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和方程(二)_第1页
曲线和方程(二)_第2页
曲线和方程(二)_第3页
曲线和方程(二)_第4页
曲线和方程(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十六课时7.5.2曲线和方程(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根据已知条件求平面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二)能力训练要求1会根据已知条件求一些简单的平面曲线方程.2会判断曲线和方程的关系.(三)德育渗透目标1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3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重点求曲线方程的步骤:(1)依据题目特点,恰当选择坐标系;(2)用M(x,y)表示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F(x,y)0;(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教学难点依据题目特点,恰

2、当选择坐标系及考查曲线方程的点的纯粹性、完备性.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启发引导学生利用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两个基本概念,借助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曲线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教具准备幻灯片两张第一张:记作7.5.2A第二张:记作7.5.2B教学过程课题导入师上节课,咱们一起探讨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关系,下面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大家一起来回顾.生(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

3、的曲线(图形).讲授新课不难发现,利用这两个重要概念,就可以借助于坐标系,用坐标表示点,把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看成曲线,即用曲线上点的坐标(x,y)所满足的方程f(x,y)0表示曲线.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研究曲线的性质.我们把这种借助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法.当今,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已形成了一门学科,它就是解析几何.所以说,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师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求曲线的方程.例2设A、B两点的坐标是(1,1),(3,7)

4、,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分析: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任一点M应满足条件MAMB.(打出幻灯片7.5.2A)解:(1)设M(x,y)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MAMB.即整理,得x2y70.由此可知,垂直平分线上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设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的解,即x12y170,x172y1,点M1到A、B的距离分别是M1A|M1B.即点M1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由(1)、(2)可知,方程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例3点M与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k(k0),求点M的轨迹.分析:应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不妨就取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解:取已知

5、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打出幻灯片7.5.2B)设点M的坐标为(x,y),点M的轨迹就是与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k的点的集合:PM|MR|MQ|k,(其中Q、R分别是点M到x轴、y轴的垂线的垂足)因为点M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它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绝对值,|x|y|k,即xyk.(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设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的解,那么x1y1k,即|x|y|k.而|x|、|y|正是点M1到纵轴、横轴的距离,因此点M1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k,点M1是曲线上的点:由(1)、(2)可知,方程是所求轨迹的方程.下面,请同

6、学们打开课本P72.课堂练习生(板演练习)练习1、2.生甲1解:设点M(x,y)是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任意一点,则点M属于集合PM|OM|2,即x2y24. (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知,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M的坐标都是方程x2y24的解.(2)设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的解,即4,整理得点M1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M1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也就是说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由(1)、(2)可知,方程x2y24是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轨迹方程.生乙2解:设点M的坐标为(x,y)则,点M属于集合:PM|y|MF|,即,整理,得x28y160.(1)由求方程的过程可

7、知,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2)过点M1的坐标(x1,y1)是方程的解,那么,而y1|正是点M1到x轴的距离,正是点M1到点F(0,4)的距离.因此点M1到x轴的距离和点M1与点F(0,4)的距离相等.由(1)、(2)可知,x28y160是到x轴的距离和到点F(0,4)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课时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掌握求曲线(图形)的方程,一般有下面几个步骤:(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5)证明

8、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说明.另外,根据情况,也可省略步骤(2),直接列出曲线方程.课后作业(一)课本P72习题7.53,4,5,6(二)1预习内容:课本P7172.2预习提纲:(1)怎样求一些较复杂的曲线的方程?(2)怎样通过曲线的方程求两条曲线的交点?板书设计7.5.2曲线和方程(二)求曲线的方程例21坐标法课时小结2解析几何 例3备课资料参考练习题1动点M到定点A(0,3)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直线y1的距离,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依据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求解.解:设轨迹上的任一点为M(

9、x,y),过M作直线MN垂直于直线y1于点N,则由MNAM,得y1整理:所求轨迹方程为如图所示:2已知点A(a,0),B(a,0),(aR),若动点M与两定点A、B构成直角三角形,求直角顶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先依题意画出草图,帮助分析,然后按求曲线方程的步骤求解.解:如图,设点M的坐标为M(x,y),由AMBM,得kAMkBM1.即x2y2a2.M、A、B三点构成三角形,M、A、B三点不共线,点M的纵坐标y0,从而得xa.所求轨迹的方程为x2y2a2(xa).3已知平面上两个定点A、B之间的距离为2a,点M到A、B两点的距离之比为2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分析:因已知条件中未给定坐标系,所以

10、需“恰当”建立坐标系,考虑到对称性,由|AB|2a,选A、B两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中点为坐标原点.A(a,0),B(a,0),再求解.解:如图,以两定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AB2a.设A(a,0),B(a,0),M(x,y).MAMB21,1,所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4一个动点P与两定点A、B的距离的平方和为122,AB10,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分析一:因两定点A、B的距离AB10,选A、B所在直线为x轴,原点为AB的中点,建立坐标系.解法一:建立坐标系,使AB在x轴上,原点为AB的中点,AB10,A(5,0)、B(5,0).设动点为P(x,y)依题意PA|2|PB|2122,得(x5)2y2(x5)2y2122.化简,x2y236.分析二:取A、B所在直线为x轴,A为坐标原点,因|AB|10,则B(10,0),然后依题设条件,列出方程.解法二:建立直角坐标系,使AB在x轴上,原点为A点,AB10,则B(10,0),设动点P(x,y).依题意,得x2y2(x10)2y2122化简:x2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