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_第1页
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_第2页
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_第3页
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_第4页
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张堂田第一部份:畜与畜产品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持续增长,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畜牧业生产大国。年肉类总产量7269万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4615万吨,增长7.6%;牛肉产量610万吨,下降0.5%;羊肉产量376 万吨,下降1.8%。生猪年末存栏46264万头,增长5.2%;生猪出栏60960万头,增长7.9%。牛奶产量3651万吨,增长3.6%;禽蛋产量 2638万吨,增长4.3%。 无论是肉类总产量、各畜种肉产量、禽蛋产量还是人均产量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产

2、量和人均产量增长倍数的排序:牛肉 兔肉 羊肉 猪肉 禽肉 禽蛋。 2008年上半年中国畜产品产量 肉类:3515万吨;同比 3.2%。奶类:1915万吨;同比 11.5 %; 其中:牛奶 1860万吨,同比 12.1 %。 禽蛋:1340万吨;同比 6.4 %。禽肉:785万吨;同比 8.2 %。 牛羊肉:500万吨;同比 -0.1 %。 饲料: 5900万吨,同比 11.2 %。2008年上半年中国畜禽存栏和出栏 生猪:上半年存栏4.71亿头, 同比9.4 %; 出栏2.88亿头,同比2.1 %; 家禽:上半年存栏50亿只,同比 2.0%; 出栏53亿只,同比 8.2 %;肉羊:上半年出栏1

3、.3亿头;同比 -2.0 %; 肉牛:上半年出栏0.2155亿头,同比 -1.3 %。奶牛:上半年存栏0.1435亿头,同比 8.3 % 2005年中国畜禽存栏占世界比重鸡:26.2%; 猪:50.9%;牛:8.5%; 马:13.9%;绵羊:15.8%; 山羊:24.2%;鸭:69.2%; 鹅:66.7%;兔:36.9%; 驴骡:49.5%.2005年中国畜禽产量占世界比重鸡肉:14.5%; 猪肉:48.9%;牛肉:11.3%; 马肉:13.9%;绵羊肉:28.6%; 山羊肉:42.2%;鸭肉:68.1%; 鹅肉:93.6%;兔肉:43%; 驴骡肉:51.5%;禽蛋:44.5%第二部份:畜牧业

4、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自1970年以来30年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长,至2004年已经达到34.54%。但是,在近5年内增长趋于平缓。 种植业:51.4%,养殖业34.6%,其他为渔业和林业。第三部份:畜种结构中国畜种结构的变化较大:猪肉比重经历了一个提高再降低的过程,猪肉比重基本保持在66%左右。而禽肉比重的变化则正好相反,经历了一个降低再提高的过程,比重为19.33%。而牛肉和羊肉的比重则有所提高,但是仍然远低于猪肉和禽肉,2002年的牛肉和羊肉比重都小于10%。2002年猪肉、禽肉、牛肉、羊肉的产量合计占肉类总产量的98.53%。2002年的世界食草家畜牛和羊产量的比重为29

5、.59%,而中国的比重仅为13.23%。与世界畜牧业生产的畜种结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存在着一方面是食粮畜禽数量偏高,市场基本饱和,价格波动频繁;另一方面是食草家畜多年来价格一直坚挺,但生产潜力并没得到充分挖掘,大量作物秸秆闲置就是证明。因此,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结束、买方市场的到来,目前畜牧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顺应市场规律、调整优化结构势在必行。第四部份:与世界畜产品产量的比较我国的肉总产量、猪肉产量、羊肉产量、兔肉产量、禽蛋产量、蜂蜜产量都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牛肉和禽肉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猪肉、禽蛋已经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所

6、有畜种产量都位于世界前茅,其中猪肉产量和禽蛋产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名列第一;蜂蜜产量和羊肉产量20世纪80年代开始名列第一;肉类总产量和兔类产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名列第一。截止到2005年,毛、禽肉、鸡肉产量位于第二名,牛肉产量第三名。 我国畜产品产量占世界畜产品产量比重在40年间的变化可以得到结论:在世界大环境中,我国牛肉生产和羊肉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鹅肉、鸭肉、猪肉、兔肉和禽蛋产量在世界的比重都超过40%,分别达到93.20%、68.17%、48.86%、43.02%和41.09%。 第五部份:畜产品市场与消费表面上看我国的畜产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而实际上广大农村居

