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量表_第1页
肌力评定量表_第2页
肌力评定量表_第3页
肌力评定量表_第4页
肌力评定量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肌力评定内容目前肌力评估方法大致分两种:手法肌力检查、器械肌力检查手法肌力检查目前有3种标准:Lovett分级、M.R.C.分级、Kendall百分比器械肌力检查下又分:等 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检查、等速肌力测定。一、肌力检查与评价肌力是指肌肉兴奋后收缩所产生的动力和 张力,耐力则指维持一定时间收缩或多次反复收缩的能力。决定肌力大小的因素有神经系统功能状态、肌肉 的生理横断面、收缩前的肌肉长度和肌肉作用力臂长度,而耐力的大小则和可以取得的肌收缩的能量有关。 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一)手法检查与MMT(Manual Muscle Testing)六级标准衡量这种检查方法为目前最常用,衡量标准已

2、 为各国学者所认可。1【检查方法】先嘱被检查者作主动运动,注意观察其运动的力量和幅度;然后检查者给予一定的阻力,让被检查者作对抗 运动,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依次检查各关节的运动力量,并注意两侧对比。(1)上肢肌力:双上肢前平举、侧平举、后举检查看关节肌肉力量;屈肘、伸肘,检查肱二头肌、肱三肌力量;屈腕、伸 腕,检查腕部肌力量;五指分开相对、并拢、屈曲、伸直,检查各指关节肌肉力量。(2)下肢肌力:仰卧位直抬腿、大腿内收、外展,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收、外展肌肉力量;仰卧位直抬腿 及膝关节屈曲,检查伸髋 及屈膝肌群力量;仰卧位双下肢伸直,踝关节跖屈、背屈、内翻、外翻,检查踝关节肌肉力量。2【评定标准】

3、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I级可见到或触摸到肌肉轻微的收缩,但无肢体运动。II级肢体可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III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IV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V级肌力正常二、肌张力【定义】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 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 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 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

4、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软,不能保持正常外形及弹力,被动运动时的阻力较正常减退,活动幅度大,见 于周围神经疾患、深感觉障碍疾患、小脑疾患、低血钾瘫痪,可见于某些深昏迷患者及肌肉疾病患者。低碍 肌肉松弛时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减退,肌内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 临床表现有异。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周围神经损 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力降低,肌无力、伴 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脊髓后索或周围神经的本体感觉纤维损害时常伴有感觉及深反射 消失,步行呈感觉性共济失调

5、步态。小脑系统损害时伴运动性共济失调,步行呈蹒跚步态。新纹状体病变时 伴舞蹈样运动。肌张力增高:表现为骨肉较坚实,被动运动时阻力较正常增大,活动幅度受限。也可分痉挛性、呈强直性 两种。痉挛性的肌张力增高伴发于锥本束损害,脊髓反射受到易化。被动运动患者关节时,在肌张力增高情 况下出现阻抗感,这种阻抗感与被运动的速度有关。快速地牵伸在缩短状态中的肌肉时立即引起收缩、感到 痉挛状态,牵伸到一定幅度时,阻力又突然消失,即所谓摺刀样肌张力增高。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和“痉挛” 无关,后者单指一种不自主的肌收缩。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某些锥体外系病变中的特殊张力变化,其肌张 力增高有选择性,上肢以内收肌、屈肌与旋

6、前肌为主,下肢以伸肌肌张力增高占优势。被动运动患者肢体时 所遇到的阻力一般比痉挛性者小,但和肌肉当时的长度即收缩形态并无关系,在伸肌和屈肌间也没有区别。 无论动作的速度、幅度、方向如何,都遇到同等的阻力。这种肌张力增高称为铅管样强直,如因伴发震颤而 产生交替性的松、紧变化,称为齿轮样强直。去大脑强直时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强直,下肢伸直位,上肢 屈曲头向后背。、Lovett分级法分级表现0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1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运动5能抗重力和充分阻力的运动一)百分数分

7、级法:这一方法按照抗重力运动幅度和抗阻力运动幅度为依据,将肌力从0100%加以分级,同时在平定中还加入了受试者存在的疲劳因素。二)MRC分级法:这一方法在Lovett分级法的基础上运动幅度的程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细分,若被测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右上角加+ ”,稍差则在右上角加“-气以弥补Lovett分级法评分标准的不足。级别英义简与特征5N能对抗与正常相应肌肉相同的阻力,且能作全范围的活动5N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4+G+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 阻力4G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阻力达不至15级水平-4G

