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_第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_第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_第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_第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学院 万林艳绪论课程概要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课程章目及课程注意事项课程概要本课程主要讨论什么问题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第一,走进理论,培养理论品质(反思、批判、怀疑、超越) 第二,关注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国外大学有没有类似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背景 课程体系演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构架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马克思主

2、义与当代博士生本课程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必修,36学时。要求: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本课程主要讨论什么问题?“概论”:知识教育+价值教育知识教育以概念和命题为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貌进行概要介绍。价值教育认识国情、理解政策、增强认同、履行使命。本课程主要讨论什么问题?研究:对知识体系的反思、深化与拓展从“体系阐释”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与规律揭示、批判与建构、现实分析与理想诉求的统一。为什么学习这么课程?国家开设这门课的目

3、的 希望大家认识规律(主要是社会规律),形成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主要是社会历史观)。 对现行政策路线进行理论上的合理性论证。 希望大家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学习这么课程?我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 走进理论,培养理论品质(反思、批判、怀疑、超越)。 关注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反思对过去进行反思。“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黑格尔)反思包括对过去做过的事进行思考,也包括对认识本身进行认识。例如:对科技进步的反思,对前苏联和毛泽东时代的反思。例如:芝诺悖论之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阿基里斯追上

4、1公里,乌龟向前走公里,阿基里斯追上公里,乌龟向前走公里,阿追上公里,龟再走公里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飞箭走的路程如果无限划分下去,每一刻走的距离都为零,无限多个零的累积还是零,所以飞着的箭是不动的。100米3秒钟批判对现在进行批判。武器的批判与批判的武器,哲学(理论)是批判的武器。不具有批判性的哲学不是真正的哲学,歌功颂德的理论不是真正的理论。例如: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对科技理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怀疑对未来报以怀疑。对可能的不利影响进行预测,未雨绸缪。可能性都有它的现实基础,都是或多或少可以预见的。超越反思、批判、怀疑的目的只有一个,是超越而不是客观真理。有两类人比较热衷于理

5、论思考一类是经历过虚幻感的人。“一条狗怕它的主人打它,但是不怕它的主人明天打它。”(维特根斯坦)一类是有边缘性问题意识的人。有边缘感受的人,往往是天才。尼采说,天才活在边缘,“鹰之朋,雪之友,日之邻”,天才在他的时代里总是不被承认的,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无边的孤独。为什么学习这么课程?我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 走进理论,培养理论品质(反思、批判、怀疑、超越)。 关注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关注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专业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公共性包括两层含义,关注公共事务,为公众说话。中国现在恰恰非常缺乏公共精神,公众的公共力量非常薄弱的。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流向来自公众个人或企业腰包的钱,极

6、可能80%左右流入了政府的财政专户,变成了政府的“额外税收”,由政府部门统筹用于灾区。在2000多个有效样本中,60.8%的受访者认为,救灾时,社会捐赠资金应该由政府统筹使用,只有9.7%的人认为不应该,还有29.1%人表示无所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流向弱小,是中国民间组织共同的特征。美国一家名叫联合之路的慈善机构2007年一年就能筹到40亿美元,而中国超过1300家基金会同一年只募到约6亿美元。中国的民间组织执行能力常常还不够强,这些民间组织大多在财务公开、信息透明方面做得不够正规和完善,而间或曝出的丑闻也令它们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中国公民社会的道路还很漫长。国外有没有类似的课程?有,

7、但可能不是必修课。他们的理论已经定型了,也有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手段。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性质不同,我们更需要说服,因而更需要意识形态教育。本课程的教学背景“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我们可能的优势“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社会公平状况恶化的原因:经济增长的必经阶段;制度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某些公共政策的失误、转型过程中的制度失范、政府的职能错位,这是发展压力下地方政法职能错位。“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指出,中国可能在2015年前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8、。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很多西方国家都经历了社会制度的重大转型,实现了工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的平稳过渡。“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社会矛盾随着财富增长激化实现平等成为变革的主题自由与平等的博弈“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社会矛盾随着财富增长激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被称为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60年代,在西方各国特别是在美国出现了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要求改革教育体制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声势最大的是争取社会平等的黑人民权运动。肯尼迪:“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

