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性学习课件_第1页
在综合性学习课件_第2页
在综合性学习课件_第3页
在综合性学习课件_第4页
在综合性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教程”向“学程”转化 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思考 宁德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黄丹舟一、带着“温情与敬意”,从经典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教材编排 计划选编古诗文123篇/首(包括阅读单元和“课外古诗词诵读”),除课标推荐的61篇/首外,古诗文篇目数(123篇/首)约占总篇目数(239篇/首)的51%。另外,在“综合性学习”栏目专门设计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类活动,如有朋自远方来家国天下人无信不立君子和而不同等。名家访谈 语文学习2017.7 李节: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 陈文忠:语文之“文”,有三重含义,即文字、文学、文化。文字背后是文学,文学背后是文化。文字、文学、文化,这三者都具有鲜明的民

2、族性,既源于民族传统,又扎根于民族传统。 刘勰: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文心雕龙宗经“赞辞” 西南联大 朱自清:“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化”者,人文化成,人格熏陶者也。经典常谈 浦江清:“文学修养就是人格修养”;借言之,语文教育就是人格教育,就是通过经典训练进行人格教育。 论大学文学院的文学系 罗庸:“学生的思想与感情总需要有所依止,在这方面比较关系最切的要算国文教师了。大半的中学毕业生,对于训育主任和公民教师,不见得有深厚的感情,而对国文教师,往往无形中受很大的影响。那就因为国文课本的内容,比较可以滋润青年枯竭的心灵。所以在现制度下的学校,对于学生心

3、理的陶熔,国文教师实负有很大的责任。” 国文教学与人格陶冶问题聚焦 1.在情感态度上,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经典的“温情与敬意”? 2.教师的心灵远离经典,怎么能指望学生的心灵深入经典呢? 教师深层的任务是“转识成智”,是启迪智慧,培养情趣,陶冶人格。 语文教育具有三种功能,即工具性、人文性和超越性。 超越性:给学生一种境界、情怀、胸襟和信仰。 1.教学要求: 重视诵读、文言知识的积累、文本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思想精髓,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教师素养: 语文教师应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和“继续教育”丰富自己的国学素养,培养对经典的“温

4、情与敬意”,在教学时具有“引经据典”的能力。 唯有贯通古今,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本意,才能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深沉细腻的情感,才能引发更深刻的共鸣而体会古诗词的美感。 (古诗词教学如何贯通古今复旦大学附中 王希明) 【案例】 相传苏轼见王安石残句“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觉得荒唐,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才知道原来“明月”是一种鸟,“黄犬”是一种虫。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很容易被误解为形容七月的炎热,实际上“七月流火”夏历七月火星西下,暑退将寒。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

5、清照醉花阴)教师带领学生查阅资料,做到知人论世。教师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做到随文补充。 【关注】黄荣华:古诗文教学的课程构建 二、本着“认真与努力”,重建知识和能力体系,形成素养 (一)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1.重视语文核心素养 新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包括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等;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案例:名 师 教 读教 师 教 读 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与拓展”栏目,通过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等题目,引导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言语材料; 写作中专门设置

6、了“文从字顺”“语言简明”等专题,引导学生把握习作语言的基本要求; 综合性学习中,设置了“语文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言语素材,拓展语文学习的半径;课后补白系统,将学生的言语经验上升为理性总结,强调学以致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读读写写”栏目,聚焦识字写字,更是夯实学生语言根基的重要板块。2. 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形成阅读能力 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以书法形式体现)、“补白”组成。 预习板块:(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 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期待、勾连以前所学、提供背景知识、提示阅读方法、指出思考问题,目的在引导、

7、铺垫、提高阅读兴趣等。 课后练习:(两个层次:“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 ),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 思考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解决疑难问题。 积累拓展: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 拓展延伸(仿写、续写、改写,课外实践,讨论话题,比较阅读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旁批” “注释” “阅读提示”“读读写写” “补白”组成。(没有设置练习,加大自主阅读的力度)旁批:针对关键之处、文笔精华、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 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启发性和引导性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独到

8、之处指向自主阅读、独立阅读、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三、怀着“执着与热情”,走入更广阔的文学世界(一)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人教社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 每学年两册建立师生读书共同体,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1.制定读书计划:确定名著书目,确定课内重点篇目的作家及代表作品,明确读书意义,读书时间,读书形式,读书任务;2.教师完成名著导读(宣传语)的创作(文字简洁优美,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疑问性,让学生带着兴趣或者疑问阅读);3.引导学生把握作品主题、人物、叙事结构、写法特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阅读内容;4.引导学生赏析经典片段(批注式阅读或评

9、价式阅读对经典片段进行品味,借鉴并仿写有价值的写作方法)5.引领学生挖掘文本深层内涵,落实阅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能力;6.建立评价体系,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客观评价;7.查找名著的评论性文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8.向学生推荐相关链接网站;9.设计并开展丰富的趣味阅读活动;10师生撰写书评。(附:书目推荐)(二)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学习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整体规划(三)借助写作方法的引导,找到“学会写作”的门径第一,阅读、写作双线交织,更加注重读写结合。猫一线贯穿猫安排主次和详略鸟开篇点出中心狼结尾点题第二,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匹配,更加注重生活价值。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季节变化第二单元写亲情故事第三单元写熟悉的同学或者偶像第四单元多事写一人第五单元写“餐桌前的谈话”第三,作文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更加注重序列化。“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收集素材“学会记事” 用好素材“写人要抓住特点”写得有特点“思路要清晰”写得有思路“如何突出中心”写得有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得有意思第四,方法指导散点渗透在教材中,更加重视梯度性特点。春怎样写比喻句?济南的冬天风景片段雨的四季从视、听、嗅觉写景古代诗四首景物组合第五,写作要求丰富多元,更加注重多体写作。绘画写生五官刻画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