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_第1页
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_第2页
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_第3页
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_第4页
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九上科学1-4章高难度练习卷一、单选题1 a、b、c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2,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b、c的推理合理的是(HX、H2Y、H3Z分别表示三种酸)()Aa、b、c三种酸溶液中的H原子数目:cabBa、b、c与金属Mg反应的速率:bacCa、b、c的相对分子质量:bacDa、b、c可能分别为H2Y、HX、H3Z2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R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应为()AFeS BFe2S3 CFeO DFeS23从安全、环

2、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分解水:水 氢气+氧气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水+氧气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氧化汞加热分解:氧化汞 汞+氧气4已知钠、钾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a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b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小于钾的质量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D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 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

3、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A共生成0.1mol氧化钙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越少C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6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硫酸的质量分数B生成硫酸锌的质量C溶液的pHD生成氢气的质量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70156.258.75反应后质量分数/%357.548.758.75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

4、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g20m2026反应后物质/g2待测3220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参加该反应的质量为20gC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D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2020反应后质量/g2待测3226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

5、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C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D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11向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发现开始没产生气泡,盐酸加到一定程度才产生气泡。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Aa:Cl; b:K+; c: CO32- ; d: HCO3- Ba:Na+;b: CO32- ;c: HCO3- ;d:ClCa:Na+;b:

6、 CO32- ;c:Cl; d: HCO3- Da:Na+;b: HCO3- ;c:Cl ;d: CO32- ;12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石灰石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向相同铁粉和锌粉加入足量稀盐酸 D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不断加入铁粉 13实验室现有瓶水垢样品, 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5.8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

7、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d三点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CaOC图中x点对应的质量为9.2克,组成物质为CaO和MgO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5.8-x)g14有A、B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金属活动性AB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反应的硫酸质量ABD反应的金属质量AB15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加热_ A2B。 某校甲、乙、丙三位

8、同学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10.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A的用量B的用量A2B的质量甲9.0g1.0g5.0g乙4.0g6.0g5.0g丙agbg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4:1B丙同学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22:3C该反应一定不是氧化反应DA2B可能是水二、填空题16 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1)工业上用CO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的金属铜,应先加入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 ,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

9、金属铜(3)铁生锈的条件是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条措施: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比铁耐腐蚀,其原因是 17在托盘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足量稀盐酸的烧杯,天平平衡,向左烧杯中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一m曲线,并在坐标轴内画出曲线oac和obc,回答下列问题: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则指针变化情况为 ;m1:m2 ,曲线oac表示的是 (选填“左边”或“右边”)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18 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

10、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对滤液A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猜想:Mg(NO3)2、AgNO3、Cu(NO3)2Mg(NO3)2、Cu(NO3)2Mg(NO3)2、AgNO3只有Mg(NO3)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标号),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若猜想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步骤现 象固体B的成分 有气泡产生 三、实验探究题19 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

11、,B、C处没有明显变化;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与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尾气处理的方法为 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 20实脸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粉未混合制氧气。(1)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选择甲图中的 。(2)实验室提供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乙图。查阅资料得知:溶质质量分数10%的双氧水更适合制取氧气。将100克溶质质

12、量分数30%的双氧水,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10%的双氧水需加水 毫升。(3)取30 克稀释后的双氧水与适最的二氧化锰粉未混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1 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3)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1)【实验

13、探究】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 (填“显”或“不显”)碱性实验二:(1)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 (填化学式)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2)【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

14、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2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 ,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凝,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NaCl和HCl猜想三:NaCl和NaOH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

15、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23 “五一”节后,小红返回了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由此便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1)【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的程度如何呢?【猜想与假设】小红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不同猜想: (2)【收集资料】小红知道,NaOH敞口放置会变质的原因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探究】小红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红实验时的现象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16、第一步: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第二步:向上述试管中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红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反思】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四、解答题24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 的变质程度【研究方案】先称取 13.3g 的 NaOH 样品(杂质为 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14.6% 的稀盐酸, 根据生成 CO2 的质量测定Na2CO3 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 的变质程度。(1)【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 气体的质量

17、关系如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Na2CO3 的质量/g 变质NaOH 的质量/g NaOH 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 (2)【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3)【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 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5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得到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化验员要对每批次的纯碱产品进行检验。在实验室中取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后都进行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

