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会计【完整版】_第1页
高级管理会计【完整版】_第2页
高级管理会计【完整版】_第3页
高级管理会计【完整版】_第4页
高级管理会计【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级管理会计目录第一章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第二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 第三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 第四章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 第五章 作业成本计算第六章 作业管理第七章 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工程第八章 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目录第九章 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第十章 人力资本管理会计第十一章 企业激励机制与经理人激励报酬设计第十二章 事项会计第十三章 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与解释第十四章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论第一章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主体。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两个重要领域。本章试图以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科的共生互动关系为背景,展示会计学科的两个相对独立

2、的领域,并以此为基础回顾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第一章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讲授内容: 第一节 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 学科发展的共生互动性 第二节 现代企业会计的“同源分流” 第三节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讨论题第一节 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会计学科发展的共生互动性第一章第一节一、现代公司制度与金融市场的 共生互动性公司是依法创立的法人组织,具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重要特性。公司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可以较长期地持续经营。()便于股份的转让。()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只负有限的偿债责任。由于上述特点,公司筹集资本的能力很强。第一章第一节一、现代公司制度与金融市场的 共生互动性所

3、谓“金融市场”,通俗地说,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一个完善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应该是由包括金融市场的主体(金融机构)、客体(金融工具)和参与者(资本需求者和资本供应者)三个部分组成的金融体系。 第一章第一节一、现代公司制度与金融市场的 共生互动性从历史上看,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特别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是与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相辅相成的,因为金融市场为公司提供了资金融通的场所。没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就没有现代公司制度;而没有现代公司制度,也就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与金融市场的共生互动性。 第一章第一节二、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一个社会的会计,总是以

4、企业会计为主体的,因为企业是其应用的基本单位。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的主体也是企业。而现代公司制度又是企业组织形式中最能体现现代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组织形式,因而,现代企业会计之精华体现于公司会计之中。没有现代公司制度,就没有现代会计学科。第一章第一节二、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发达的金融市场在与现代公司制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会计学的发展与完善。这主要表现在:1.随着金融市场与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象,这对会计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2.金融市场与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会计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生活

5、中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一节()会计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服务行业。()扩大了会计的服务对象。()拓展了会计的内容。总之,金融市场与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共生互动性,全方位地促进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使会计的职能从考察较简单的企业内部财产“经管责任”的关系,发展到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在协调社会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均发挥积极的作用。二、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第一章第一节4.金融市场与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推动了会计国际化趋势。3.金融市场与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多元化。二、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6、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通过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又会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与繁荣。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为会计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课题。会计学的这些研究也有助于推动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一章第一节二、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 会计学发展的共生互动性综上所述,现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场与会计学发展之间存在着共生互动性。它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现代会计学科两大相对独立的领域及其各自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节 现代企业会计的“同源分流”一、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

7、背景 在经营管理的职能尚未同其他基本生产职能完全分开的情况下,会计这种“服务于经营管理”的目的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使会计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公司制度为基础而出现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现象,对现代会计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是基于两权分离,适应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不同信息需求,现代会计才逐步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第一章第二节一、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财务会计主要是立足企业,面向市场,通过提供定期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为与企业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界人士即利益相关者服务。第一章第二节一、现代会

8、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财务会计正是从这些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要求出发,集中研究有关的会计问题,并着重通过提供各种财务报表来满足上述各相关利益者的不同需要,由此产生了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会计观”,从而形成“财务会计”这个概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财务会计是一种社会化的会计,其提供的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公共产品。一、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即为企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就是以经营管理为中心的“会计观”。 管理会计主要或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

9、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因此,会计一开始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管理会计”。 第一章第二节一、现代会计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 个相对独立领域的历史背景金融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促使原先只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会计,突破了只为一个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局限,走向社会,分离出一个侧重于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化会计现在人们所说的“财务会计”。从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分别按各自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今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领域。从整体上看,它们属于会计科学的“同源分流”。第一章第二节二、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 计与管理会计(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

10、计的“同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它们都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第二,在相当大程度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依赖于“受托责任” 。 第一章第二节二、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 计与管理会计(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流”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现在:第一,财务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相关信息。第二,财务会计强调过去,而管理会计则强调未来。第一章第二节二、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 计与管理会计第