9、富人。”“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实现平等成为变革的主题1964年约翰逊以建立“伟大社会”为口号在新一届选举中获胜。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1964年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1965年又通过“高等教育法”,增加向贫困大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和低息贷款。教育法的实施为全体公民特别是贫困人群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把社会的机会平等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通过了“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法案;通过了“住房和都市发展法”,政府拨款用于城市贫民区的改造,向贫民提供廉价住房;颁布了环保、控制水质和空气污染等立法。“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实现平等成为变革的主题改革所依靠的是富足社会中丰裕

10、的物质财富,更依靠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手段。政府征收累进所得税,最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可占其收入的80%90%。后来当了美国总统的里根曾说到,“当电影演员收入最高的时候,我挣的每100美元中只有10美元进了我的口袋”。“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自由与平等的博弈1973年,一场始发于英国,扩展至美国、日本、联邦德国和法国的经济危机爆发了,各国分别出现了“滞胀”的局面,这种局面与福利国家的建设有直接关系。“新保守主义”的改革:“里根革命”和“撒切尔主义”。杀富济贫 劫贫济富“漫长的60年代”,西方变革向平等倾斜自由与平等的博弈里根经济学的主要派别供应学派认为“滞胀”的根本因素源于凯恩斯主义三

11、项基本政策产生的后果:政府赤字政策产生了与供求不对称的需求;高额税收抑制了生产的增长;政府干预经济的规则和计划窒息了企业的创新。撒切尔认为,竞争是社会的天性,有“市场经济”就有“市场社会”,国家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维持的社会福利只会增加庸人和懒人的惰性,是一种妨碍竞争的“劫富济贫”的不公正行为。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显露出“野蛮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受支配地位,农业落后准周边型“新资本主义”特权渗透使政权变质“市场化知识人”介入政治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显露出“野蛮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本来所具有的长处没能在东欧体现出来,而一味追求利润、无视人性和环境的“野蛮”部分却显露无遗。1989年

12、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经济处于受支配地位,农业落后发达国家的资本大量流入,东欧经济日益建立起受支配的结构。电信、金融、保险、观光、不动产、建筑、汽车等与外国资本结合的领域抓住了机会迅速发展,其他领域却仍处于彻底停滞的状态。东欧的农产品中,能与欧盟的农产品竞争的极为有限。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准周边型“新资本主义”如果把美国和西欧作为“中心”,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周边”,那么东欧就是“准周边”。对国际大资本扩大支配无法进行抵抗;对国际大资本“自下而上地”进行抵抗的“市民运动”力量薄弱。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特权渗透使政权变质过去的精英利用在国有财产民营化及农业合作社解体时获得的权

13、益及信息,同向东欧投资的跨国大企业结合,变成“新资本主义”经济的精英,进而成为政治精英。这种“特权阶层资产阶级”作为政治家,并作为官僚,已经成为全球化政策的旗手。1989年之后的东欧向何处去?“市场化知识人”介入政治一是明星型知识分子;二是专家型知识分子;三是为经济政治精英直接提供咨询的知识分子。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一次重大制度变革发生在1949年以后,这实际上是一次制度革命。其核心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同时,逐步以单一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以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取代分散的传统小农经济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社会地位获得高度依赖国家的资源配置格局

14、。而且,这种配置基本上还决定于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研究报告 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二次重大制度变革发生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变革的基本动力是改革开放,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因此成为此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性变化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一次社会大流动:中国阶级阶层关系的重塑(19491956)新的社会流动模式以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重塑为标志,每个阶级阶层都有自己的政治边界和社会经济生活边界,极难跨越。社会的阶级阶层即:工人阶级、贫雇农、小资产阶级

15、、资产阶级、地主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等。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二次社会大流动:多维二元身份体系的建构(19571965)随着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日益“左”倾,经过1957年“反右派”,1959年“反右倾”与1964年“四清”,中国城乡阶级体系最终被概括为“两个剥削阶级和两个劳动阶级”,人们在政治上被基本划分为“人民”与“非人民”两种不同的政治身份。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三次社会大流动:社会流动的失序(19661977)中国社会进入政治狂热、经济波动的十年动乱时期,社会生活被进一步高度政治化。总体上,由政治阶级和经济等级组成的身份地位差别仍然非常显著,这一时期的阶层结