18、0.1%)(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6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产生气体质量(g)0.040.080.100.10(1)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2)试计算第2份样品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锌质量分数为多少?(保留到0.1%) 27现有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该混合物与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物质

19、质量甲乙丙金属混合物/g101020稀硫酸质量/g70100100过滤得反应后剩余溶液质量/gm105.4108.1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同学所得剩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是多少?(3)表格中m= %(4)铁粉和铜粉的质量比是多少?(5)丙同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0.1%)28科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24g相同表面积的镁铜合金,均分成两等份,分别滴加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稀盐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气压变化如图甲所示。(1)对比图甲中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增大速度明显快于b的因素可能是

20、 。(列举一点即可) (2)其中有一组实验是滴加7.3%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当刚好生成0.4g氢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至 0.1%)将图乙中C点对应的溶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在图丙中标出生氢氧化镁沉淀质量随滴加氢氧化钠质量的大致变化曲线。(图中不需注明具体相关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2HX+Mg=MgX2+H2,H2Y+Mg=MgY+H2,2H3Z+3Mg=Mg3Z2+3H2,生成氢气相等,说明消耗的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假设产生的氢原子的个数都是6个,则消耗的HX的分子6个,消耗

21、H2Y的分子个数为3,消耗H3Z的分子个数为2个,因此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相对于的酸及分子个数关系是3H2Y、6HX、2H3Z,因此:A、反应消耗a、b、c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相对于的酸及分子个数关系是3H2Y、6HX、2H3Z,对应的原子个数相等,故选项错误;B、同种金属与不同的酸无法比较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C、不同的酸的酸根不同,无法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无法比较相对分子质量,故选项错误;D、通过以上分析,a、b、c分别为H2Y、HX、H3Z,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三种酸分别与镁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反应的酸的分子数目之比分析酸的种类结合选项进行分

22、析得出正确的结论2【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R+2H2O+7O22FeSO4+2H2SO4,反应物中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铁原子个数分别为4、4、16、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D【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再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R的化学式3【答案】B【解析】【解答】由化学反应表达式可知A通电;B常温;C加热;D加热;题目要求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可知B不需要加热,

23、节省燃料,操作简便,产物是水又无污染。【分析】本题考查制取氧气反应原理,根据化学表达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找出最合理答案。4【答案】D【解析】【分析】(1)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化学反应越剧烈;(2)根据钠、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氢气质量相等比较参加反应的二者质量大小关系;(3)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氢气质量相等,分析比较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大小;(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质量大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即可。【解答】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钾的活动性要大于钠,因此钾反应的速度要快,那么曲线a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b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故A正

24、确不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 46 2 2K+2H2O2KOH+H2;78 2可知: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参加反应的Na消耗46份,钾78份,即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小于钾,故B正确不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 36 2 2K+2H2O2KOH+H2;36 2可知,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都需要消耗36份的水,因此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故C正确不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 36 80 2 2K+2H2O2KOH+H2;36 112 2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则剩余的

25、水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而同时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氢氧化钾的质量。根据公式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可知,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越多,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所以可知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解析】【解答】解:10g100g/mol=0.1mol,A、1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1mol,结合钙元素守恒,生成的氧化钙也是0.1mol,故A正确;B、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所以生成的氯化钙也始终是0.1mol,故B错误;C、CaCO3CaO+CO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生成0.1mol二

26、氧化碳,故C正确;D、反应前固体是碳酸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氧化钙,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10g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1mol,结合钙元素守恒,生成的氧化钙也是0.1mol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钙、氧化钙和盐酸都会生成氯化钙,然后结合钙元素守恒进行解答;C、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前固体是碳酸钙,反应后的固体是氧化钙进行分析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过程分析,先确定横纵坐标表示的量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再判断起点转折点是否正确。【解答】A.随着反应的发生,硫酸的质量会越来越少,则质量分数会减小,符合题意;B

27、.随着锌粒的加入,锌与硫酸反应,则硫酸锌的质量会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C.发生反应时,酸性变弱,溶液的pH会随着酸的反应不断增加,直到恰好完全反应pH7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D.随着锌粒的加入,锌与硫酸反应,则氢气的质量会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7【答案】B【解析】【解答】A、丁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有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B、甲反应后质量减少7035=35g,为反应物,乙质量减少157.57.5g,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48.756.25=42.5g,故B正确;C、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

