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30 页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桃花源记一 、填空题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 陶渊明,又名 陶潜 ,字 元亮 ,私谥 靖节 ,自号 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 时期著名的诗人。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 世外桃源 ,现在用来比喻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缘溪行(沿着)(前行) 2.夹岸数百步(几)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错杂的样子)5.复前行(再、又) 6.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7.林尽水源(尽头) 8.初极狭(刚)(狭窄) 9.才通人(只、仅)10.土地平旷(开阔)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

2、.桑竹之属(类)13.悉如外人(都)14.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1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16.乃大惊(于是)1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18.咸来问讯(都)19.率妻子邑人(带领)(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 20.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21.遂与外人(于是,就)22.乃不知有汉(竟然) 23.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24.延至其家(邀请) 25.此中人语云(告诉)26.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对)27.便扶向路(沿着)(从前的)28.处处志之(做标记) 29.及郡下(到)30.诣太守(到) 31.遣人随其往(派) 32.寻向所志(寻找)(标记) 33.欣然规往

3、(计划)34.未果(没有实现)35.寻病终(随即) 36.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37.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38不复出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 39.后遂无问津者(问津,问路;津,渡口)40.具言所闻(详细) 50.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三、重点虚词1.之: 忘路之远近( 结构助词,的) 桑竹之属(复指代词,“这”,指代前面良田、美池、桑竹) 渔人甚异之 (代词,代桃林) 处处志之(句末语气助词) 2.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 3.乃:乃不知有汉(竟然) 乃大惊( 于是 ) 4.然:豁然开朗(的样子) 屋舍俨然(的样子

4、) 5.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遂迷(最终) 后遂无问津者(就)5.其:欲穷其林(指示代词,那) 得其船(他的) 遣人随其往(代词,代渔人)四 、翻译下列语句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渔人)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长达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花和青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 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n)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都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3.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译文:(村人)看见了渔人,就非常的惊讶,问(渔人)是从

5、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 4.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译文:(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经历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6. 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wi)外人道也。”译文:村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7.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8.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译文:(刘子骥)最终却没有实现

6、,不久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问询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1.桃花源记一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渔人进入桃花源先后为顺序,从 发现桃花源 到 访问桃花源 ,再到 离开桃花源 ,到 再访桃花源 一线贯之,串连全文。2. 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 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长时间与世隔绝。 4. 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

7、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5.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和批判。 陋室铭一 、填空题1.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其特点是用韵的 。2.陋室铭选自 全唐文 ,作者是 刘禹锡 ,字 梦得 , 唐 代洛阳人,著名

8、 文学家, 诗人 。著有 刘宾客文集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有仙则名(出名) 2有龙则灵(灵异) 3斯是陋室(这) 4惟吾德馨(只)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6往来无白丁(贫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可以调素琴(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 8阅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等乐器,指奏乐的声音)(使扰乱) 10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身体)11.何陋之有(哪里)12. 苔痕上阶绿(痕迹 )三、重点虚词1.之: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2.则: 有龙则灵(就) 则右刻

9、“山高月小” (便 )3.以:可以调素琴( 用来 ) 自康乐以来(表示时间的界限) 以此夸能(凭借)四、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 (在一起)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人中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10、青。 译文: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五、 课文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 以比喻起兴,类比的写法把陋室与山、水作类比,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突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一主旨。 2.统领全篇的一个词是 德馨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 答: 居住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雅”。 4.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室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 答: 表达室主人高阶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5.对陋室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 阐述了陋室不陋,为“何陋之有”作张本,也突出全文的主旨“惟吾德馨”。 6.“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这两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拟人修辞方法 “入”和“上”化静为动,生动传神,使之人格化 。表达了作者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突出了环境清幽,恬静,雅致的特点。 7. 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答: (1)托物言志,以“陋室”阐明“德馨”;(2)全篇是用骈句,有个别是散句,对仗工整,整齐押韵;(3)使用类比,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方法;(4)虚实结合;(5) 起兴 。 8.找出文中的韵脚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行 亭 。 9.文章结尾有何特点?答: 采用错综反问的句式,画龙点睛,收束全文,紧扣题目引人深思,将整个陋字彻底翻了