8、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3+F+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3F能对抗重力运动,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不能对抗任 何阻力-3F能对抗重力运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2+P能对抗重力运动,但运动范围小于50%2P不能抗重力,但在消除重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2P消除重力影响时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1T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0Z无任何肌肉收缩评定标准的依据(1)重力因素1)当肌肉(或肌群)能对抗重力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垂直运动)时,则定为 3级。2)在去除重力情况下能作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水平运动时),则

9、定位 2级。3)当无法作水平运动时,也可用垂直面上达到部分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来替代,此时也定位2 级。(2)肌肉(或肌群)收缩迹象1)当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时,定位1级。2)当无收缩迹象时定为0级。(3) 外加阻力:对肌力在3级以上的肌肉(或肌群)人为施加阻力,并根据施加阻力的大小评定4级和5级肌力。有时也可通过对阻力大小的进一步细化,而采用“ + “、” - “。(4)运动幅度:通过运动幅度的划分可增加评定的客观性,尤其是在重力检查时。1) 若运动幅度达不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时,则评定为低一级标准加“+ “的水平2)若运动幅度达到1/2全关节活动范围以上,但尚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值以内时,则

10、评定为高一级 标准加“一“的水平。操作方法(1)选择温暖的房间,使患者保持姿势的平面应良好固定。(2)患者适当地去除一些可能影响评定结果的衣物。(3)向患者解释评定的目的,以使患者理解,并予以良好的配合。(4)通过关节活动度评定检查所涉及的所有关节。(5)评定前,将患者评定所涉及的身体节段按要求置于稳定的位置。(6)评定者按要求用手将患者所需评定的躯干或肢体固定,使之处于能够单纯完成某一动作的最佳位置,并避免相应关节的随意活动,减少协同肌、拮抗肌等的作用。(7)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力检查、肌肉收缩检查、抗阻检查和运动幅度检查方法。首先应采用重力检查(垂直向上抗重力的全关节活动范围主动收

11、缩);若能完成,则进一步观察其抗阻收缩情况和所完成的抗阻收缩水平能否与正常的同 名肌(或肌群)相等;若不能完成,则采用消除重力影响后(以借助吊带悬挂远端肢体或 在光滑平板上完成或改用水平方向的运动方式)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若消除 重力影响仍不能完成,则通过目测或触诊的方式感受不引起关节活动的收缩。(8)记录评定结果记录方法(1)肌力按05级(或以此为基础加“ + “号或”-“)记录。(2)若所测部位存在被动运动受限时,应记录可动范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如肘关节被动运动限制在90。时,其可动范围为090评定肌力为3级时,应记录为090 /3级。除此之外,对存在的疼

12、痛或肌肉收缩启动 位置受限等因素也应有所记录。(3)若同时存在有痉挛,可加“ S “或” SS”( S- spasticity);若存有痉挛,可加“ C”或“ CC”( C contracture ),以示存在痉挛或挛缩等情况。(4 )深部肌肉1级和0级情况有时难以辨别,可加用“?”表示。(5 )全面的徒手肌力评定可采用表格方式依上述记录方法逐一记录注意事项(1 )使用范围:徒手肌力评定主要适用于肌肉本身、运动终板和下运动神经元疾患所引起的肌力 变化(尤为肌力低下)的程度及范围。若上运动神经元疾患(如脑瘫、继发于脑血管意外 的偏瘫等)引起的肌力变化,性质则不相同,此时虽存在肌力低下,但由于反射

13、活动的变 化和整个肌肉协同运动的改变,因此在这种情况时,除非完全迟缓阶段或肌肉功能已恢复 至自主随意收缩,否则不宜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方法。(2 )评定规范化:在评定过程中,应对患者姿势和躯干、肢体位置进行标准摆放,并对近端关节 进行良好的固定,以防止代偿运动及其他干扰因素。评定者在重力检查、抗阻检查、肌肉 收缩检查和运动幅度检查中应注意操作的正确性,以减少主观因素,保证评定的信度和效 度。同时应正确记录评定结果。(3 )避免疼痛:在评定过程中患者不应出现疼痛感,尤其是在抗阻检查采用制动试验时,阻力 应徐徐增加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和疼痛迹象,一旦发生,应立即中止继续增加阻力。(4 )避免疲劳:必

14、要时可采用筛选试验。例如患者肢体被动地有评定者置于某一可进行正常肌力 评定而不必考虑重力的体位时,患者能抗阻力保持体位,则可快速作出5级或4级的判 定,反之则采用4级以下的标准评定。此外,结合两侧肢体的评定也可作为筛选方法。(5)注意结合其他功能评定:肌力情况与肌肉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密不可分,因此,在徒手肌力评 定前应对所测肌肉(或肌群)的萎缩、肥大情况及两侧同名肌(或肌群)的对称情况也应析。肌力评定肌力(muscle strength)是指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 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也可认为是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为绝对肌力。肌力评估是 测定受试者

