下有关章节,在网上输入关键词“故乡”,看看有没有一些名家解读故乡的文章。我一般是搜名家的,这并不是我迷信专家,而是因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一般都是经过学术界公认的,他们的学术水准按照常理来说应该不会有大的出入和摇摆,他们的一些解读文学作品的文章的可信度应该是比较高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代表着学术研究最前沿的方向。我在备故乡的课时就研读了几位专家学者的解读文章,有王富仁的精神“

6、故乡”的失落、钱理群的故乡:心灵的诗等等。我读这些文章是要搞纯粹的鲁迅研究吗?错了,那不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的主责,也不是我们的专长。我们的随文研读不是搞纯粹的理论研究,而主要是为提取语文内容服务的。比如钱理群的故乡:心灵的诗,开篇第一段写道: 故乡里分明有两个故事: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与“我”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以往的阅读偏于注重闰土的命运及其意义,其实作者的着力点反倒是在对“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对闰土的关照是包蕴其内的,故乡更是一首心灵的诗。 这对我们确立教学内容有什么启发呢?钱理群的解读更关注“我”,把故乡看作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的诗”。他在文本当中还分析了

7、“归乡模式”,即“离开故乡返回故乡再离开故乡”,在中外好多文学作品里面有这样的“归乡模式”,他从这个角度切入分析,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再如日本学者写的一本鲁迅故乡阅读史,他的研究视角很有意思,整本书贯穿始终都在探讨一个细节:那个碗碟到底是谁偷的。闰土是小偷,还是杨二嫂是小偷,还是小偷是另外一个人,一个细节的探讨却牵拉出很多有意味的内容来。总之,备故乡并不是作故乡的理论研究,更不是照搬理论研究成果,但参阅一些研究故乡的文章,会从学理的角度给我们确立语文教学内容以很大帮助。 二、倾听学生:对教材的“教育学”审视 语文学的解读,保证了教学内容的“语文性”,但是否意味着所确立的教学内容就是合宜的了呢?还

8、不是。还要倾听学生,掌握学情。掌握了学情,就能保证教到了学生的需求上,不至于鼓捣来鼓捣去,学生对教学内容却产生不了任何兴趣。你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没有落脚到他的“最近发展区”上,不就是无效的吗?低效重复的课,是调动不起学生的胃口的。因此说,确立教学内容,分析学情也非常重要。了解学情,最好的方式是先学后教。比如,故乡教学分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印发“导学案”,学生依凭“导学案”自主讨论、学习,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就随时把握了学情,了解到了学生对所学课题的真实反应。第二节课,可就一些确立在学生兴奋点、困惑点、认知盲点上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这样的方式我们就把它笼统地称为“先学后教”。如果不能做到先学后教,

9、就要对学情充分预估:学生读这样的一篇文章会在哪些方面遇到困难,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到困惑的是什么,需要帮助的估计是在哪些地方,认识不到的盲点是在哪里依此作为确立教学内容的依据。 这里所说的学情不是笼而统之的学情,而是指向特定任务的学情,是具体教某篇课文的学情,一定把问题给揭示出来,把学生面对的矛盾和困难揭示出来。我曾参加过一次中职语文教学说课比赛的评委工作,参赛老师说学情的时候大都会说中等职业的学生基础差、厌学、上课纪律不好维持等等,说得太笼统了。因为这样的学情既是语文的,也是数学的、英语的,又是地理的、政治的。有的老师说得具体一些: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某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比如

10、擅于口头表达。虽然说到语文了,但是牵涉到这一课呢?应该再深入,一定要深入到特定教学内容的学情,而不是笼统的高中学段、初中学段的学情,也不是一个单元的学情,而是特定的这一课的学情。 比如说教学鲁迅先生的这一篇故乡,我会做出一个预估:第一,学生可能对于“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不明白,为什么会称“我”老爷,称“老爷”意味着什么;第二,对“我”和杨二嫂、闰土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没有清晰的把握,为什么要刻画杨二嫂和闰土这两个人物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对他们的态度到底如何?第三,学生分析这篇小说,可能在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上产生了一个盲点,只关注闰土和杨二嫂,而忽略或者说无视另一个小说的人

11、物形象“我”的存在,学生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和关注不够。还可能会罗列出很多问题,有很多细微的地方不太清楚,乃至于像什么是“伊”、文中的“它”为什么用法不一,等等。故乡这篇文本发表于1921年,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一个时期,学生对这个文本的把握可能会在语言理解上有障碍,这些你也应该有清醒的把握。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准确应对此类问题,而且不会让这样的“枝节”干扰主要的“教学内容”。 提起“预估”,上海的钱梦龙先生近三十年前上的一篇故乡一点也不过时。说到这里我在想,几十年来,刊物上发了那么多教学实录、教学论文,很少有人上升到课程文本的角度去做梳理、积淀,并把它们固化下来。比如同样教学愚公移山这一

12、课,同样教学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等,不同时期的老师执教这同一篇课文,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经得起考验的、非常精彩的教学细节,如果能分类整理下来多好。不要整个实录,就取有意思的几个片段,或者直接呈现,或者转述过来,也可配点评析,这就对我们老师们备课很有帮助。不是要在教法的一招一式上学他们,而是要在教什么上获取启发。 钱梦龙先生三十年前教故乡是怎么教的呢?他让学生递条子,让学生把预读课文后产生的疑问都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钱先生就拿这些纸条来备“学情”,备“教学内容”。学生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个问题,经过仔细梳理后,钱老师留下了五六个问题,解决了几个重要内容,而那节基于学情分析的课也的确上得很成功。 三、