28、=丙,丙一定是化合物,甲和乙都有可能是单质,也有可能是化合物,故错误;D、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乙=丙,故为化合反应,故错误故选B【分析】此题是借助质量守恒定律对反应物生成物先做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关系进行求解,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从而判断生成物与反应物,即可判断反应的类型8【答案】A【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可确定甲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增加了32g-20g=12g,可确定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了26g-20g=6g,可确定丁是生成物。【解答】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

29、应,A符合题意;B、甲的质量减少了20g-2g=18g,故甲参加该反应的质量不止20g,B不符合题意;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2:1, 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反应后质量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解答】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

30、02):(3220):(2620)163 ,不符合题意;B、由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可知,乙在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与反应 ,不符合题意;C、待测质量一定为m,可以任意取值 ,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是甲生成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 ,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C【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A、催化剂只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是否发生,故

31、A说法错误;B、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为加快或减慢,故B说法错误;C、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C说法正确;D、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将水变成汽油,故D说法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则先后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的反应分析。【解答】向一定量的Na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则先后发生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钠离子数目不变,则即图中a为

32、Na+离子,酸根离子在减少,直至为0,即图中b为CO32-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先增大后减小,直至为0,即图中c为HCO3-离子,氯离子一直增加,则d为氯离子;故答案为:B。1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解答】A、向一定质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由原点开始,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氢元素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符合题

33、意;C、向相同铁粉和锌粉加入足量稀盐酸 ,锌反应速率比铁快,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不断加入铁粉 ,固体质量会随铁的质量而增加,直到反应结束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加热固体时先氢氧化镁分解产生水,固体质量减少,然后再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固体减少,其中固体中钙元素质量不变分析。【解答】A、 a、b、d三点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水的质量为15.8g-14.0g-1.8g,设氢氧化镁质量为xMg(OH)2 MgO+H2O58 18x 1.8g58:18=x:1.8gx=5.8g,生成

34、氧化镁质量为4克,碳酸钙质量为15.8g-5.8g=10g,则钙元素质量为10g40100=4g,若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钙质量5.6克,钙元素质量分数为4g4g+5.6g100%41.7%,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CaO ,符合题意;C、 图中x点对应的质量为9.6克,组成物质为CaO和MgO ,不符合题意;D、 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4.0-x)g ,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由金属活动性决定,最终产生氢气的量由金属或酸的质量决定分析。【解答】

35、A.由图像可知,反应过程中B在相等时间产生氢气量比A多,说明B活动性比A强,不符合题意; B.最终反应结束后A产生氢气比B多,符合题意;C.产生氢气质量多则消耗硫酸质量多,所以A反应硫酸大于B,不符合题意;D.反应的金属质量可能相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甲、乙两同学实验数据,结合题设中“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5.0g”,分析反应2A+B 加热_ A2B 恰好完全反应时A、B用量,判断恰好完全反应时A、B用量比;利用所判断的恰好完全反应时A、B用量比,由丙同学实验中生成A 2B的质量计算出实验中A、B的用量。 【解答

36、】A.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A和B的质量及生成A2B的质量可知,同样生成5.0gA2B,甲实验B的用量为1.0g、A的质量为4g;乙实验A的用量为4.0g,B的用量为1g;由此可知,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A、B两物质的用量比为4: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A:B=4:1,那么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就是A:B=2:1,故A错误; B.因为A、B完全反应质量之比4:1,那么当A2B的质量为6g时,需要A的质量为: 6g41+4=4.8g,需要B的质量为: 6g11+4=1.2g;如果丙同学实验中a:b=22:3,那么A的质量为: 10g2222+3=8.8g,B的质量为: 10g322+3=1.2

37、g;这是B的质量刚好合适,而A的质量比需要的多,因此可以完成,故B正确; C.氧化反应就是氧气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氧气是非金属单质,另一种如果是金属,那么可能是氧化反应,故C错误; D.因为A是金属单质,而H2O中没有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16【答案】Fe2O3+3CO2Fe+3CO2;过量的铁;铁、铜;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刷漆(涂油等);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解析】【解答】(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

