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总结版_第1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总结版_第2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总结版_第3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总结版_第4页
202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总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南石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 单项题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 培根、洛克 B. 斯密、李嘉图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进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邓小平理论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

2、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A. 1871 年巴黎公社运动B. 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连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 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讨论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6. 以下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 唯物论 B.唯心论C.二元论 D. 一元论

3、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其次性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10. 广大农夫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 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其次性的 C精神的力气可以代替物质的力气B精神的力气可以变成物质的力气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心不使焉,就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说明意识具有()A客观

4、性 B能动性C对象性 D任意性12. 以下观点属于错误懂得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是()A客观世界制约和打算主观世界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13. 以下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A.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峻污染B. 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峻水土流失C. 人的生辰八字打算其一生命运D. 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肯定和相对的关系15. 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肯定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A. 唯物辩证法

5、 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诡辩论 D.主观唯心主义16.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是一种()A. 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17某地乡村大路边有许多柿子园;金秋季节农夫采摘柿子时,最终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 成天忙着捕获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对这个事例的寓意懂得错误选项()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觉和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稳是人类生存进展的必要条件18. 在我们分析人时, 既要看到其

6、缺点, 又要看到其优点, 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A 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的原理B冲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C冲突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D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19孙子兵法曰:“ 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 ;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依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A冲突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冲突的关键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D冲突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20. 唯物辩证法供应的最根本的熟悉方法是()A. 规律分析法 B.阶级分析法C.冲突分析法 D.精神分析法21. 揭示事物进展的趋势和道路的

7、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本质表现为现象的规律22.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D.对立统一的原理2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是()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进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24. 以下对进展的特点懂得错误的哪一项()A 进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B世界处于进展中,但是仍旧存在进展中的复辟和倒退C世界处于进展中,因而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处于前进和上升的过程中D进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25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

8、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A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C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B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D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26. “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环绕价值上下波动表达出来的;” 这句话包蕴的哲理是 ()A. 事物的进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B.偶然性存在于必定性之中,必定性背后隐匿着偶然性 C.偶然性通过必定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进绽开创道路 D.必定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进绽开创道路27.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普遍性,另一个是()A.客观性 B.变动性 C.社会性 D.能动性28.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分在于()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

9、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社会规律是不行捉摸的29. 以下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 纸上谈兵,画饼充饥D.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30在自由和必定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A完全依据自己的意志制造历史B不受必定性制约的制造性活动C对客观必定性的熟悉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依据共同拟定的方案改造自然和社会31.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进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 熟悉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10、映的原理B.实践是熟悉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的肯定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D.冲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32. 马克思主义熟悉论认为,熟悉的本质是 A. 主休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制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简洁摹写33. 感性熟悉的局限性在于()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熟悉 B.是不行靠的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34. 理性熟悉的特点是()A. 直接性和形象性 B. 间接性和抽象性C. 客观性和实在性 D. 具体性和历史性35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根本区分在于()A感性熟悉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熟悉就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熟悉产生于日常生

11、活,理性熟悉就产生于科学试验 C感性熟悉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熟悉就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熟悉包含错误,理性熟悉就完全正确3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A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观点 B实践标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 C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 D具体的实践能对一切熟悉作出确定检验的观点37.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A. 肯定性 B相对性C全面性 D客观性38.真理原就和价值原就的区分不包括 A真理原就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就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就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就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就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

12、价值原就说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就表达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就表达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39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进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40.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制造的,这是一种 A.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41地理环境对社会进展不起打算作用,其缘由不包括(A. 地理环境不能打算社会制度的性质 B. 地理环境不能打算社会形状的更替 C. 地理环境不能影响生产的进展 D. 地理环境对社会进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42. 地理环境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 对个体心理素养的影响实现 C.对个体

13、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 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43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44.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不认为()A. 社会存在打算社会意识的产生和进展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进展完全同步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45上层建筑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4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A. 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47. 生

14、产力反映的是()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A.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48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进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必需适合生产力进展的规律49.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 D.血缘关系50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仍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进展仍是阻碍生产力进展B社会化大生产仍是个体小生产 D封闭的自然经济仍是开放的市场经济51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分

