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汇英中学七上期末语文试卷默写。(1) 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2) 默写夜雨寄北 , 。 , 。(3) 岐王宅里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4) 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不舍昼夜。(子罕)(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请根据拼音写汉字。(1) 一个人做事情应该专心致志。心无(png w) 。(2)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gn h) 了。(3) 冬天的早晨,门口(qun f) 着一只很可怜的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4) 我想那(pio mio) 的空中

2、,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孩子病因不明,继续飞行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机上全体乘客随声附和机长,同意飞机返航回武汉。B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C杞人忧天在今天有很大的正面说法,对保护大自然,保护水资源,保护清新的天空具有积极的意义。D齐白石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灵机一动,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了。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一句是 A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建设和筹备,中国规模最大的青铜专题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建设”和“筹备”互换位置)B大兴机场开航即具备世界

3、最高等级的低能见度运行保障,将有效减少雾,霾等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提高航班正点率。(在“保障”后面加上“能力”)C今天,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的中国人民,已不再是仅仅追求吃穿用住,而是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而是”改成“真是”)D现实中有一些人在面对舍与得时,因为舍不得放下眼前所拥有的,往往错失时机,犹豫不决,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错失时机”与“犹豫不决”交换位置)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农民日报北京 10 月 20 日电 上世纪 80 年代,乔诺在新疆的一次旅行中遇到一个不平凡的老人,一个孤独而安详的牧羊人,一个植树的老人。他在新疆沙漠里种了成千上万的树。随着时

4、间的流逝,老人实现了他的梦想:他一棵一棵的把小树苗进行松土、浇水、杀虫、施肥,小树苗一半死亡一半成长起来了。就这样,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着成千上万的白桦树。微风吹过充满生机。课内文言文。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非淡泊无以明志 ii 非宁静无以致远 iii 非学无以广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i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ii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5、3)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诫,又作“戒”,劝解、劝勉之意。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解、劝勉的信。B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C诸葛亮将立志、学习、成才紧密联系在一起,告诚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D本文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是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课外文言文。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

6、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选自百喻经)【注释】适:到去。缘:因为。味败:味觉败坏。(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主人既闻/有闻而传之者B缘有盐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遂自念日/遂成枯落D愚人食盐不已/骨已尽矣(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反 为 其 患 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3) 说说这则寓言寓意是什么?阅读课内现代文,回答问题。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

7、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责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

8、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执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料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9、。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10、,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 阅读段,请分点概括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2)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是纪念文章的典范之作。B第段对白求恩既有正面介绍,又有侧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同志的佩服和感动就是正面介绍。C第段毛泽东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意在说明作为一名革命者,单纯讲政治是不够的,还要专心业务,精研技术。D第段先记叙同白求恩的交往,后从“我”的心情推及到大家的心情,从而自然过渡到论述学习白求恩

11、精神的意义。课外现代文。毽子里的铜钱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

12、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

13、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了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键子,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老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老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老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

14、,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老师慈和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慈祥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1) 通读会文,梳理情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老人送“我”小山薯 老人再送“我”小山薯 (2) 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处加点词“愣愣地”的不同含义,及体现的人物心理。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卖烤山薯老人的人物形象。(4) 你认为二婶会补给老人一枚铜板吗?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附加题:阅读下面名

15、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

16、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1) 1926 年,鲁迅先生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以 为总题目发表于莽原, 1928 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2) 请选取朝花夕拾,谈谈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结合文章,谈一谈寿镜吾老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按要求写作。请以“感动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

17、得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答案1. 【答案】(1) 尚思为国戍轮台;铁马冰河入梦来(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崔九堂前几度闻;落花时节又逢君(4) 逝者如斯夫(5) 俭以养德【解析】(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戍”的写法。(2)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涨”“夜”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3) 本题考

18、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要求背诵的诗词要熟记,注意书写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同学们做这类题时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我们根据“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可知,答案为“马逝者如斯夫”,要注意“逝”的写法。(5)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2. 【答案】(1) 旁骛(2) 干涸(3) 蜷伏(4) 缥缈【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需要注意“旁骛”指对正业不专心而追求其他。“骛”意思是追求,要结合意思与“鹜”区分开。(2)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干涸”指的是河道、池塘等的水干

19、枯。注意与“干枯”用法的区分。(3)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蜷伏”指躯体伏卧;引申为屈服,驯服。注意与“蜷缩”用法的区分。(4)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缥缈”意思是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一般指格外难得、遥不可及的东西,井非指虚无,不存在于现实的东西。也可形容富有美感。注意 “缥缈”的偏旁,要认真识记,注意与“飘渺”的区别,“飘渺”多用于一些想象中的事物。3. 【答案】A【解析】A.“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不符合语境。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符合语境。C.“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

20、际的事物。符合语境。D.“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符合语境。 故选 A。4. 【答案】C【解析】C 用词不当。将“追求吃穿用住”改为“满足于吃穿用住”。故选 C。5. 【答案】植树的牧羊人;或植树的老人。【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拟写新闻标题。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句,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组织成句。细读文段,可以发现文段中写到了一个”老人”,围绕这个人物写了主要事件“植树”。据此整合成型即可。6. 【答案】(1)

