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_第1页
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_第2页
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_第3页
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_第4页
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畜牧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刘继业农业部畜牧业司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第二部分 畜牧养殖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部分 兽医防疫有关法规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一、总 则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三、种畜禽生产经营四、畜禽养殖五、畜禽交易与运输六、质量保障七、法律责任八、附 则一、总 则 立法宗旨: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规范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畜禽以及蜂、蚕的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 支持政策: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

2、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促进畜牧业现代化 生产经营者权利:可依法自愿成立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信息、技术、咨询、营销、培训等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成员和行业利益。 生产经营者义务:应依法履行动物防疫义务,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动物福利: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按照动物福利要求从事畜禽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活动。 主管部门: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畜牧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牧业监督管理工作。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保护制度: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设立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建立畜禽

3、遗传资源调查制度,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 保护程序: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境外引进畜禽遗传资源、向境外输出畜禽遗传资源的审核程序。 三、种畜禽生产经营 新品种审定:培育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在推广前应当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并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 转基因品种管理:转基因畜禽品种的培育、试验、审定和推广,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管理的规定。 生产经营许可 :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条件6条)。 1.生产经营的种畜禽必须是经过国

4、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者鉴定的品种、配套系,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 2.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3.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繁育设施设备; 4.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种畜禽防疫条件; 5.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家畜遗传材料生产条件:(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 1.相应的实验室、保存和运输条件; 2.规定的种畜数量和质量要求; 3.体外授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来源明确,供体畜符合国家规定的种畜健康标准和质量要求; 4.完整的采集、销售、移植等记录,记录应当保存二年; 5.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

5、他技术要求。 发布种畜禽广告:广告主应当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广告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销售的种畜禽:销售的种畜禽、家畜配种站使用的种公畜必须符合种用标准,并附具种畜禽合格证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销售的种畜还应当附具家畜系谱。 进口的种畜禽:进口的种畜禽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要求,首次引进的种畜禽还应当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进行种用性能的评估。 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种畜禽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种畜禽质量检验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进行。 四、畜禽

6、养殖 国家支持:畜牧业良种补贴、贴息补助、小额贷款、保险服务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按农业用地管理 。 技术服务: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向农民提供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国家鼓励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者为畜禽养殖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一)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具备条件: 1.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 2.有为其服务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3.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 4.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沼气池等综合利用的设施;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禁止

7、建设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区域: 1、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点、文教科研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三)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内容: 1.畜禽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3.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的规定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2.使用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药

8、物或者有毒、有害物质; 3.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饲喂畜禽; 4.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5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行为。 疫病的防治与补偿:畜禽养殖者应当依法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发生疫情后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畜禽养殖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定期进行畜禽疫病监测和检查。对依法扑杀的畜禽,养殖者有权获得合理补偿。 养殖环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当保证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或者综合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转、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违法排放粪便、废水及其他固体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危害

9、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赔偿。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家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促进畜禽养殖业安全生产和畜禽产品出口。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畜禽及其产品,应当接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检疫。五、畜禽交易与运输进行交易的畜禽必须具有检疫合格证明。 畜禽运输必须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防疫条件和运输要求。 畜禽承运人或者货主应当依据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对运输的畜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提供必要的空间和饲喂饮水条件。 六、质量保障制定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采取措施落实畜禽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畜禽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

10、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畜禽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监测结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公布。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畜禽生产规范和标准,指导畜禽的安全生产。 七、法律责任 违反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无许可证或者违反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畜禽违反规定销售和使用种畜禽禁止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畜禽养殖场未建立或保存养殖档案违反规定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非法检查、收费,故意阻滞运输,非法扣留运输工具和畜禽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第二部分 畜牧养殖相关法律法规兽药管理条例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兽药标签和

11、说明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种畜禽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种畜禽类 饲 料 类 兽 医 类环 境 类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流 通 类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一、种畜禽类种畜禽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30号,自1998年7月1日起施行。(简称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32号,自1997年12月23日施行。(简称细则)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号,自1998年11月3日施行。种畜禽管理条例及细则的内容总则畜禽品种资源