16、构继续保持“蜡烛台”形状,而且趋势仍在扩大。平均主义与等级间的悬殊差别并存。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四次社会大流动: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的转换(19781991)中国进入第二次制度创新阶段,在政治上放弃阶级斗争,经济上进行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原有的阶级阶层出现大规模的分化,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界定各阶级阶层之间关系的依据不再是国家意识形态,而是现实的经济社会利益差别。此时催生了两个新的社会阶层: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主。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第五次社会大流动:新社会阶层结构的初步成型(1992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社会各阶层的

17、职业地位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升降变化。1992年以后,非公经济的发展政策与制度环境发生重大转变,造就了庞大的个体工商产业主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外资企业中方经管人员群体等。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2.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1.5% 经理人员阶层0.6% 私营企业主阶层5.1%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4.8% 办事人员阶层4.2% 个体工商户阶层12%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22.6% 产业工人阶层44% 农业劳动者阶层3.1%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十大社会阶层当代中国的两次制度变革与五次阶层流变新社会阶层政治取向:普遍拥护执政党的领导;对执政党的党风现状满意度偏低,但对其执政地位很

18、有信心;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特点,主导价值取向是以个体为中心;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对待政治改革的态度具有批判性和保守性;参与政治活动的水平比较低,对政治参与渠道的满意度比较低,政治参与动机的功利性较强,政治参与形式呈现出个体性、分散性。我们可能的优势林行止的“悔意”林行止,1940年生,香港信报的创始人。2007年10月16日,林行止发表文章企业多显人性,共造和谐社会:“和大多数人不同,笔者年轻时是盲目的自由市场信徒,经济思想属保守主义,讲求经济效益,认同企业的唯一功能在于股东牟取最大利润的主张。可是,人性随年岁渐增而强化,因此想提一点有违经济原则的意见。”我们可

19、能的优势林行止的“悔意”“笔者认为在税务上富裕阶级占了极大便宜的条件下,曾氏实应提出早在内地蔚成风尚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计划,鼓励、游说企业尽社会公民责任。内地国企为穷乡僻壤的人民免费提供供电供水设施,是国家的义务,但联想和海尔这些大型私企,亦以捐赠计算机及奖学金回馈社会;据十月一日时代周刊引述的资料,CSR的工作以瑞典最普及,丹麦、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分列第二、第五、第十一、第十八及第十九名;中国名列八十七。 ”我们可能的优势林行止的“悔意”香港虽然对捐款没有扣税减税的优惠,但企业家应该赶上这种人性化的世界潮流,对弱势社群作出贡献。迄今为止,就笔者所知,富裕阶级在本港的捐款对象主要是大专

20、院校、医疗服务和文化事业(如博物馆、交响乐团),在捐款加上引号,是因为现在有不少学者指出这些均是为身后留名及后代的投资而不是无条件的捐献! 我们可能的优势林行止的“悔意”糧食危機中對富人和中國的期待 (20080428)顯而易見,低人均國家人民因為糧食佔去大部分家庭開支,因此已陷入飢餓狀態之中,非洲和拉美諸國以至埃及、印尼和巴基斯坦等三十餘國已發生搶糧暴動,海地人民甚至以黃土加鹽和菜油搓成泥粉焗成泥餅,一百塊普通餅乾大小的泥餅售價由一年前的三元五角(美元下同)上升至四月上旬的五元,漲價的原因是從山區運泥的費用因能源價格急升而上漲;非洲象牙海岸每公斤泰國碎米叫價約一元,飢民買不起,只好加入搶糧的

21、行列。我们可能的优势林行止的“悔意”糧食危機中對富人和中國的期待 (20080428)經濟學家振振有詞,認為高價不足畏,因為這會促致更多投資繼而提高產量,價格自然回順。油價開始攀升時他們這樣說,如今糧價飛漲他們亦相信會誘使更多耕地轉種糧食。這種理論言之成理,可是,以作物生產而言,卻無法救燃眉之急,經人引述一項統計,顯示糧價升百分之十,來年產量增百分之一,意味高價令供應大增的可能性,在農業上不一定行得通。 我们可能的优势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目前,世界上弥漫着一种宣传,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消亡了。但是,如果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成为这样一种人:他确信公益和社会正义事实上是有意义的;如果成为一名社会主