21、 i 明确、坚定。ii 达到。iii 增长。(2) i 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ii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3) D【解析】(1) i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非淡泊无以明志”翻译为“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意思是“明确,坚定”。ii “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为“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意思是“达到”。iii “非学无以广才”翻译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意思是“增长”。(2

22、) i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句中“以”是介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修身”意思是“修养身心”。ii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句中“淫慢”意思是“放纵懈怠”,“励精”意思是“振奋精神”,“险躁”意思是“轻薄浮躁”,“冶性”意思是“修养性情”。据此翻译即可。(3) 方法一: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D 项中诸葛亮不是魏国政治家、军事家,而是蜀国。故选 D。方法二: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

23、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7. 【答案】(1) A(2) 反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3) 示例:做任何事都要有个限度,恰到好处时才显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解析】

24、(1) 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A.听说/听说;B.缘故/原来;C.于/最终;D.停止/已经。故选 A。(2)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翻译为“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太多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据此断句为: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3)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文中写了愚人看到友人在饭菜里放盐后,感觉菜变得无比鲜美,于是认为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于是大肆吃盐的故事,告诉人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

25、也会给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参考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太多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8. 【答案】(1)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2)赞扬白求恩同

26、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2) 示例:第段,把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相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3) B【解析】(1) 找到每段的中心句,便可作答。(2) 示例:第段,把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相对比,一正一反,分外鲜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第段,把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

27、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相对比,第段,把白求恩同志和“一班见异思迁的人”“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相对比。(任答一点即可)(3) B 项“从前线回来的人”和“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对白求恩同志的佩服和感动是侧面介绍。9. 【答案】(1) 二婶买山薯;“我”给老人铜钱;老师表扬并安慰“我”(2) 第一处“愣愣地的”写出了老人很不快乐的心情,他担心二婶遗忘甚至不给她所欠的那个铜板,造成自己生意亏本。第二处“愣愣地”写出了“我”难过、不安的心情,“我”看到老人不快乐的样子,想到自己也没钱给,就越发觉得心里难过、不安。(3) 从他看出“我”想吃烤山薯却没有钱后两次免

28、费送给“我”烤山薯,可以看出他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小孩子;从他面对二婶只给九个铜板却拿走十个铜板烤山薯的贪便宜,只是愣愣望着二婶家门,看出他老实,不与人计较。(4) 示例一:我认为她会补。因为二婶说了只带了九个铜板,下回会补给老人;而且老师也认为二婶会补给老人。示例二:我认为她不会补。因为老人都说了九个铜板会亏本,二婶却还是捧着山薯回家,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征求老人的意见,说的话只是敷衍;并且,二婶家就在门前,她却并没有回家拿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虚伪、贪小便宜的人。【解析】(1)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文中第段写“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白送给“我”;

29、第段写“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缺少给了老人一个铜板;写“我”看到老人的表情感到很难过,于是“急急忙忙撕开健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但是老人并没收;最后“我”“回到书房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面带微笑表扬了“我”。据此概括作答。(2)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将句子还原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句中“老人愣愣的”是因为隔壁二婶买山薯,少给了他钱,虽然口口声声说会补上的,但老人拍心她不讲诚信,所以此时老人心里很难过。“我愣愣地”是因为看到老人因为二婶少给一个铜板而

30、难过,而想想自己,自己没有花钱却吃到了山薯,这让“我”很是不安。据此理解作答。(3)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文中“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递给我”等句子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淳朴;从“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可以看出老人面对贪便宜的二婶,表现出很无能为力,也不去辩解,表现了他的老实。据此理解作答。(4)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二婶会补给老人一枚铜板吗”这个问

31、题,我们可以联系文中的相关情节,找出理由和依据来加以分析。你可以认为会,因为在结尾老师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所以我们都相信二婶的人品,相信她是真的带钱少了,这样的结局也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你也可以认为不会,因为从“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就进家里了”一句中语言和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二婶并没有拿这件事当回事,她的态度不够诚恳,这注定了她就是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所以她不会给老人补钱的。10. 【答案】(1) 旧事重提(2) 阿长与,阿长为童年的鲁迅买来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使童年的鲁迅逐步对文学发生了兴趣,乃至影响了他一生的文学道路;父亲的病,由于父亲的病而奔走药铺与当铺,看到那

32、些所谓的“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他们勒索钱财、巫医不分、故弄玄虚,使鲁迅在受尽世态炎凉中引发了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走上了学医救民的道路;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改变了鲁迅学医的想法,从而有了后面的弃医从文。(3)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朝花夕拾作于 1926 年 2 月至 11 月,共 10 篇。前 5 篇写于北京,后 5 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 年 5 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 月又写了后记。据此作答。(2) 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理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一篇篇文章真实的

33、记录了鲁迅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其中的阿长与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文章来分析早年的经历对鲁迅成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影响。例如长妈妈给“我”的山海经激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父亲的痛苦去世让“我”对中国传统的中医丧失了信心,于是产生了去日本学医的想法。在仙台,目睹了枪毙犯人的影片,被中国人的思想状态触动,于是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据此理解作答。(3) 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寿镜吾老先生是给鲁迅影响比较深刻的一位老师。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小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他的。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像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他也没有像闰土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11. 【答案】感动在我身边 16 岁的我,本应是情感复杂的年龄,可我却不知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