7、民畜产品消费量仍然很低,有很大的潜在需求,市场处于暂时性的相对饱和状态。第六部份:未来发展目标一、总量 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为保障合理的食物摄入量,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摄入量为:口粮155公斤,豆类13公斤,蔬菜147公斤,水果38公斤,食用植物油10公斤,食糖9公斤,肉类28公斤,蛋类15公斤,奶类16公斤,水产品16公斤。实际上我国1992人均肉类产量已经超过28公斤,人均禽蛋产量1996年已经超过15公斤。从市场需求角度分析,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生产仍有较大潜力。主要畜产品产量预测:综合考虑畜禽生产能力、饲料供应、畜牧业科技进步等因素,今后我国肉、蛋生产能

8、力进一步提高并不困难,但由于受消费需求因素的制约,肉类及禽蛋的增长幅度将呈稳中有降的态势;羊毛生产重点进行结构调整,提高优质毛比重,总量保持小幅增长;奶类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由此拉动奶类生产进一步高速增长。 预计2005-2015年,我国肉类增长率将为2.5%,2015年肉类产量将达到9012万吨。肉类结构比例将进一步优化,猪肉、牛羊肉与禽肉比重2015年为62%、15%、22%。二、结构调整 1、以发展食草家畜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种结构。 为此我国特别将肉牛和肉羊设为优先发展的畜牧产品。稳定猪、鸡等食粮畜禽生产,主攻出栏率、个体产量和产品质量;充分利用秸秆资源

9、,大力发展牛、羊生产,重点发展改良肉牛、奶牛.以优质肉羊为父本,以中原及南方地区低产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羊生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特种动物养殖。逐步形成符合市场行情的以食草家畜为主体的畜种结构。同时,通过青贮、氨化等措施,大力扩大并提高秸秆的利用率,扩大优良牧草的种植地区和范围,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扩大饲料来源。2、以牛、猪、羊三大改良为重点,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应当强化良种意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繁育体系,推广杂交改良技术,尽快以优良品种取代低劣品种。同时,大力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科学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 3、以发展适度规模饲养为重点

10、,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一家一户小规模散养的传统生产方式,吸收先进科技的能力十分有限,且信息闭塞,难以走向市场和取得好的效益。而规模化饲养可以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现代管理于一身,能显著提高生产水平。同时有利于产品形成批量优势,提高养殖户的市场地位。通常情况下一个规模饲养基地就是一处市场。因此,要逐步改变饲养业散而小的状况,大力发展以大户、小区、养殖场为重点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走产销一体化的路子。 4、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买方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日益激烈,要使自己的产品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其独到之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是至关重要

11、的。要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大力提高生猪、活羊、肉类、禽蛋、皮革等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培育新的名优产品,靠品牌和特色打天下。 5、以强化加工、流通环节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养殖业,强化加工业,完善流通、服务业。养殖业已初具规模,重点是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植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总量扩张。以开发生产名、优、特、稀产品为核心,以培植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从初、粗加工起步,逐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兴办协会、合作社、流通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贸工牧一体化、养加销一条龙的

12、畜牧产业化进程。 6、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 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大独立产业。 到2015年,我国畜牧业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都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畜产品在国际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大大增强。 第七部分:中国畜牧业区域基本分布1.牧区畜牧业:中国有12个省区的119个县(旗)是牧业地区,这些牧业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7。其中面积较大的有: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川5个省区,天然草场面积占中国草场面积的75以上。牧区经营的牲畜以绵山羊、牛(包括黄牛、牦牛)、马和骆驼为主。2.农区畜牧业: 农区是指中国牧区、半农半牧区以