11、三,财务会计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而管理会计则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制约。第四,财务会计注重可证实性和货币性信息,而管理会计则较少强调可证实性,它强调货币性信息与非货币性信息、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并重,强调数量计算与决策者的综合判断相结合。第一章第二节二、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 计与管理会计第五,财务会计以会计主体为核心,而管理会计则强调多维的主体观念,亦即它强调的是组织的分部,而不仅仅是把一个企业看成一个整体。 第六,财务会计是一种强制性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按有关规定定期提供财务报表,而管理会计则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决策的需要而提供相关信息。第七,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

12、交叉学科,与财务会计相比,它更多地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如管理学、统计学、决策科学、行为科学等。 第一章第二节三、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成本会计 是工业化的产物 原始意义上的成本会计侧重于成本的汇集、分配和产品成本的事后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收益表提供有关的成本资料。 标准成本系统是成本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的分界点,成本性态分析则是管理会计的起点。从整个管理会计发展历程来看,成本会计可视为管理会计的前身。 第一章第二节三、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成本会计 是工业化的产物从会计学科的划分来看,成本会计是连

13、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桥梁。管理会计以优化企业价值链为着眼点,以多维的成本概念和“不同成本,不同目的”为准则,应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有关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方面的信息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活动。第一章第二节三、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成本会计 是工业化的产物成本会计既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又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中介。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分流”。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分流”可用图1表明: 第一章第二节第一章第二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源分流”图四、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 无论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依赖于

14、会计的“受托责任”。财务会计侧重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受托责任”。 第一章第二节四、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客观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进行独立审计鉴定,以促使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履行“受托责任”。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可以视为会计信息系统外部(社会)职能的扩展和强化。第一章第二节四、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就是内部审计师接受企业的委托,对企业内部某个分权组织(部门)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独立评价和鉴定,协助企

15、业管理层,促使企业内部各分权组织(部门)能够有效地履行其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可以视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企业)职能的深化。 第一章第二节四、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的职能也将因审计的发展而得到强化和深化。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是会计信息系统“受托责任”的延伸。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构成广义的企业会计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一章第二节第三节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第一章第三节管理会计的发展,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科学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视为20世纪会计科学的重大事件。鉴往

16、而知来,本节试图对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行回顾和总结,从而有助于我们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第三节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 纪初到50年代)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如何为提高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效率服务,便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于是,“标准成本” 、“预算控制” 和“差异分析” 等与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成为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第三节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 纪初到50年代)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

17、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第一章第三节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 纪初到50年代)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还只是处于局部性、执行性的管理会计阶段,仍处于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第一章第三节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 纪50年代至80年代)管理会计的真正发展却是以20世纪50年代之后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作为永久性推动力的。 企业的盛衰、成败、生存和发展,首先取决于企业采取的战略、方针、决策是否正确,所定的目标是否与外界的客观经

18、济环境相适应。“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正是适应新的环境而提出的新的企业管理指导思想。 第一章第三节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 纪50年代至80年代)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 Right 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其中,“决策会计”居首位。因为计划是以决策为基础的,它是决策所定目标的综合体现。 第一章第三节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 代)在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管理会

19、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第一章第三节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 代)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一章第三节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 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贯

20、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 第一章第三节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 代)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 这个主题而展开。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第一章第三节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 代)因此,无论是追求

21、效率还是追求效益,管理会计都是围绕“价值增值”而展开的。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管理会计教材基本上按照这个主题构造其框架。第一章第三节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使用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第一章第三节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一)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1研究主题2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3研

22、究方法4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综合性研究的景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主题、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方法都是多元化的。 第一章第三节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20世纪90年代)(二)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阿特金森等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1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3管理会计信息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第一章第三节1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成功的组织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积极地改造其环境。所有这些变化从两个方面影响管理会

23、计:第一,管理会计信息应该有助于组织的变化。第二,管理会计信息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第一章第三节1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组织变化对管理会计的影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应该研究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会计对组织变化的影响;()组织变化作为管理会计变革的动力;()组织变化对管理会计的影响。第一章第三节2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环境变化影响管理会计。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推动组织变革。这就是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的共生互动性。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企业组织,从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关系中研究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一章第三节3管理

24、会计信息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充分认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相当重要。管理会计将全面介入企业设计、产品及其设计、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过程的决策。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的战略定位提供富有经济内涵的信息将成为未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一章第三节综合上述,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扩充了会计的传统职能,展示了会计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的作用,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完全崭新的历史阶段。因此,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视为20世纪会计科学的重大事件。 第一章第三节【讨论题】1如何理解会计信息是社会财富转移或利