12、保护种畜禽进出口管理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种畜禽场管理种畜禽生产经营罚则附则总 则立法宗旨:加强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种畜禽质量。种畜禽:种用的家畜家禽,包括猪、牛、羊、马、驴、驼、兔、犬、鸡、鸭、鹅、鸽、鹌鹑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适用范围: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农户(包括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主管部门: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种畜禽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种畜禽管理工作。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国家对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分级保护 细则的第四条 畜禽品种资源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

13、辖市)二级保护。保护名录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有计划地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 细则的第六条保种群禁止开展任何形式杂交。种畜禽进出口管理种畜禽进出口品种名录,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申请进出口种畜禽的单位或个人应填写种畜禽进出口审批表,经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海关凭审批表办理有关手续。 畜禽品种出口实行分级管理(农业部令26号): 一级、不对外出口; 二级、有条件限量出口(原则上公母总数不超50头、只)或只出口公畜; 三级、可以对外出口。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畜牧行政主管部

14、门制定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全国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本地区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国家鼓励集体和个人培育畜禽新品种畜禽品种的认可与新品种的鉴定命名,必须经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后,报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跨省份 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务院畜牧主管部门 地方 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 省级畜牧主管部门畜禽新品种审定程序申请者根据细则第十条、第十一条及第十二条规定向国家或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品种审定委员会在一个月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如不予受理,应说明理由。国家或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受理后于六个月内提出审定意见,如审定通过,报畜牧行政主管部

15、门批准公布。省级批准公布的畜禽品种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申请者对审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向原审定机构申请复审。国家或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在接到复审申请之日两个月内予以答复。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经过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方可推广。 畜禽新品种、品系及配套系一经公布命名,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动其名称。 未经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公布的畜禽品种不得经营、推广、报奖和广告。 畜禽品种、品系及配套系在生产推广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可克服的弱点,由国家或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停止生产、推广建议,报同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予公告。种畜禽场管理建立种畜禽场,应当根据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合理布局。

16、 地方种畜禽场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国家级种畜禽场 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国 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种畜禽场以繁育优良畜禽为主,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种畜禽场承担保护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及提供良种、开发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的任务。国有种畜禽场使用的土地、草原、耕地、水面、生产生活设施、种畜禽和资金等国有资产未经原批准机关同意,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挪用、转让、平调和无偿占用。种畜禽生产经营生产经营种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申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原种(纯系)场、曾祖代场、种公牛站、国家重点种畜禽场和生产经营胚胎或其它遗传材料的单位的许可证,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

17、门审批发证。 其它种畜禽场、种畜站的许可证,由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证。 单纯从事种畜禽经营和卵孵化的单位和个人的许可证,由县级以上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证。种畜禽生产经营生产经营种畜禽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的品种、品系、代别和利用年限从事生产经营;变更生产经营范围的,必须办理变更手续。销售的种畜禽,应当达到种畜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并附有种畜禽场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进行畜禽专业配种(包括人工授精)、孵化的,必须使用从种畜禽场引进并附有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的种畜禽。罚 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下

18、的罚款: (一)未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畜禽的; (二)未按照规定的品种、品系、代别和利用年限生产经营种畜禽的; (三)推广未依照本条例评审并批准的畜禽品种的; (四)销售种畜禽未附具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的。 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罚 则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种畜禽的,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或者有其他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罚。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则种畜禽场条件种公牛站条件验收发证程序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总则国家重点种畜禽场及畜禽原种(纯系)场、 曾祖代场、种公牛站,均按本办法办

19、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畜禽原种是指经国家及省级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公布的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地方良种,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引进的国外优良畜禽原种(纯系)和曾祖代配套系。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基础条件 (一)场址的地势、交通、通讯、能源和防疫隔离条件良好;生产区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分开;水源充足,洁净无污染。 (二)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有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和场所,符合环保要求。 (三)种畜禽舍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及设备配套齐全。 (四)种牛场和种羊场有足够的放牧场或饲料地。种牛场具有青贮等配套设施。 (五)具有资料档案室、疫病诊断室,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 种