15、在于()A是否具有思想意识 B是否具有自然属性C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D是否具有宗教信仰52.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53.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 人的价值追求 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 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4. 划分经济社会形状所依据的标准是()A.生产力的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C.社会意识的内容 D.政治制度的状况55判定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固 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进展5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状的进展是一个自然历史

16、过程,以下对此观点的懂得,正确的是()A.社会形状的进展具有客观规律性B.社会形状的进展受自然规律的支配C.社会形状的进展是一个纯粹自发的过程D.社会形状的进展不受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57. 人类社会的基本冲突是()A.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B.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之间的冲突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冲突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冲突58. 社会历史进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A. 阶级斗争 B.社会改革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冲突59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划分阶级的唯独标准是()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17、60.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进展的()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C.最终动力 D.唯独动力61. 阶级斗争归根究竟是()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由政治主见的差异引起的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 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62科学的进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进展水平的高低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D意识形状的先进或落后6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坚持“科技优先 ”的方针,其哲学依据不包括()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 科学技术是社会进展的重要动力C: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达D: 科学技术是社会意识形状的重要组成部分6

18、4. 当代,自然科学的进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 科学家的聪慧才智打算的 C.正确的科技政策打算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打算的 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打算的65.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A. 根本的政治路线 B.根本的思想路线C.根本的组织路线 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66.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分在于()A.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洁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67. 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位置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状是()A. 原始社会 B.

19、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68. 不属于简洁商品经济中所包含的各种冲突的是()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冲突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冲突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冲突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冲突69.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 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 D. 交换关系70.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 二者成正比 B.二者成反比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71. 打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一般不包括()A. 生存资料 B.生产资料C.连续和哺育后代所需费用 D.训练培训费用72. 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

20、率仍可以表示为()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7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 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74.价值规律是()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75.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如何增值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7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 个别企业

2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77. 产业资本循环实行的职能形式是()A. 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银行资本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78.资本各形状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淌资本的是()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 D.借贷资本79. 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属于资本周转过程中的()A. 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 D.停工时间80.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22、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8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C.资本积存 D.剩余劳动82. 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 生产相对过剩 B.需求肯定削减C.资本主义基本冲突 D.生产和消费的冲突83. 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84. 资本主义经济进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个别资本规模快速扩大D肯定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85. 对垄断价格懂得不正确的哪一项 A. 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位置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C.

23、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86. 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 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心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87. 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展进入到()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 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88. 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89.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新变化说明()A

24、. 其社会性质已发生本质转变 C.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B.其基本冲突已得到完全解决 D.其社会主要冲突得到了根本缓解90. 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宏大尝试是()A. 十月革命及苏维埃俄国的建立 C.“ 新和谐公社” 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试验B.欧洲革命及民主国家的建立 D.巴黎工人起义和巴黎公社91. “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 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此材料出自以下那一部著作?()A. 德意志意识形状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共产党宣言D. 哥达纲领批判9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 解放

25、生产力,进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93. 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A.列宁 B.斯大林C.布哈林 D.托洛斯基94.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A毁灭资产阶级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取得国家政权D. 毁灭剥削、毁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95.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预备的社会条件是()A. 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96. 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进展 B.人与人关系的高度和谐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D.自然

26、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97.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分在于 A生产力进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全部制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状不同98.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安排C.按需安排 D. 市场经济体制99.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庞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 A. 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制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域的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100.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完全解放C.毁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 论述题第四章1、在市场经济中,价

27、值规律就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 在调剂资源的配置;有人因此认为,只要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此,你是如何熟悉的?思路: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含义、形式、作用、消极后果;资源配置:方式方案和市场;市场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依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依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 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求的失衡, 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纷乱等现象;的宏观调控作用;此观点错误;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应和社会总需 因此,仍需要更好的发挥政府方案第一,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

28、在:第一,自发地调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安排比例;其次,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进展;第三,自发调剂社会收入的安排;其次, 价值规律作用的作用下,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定将资源价格低、获利少的部门, 向价格高、 获利多的部门转移, 从而起到自动调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最终,由于价值规律调剂市场调剂 具有短期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假如仅有市场调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铺张资源;社会经济不稳固,发生经济波动和纷乱;收入安排不公正, 收入差距拉大, 甚至导致严峻的两极分化;所以,单纯的依靠价值规律并不肯定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必需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