25、益分配的基础?2有人说“财务会计信息是目的本身,而管理会计信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您有何评论?第一章讨论题【讨论题】3著名管理会计学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Chee Chow教授,在1999年上海中国会计学博士生联谊会上指出:中国目前最需要的其实是管理会计而非财务会计。实证会计研究的鼻祖、罗彻斯特大学Ray Ball教授也在会上明确地指出:中国国内会计急需解决的是管理会计问题。您有何评论?4以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背景,讨论会计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一章讨论题第二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本章

26、试图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为背景,讨论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以此为基础构造21世纪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讲授内容: 第一节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企业核心能力培植 第二节 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构架讨论题第一节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一)21世纪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1国际化 当前,世界各国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群体已经主宰着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21世纪正迎来一个跨国公司时代,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国际化时代。 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

27、本特征2金融化 在生产与资本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活动通过金融市场完成,由此,人类社会进入了金融社会,世界经济进入了金融化时代。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3知识化 当今的世界已经悄悄地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经济知识化。 因此,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为其基本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这就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二)21世纪企业面临的微观环境1顾客化 进入20世纪年

28、代和年代以后,顾客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产品更新换代更加迅速,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环境更加难以把握。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一切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 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2竞争化 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必须对其内部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方式与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再造,对顾客化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迅速、灵活的反应,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第二章第一节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3变化 在如此快速剧变的环境中,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求变,且要变得快、变得巧妙。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 只有能够“以

29、变化带动变化”的企业,才是主动应对变化的市场领导者,才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第二章第一节二、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认为核心能力包括以下要素:()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效益。()核心能力将超越单个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的产品上。()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二、企业的核心能力世纪将是“竞争力的世纪” ,如果把企业竞争力看成一个层次结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表层。()企业竞争力的中层。()企业竞争力的深

30、层。它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持久性。这就是企业核心能力。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第二章第一节二、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必须对顾客所重视的价值有关键性贡献。()竞争差异化。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延展性。核心能力必须能够不断推衍出一系列新产品,具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第二章第一节二、企业的核心能力世纪的企业必须关注的是:第一,技术。只有不断的研究创新才能推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技术。 第二,创新能力。没有不断创新的“第一”是暂时的,只有“唯一”才能保持永远的“第一”。第三,先进的理念。

31、企业不仅需要技术和管理,更需要先进的理念。第二章第一节二、企业的核心能力第四,人才。整个世界已经从过去的掠夺土地、资本、市场转移到掠夺人才,“招商引资”已经逐步为“招智引商”所取代。 第五,学习能力。人类一切创新都深深根植于知识与不断学习的能力,没有学习能力就没有创新。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长期而持久的培植。第二章第一节三、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将成为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核心能力的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或能力。例如,微型化是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它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微型化,还包括对未来市场需求微型化选择模式的引导。 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如何为企

32、业核心能力的诊断、分析、培植和提升提供相关信息自然而然地成为21世纪管理会计发展的主题。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构架第二章第二节一、企业管理决策关键主题变化与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管理决策主题和管理人员经营方式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系统也要随之跟着变化。下图列示了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主题 :企业管理决策的关键主题图第二章第二节一、企业管理决策关键主题变化与管理会计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平衡计分卡基本上代表着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价值增值到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这里,仅立足于管理会计发展层面讨论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等

33、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中,财务维度是最终目标,顾客维度是关键,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是基础,企业学习与成长是核心。 第二章第二节一、企业管理决策关键主题变化与管理会计平衡计分卡将结果(如利润或现金流量等财务目标)与原因(如顾客或员工满意)联系在一起,它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制度。因此,平衡计分卡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制度,有助于评价衡量、培植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世纪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图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世纪管理会计基本框

34、架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财务维度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所有的改善都应当通向财务目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依然是企业财务目标。()鉴于利润作为财务目标的缺陷以及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其财务目标的不同,现金流量有时比利润更为重要,因此,必须辅之以现金流动会计。()传统的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基本上只是考虑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效益。 未来的管理会计对效益的评估应该从财务效益向包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无形效益在内的全方位效益观念转变。 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二)顾客维度 21世纪管理会计需要关注:(1)市场战略对利润影响的研究(Profit Imp

35、act of Market Strategy Study,PIMS Study)。(2)质量成本会计。 质量成本会计从会计的视野关注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从而把握竞争优势。(3)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 企业对成本产生的根源及其结果的考察必须超越生产阶段,拓展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4)环境管理会计。 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从价值链一般模式出发,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包括研究与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 世纪管理会计必须关注:(1)研究与开发能力评估。(2)作业管理会计。作业管理会计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以