20、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技术力量配备 (一)种畜禽场场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从事种畜禽育种繁殖、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的技术人员具备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 (三)直接从事种畜禽生产的工人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种畜禽生产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技术岗位证书。 (四)安排资金用于员工的职业技术培训。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群体规模 种畜禽生产群体规模(指单品种数量) 场别类别基础母畜数量备注种牛场肉牛(兼用牛) 200头以上 奶牛800头以上种猪场 单品种 600头以上 配套系 1000头以上 种羊场 细毛羊

21、1500只以上 半细毛羊 1000只以上 绒山羊 1000只以上 肉羊(兼用羊) 300只以上 奶山羊 300只以上 种禽场 配套系原种场应用品系不少于6个 每个品系家系数不能少于40个,每个世代中每个纯系的观察母禽数不能少于1600只(鸭不少于800只)曾祖代场用于生产的品系不少于3个 种马场100匹 种兔场 500只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群体规模 国家确定保护的畜禽品种群体规模(指单品种规模) 猪 基础母猪100头以上。 牛、马、驴、骆驼 基础母畜50头(匹)以上。 羊 基础母羊达200只以上。 兔 基础母兔达100只以上。 家禽 基础母禽300只以上(其中鹅100只

22、以上)。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种畜禽生产 (一)必须制定种畜禽选育计划。 (二)各畜禽品种根据育种要求建立核心群。 (三)种公畜不得少于6个血统,且系谱清楚。 (四)保持合理的种群更新率。 1、猪年更新率达25%以上。 2、鸡年更新率为100%。 3、鸭、鹅年更新率50%以上。 4、其他畜禽品种保持15%以上的年更新率。 (五)种畜禽质量必须符合标准。 (六)要有科学、健全的饲养管理制度。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技术资料 (一)要有完整系统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资料。 (二)种畜禽要进行良种登记,系谱资料齐全。 (三)各项资料按年度装订成册并存档。 种

23、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种畜禽保健 (一)有免疫程序、场内防疫和监测制度。(二)无一、二类烈性传染病和国家规定的其他疫病。(三)场内设有病畜隔离舍、死畜处理设施。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畜禽场基本条件经营管理 (一)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二) 出场种畜禽有清楚的系谱证、种畜禽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三) 建立售后服务制度。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公牛站基本条件 基础条件 (一)具有种公牛饲养舍、运动场、采精室及细管冻精生产、检测分析、兽医诊断、资料档案等场所和设施,生产区与生活区布局合理、科学。 (二) 仪器设备的性能、量程、精度满足生产技

24、术标准要求,其中细管灌封机、精子密度测定仪为必备仪器设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公牛站基本条件组织机构和技术力量 (一)单位技术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畜牧兽医专业职称,有本专业工作实践经验。 (二)饲养管理、产品质检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人员不低于技术人员总数的30%。 (三)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经相应的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四)采精、冻精制作人员熟悉操作规范,能正确使用有关仪器设备,并经培训考核后上岗。 群体规模 具有采精种公牛30头以上。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公牛站基本条件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体系 (一)有种公牛饲养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实验室规章制度

25、、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二)仪器设备完好率为100%,仪器设备有档案记录和使用记录。 (三)有公牛采精技术操作规程、冷冻精液制作工艺规程、精液质量检验技术规程。 (四)细管冷冻精液要注明种公牛品种、个体号、冻精日期、生产单位,并有包装、贮存、运输方面的管理规定。 (五)种公牛有三代系谱。乳用公牛有相应的生产性能资料。 (六)冷冻精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种公牛站基本条件环境与保健 (一)实验室、精液操作室内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宜。(二)周围环境无影响种公牛健康的污染源。(三)有场内防疫和监测制度,种公牛无一、二类传染病和国家规定的其他疫病。