29、相结合,才有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2、有观点认为:资本制造利润,劳动获得工资;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思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成为资本、资本主义全部制;资本的生产: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劳动过程的特点、剩余价值的含义与本质、资本的本质与价值率;这观点是错误的;第一, 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制造的剩余价值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 工人通过劳动 制造出包括 c、v、m 在内的价值,但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的酬劳,而是劳动 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其次,各种收人的源泉都是工人制造的新价值;工人的劳动是制造新价值的唯独源泉;当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

30、转化为利润,并在不同剥削集团之间进行安排;第三,资本主义的安排是资本全部者凭借各自对生产要素的全部权,分别占有了劳动者新制造的价值; 资本主义条件下, 生产要素参加价值安排,实质是资本全部者共同瓜分工人制造的剩余价值; 表面上似乎谁也没剥削谁,其实质是混淆了价值制造和价值安排之间的关 系,否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第五章1、有观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因此,进展中 国家应当拒绝全球化;对此,你是如何熟悉的?思路: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的后果;此观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获得较大利

31、益,进展中国家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进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繁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进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2、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殊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才能、社会设施、政策体 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显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 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亲密,相互的依靠越来越强,而有效的 全球性经济和谐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难以防止,2022 年由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明证;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冲

32、突的过程,在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畴加速流淌,进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治理体会,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4、仍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猎取更大的利益;2、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制度会发生质的转变;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为什么?思路:新变化的表现:

33、 1、资本主义国家科技仍在进步,经济进展水平有较大提高;2、资本组合方式在变化,资本社会化趋向进一步增强;3、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加剧,金融资本的统治进一步扩大和加深;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垄断资本实力增强;5、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了新进展;6、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取得强势位置;7、政治经济进展愈益不平稳,资本主义各种冲突在加深;新变化的本质: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进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2、全部制结构的调整没有转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位置; 3、剥削方式的变化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剥削和统

34、治的根基;4、生产力进展没有转变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寄生性和垂死性;义的基本冲突;不赞同此观点;第六章5、资本主义的自我调剂和改良未能排除资本主1、恩格斯指出: “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出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讨论的动身点和供这种讨论使用的方法;” 列宁也指出“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行侵害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假如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 如何懂得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1)从创立进展者角度: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这是革命导师们反复强调的一

35、个问题;(2)从创立过程角度:科学社会主义反对任何狭隘性和封闭性,用于批判地继承人类制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其他阶级的学说和不同的学派,从不实行宗派主义的态度;无论是历史上的仍是现实中的,国际的仍是国内的学说,无论是哪个阶级的代表人物制造的理论,马克思、 恩格斯总是仔细地批判继承,并吸取各个学派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只要是有益的思想,并不由于思想体系的反动而抛弃其中点滴正确的东西;(3)从实践过程角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修正个别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绝不是凝固不变的学说;例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在“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就将取消商品、 货币和市场, 而邓小平在在深

36、刻的总牢固践体会的基础上,又提出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理论;(4)从理论成果角度:科学社会主义经受了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等的进展;这些历史事实都充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封闭的固定的思想体系,而是一个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不断进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正是由于它能与时俱进,所以才能使自身永葆青春;2、如何正确评判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思路:苏联模式的含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苏联模式 ,是指 20 世纪二三十岁月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治

37、理体制的总称;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1.苏联模式高度集中和高度集权的特点,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规划和宏观调控;2.在落后的国家快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巩固和进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后,仅用了 20 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强大的工业国;3.苏联模式制造了苏联难得的社会稳固和政治稳固;4.取得卫国战争的宏大成功,不仅捍卫了社会主义的成功成果,推动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和保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行磨灭的历史奉献;苏联模式的弊端:不行否认,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庞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

38、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苏联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需重视理论创新;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2.经济上生产力进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3.政治上实行专制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4.执政党建设乏力,组织松散,执政资源流失殆尽;苏联模式是人类历史上的宏大模式,它给苏联以及人类带来的庞大奉献是史无前例的;人们不能简洁地将苏联模式中的一些具体形式上的弊端夸大为苏联模式本质上的弊端,更加不能将这些弊端直接作为苏联解体的缘由;对于苏联模式的讨论仍远远不够,我们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来全面辩证地评判苏联模式;第七章1、结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进展历程,谈谈在对将来抱负社会的熟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分 . 思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客观规律与天才创造、社会实践与主观愿望的区分;在展望将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