38、3+3CO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2)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的铜,可以先把硫酸和硫酸铜转变成硫酸亚铁,故加入的是铁;滤渣A是过量的铁和铜故答案为:过量的铁;铁、铜;(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锈蚀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常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刷漆、涂油等;通常情况下铝制品很耐腐蚀,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故答案为: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刷漆(涂油等);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

39、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分析】(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3)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可以根据铝的性质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答案】先偏向右边后指在中央;3:7;左边【解析】【分析】根据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即可

40、。【解答】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Mg+2HClMgCl2+H2 M124 2 24-2=22Fe+2HClFeCl2+H2 M256 2 56-2=54从向左右烧杯加入金属开始观察,当左右烧杯加入的金属粉末质量相同且观察到反应不再进行后停止观察,镁增加的质量一直大于铁增加的质量,所以则指针变化情况为:先偏向右侧,最后指向中间;由图示,m1、m2时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相同时,此时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24:56=3:7;通过分析可知,完全反应时消耗的镁的质量少,则曲线oac表示的是

41、甲烧杯中M与m的变化关系。18【答案】;镁先与硝酸银反应;取固体加入盐酸;镁、铜和银【解析】【解答】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镁在铜和银的前面,故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且镁先与硝酸银反应,故猜想错误,因为不可能镁先与硝酸铜反应,故填:,镁先与硝酸银反应;猜想成立,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镁,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铜和银,可能含有镁,当加入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镁,故固体B的成分是镁、铜和银,故填:取固体加入盐酸,镁、铜和银【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

42、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19【答案】(1)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2Fe2O34Fe+3O2;供给呼吸【解析】【解答】(1)与对比,通入的气体不同,温度相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氧气;与对比,通入的气体相同,温度不同,所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处理的方法为: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熔融的氧化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Fe2O34Fe+3O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1)

43、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2Fe2O34Fe+3O2,供给呼吸【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2)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熔融的氧化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铁和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20【答案】(1)AD(2)200(3)设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30g x 10% x6832=32x x=1.4g 答: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4g。【解析】【分析】(1)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方法考虑:通常反应物为固体制取气体时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

44、液体制取气体时,不需要加热;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收集装置。 (2)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3)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过氧化氢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即可。【解答】(1)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制氧气是不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收集装置选择 D。故填:AD。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H2O2质量不变,列出等式:100g30%=(100g+x) 10%,解得x=200g,水的密度为 1g/cm3,所以需加水200毫升。故填:200。 (3)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过氧化氢的质量求出氧气的质量。 设理论上可制得氧气

45、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30g x 10% x6832=32x x=1.4g 答: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4g。21【答案】(1)不显;有气泡冒出;CO2+2NaOHNa2CO3+H2O;CaCl2等(2)Na2CO3+Ba(OH)2BaCO3+2NaOH【解析】【解答】实验一:硫酸铜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不显碱性实验二:(1)由于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

46、的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足量澄清石灰水显碱性,同时生成氢氧化钠,无法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应先滴加足量氯化钙等能与碳酸钠反应而又不会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试剂除去碳酸钠,然后再滴加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滴加氯化钙时应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滴加酚酞时应能观察到溶液变红,可得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拓展应用】如果氢氧化钠变质了,那么溶液中存在着碳酸钠,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把碳酸钠除去,并且不带入新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Ba(OH)2BaCO3+2NaOH,Na2CO3+Ca(OH)2CaCO

47、3+2NaOH故答案为:实验一:不显;实验二:(1)有气泡冒出;CO2+2NaOHNa2CO3+H2O(2)CaCl2等;【拓展应用】Na2CO3+Ba(OH)2BaCO3+2NaOH【分析】实验一:硫酸铜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实验二:(1)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据此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证明溶液显碱性不能引入碱性物质;【拓展应用】对于杂质的去除可以在不引入其它离子的同时,将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过滤去掉22【答案】(1)红;搅拌;NaOH+HCl=NaCl+H2O(2)

48、猜想三;有气泡产生;B【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实验探究】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所以猜想三不合理;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实验室剩余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也不能带出实验室,应该将废液倒入废液缸内,故选:B故答案为:(1)红,搅拌,NaOH+HCl=NaCl+H2O;(2)【实验探