13、综合考量:预设合宜的教学内容 个人独立解读所得、专家解读的意见就一定都是可教的教学内容吗?未必。同理,学生感兴趣、有困惑的内容也未必都可以被选定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定需要做出综合考量,是语文学和教育学视角融合后的成果。 备故乡一课,融合后的成果是什么呢?我是从人物话语方式的角度来确立教学内容的,即通过话语走进人物的精神与心灵世界,教给学生这样一个阅读小说的方法性知识。言说方式就是人生方式,由一个人物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挖掘到他背后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我从这个角度切入,和学生一块儿分析闰土的话语方式,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话语方式有何区别与联系。要求读课文,读相关章节,放声读,找出少年闰土的话

14、语方式是什么,找出那些语言来;中年闰土是怎么样说的,朗读,默读,圈画,思考,并归纳一下二者的不同。学生就会发现,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无拘无束。什么标点居多?省略号。这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学生就会说这个省略号的意思是“话”说不完,是省略内容,肚子里有没完没了的故事。再看中年闰土,请学生用二字词语或四字成语来概括。学生会说木讷,断断续续,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等等,都是可以的。这里什么标点符号居多?还是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又是什么作用呢?学生肯定说这里的省略号是话语中断,不是话未说完,不是简单的内容省略,是话语中断。我们用一个总的特点来概括中年闰土的话语方式是什么。当然,学生可能概括不很精当。我备课中

15、的一个预设是“失语”。少年闰土有着说不完的话,是非常健康、非常自然充盈的一种言说方式。现在呢?失去了。中年闰土也不是一点儿话都没有,有,但是吞吞吐吐,失语了,不正常了,不自然了。这个地方尤其围绕一个“老爷”重锤敲打,怎么失语了呢? 分析完闰土,然后让学生分析杨二嫂的话语方式是什么。他们肯定找标点符号,找话语、句式,找特点,也能做一个概括。闰土“失语”了,杨二嫂呢?请学生分析课文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会找出“胡子这么长了!”一类的感叹号,这是怎样的话语方式呢?我提前的备课是:颠语。学生概括不一定非得说出颠语来,意思到了即可。“我”呢?再来引导学生概括“我”的话语特点。“我几乎没说话”,“我不知道说

16、什么好了”,“我无话可说”,几乎没有“我”的完整的对话语言。用来概括“我”的话语特点就是:无语。“我”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进行沟通。 失语,颠语,无语,归纳出这样的话语特征,都是有文本依据的,并不是凭空分析。这不就是话语分析吗?实际上也是从言语交际学的角度,从人际沟通的角度看人物的话语方式,进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征。中年闰土、杨二嫂、“我”,他们实际上都是非自然地使用着话语,一个是失语,一个是颠语,一个是无语,都与少年闰土和少年的“我”那种纯粹自然的言语交际不一样了。这时可以启发学生:这种言语交际方式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这篇小说仅仅是想揭示三个人物的话语方式不一样吗?话语方式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

17、学生讨论后即会明白,这意味着大家都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都不自然了,大家的人生方式都不自然了,都不健康了,不充盈了。要么无语孤独,要么麻木失语,要么恣睢颠语,都是非自然的、背乎人性的一种人生方式。原因何在啊?原文里有啊,多子啊,饥荒啊,苛捐啊,杂税啊,更重要的是什么?再去挖掘,是等级制度,你看这一句“老爷”,说明了精神的隔膜,可以结合“隔膜”、“厚障壁”这些关键词做深入分析。虽然杨二嫂和闰土对“我”的态度不一样,一个是尖牙利齿挖苦讽刺,一个是叫“我”“老爷”恭恭敬敬,但都是因为有阶级等级鸿沟的存在。杨二嫂为什么讽刺我?“你放了道台了”、“你有了几房太太了”,都是因为这种阶级之间的地位悬殊。人与人

18、之间的这种差异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层反映就是扭曲了的言说方式,不正常的言说,从深层来看就是不正常的生命,不正常的生活,背乎人性的人生方式。 “我”是无语的,那“我”回故乡怀的是一种什么心情?离开故乡又是一种什么心情?可以重点分析一下后三段的抒情、议论,以这个问题串起来,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重点抓住回到故乡、离开故乡这三段,抓住“路”等关键词。有的学生可能找到“希望”作关键词,我和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紧紧抓住的一个关键词是“走”。实际上,王富仁先生、钱理群先生都指出,作者印象中的那个故乡是提纯了的,是过滤了的,是美化了的。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见到中年闰土和

19、杨二嫂的变化,“我”悲哀的心一下子沉到了深渊。但是临走的时候,又出现“深蓝的天空”那幅美丽的图画。不断地离开故乡,回到故乡,又离开故乡,不断地充满希望,又绝望,又希望,就是一个圆圈。实际上,这就揭示出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鲁迅先生鄙视那种廉价的希望、轻薄的乐观,他骨子里有一种绝望、悲情的基调,但是他又从绝望当中去寻求突破,反抗绝望。鲁迅先生以及他笔下的一些知识分子形象即是在绝望当中寻求突破,不断地“走”,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停行走的背影。野草中选编了那篇戏剧形式的散文过客,鲁迅先生的背影就是过客的背影 课上虽然不一定和学生探讨这么深,但了解到这样一层,在处理故乡最后几段内容时就会更清醒,更从容。 当然,确立教学内容还有其他选择,比如进行互文阅读。可以拿故乡来和社戏等鲁迅的其他作品作比较阅读。社戏不就是那幅理想中的图景吗?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关系,双喜、阿发率性言说的态度:“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