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热”的文化透视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国学热”一谈到“国学热”,很多人不由得会想到历史上的文化复古。那么,时下的“国学热”是否是一种文化复古现象?表面上像, 其实不然。这样认为主要是因 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迁,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经与以前有很大差别。 历史的车 轮已驶入21世纪,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轨道。此时,国际化浪潮汹涌澎湃, 社会信息传递日益便捷,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 在 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热”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众多文化潮流 中的一支,完全不必担心“国学热”的出现会改变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方向。更 何况现在真正有国学基础知识的人或真正懂国学的人
2、是越来越少了,而不是越来越多。在浮躁之气十分盛行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能真正静下心来读书,无论是读 现代的书或古代的书,都是我们应该鼓励的。大家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一位很著名的文化大家叫钱玄同, 曾经 发表文章呼吁废除汉字,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钱玄同并不总是那么1 极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他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开始变得很平和,甚至主张对 当时的国学研究采取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如在 1926年4月8日,致周作人的信 中,他就说:“我们以后,不要再用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 人之匡正的态度来作她地之相了。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 度很应改变。若有人肯研究孔教与旧文学
3、,鲤理而整之,这是求之不可得的事。即使那整理的人,佩服孔教与旧文学,只是所佩服的确是他们的精髓的一部分, 也是很正当,很应该的。但即便盲目的崇拜孔教与旧文学,只要是他一人的信仰, 不波及社会一一波及社会,亦当以有害于社会为界一一也应该听其自由。”我很佩服钱玄同先生这种包容、平和的心态,这或许也是我们对“国学热”应该采取 的态度。“国学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海外华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也进一步增强。“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是这种认同感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考察“国学”倡导者的文化背景, 应当说这些
4、人对“国学”的认知并不一致,甚至是参差不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一致的他们提倡国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华人世界的凝聚力。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真正能将华人世界联系在一起的, 除了黄皮肤、黑眼睛和华 语之外,可能更多的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 应当说,这种历史文化的 认同在所有的华人,特别是海外华侨的心中,都是时刻存在的。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这种认同感的强弱程度是不同的: 当中国国力十分虚弱时,这种认同感 是潜在的,甚至被掩藏了起来;当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时,这种认同感则会强烈 地表现出来。海外有不少华人对中国
5、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 或者有着深 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国学热”的出现和升温,除了国内的自发因素外,也与海外一些华人的推动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件有益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的事情。“国学热”能否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主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儒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了严厉批判, 儒学的独尊地 位也被打破了,从此国学淡出意识形态领域,成了书斋里的研究对象。尽管在五 四之后,诸子学研究也曾“热” 了一阵,但总体上是呈变冷趋势。在西化思潮的 激荡下,国学始终处于据守地位,并由传统社会的主流变为现代社会的支流和潜箜3国学热”事实上只是一种文化流,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在这种背景下,现象,而非文化发展趋
6、势,更不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文化的主流。尽管一些倡导国学的人认为,21世纪是国学(或儒学)复兴的世纪,但是,国学在现实社会所遭受的挫折的确不能让人相信这种断言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学”在目前其实只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而对现实社会不可能也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推动“国学热”进一步升 温的动力也不足。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国学”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但 却无法解决人人必须面临的衣、食、住、行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北京大学文 史哲综合实验班(有人称之为“国学大师班”)在新世纪之初停止招生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长期以来,倡导国学的人认为关于国学不能复兴的分析和推
7、断属于实用主义的,并认为国学之所以在近代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批判就是因为实用主义支配了人们的头脑,而倡导国学就是要让人们摆脱实用主义的困扰。的确,正是由于实用主义盛行,很多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被遗弃了。 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之所以被现代所代替,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得以存在和绵延的农业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而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文明正在主导人们的生活。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中那些代表人类共同美德和追求的东西仍将会得到保存和 发扬,而那些属于传统时代的部分会被淘汰和遗弃。国学难以成为现代中国的文化主流,但国学毕竟又是中
8、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 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因此,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绵延 与发展,又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目前“国学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试图通过 教育干预来复兴国学。一些高等院校设立国学班或国学院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国学教育来传播国学, 并培养出一些大师级的国学研究人员。 这种 愿望的确很良好,但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确值得商榷。 回顾近代以来,特别是科 举废除以后一些著名国学大师的成长和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些国学大师大多不 是由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是凭着对国学的浓厚兴趣自学成才的。例如鲁迅、 胡适、陈寅恪、梁漱溟、启功等人,他们的国学根底并不是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 这些例子表明,要使国学研究代有传人,教育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通过正面 引导促使一些年轻人对国学感兴趣,进而潜心国学研究。总之,对于当前的“国学热”,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设计催款合同协议
- 合同款转移补充协议
- 高端洗护采购合同协议
- 合同撤诉调解协议书范本
- 店面房出租合同协议范本
- 建筑安装改造合同协议
- 专家聘请劳务合同协议
- 建筑消防备案合同协议
- 工程砖墙承包合同协议
- 开发报建咨询合同协议
- 售后服务计划-措施及服务承诺
- 贷款资料真实性承诺书
- TSTIC 110075-2022 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
- GB/T 35347-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站
- 人工智能发展史课件
- 医院定量检验性能验证实验方案设计
- 《组织行为学》题库(含答案)
- 重医大小儿外科学教案11先天性肠闭锁、肠狭窄及肠旋转不良
- DB22∕T 2797.1-2017 玄武岩纤维复合筋及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规范 第1部分:玄武岩纤维复合筋
- 资产评估案例分析-——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五年级奥数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