26、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发证程序 申请单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15天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60天内组织验收。 经验收合格的,30天内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三年 二、饲料类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令第226号发布施行。2001年11月29日,条例施行一年半后,国务院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重新以国务院令第327号公布。(简称饲料条例)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20

27、04年8月2日,农业部令第40号公布,于同年10月1日起实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总则审定与进口管理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罚则附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办法总则立法目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维护健康。实用范围:饲料、饲料添加剂。主管部门: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地方饲料管理部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办法审定和进出口管理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首次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申请登记。国家对申请人提交的其自己取得且为披露的实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办法生产、经

28、营和使用管理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企业,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生产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核发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物上应当附具标签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经营饲料、饲料添加剂的企业,进货时必须核对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合格证。使用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的安全使用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办法罚则执法主体: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处罚方式: 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没收违

29、法产品和违法所得; 罚款; 收缴或吊销生产许可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总则企业设立审查生产管理经营、进口和使用管理监督检查罚则附则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总 则法律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管理主体: 农业部 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适用范围: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企业设立审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需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具备的条件: 1、厂房设施; 2、生产工艺及设备; 3、人员; 4、质检机构及设备; 5、生产环境; 6、污染防治措施。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生产管理建立企业制度原料

30、管理要求成品管理要求产品标签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经营、进口和使用管理经营者应当核对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合格证。进口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应当办理进口产品登记证。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监督检查生产企业应当进行生产经营状况备案。县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罚 则处罚方式: 责令改正; 撤销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卫生合格证; 罚款。三、兽药管理 兽药管理条例-2004年4月9日,国务院令第404号发布,自2004年11月1日施行。兽药管理条例总则新兽药研制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兽药

31、进出口兽药使用兽药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 兽药管理条例总 则立法宗旨:加强管理,保证质量,防治疾病,促进发展,维护健康。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进出口、使用和监督管理。主管部门: 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实行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 国家实行兽药储备制度。兽药管理条例新兽药研制研制新兽药,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 。新兽药的临床研究,必须按规定得到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方可进行。 研制新兽药需要使用一类病原微生物的,还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条件,并在实验室阶段前报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

32、准。 临床试验完成后,新兽药研制者向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新兽药注册申请。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生产兽药生产企业需获得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生产企业必须依照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组织生产。 兽药生产企业在生产兽药前,必须依法取得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生产兽药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兽药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兽药。 强制免疫所需的兽用生物制品,必须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生产。兽药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务院兽医管理部门批准才能使用。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经营兽药经营企业需获得兽药经营许可证,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兽药经营企

33、业,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经营企业,应当向购买者说明兽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禁止兽药经营企业经营人用药品和假、劣兽药。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进出口首次向中国出口的兽药,应当依法办理注册手续。 境外企业不得在中国直接销售兽药。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使用兽药使用单位,应当遵守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并建立用药记录。有休药期规定的兽药用于食用动物时,饲养者应当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在饲料中允许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使用禁止将原料药直接添加到饲料及动

34、物饮用水中或者直接饲喂动物。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 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兽药残留量超过标准的食用动物产品。 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兽药监督管理权。兽药应当符合兽药国家标准。 兽药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兽药使用单位和开具处方的兽医人员发现可能与兽药使用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兽药管理条例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处罚方式: 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没收; 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 罚款。第三部分 兽医防疫有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动

35、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动物疫病的预防第三章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第四章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第五章动物防疫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一)动物疫病的预防1、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2、国家动物疫病预防规划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规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办法。 国家

36、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实施强制免疫以外的动物疫病预防,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疫情公布: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疫情上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患有疫病或者疑似疫病的动物,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3. 控制和扑灭 一类动物

37、疫病发生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二类动物疫病发生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三类动物疫病发生时,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动物疫病预防计划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三)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 1、检疫部门和人员: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设动物检疫员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2、检疫方法: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的不执行凭检疫证明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规定的转让、涂改、伪造检疫证明的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动物防疫条件不符合规定的单位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逃避检疫,引起重大动物疫情(四)法律责任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