49、究】猜想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反思交流】B【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2)【实验探究】根据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进行分析;根据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23【答案】(1)NaOH溶液全部变质(2)2NaOH+CO2=Na2CO3+H2O(3)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无明显现象(4)密封保存【解析】【解答】【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部分变质,二是

50、全部变质;故答案为:NaOH溶液全部变质;【收集资料】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实验探究】Na2CO3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NaOH遇酚酞试液变红色,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为Na2CO3,Na2CO3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白色沉淀和NaCl溶液,再加酚酞溶液就不会变红色了;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酚酞试液不变色,无明显现象;【实验反思】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所以不能敞口放置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密封保存【分

51、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因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可能部分变质,也可能全部变质;【收集资料】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Na2CO3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实验探究】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影响使用酚酞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因此首先使用足量氯化钙等物质,充分反应沉淀掉溶液中的碳酸钠且不形成碱性物质,然后滴加酚酞检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实验反思】根据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分析保存方法24【答案】(1)5.3;4.0;33.3%(2)解:没变质氢氧化钠质量为 13.3g5.3g=8g 设参加反应氯化氢的质量为 m NaOH+HCl=NaCl+H2O4036.58gm408g=36.5mm=

52、8g36.540=7.3g盐酸的质量= 7.3g14.6% =50g(3)NaOH 被完全中和后,再继续滴加盐酸,为什么没有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分析】(1)变质的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盐酸与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可确定碳酸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最后计算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2)样品质量减去参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就是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最后用它的质量除以质量分数即可;(3)观察图像可知,加入50g稀盐酸是氢氧化钠就已经完全反应,但是此后并没有马上产生二氧化碳。【解答】(1)由图示可知,

53、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y,CO2+2NaOH=Na2CO3+H2O44 80 1062.2g x y442.2g=80 x=106y;解得:x=4g,y=5.3g;则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为4g13.3g-5.3g+4g100%=33.3%。(2)继续探究没变质氢氧化钠质量为13.3g-5.3g=8g;设参加反应氯化氢的质量为m,NaOH+HCl=NaCl+H2O40 36.58g m408g=36.5m;解得:m=7.3g;盐酸的质量=7.3g14.6%=50g。(3)对照图像,我发现的问题是:NaOH 被完全中和后,再继续滴加盐酸,为

54、什么没有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5【答案】(1)第三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与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4g3+100g+60g-169.6g=6.6g;设前三次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44x y 6.6g106x=73y=446.6g;解得:x=15.9g;y=10.95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5.9g5.4g3100%98.1%;(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0.95g100g100%=10.95%。【解析】【分析】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每加入5.4g纯碱,那么天平

55、示数增加3.2g,而第四次比第三次时天平示数增加:175g-169.6g=5.4g,正好等于加入纯碱的质量,说明第三次时稀盐酸正好完全反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第三次实验中数据计算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由碳酸钠质量与样品质量比计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进行解答;(2)根据完全反应后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所用稀盐酸的质量,最后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26【答案】(1)(2)设第2份样品中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y x 0.08g65y=161x=20.0

56、8g; 解得:y=2.6g;x=6.44g; 那么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6.44g80g+2.6g-0.08g100%=7.8%。【解析】【分析】(1)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成正比,根据第2组数据推算生成0.1g氢气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然后表格中的各组数据和这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连接成图像即可;(2)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用锌的质量+硫酸质量-氢气质量得到溶液质量,最后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溶质质量分数即可。【解答】(1)根据第2组数据可知,当参加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80g时生成

57、氢气0.08g,那么第3份中生成0.1g氢气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80g0.1g0.08g=100g,将表格中的四组数据和计算出的这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得到:(2)设第2份样品中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161 2y x 0.08g65y=161x=20.08g;解得:y=2.6g;x=6.44g;那么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6.44g80g+2.6g-0.08g100%=7.8%。27【答案】(1)H2SO4、FeSO4(2)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108.1g-100g=8.1g,而这个质量是铁和产生氢气的质量之差,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Fe+H2SO4=FeSO4+H2 溶液质量增加56 98 2 54 x100g 8.1g98x100g=548.1g;解得:x=14.7% (3)75.4(4)在乙实验中,金属铁完全反应,设铁的质量为z,Fe+H2SO4=Fe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