13、外的以农作物栽培为主的地区,拥有全国95以上的农业人口和90以上的耕地,尤其以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包括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北京、天津及上海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农牧交错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甘肃、宁夏6个省、自治区的一部分。主要畜禽种类有猪、牛、羊和各种家禽,以舍饲为主,是中国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3.半农半牧区畜牧业: 半农半牧区介于农区和牧区之间,自然形成一个农区和牧区的过渡地带,它以大兴安岭斜向内蒙古高原的南侧,连接黄土高原,再斜向康藏高原的东侧。这一地区

14、兼有农区和牧区的某些特点,既有一定的天然草场,又有相当数量的耕地;既放牧较多的牛、羊等牲畜,又饲养一定数量的猪、禽;在收入上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占有相当比重。 4.城市郊区畜牧业: 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城市郊区畜牧业主要是为城市提供新鲜的乳、蛋、肉等畜产品,一般以饲养奶牛、肉鸡或养猪为主。第八部分:畜种区域化布局 、生猪产业带: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川、渝、鄂、湘、赣、苏、浙、皖)2001年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8%,华北地区(冀、鲁、豫)占21.6%,东北地区由于粮食转化潜力大,正在形成养猪新区。 、肉牛肉羊产业

15、带:主要是在以黄河、淮河平原为中心的的中原肉牛带,2005年河南、山东、河北和安徽4省的肉牛产量占全国的49%,其次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东北肉牛带,肉牛产量占全国的20%。 、肉羊产业带主要的新疆和内蒙古占全国肉羊产量的25%,河南、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和安徽5省农区肉羊产量占全国的45%。、奶牛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大中城市郊区。2001年黑龙江牛奶产量192.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7.1%;其次是河北119.3万吨、内蒙古109万吨、山东90.4万吨、新疆87.8万吨、陕西69.5万吨和山西40.4万吨。、家禽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部省份,山东、广东为最大,两省2001年禽肉产

16、量占全国的25%,江苏、吉林、辽宁、河北和安徽占33%。 、禽蛋集中在长江以北,山东、河北、河南为最多,2001年3省产量占全国的44%。江苏、辽宁、安徽、湖北和四川5省禽蛋产量658.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8%。 第九部分:中国畜牧产品进出口 、2005年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 2005年中国畜 产品贸易总额 78.31 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 8.48。其中出口额 36 . 04亿美元 , 增长12 . 99 ; 进口额42 . 27 亿美 元 , 增长4 . 91 。 贸易逆差6 . 23亿美 元,下降25.83;逆差 产品主要是动物 毛、动物生皮和乳品。 2005 年贸易额排在前 4 位的产

17、品类别依次是动物毛、动物生皮、家禽产品和生猪产品,贸易额和占贸易总 额的比重分别为 :动物毛 14 . 08亿美元 ,占17.97;动物生皮13 .19亿美元,占 16 . 85 ;家禽产品12 . 7亿美元 ,占16 . 21 ;生猪产品11 . 25亿美元 ,占14 . 37 。与上年相比 ,家禽产品大幅增长 ,增幅为55 . 34;生猪产品小幅下降,降幅为6.48。 2、出口 2005年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 、香港地区 、美国 、德国 、朝 鲜和韩国。其中出口到日本和香 港地区的 金额占畜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分别为 11.86亿美元、7 .98亿美元;对美国的 出口额为3.19亿

18、美元,占8.85 ;德国 1 . 81亿美元 , 占5 . 02 ; 出口到朝鲜和韩国的比重合计近6。出口区域生猪产品 、主要出口到香港地区和日本,出口额分别为 4.15亿美元和1.95亿美元,占生猪产品出口总额的43.89和20.57,两个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额的64.46。 家禽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和香港地区,出口额分别为6.01亿美元和1.86亿美元,占家禽产品出口额的65.72和20.35,两个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额的86。 羽毛、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和日本,出口额分别为1.46亿美元和0.9亿美元,分别占羽毛出口额的40.72和25.03,两个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额的65.75。 牛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和香港地区,出口额分别为71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占牛产品出口总额的39.36和32.98,两个市场合计占出口总额的72.34。 蜂产品、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和美国,出口额分别为57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占蜂产品出口总额的53.27和23.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