15、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以此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一、肌肉的分类(一)原动肌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 动肌。(二)拮抗肌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或肌群。例如伸肘时,肱三头肌使肘关节伸直,而肱 二头肌的作用与之相反,为拮抗肌。(三)协同肌又称合作肌,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肉或肌群。分为副动肌、中和 肌、固定肌三种类型。二、肌肉收缩类型(一)等长收缩即静力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增加,但肌纤维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 生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固定体位。(二)等张收缩即动力性收缩,是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不变,但

16、肌纤维长度伸长或 缩短,从而引起关节运动的收缩方式。向心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纤维长度缩短的收缩方式,如屈肘时的 肱二头肌收缩。离心性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远离,肌纤维长度增加的收缩方式。是对抗关节 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如依靠前臂重力伸肘时,肱二头肌离心 性收缩以控制前臂坠落的速度。三、肌力评定目的1.确定有无肌力减弱及肌力减弱的部位与程度;2.辅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3.预 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或畸形;4.为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依据;客观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四、结果记录与分析(一)记录内容与方法依据肌力

17、分级标准记录肌力等级:05级,必要时注明“ + ”,“-”号;若关节活动受限,应记录范围;有痉挛、挛缩、疼痛或未能按规定体位检查时等应注明。(二)结果分析根据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或MRC分级法评定标准判断患者的肌力等级,并分析造成肌力障碍 的原因。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评定和器械测试两大类,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法评定标准(表5-1 )或MRC分级法评定标准(表5-2 ),要求受试者在标准测试体位下,即 在减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完成标准动作。检查时主要的依据因素包括:检查者施加的 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比;肌肉能否抗重力运动;关节能否做全范围运动;关节运动主动肌有无 收缩。(-)上

18、肢王要肌肉(或肌群)的徒手肌力评定1.肩胸关节运动主动肌神经支配检杳及评定5. 4级3级2、1级内收斜方肌着形肌副神经、C37眉胛背神经&俯卧位,两者后伸使眉 胛骨内收,阻力施于眉 胛外角将肩胛胃向外 推。休位同左,无阻 力下可做全范围 的肩胸关节内 收。休位同左,可完 成部分动作或在 眉胛冈上腐京及肌 肉收缩。内收、下降斜方肌下部副神经、C?7俯卧位,一皆前伸,内 旋,做下拉动作,阻力 施于眉胛外角将肩胛骨 向上外推。体位同左,无阻 力下可做全范围 下拉动作。体位同左.可完 成部分动作或可 扪及肌肉收缩。上提斜方肌 上部 肩胛提 肌副神经、肩胛背神经、C坐位,两臂自然下垂,做 金条肩动作,阻

19、力旌于眉锁 关节上方将肩向下压。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全范围耸眉动作。俯卧位能主动耸 眉或在颈椎两侧 扪及肌肉收缩。外展、外旗2 -启月,前锯肌么关节胸长神经、Cs-7坐位,一皆前平举,屈肘,上背做向前移 动作,阻力购于上背 远端将其肘部后推。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全范围的向的移动作。体位同左,托住 上臂后,可完成 舸移动化或在 肩胛骨内缮扪 及肌肉收缩。运动王动肌神经支配检查及评定5、4级3级2 1级前屈三角肌 前部 喙肱肌腋神经S11 缴屈屈拇短肌正中神经、手心向上,做屈拇 动作,阻力施于拇 指近节筝侧面。体位同左,无阻 力下可做全范围 屈拇。体位同左,有一定屈 拇活动或在第一拿骨 拿侧扪

20、到肌肉收缩。伸伸拇短肌梯神经、C-前者及腕中立位,固 定第一拿骨,做伸拇 动作,阻力施于拇指 近节背面。体位同左,无阻 力下可做全范围 伸拇。体位同左,有一定伸 拇活动或在第一拿骨 背侧扪到肌肉收缩。(二)下肢主要肌肉(或肌群)的徒手肌力评定1 关节运动 主动肌神经支配检查及评定5、4级3级2. 1级屈曲 路腰肌 匿丛神经,仰卧位或坐位,小 体位同左,无 被检侧侧卧,托起上方L/3腿床缘外下垂,固 阻力下可全 范 下肢,可主动屈瞬或在定骨盆:屈音景,阻围屈喷。腹股沟上缮可触及肌肉力施于膝上。收缩。伸展 臀大肌 臀下神经.俯卧位,测臀大肌 体位同左,无 被检侧侧卧,托起上方11.拇指指间关节运动

