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6 / NUMPAGES 总页数 6沪教版2022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打上“”。弓缴(zhu jio)为是其智弗若与(y y)?2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俱学:_ 非然:_ 为是其智弗若与?:_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
2、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去:_。方:_。欲:_。还:。2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_3. 阅读理解。夫为人子者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选自礼记曲礼)注释:为人子者:作人儿子的人。出:出行。告:禀告。反:返回
3、。面:见面。常:固定的(地方)。业:事业。不称老:不在自称中带有“老”字。肩随之:并肩而行,但仍须略微退后。1解释加点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称老 恒_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倍_2翻译句子。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_4. 文言文阅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婶。”不可改也。1本文的作者是_(朝代)的_。2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字义。(1)所宝以百数(_)(2)拊掌大笑(_)(3)尾搐入两股
4、间。(_) (4)谬矣(_)3“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的意思是_4本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到)鬻(y卖)金(金子)者之所(地方),因攫(抢)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衣冠_之所_因_因攫(抢)其金而去_取金之时_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_3这篇文章讽刺了社会上什么样的人?_6. 文言文阅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而邻人之父亦云
5、(_)(2)暮而果大亡其财(_)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_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_7.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加点的词语。(1)反归取之(_)(2)至之市(_)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宁信度,无自信也。_3“郑人买履”由于_一书。同样出自这本书的成语还有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
6、“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注释)商鞅(yng):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令:指变法的命令。既具:已经具备。这里指制定完备。未布:尚未公布。恐:恐怕,担心。乃:于是。募(m):广泛征求。徙(x):搬,迁移。予:给予,授予。金;古代货币单位。怪;感到奇怪。辄(zh):立即,就。明:表明。卒:最终。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商鞅令既具(_)(2)乃立三丈之木(_)(3)辄予五十金(_)(4)卒下令(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民怪之,莫敢徙。_3从本文看,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4你还知道哪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_9. 课内阅
7、读选文。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志在高山( )A.记B.记号C.志向D.心情2给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A.告诉B.说C.称为D.认为3对“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确的是()。A.伯牙想要什么,钟子期一定想方设法帮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钟子期,钟子期也一定会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钟子期都
8、能清楚地听到。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D.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10. 阅读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晋朝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折枝:压弯枝条。唯:只有。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和词的含义。竞:_ 信然:_2借助注释,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
9、启示?_11. 读短文完成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翻译句子。郑人有欲买履者:_先子度其足:_而置之其坐:_2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文中的 “之” 字解释。而置之其坐(_)至之市(_)而忘操之(_)反归取之(_)何不试之以足(_)12.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10、,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选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或解释,填上序号。(1)汤汤乎若流水。(_)Atn Bshn(2)伯牙破琴绝弦。(_)Axin Bxun(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A心志;情志。 B志气;志向。(4)善哉乎鼓琴。(_)A是的。 B好啊。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4解释文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1)解释:_(2)感受: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_方:_欲:_2翻译下列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答:_4李白对老婆婆的态度是刚开始(_),后来(_)。14. 阅读文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勘察规划资质管理办法
- 农村小车网格管理办法
- 先锋引领基金管理办法
- 办公环境定制管理办法
- 入库招标采购管理办法
- 出租汽车经营管理办法
- 农村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 包车业务管理办法细则
- 农村绿色农业管理办法
- 出让土地评估管理办法
- 猥亵谅解协议书范本
- 食堂大型炊事管理制度
- 工业品销售培训
- 高中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
- TCCES 44-2024 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
- 2024年汽车维修工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满分必刷)
- 2025年专业保安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布置有效性探究
- 计量知识宣传培训课件
- 2025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公开招聘24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一单元第3课《大地的肌理》课件-一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