12、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爱莲说一 、填空题1 爱莲说中的“说”是 古代论说文 的一种体裁,既可以 记叙 ,也可以 议论 。2 爱莲说作者 周敦颐,是 宋代道州人,字 茂叔 、 哲学 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著有 太极图说。二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可爱者甚蕃(很)(多) 2.世人盛爱牡丹(非常) 3.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美丽而不庄重)5.中通外直(贯通,通达)(笔直) 6.不蔓不枝(长枝蔓)(长枝节)7.香远益清(更加) 8.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 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10.花之隐逸者也(隐居的人)11.

13、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12.陶后鲜有闻(很少)(听说)13.同予者何人(我) 14.宜乎众矣(应当)( 多)三、重点虚词1.之: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花之隐逸者也(结构助词,的) 菊之爱(宾语前置、结构助词都说得通)2.而:出淤泥而不染( 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连词,表转折,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连词,表转折,却)四、翻译下列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译文: 水面上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

14、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香,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译文: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当然是很多了 五、课文内容理解2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的哪些美好品质?

15、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 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来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 3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答: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 ,以突出莲的现象。作者对于菊,肯定其不同流合污,但否定其消极避世。对于牡丹,批判其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赞扬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 第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又怎样的关系?答: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是以上段记叙、描写为基础,是上段在思想内容的深化。 5 “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对趋

16、炎附势、追求富贵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6 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句相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 世人盛爱牡丹 句相照应。其中“众”和 独 词形成反照应。7 作者认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答: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坚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质。 8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明了什么? 答: 唐人贪图富贵,趋炎附势之风盛行。 9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感和态度?答: 对“菊”肯定并惋惜;对“牡丹”讽刺 ; 对“莲”赞美 。 10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 答: 菊隐逸者 牡丹 贪图富贵者;莲君子。 11 文中对莲花的描写

17、有什么作用?答: 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了莲以人的美好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核舟记一 、填空题1 本文选自 清 代 张潮 编辑的 虞初新志,本文的作者 魏学洢,字 子敬 , 明 末嘉善人。2本文的“苏”指 苏轼 ,字 子瞻 ,号 东坡 ,他是 宋代 著名的 散文 家 诗人。与 苏洵 、 苏辙 合称为“三苏”均列“ 唐宋八大家 ”之中。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能以径寸之木(直径)(木头) 2.为宫室、器皿(做,这里指雕刻 )3.罔不因势象形(无不,全都)(顺着)(模仿,这里指雕刻) 4尝贻余核舟一(曾经)(赠送) 5盖大苏泛赤壁云(表推测的句首语气词)(泛舟) 6舟首

18、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连接整数和余数)(零数)7高可二黍许(大约)(上下) 箬篷覆之(用箬竹叶做的船篷)8清风徐来(慢慢地) 9水波不兴(起)10石青糁之(涂染)1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 鲁直居左(在) 12如有所语(好像)(说话)1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14佛印绝类弥勒(极)(像)15矫首昂视(举) 16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17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18珠可历历数也(分明可数的样子)19舟尾横卧一楫(船桨)20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撑船的人)21左手倚一衡木(依靠)(同“横”)22其人视端容寂(正视)(平静)23其船背稍夷(稍微)(平)2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9、甫通“父”,男子美称 )25钩画了了(清楚明白)26曾不盈寸(竟然)(满)2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通“拣”,挑选)(长而窄) 28.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精巧)(叫) 29.雕栏相望焉对)30.执卷端(画卷的右端) 31技亦灵怪矣哉(神奇 ) 32启窗而观(打开 )三 、重点虚词1.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 ) 2.之:能以径寸之木(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代核舟)3.而: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接) 中峨冠而多髯者(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连词,表转折,但是 ) 4.其:其两膝并比者(他们的 ) 而竖其左膝(他的 ) 其人视端

20、容寂( 指示代词,那 ) 而计其长(代词,代核舟 ) 则题名其上(代词,代船背 )5.则:则右刻“山高月小” (便 ) 则题名其上( 就) 6.以:能以径寸之木(用) 以此夸能( 凭借)四、翻译下列语句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他们紧挨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译文: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坏