36、产品设计(成本)、适时生产系统(时间)和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等基本环节为重点,优化企业“作业链价值链”,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竞争优势。(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扩展了管理范围,把企业外部顾客需求(包括供应商和经销商)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资源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在充分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四)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世纪管理会计必须进一步重视:(1)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

37、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企业塑造核心能力提供相关信息。 第二章第二节二、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题的管理会计基本框架(2)行为会计。在管理会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使用过程中,如何解释、预测和引导各有关人员的行为,使管理会计信息的行为职能在企业组织中得到有效的发挥便成为未来管理会计应该研究的重点。(3)激励机制与激励报酬计划。如何构建“以人为本”,适应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报酬计划,就成为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二章第二节 三、管理会计研究思维的拓展围绕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管理会计研究视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提供信息层面将发生变化。第一,管理会计研究视野

38、将进一步拓宽。管理会计研究将彻底超越单纯“就会计论会计”的局限,采用多重主题、多重背景、多重理论,开展跨学科研究。第二,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深化。从一般性地研究企业预测、决策和计划及其执行问题转移到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的战略化、企业化和行为化问题。第二章第二节三、管理会计研究思维的拓展第三,实地研究或案例研究将成为管理会计的主流研究方法。第四,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将更加多元化。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信息与精神层面信息都将成为管理会计信息。第五,管理会计(乃至整个会计系统)在世纪将随着主题的转变而显得日益重要,“世纪是否还需要会

39、计” 这个问题将得到肯定的回答。第二章第二节【讨论题】1何谓会计?2以“技术-经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背景,讨论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问题或新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管理会计与管理学的关系。31999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布拉米奇(Bromwich)和比姆尼(Bhimiani)发表了其调研报告管理会计:发展而不是革命。不必在乎您是否阅读过该调查报告,您以为当今管理会计是发展还是革命?为什么?第二章讨论题第三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本章首先剖析传统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及其局限性,以期为下一章进一步讨论企业战略绩

40、效评价奠定基础。 第三章 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讲授内容: 第一节 基于财务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 第二节 基于价值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经济附加值(EVA) 讨论题第一节 基于财务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第三章第一节一、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企业的财务报表用“会计特有语言”总结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后果。企业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对外报告,从而完成了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的转化过程。 第三章第一节一、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的转化过程中,许多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这些因素主要是:(1)会计用特有语言描

41、述企业经营活动。(2)权责发生制会计。权责发生制存在许多优点,但是,其人为武断因素同样不容否认。(3)审计准则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审计活动可能强化财务报表本身的内在缺陷。第三章第一节一、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企业财务报表总之,传统财务会计模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以复式簿记为记账方式的“三足鼎立”的会计模式。 在这种会计模式下,企业财务报表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三章第一节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总体上看,奠基于企业财务报表的财务绩效评价包括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绩效评价和杜邦分析体系。 杜邦分析体系被人们当作详细研究企业财务报表的架构,用以评价企业财

42、务绩效的工具。杜邦分析体系把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合并为两个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投资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 )。 第三章第一节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其结构如下:杜邦分析体系图第三章第一节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用公式进一步表述如下: 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润所有者权益总额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权益乘数=(1-负债率) 由此可见,杜邦分析体系通过权益报酬率和投资报酬率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分析其他财务指标。 第三章第一节二、从企业财务报表到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基于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基础的财务报表,只是对企业过去已

43、经发生的经营活动的部分反映,一些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难以进入财务报表。因此,以存在内在缺陷的财务报表为基础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财务报表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高估其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 基于价值基础的企业绩效评价:经济附加值(EVA)第三章第二节一、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观念基本原理斯特沃德公司提出的经济附加值指标是对企业利润进行适当的调整后的经济价值指标。用公式表示就是: 经济附加值在数量上就是企业经营所得收益扣除全部要素成本(包括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之后的剩余价值。因此,经济附加值观念是一种“全要素补偿”观念。 第三章第二节一、

44、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观念基本原理1997年杰弗利等人提出了修正的经济附加值(REVA)。该指标认为,企业用于创造利润的资产价值总额既不是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不是企业资产的经济价值,而是其市场价值(Amt)。因此,要以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用公式表示: 第三章第二节一、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观念基本原理修正的经济附加值,对经济附加值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引入了资产的市场价值,反映了一种更为市场化的财富观念。通过经济附加值,便可以揭开企业通过调整资本结构人为“创造”利润的面纱,更好地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第三章第二节二、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企业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在毁灭价值任何企业的资本都来