21、王动肌神经支配检查及评定5、4级3级2、1级屈拇长肌正中神经.c-$手心向上,固定拇指近节:屈指间关节,阻力施干拇指远 节拿侧面。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做 全范围屈拇。体位同左,有一定 屈拇活动或在捋指 近节指骨拿面扪到 肌肉收缩。伸拇长肌梯神经、C-前者及腕中立位, 固定拇指近节:伸指 回关节,限力施于拇 指远节背面。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做 全范围伸拇。体位同左,有一定 伸拇活动或在拇指 近节指骨背面扪到 肌肉收缩。胭绳肌L坐骨神经、L, S:时屈膝,测胭绳肌时 伸膝:伸音景,阻力施 于大腿远端。阻力下可全范围伸。下肢:可主动伸匪或在臂 部或坐骨结节下方可触 及肌肉收缩。内收 内收肌群股薄

22、肌耻骨肌内孔神经、坐骨神经、Lm闭孔神经、Lz内孔神经、L:3被检侧侧卧,托起上方下肢:簇内收,阻力施于大腿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全范围费宽内收.仰卧位,受检下肢放滑板 上可土动内收或翘及 肌肉收缩。外展 臀中肌臀小肌、普上神经、L心对侧卧位,下方下肢 屈曲,固定骨盆, 外展,阻力施于大腿 、二?7少远U而。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做全 范围的霰外展 动作。仰卧位,受检下肢放滑板 上可土动夕卜展或 在大 转子上方可扪及肌肉收 缩。I Sz2膝关节内旗普小肌阔筋膜张肌髻上神经、Ly S坐位.小腿在床外 下垂:小腿摆向外 侧阻力施于小腿远 而外侧。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全范国的匪内旗动作。仰卧位,腿伸

23、直:可部分颔内施或在大转子上方可触及肌肉收缩。外旗股方肌 梨状肌 弩大肌 上、下 打肌 内孔 内、外肌富氏丛神经.L, Si警下神经.舐丛神经.l5 XS内孔神经.L3丛神经.坐位小腿在床缮外下垂:小腿摆问 内侧,阻刀砸于小 腿远端内侧。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全范围的者兑外旅动作。仰卧位.腿伸宜:可部分颤外旅或在大转子上万1$及肌肉牧缩。运动王动肌神经支配检查及评定5、4级3级2、1级屈曲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坐骨神经,L Sz俯卧位:屈膝, 阻力施于小腿 迈师。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全范围屈膝。禳检侧侧卧,托起上方 下 肢,可主动屈膝或在胭窝 两侧触及肌肉收缩。伸展股四头肌股神经,L37仰卧或

24、坐位,小 腿在床壕外下 垂:伸膝,阻力 施于小腿远端。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全范 围伸膝。很检侧侧卧,托起上方下肢,可主动伸膝或妊 及基隹韧带活动。3踝关节运动王动肌神经支1己检否及评定5、4级3级2、1级跖屈腓肠肌比目鱼 肌胫神经,Sz俯卧位,测腓肠肌时膝 伸,洌比目鱼肌时膝 屈,踝跖屈,阻力施于 足跟O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做全 范围的踉跖屈 动作。被检侧侧卧位,固 定小腿:踝关节可 王动跖屈或食里及肌 肉收缩。内翻背伸胫前肌腓深神经,Ly坐位,小腿在床缮外下 垂:足内翻同时踝背 伸,阻力加于足背内缘 向下、外方推。体位同左,无 阻力下可做足 内翻背伸动 作。被检侧侧卧位,固 定小腿:踝关

25、节可 王动足内狐同时踝 背伸或触及肌 肉收缩。内胡跖屈胫后肌胫神经,Si被检侧侧卧位,足在床 壕外,足内翻同时跖屈, 阻力加于足内缘向上、外 方推。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踝内翻跖屈动作。仰卧位,固罡小腿, 可主动踝内翻跖屈 或可在内踝后腔及 肌肉收缩。外翻跖屈腓骨长、短腓浅神经,Ls, Si对侧卧位:使跖屈的足 外翻,阻力加于足外冢向 内上方推。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做足跖屈外钢仰卧位,固定小腿,可王动做踝跖屈外翻动作或可动作。在外踝后触及肌肉 收缩。3跖趾关节运动主动肌神经支配检杳及评定5、4级3级2s 1级屈蚓状肌屈拇短 肌内外侧跖神经.L.xSl 3仰卧位踝中立位,固正跖骨:屈或伸跖趾关节,阻力施于趾 近节跖侧或背侧。体位同左,无阻力下可屈或伸跖趾关节。体位同左,可部分 屈、伸跖趾关节或 翘及肌肉收缩。伸伸趾长 短肌 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