21、,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相类似。 5.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译文: 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6.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译文: 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7.细若蚊足,勾画了了,其色墨。 译文: (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文: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文: 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五、课文内容理解1 哪句话点出了核舟所刻的主要内容: 盖大苏泛赤壁云 2 文中哪句话赞

22、叹雕刻者技术的精湛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 3 说明苏轼主人地位的语句是: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 1文章第二段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目的是什么?答: 以核舟体积之小衬托核舟景物之多,说明雕刻技术的精湛。 2 写三人的神情态度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答: 说明雕刻者技术的高超。 3 “珠可历历数也”是哪种描写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细节描写; 赞美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4 第四段主要写了舟子的哪几个方面?舟子各有什么特点?答: 外貌、动作、神态 。 右边的性格粗犷,闲散;左边的神态平静 大道之行也一、 填空题1 大道之行也选自 礼记礼运 ,大道,古代指

23、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2 礼记是儒家 经典之一,是 西汉 (朝代) 戴圣 对 秦汉 以前各种 礼仪 著作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选贤与能(通“举”,推举)2故人不独亲其亲(所以)( 以为亲 )(父母)3讲信修睦(诚信 )(和睦)4不独子其子(只)( 以为子)(子女)5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寡(老而无夫的人 )7孤(幼而无父的人) 8独( 老而无子的人)9废疾者皆有所养残疾人)(供养)10男有分(职分,职业)11女有归(女子出嫁)12货恶其弃于地也( 财物 ) ( 憎恨)13是故谋闭而不兴( 因此 )( 发生 ) 14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 害人 )(

24、兴起 )15故外户而不闭( 所以)(大门)16是谓大同( 这 ) (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17大道之行也( 施行 ) 18天下为公( 公有 ) 19选贤与能( 贤能的人 ) 20使老有所终( 终养天年 ) 21壮有所用( 任用 ) 22幼有所长( 成长)三 、重点虚词1.之:大道之行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花之君子者也 ( 结构助词,的 ) 2.为:天下为公( 是 ) 不必为己( 替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向 )3.于:货恶其弃于地也( 在 ) 不必藏于己( 表示动作引进的对象,不译 )4.而:是故谋闭而不兴( 连词,表转折 ) 而竖其左膝( 连词,表并列,并且 )

25、四、翻译下列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 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归。 译文: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白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译文:这样奸邪之谋不发生,盗窃

26、,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6.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译文: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五、 课文内容理解1 “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 答: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 哪句话体现了贷尽其用,人尽其力?答: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是不满于当时社会的现实?答: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27、大同。 4写出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 答: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答: 第一方面:人人都能受得社会的关爱。第二方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第三方面:贷尽其用,人尽其力。 6 你对文章所描写的“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大同”社会能存在吗?答: 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社会,那里的人们有着纯洁无邪的心理,互助合作,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盗窃乱贼,人与人之间平等,公正,互爱。这样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7 “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吗请你对“大同”社会、“世外桃源”做出评价。答: “大

28、同”与“世外桃源”有相似之处。人与人之间都是自由,平等互爱,和睦相处,是一个理想社会。 三峡一、填空题1.三峡作者 郦道元 ,该文选自 水经注 ,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 地理著作 。2.三峡的(3)段写景动静结合,“素湍”“回清”是 动 景,“绿潭”“倒影”是 静 景。3“清荣峻茂”四字极其简练地写出 水清 、 树荣 、 山高 和 草盛 四处景物。二、解释加点的字1.自三峡七百里中(在)2.略无阙处(一点,丝毫)(通“缺”,缺口)3.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般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 半夜)5.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6.至于夏水襄陵(上)7.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29、(逆流而上)(断) 8.或王命急宣(有时 )(传达)9.有时朝发白帝(早晨 )( 出发) 10.暮至江陵(傍晚)( 到 )11.虽乘奔御风(即使 )(飞奔的马 ) 12.不以疾也(认为 )(快)13.则素湍绿潭( 白色的激流)14.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15.绝巘多生怪柏(极)(山峰) 16.飞漱其间( 急流冲荡)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8.良多趣味(确实,实在)19.每至晴初霜旦(每逢 )(刚刚)( 早晨) 20.林寒涧肃(清凉凄寒)(寂静 )21.属引凄异(连接)(延长)(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 )(消失 )23.故渔者歌曰( 所以) 24.猿鸣