45、自两个渠道: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任何资本都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就是资本成本。因此,资本成本也相应地可以分为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大类。现在的问题是现行财务会计体系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对权益资本成本却没有确认和计量。 第三章第二节二、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企业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在毁灭价值经济附加值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但与大多数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不同,它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本的成本。 经济附加值观念可以帮助管理层为股东、顾客和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 基于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激励制度只对经济附加值的增加值提供奖励即增量激励,不设临界值和上限,设立红利报酬与红利支付分开的红利银行,防止企业经理

46、人的短期行为和人为操纵。 第三章第二节二、经济附加值绩效评价:企业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在毁灭价值只要我们引入经济附加值观念,对于一切资本来源都考虑资本成本,矫正会计“利润”,那么,企业试图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如“债转股”或“配股资金”置换债务)“创造”业绩将“徒劳无益”,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资本成本的重视可能会改变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也许,在经济附加值评价指标下,企业更乐于采用债务融资,因为权益资本成本远高于债务资本成本! 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一)经济附加值观念在我国实践运用的思考 尽管经济附加观念目前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却遭遇“尴尬”局面。经济附加值观念在中国之

47、所以会遭遇“尴尬”局面,是因为人们往往存在思维定势,依然用财务会计观念理解经济附加值观念。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无法提供计量综合资本成本率的数据基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首先,综合资本成本率的确定方法不只一种,也并非一定要借助于金融市场。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其次,从绩效评价的角度看,每个投资者都可以根据其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也就是投资者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所能够获得的报酬率)确定综合资本成本率,从而计算经济附加值,以此评价是否值得投资或企业是否做了投资者自己所不能做的事情,获得投资者自己所不能获得的报酬率。关键在于谁获得绩效评价的主动权。从理论上说,每个投资者都有

48、权利根据自己能够获得的报酬率作为综合资本成本率计算经济附加值。 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二)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真谛 经济附加值观念的流行标志着对企业的绩效评价已经逐步从利润观念转向价值观念,由此可能促使企业经营模式逐步从利润模式转向价值模式。我认为作为一种观念,经济附加值观念引入企业并不是为了精确地计量经济附加值指标,而是通过该指标的动态观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即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程度。 因此,我们应该从管理视角而非会计视角认识经济附加值观念,以避免其运用的误区。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三)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每股收益(EPS)在企业经营绩效

49、评价方面,经济附加值优于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一个可以人为操纵的财务指标。经济附加值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点”观念,企业一系列契约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企业财务报表从财务的视角反映了企业一系列契约关系背后所隐藏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 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企业基本“黑箱”模型如下:第三章第二节三、经济附加值观念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根据上述讨论,在计算经济附加值时,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已经得到满足(债权人得到了利息,股东得到了其投资应得的机会收益)。 与现代企业理论相适应,作为体现企业利益

50、相关者权益的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在会计学上充分体现“股东至上”逻辑观念的每股收益(EPS)呢?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三章第二节【讨论题】1会计学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吗?2会计学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或者根本就是一门魔术?3何谓赚钱?利润代表赚钱吗?4经济附加值(EVA)能否取代每股收益(EPS)?5如果说每股收益归股东所有,那么,经济附加值归谁所有? 第三章讨论题第四章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如何以战略为导向,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呢?这就是本章试图讨论的问题。 第四章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讲授内容: 第一节 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 第二

51、节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讨论题第一节 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第四章第一节一、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构建在财务或价值指标之上,就会鼓励或驱使企业管理层去人为操纵财务或价值指标,以获得良好的绩效评价。这种操纵有时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是致命性的。例如,企业管理层为了提高利润指标,大幅度削减研究与开发费用、人力资源投资和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 第四章第一节一、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为例,下图分别描绘了“基业长青”企业和“流星”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与新产品推出时间的关系。“基业长青”企业图 “流星”企业图 第四章第一

52、节一、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基业长青”企业在一个产品尚未进入衰退期就推出另一个新产品,一个产品接着一个产品,“连绵不断”,从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流星”企业等到一个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后才推出另一个新产品,虽然在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企业没有生存问题,但是,在一个更远的未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却成问题。许多这样的企业往往为无情的产品市场所淘汰。 第四章第一节一、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基于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却扼杀了这种“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导致企业管理层只注重任期可实现的绩效目标,只想“乘凉”不想“种树”。 第四章第一节