22、义者,就意味着不会容忍成千上万的人遭受掌权者、市场势力以及国际金融体制带来的耻辱;如果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成为这样一种人:他或她决定以自己的能力去消除这些不可宽恕的卑贱的生活;那社会主义就永远不会消亡,因为这些渴望永远不会消亡。” 哈罗德品特课程概要本课程主要讨论什么问题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第一,走进理论,培养理论品质(反思、批判、怀疑、超越) 第二,关注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国外大学有没有类似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背景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 向下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问题 向下马克思主义的“终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相继发生政治动荡。世界上第一个社

23、会主义国家解体,随之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马克思主义似乎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千年伟人”马克思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网上民意测验,推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位居第二位的是爱因斯坦,第三位是牛顿,第四位是达尔文。2002年,英国路透社邀请34名来自各国政界、商界、艺术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再次进行“千年伟人”的评选,爱因斯坦名列第一,马克思名列第二,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千年伟人”马克思2003年,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调查,民主德国第

24、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位总理阿登纳位居第一,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发起者、德国基督教新教创始人路德位居第二,马克思位居第三。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四频道(Channel 4)就“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展开调查,马克思位居第一,休谟位居第二。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千年伟人”马克思路透社的结论:“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英国民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低谷且听新潮声”马克思当选“千年伟人”绝非偶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英

25、国、法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和学术界,出现了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研究悄然升温,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型国际会议相继召开,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热潮。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英国近几年,“德意志意识形态选读”已成为英国高中课程(A-Level)哲学课目考试的规定文本。 “马克思学”已经成为英国的显学。 “我们现在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在英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事马克思研究的规模和学者数量一直都在稳步提升。马克思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人文学科的学术准则中重要而且被认可的组成

26、部分。”(特雷尔卡弗英语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英国卫报2007年公布了一项未来30年研究报告: 社会发展方面,马克思主义将实现复兴,主要是因为人口预期在30年后突破85亿大关,其中大部分新增人口来自发展中国家。财富集中于少数人口,超级富有者和中产阶级鸿沟扩大。报告说,届时全球财富分配不均将使得“全球的中产阶级有可能团结起来,利用他们拥有的知识,资源和技术,产生一种跨国的行动,打造符合自身利益的世界”。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英国伦敦“马克思主义节”:学术论坛、面向初学者的讲座、艺术演出等活动;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伦敦“马克

27、思节2009”主题 1、The Economic Crisis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伦敦“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一The Economic Crisis “今天我们面临着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激烈的争论,我们何以如此,以及究竟应该怎样?问题的答案既来自于那些试图拯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人们,也来自于那些认为并不存在未来的人们。”Neo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 in crisisthe return of the state?Marx and the Keynesians凯恩斯主义 The credit crunch two years onA socialist

28、 response to the crisisThe crisis nowLooking at the crisis through Marx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二:Captial for Beginners “140年前,当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并着手对资本主义作出解释时,那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尚显年轻。然而在今天,当世界上的贫富分化急剧增长,危机肆虐甚至要摧毁全球时,马克思的分析较之以往而言更加切中要害。这一课程就是要展示出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并且揭示出,这些思想是如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并且能够颠覆它的。”How to read Marxs Capita

29、lExploitation & the labour theoryAccumulationthe driving force of capitalismWhy do crises happen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三:The U.S.Then and Now由于竞选时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经济政策,奥巴马被冠以 “OBA-MA-RX”之名。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三:The U.S.Then and Now “巴拉克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其当选被数以百万计的人们视为是美国变革的标志。一系列过去的斗争使这种胜利成为可能。

30、我们需要对这些斗争进行审视,并讨论奥巴马的当选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能够期望什么。”The 1930s,American labours great rebellionObamas rise to powerfrom segregation to the White HouseIs the American dream over?The American Civil War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四:Revolution and Beyond “人人都希望超越当今这个被贫困以及战争所毁灭的世界。但是,我们如何构建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那个社会将是什么样的?通往它的

31、道路又如何?”A model of a socialist economy for the 21st centuryDo all revolutions lead to tyranny专制?The festival of the oppressedwhat would a revolution look like? How would we live in a socialist society?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五:Imperialism帝国主义 TodayWar, the crisis & imperialism TodayThe American Em

32、pire in crisisPakistanimperialisms frontlineAfghanistanthe good war?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六:The Marxist MethodHistorical materialismLabour & alienation异化The dialectic“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七:Womens Liberation How can we fight for womens liberation today?What are the roots of womens oppression?Alexandra K

33、ollontaiwomen & revolution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八:Climate Change Do the poor have to choose between sustainability & developmentMarx & ecologyMarx, Malthus & the myths of overpopulationWhat does the economic crisis mean for the fight to save the climate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九:Capitalism a

34、nd the MediaThe internet, democracy & the movement Does the media control our lives? Controlling the media in warAre governments winning the battle?“马克思节2009”主题之十:China from Mao to MarketsMao & the Chinese RevolutionIs China immune from the crisisStruggle in Chinafrom Tiananmen Square to today)一、当代马

35、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启示: 这些国际性大会的规模之大、层次之高、论域之广、影响之巨,有力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现代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当代适用性。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穿透力和统摄全局的能力使其生命力正在进一步显现。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如果马克思当初不是有时超越他所生活的19世纪后半叶的话,他就不可能在20世纪后半叶在政治上和理论上仍然这样重要。”英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8-)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任何一种超越马克思哲学的企图不是重复马克思已经说过的话,就是回到马克思之前。” 萨特辩证理性

36、批判Jean-Paul Sartre 1905-19801955年访华,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为机构。”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卡尔马克思(18181883 ) “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向上二、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问题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离不开对时代性质的分析与判断。恩格斯:“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列宁:“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只有“首

37、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什么是“现代化”?毛泽东: 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第一次提出现代化的构想:“我们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第一届全国人大 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什么是“现代化”?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其中,毛泽东提出: “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

38、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1959年底至1960年春,毛泽东带领部分理论家和工作人员到杭州,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毛泽东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是“四个现代化”思想的第一次完整表述。什么是现代化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 1、工业化:较高程度的无生命动力能源的利用,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的增长。 2、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所谓政治民主化就是大众对社会生活的普遍参与;所谓法制化,就是建立和健全法律制度,将法律置于最高无上的地位,以减少国家政策变动对

39、社会生活的影响。 3、城市化: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主要形态。与农村生活相比,城市居民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流动性较大,受旧文化的影响较小,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 4、世俗化:摆脱宗教意识形态的依附性,相信科学和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对新事物和新思想采取开放的态度。 5、一个延展和渗透的大众传播系统。什么是现代化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 6、科层化:现代的组织科层基于精细分工的职位专业化,根据抽象规则建立的职阶体系和凭借业绩升迁的准则。 7、理性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动机遵循理性原则,不再只是受宗教的或情感因素所支配。 8、知识化:社会的进步和财富的增长,不再依靠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是依靠人口质量的

40、提高。全社会尊重知识。 9、流动性:社会集团关系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社会等级层次是可以变动的,而不是壁垒森严的。权力占有和社会地位不是终生不变的,人们享有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的权利,可以凭借个人成就而不是世袭门第来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什么是现代化(modernization )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什么是现代化一、经济现代化(1)劳动的机械化与分工协作化。(2)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第三产业兴起与发展。(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生活商品化,财产资产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财富的飞速增长。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

41、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汤因比什么是现代化二、政治现代化1、政治权威的理性化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不是来自于超自然的神意,也不是来自于各种宗教的、宗族的或种族的权威,而是来自于世俗的人民的授意,是建立在人民承担责任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国家的整合,对外坚持民族国家的主权,对内坚持中央政府的主权,以控制地方性和区域性的权力。政治体系内的权力传递按照立法化的程序和规则运行,把权力集中于公认的国家立法机构手中。什么是现代化二、政治现代化2、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与分化国家由君主一人统治变成一种机构化组织,各种专门的职能部门,例如法律、教育、科学等,由自立的、专门化的下属机关执行