53、一、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如果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是多维度的(财务或价值指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么,企业管理层人为操纵财务或价值指标以谋取良好的绩效评价,其效果就不大。同时,多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使企业管理层人为操纵绩效评价指标的代价和难度增大。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企业财务或价值基础的绩效评价是催人奋进还是诱致造假? 第四章第一节二、财务或价值基础绩效评价的内在缺陷:没有充分揭示绩效动因 财务报表无法充分揭示上述这些绩效动因(Performance Driver)。只有立足于“环境战略过程行为结果”一体化的逻辑基础,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结果”。这对于讲述

54、企业经营活动“过去”故事的财务报表可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第四章第一节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在新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价值创造模式(Value Creation Model)发生了变化。今天企业的资产软性化,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发展顾客关系,建立顾客忠诚度,发展新的顾客与市场,开发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增强企业员工技术能力,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反应时间。 第四章第一节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价值不只源于有形资产,来自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多。企业绩效评价应该同时跟踪两种价值驱动因素。因此,企业绩效

55、评价必须辨认、描述、监控和反馈那些驱动企业组织成功的各种无形资产。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 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第四章第二节 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绩效评价井然有序地分为财务、顾客、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以及企业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而所有的评价方法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 (一)财务维度这个维度的指标告诉人们在其他维度已经通过指标设计细化的战略实施是否导致最终结果的改善。 平衡计分卡将财务目标作为其他目标评价的焦点。 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的财务维度评价必须考虑竞争对手。这就是现在美国很流行的“标杆”(Benchmarking)思想。 相对销售收入增长速

56、度图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如果我们单独考察公司的销售收入,会发现其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令人振奋。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联系其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我们便发现公司的增长速度不如公司,说明公司的竞争地位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如果没有联系竞争对手的状况,单独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很容易陷入“孤芳自赏”的自我封闭状态,从而对企业绩效作出错误的评价,导致企业错失重塑竞争力的机会,使企业在“快乐之中死亡”。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二)顾客维度平衡计分卡为解决顾客方面的问题,选择了两套评价方法:一套是企业在顾客维度所期望达到绩效而采用的绩效评价指标。由于它几乎适用于所有企业,所以又

57、称之为“核心评价组”指标,主要包括“市场份额”、“顾客留住率”、“顾客获得率”、“顾客满足程度”、“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等。 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下图中“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至关重要。 核心评价组指标因果关系链图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只有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率的顾客所构造的市场份额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或带来利润,“顾客给企业带来利润率”这个指标是检验市场份额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是连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与顾客维度的桥梁。而另一套评价方法则是针对第一套评价方法中的各项指标,分析达到各项指标应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因素,而后加以评价。而对于各分项指标,又制定

58、细分评估手段。例如,“企业与顾客关系”即可用“经营诚实及公开度”、“灵活度”、“合同执行情况”、“团队协作精神”等指标加以评价。 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平衡计分卡的第三个维度是为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制定目标和评估手段。平衡计分卡从满足投资者与顾客需要的经营战略出发,制定了井然有序、从上而下的经营目标评估手段。从价值链一般模式出发,针对研究与开发过程、经营过程和售后服务过程设置不同的评估指标。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值得指出的是:在关注流程的时间和质量时,人们往往忽视这些内部业务流程的成本。因此,平衡计分卡必须与作业成本会计系统相结合。 作业成本计

59、算与作业管理构成平衡计分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第二节一、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四)企业的学习与成长维度实施平衡计分卡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推动企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从而不断成长。 企业学习与成长维度采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员工满意程度”(或“员工留住率”、“员工意见采纳百分比”)、“员工工作能力”(或“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员工的培训与提升”(或“员工素质”)、“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能力”等。其中“员工满意程度”至关重要。 第四章第二节二、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的有效工具 面对21世纪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充

60、分意识到,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所有这一切都仰仗于企业战略定位。 平衡计分卡体现了企业的战略导向。平衡计分卡可以化战略为行动,把企业组织的战略转变为现实。因此,战略是平衡计分卡的逻辑起点与核心。 第四章第二节二、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的有效工具实施平衡计分卡时,必须根据战略制定目标从而使战略具体化,将目标转换成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绩效指标,用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绩效指标引导战略的有效实施并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第四章第二节二、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的有效工具在实施平衡计分卡时,企业组织首先必须解决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