42、。科层组织变得更精密、更复杂、更有纪律性,由此形成完善的输入、综合、决策、输出和反馈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反映社会和提供社会管理。职权的分配不再根据遗产、世袭特权,而是根据成就、效率原则来招募社会精英和骨干。什么是现代化二、政治现代化2、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与分化政治能力的发展: 提取能力:系统从环境中提取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调整能力:系统控制人力和集团行为的能力; 分配能力:系统决定分配物资、服务、时间、地位以及社会中其它机会的能力; 象征能力:政治系统能够以旗帜、国歌、军事庆典等鼓舞人民的能力; 回应能力:接受、反应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什么是现代化二、政治现代化3、政治参与的扩大公民取代臣民,通

43、过“兵役”“纳税”“受教育”三大义务同国家发生联系。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成为主流。更多的人参与政治活动,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社会自由扩大,民众对决策以及政府行动的监督和制约。什么是现代化三、社会现代化1、乡村社会都市化 由地方团体性的“群体”向“社会”过渡,由狭窄、预先规定的、直接的组织和联系,向一般的、自我选择的、抽象的组织和联系过渡。 城市生活丰富而复杂; 城市生活节奏快、精确性要求高: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 交往的表面化与事本主义; 文化的异质性; 个人自主性增强; 越轨行为增多。什么是现代化三、社会现代化2、公民社会形成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公共领域是指围绕

44、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例如: 壹基金(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 )什么是现代化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代化1、宗教改革之后的清教传统合理谋利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以现实的成就获得上帝的肯定,“弄钱成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勤奋、节欲、最大限度地积累财富,抵制享乐型消费,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诚信与人格。什么是现代化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代

45、化2、文明传播与“世界文学”的形成“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什么是现代化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1)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不固于传统,乐于面对改变的现实;(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不同的意见和看法;(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什么是现代化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代化2、人的现代化(英格尔斯)(5)强烈的个人效

46、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究效率;(6)习惯计划,特别是注重制定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7)尊重知识与科学,在知识获取上重实证,轻臆想与妄说;(8)对他人与自己有较强的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什么是现代化三、生活方式和文化现代化2、人的现代化(英格尔斯)(10)乐于让自己和后代选择离开传统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11)相互了解、理解、尊重、自尊和宽容;(12)了解生产及过程;(13)对自己和社会生活及未来,一般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14)要有较强的特殊意识感。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第一个获得全球性统治

47、地位的社会组织模式”。制度维度:立宪国家、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文化维度:科学、理性、自由、个性、民主、契约、信任、主体性、创造性、批判精神在现代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关系正常化,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本身的矛盾 全球化困境,金融危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 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亲密关系的变革;社会贫富分化、两极对立人与自我之间的疏离 精神空虚,信仰丧失,单向度化 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空前提高,另一方面是人类整体特别是无产阶级仍然深受各种压迫和奴役之苦。现代化的困境与危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依据。如何分析现

48、代化问题的根源?“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

49、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序言(1859年)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物品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时间延长量科技创新质分配制度(秩序)搏斗(暴力)博弈(民主)意义价值道德(此岸世界)宗教(彼岸世界)消解(消灭)利益规范利益导向利益公权私权产权政权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危机科学理性危机人道主义危机现代化问题的根源向上课程章目绪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概述 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第一

50、章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之路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领域课程章目第二章 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第二节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三章 现代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发展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节 新时期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建设 第三节 全球文化语境中的中华文化发展课程章目第四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 第一节 社会分层、社会公平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现状 第三节 扩大社会中间层,实现公平正义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 建国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与

51、当前形势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课程章目第六章 区域协调与民族团结共繁荣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二节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第三节 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第七章 政党与党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政党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国外政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实践探索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原则与基本内容课程章目第八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世界课程注意事项分专题

52、由不同老师授课选课:课程冲突,可以选择其他班级上课开卷考试,满分100分考勤问题必修课出勤不予以奖励,缺勤减3n(n1)分。请假制度:批准病假,需要院系或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原则上不批准事假。欧洲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不同。英国历史上的约翰王屡战屡败,为战争擅自增加赋税,导致其与贵族矛盾加深,相互之间的战争爆发,1215年经过谈判签订大宪章,限制君主的权力,将历史上早已约定俗成的关系法律化,为资本主义首先在英国诞生打下基础。1236年,英国诞生了议会。伊丽莎白一世遵循了大宪章,为政开明,王权与议会的权力相互制约,王在议会,王在法下。从大国崛起看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产生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查理一世破坏传统,解散议会,导致英国内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