30、三声泪沾裳(沾湿)三 、重点虚词1.虽:虽乘奔御风(即使 ) 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 )2.以:不以疾也(认为 )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3.之:春冬之时( 结构助词,的 ) 久之,目似瞑(补充音节作用,无实意) 松柏之后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则:则素湍绿潭( 就 )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便 )四、翻译下列句子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不能看见太阳,如果不

31、是半夜,就不能看见月亮。 3.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呀。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5.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6.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五、 课文内容理解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32、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答:(1)水涨(襄陵,沿溯阻绝)(2)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 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第一段和后三段是什么关系?答: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总分关系 4三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 第四段写什么季节的景色?作者是从哪一角度写景的?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答: 秋季。听觉。表现了幽静、寂寥、凄异的特点。 6.从全文看,第4段中

33、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 说明猿声凄凉、悲哀,从侧面渲染了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7. 第三段作者是抓住三峡的那些典型景物描写的?表现了三峡怎样的季节特点?答:抓住了碧水、怪木、飞瀑来写的。表现了春冬三峡的风光秀丽。 8.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答: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答谢中书书一、填空题 1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2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山。有陶

34、隐居集等著作流传于世。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山川之美(河流) 古来共谈( 共同)( 谈论 )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都 )晓雾将歇(将要 )( 消散 ) 夕日欲颓( 将要)( 坠落 ) 沉鳞竞跃(鱼 )( 争相跳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是)( 人间 )( 仙境 ) 自康乐以来( 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 )(参与,这是欣赏的意思)(奇丽 )三 、重点虚词1.之:山川之美 ( 结构助词,的 ) 实是欲界之仙都 (结构助词,的) 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以:自康乐以来 (表示时间的界限 )

35、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 以土砾凸者为丘 ( 把 )3.其: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代词,代奇丽的景色 ) 其一犬坐于前 (其中 ) 其恕乎(指示代词,那 )四、翻译下列句子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译文: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实在是人间天堂。译文: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 5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五、

36、 课文内容理解1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 “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4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歇”、“颓”的表达作用。答:

37、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 5“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7本文是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答:(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2)结构美。全文分三

38、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仰视再俯瞰,复平看,最后又分“晓”与“夕来写,次第井然。(3)语言美。言简意赅,多用对称四字句,配以长句收束;修饰词语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记承天寺夜游一、填空题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作者是苏轼,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沉含蓄,精美传神。3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

39、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解衣欲睡(脱 )( 将要) 月色入户(门 )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 取乐,寻乐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 到) 怀民亦未寝( 也 )(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 )( 院里 ) 庭下如积水空明(像 )(形容水的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 )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何夜无月( 哪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清闲的人 )( 罢了 )三 、重点虚词1.然:欣然起行( 的样子 ) 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 ) 2.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0、于是 ) 遂迷( 最终 )3.于:相与步于中庭( 在 ) 贤于材人远矣( 比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给 )4.与:念无与为乐者( 和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 ) 四、翻译下列句子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文:(我)解开衣服将要睡觉时,月光照入门内,我愉快地起来动身出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文: (我)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光之中

41、,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译文: 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五、 课文内容理解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答: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答: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3.写景中表现了作者

42、怎样的心境?答: 清静、舒适、愉悦。 4.“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答: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5.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答: 世人大多热衷名利,为俗务所累。 6.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7.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答

43、: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8.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答: 记叙 描写议论 观潮一、填空题:观潮选自 武林旧事 。作者 周密 ,字 公谨 , 宋代 湖州人。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1每岁京尹出浙江亭(年)2.天下之伟观也(熊伟)(景观)3.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从)(农历十六日)(盛大、壮观)4.方其远出海门(当的时候)(发、起)5.仅如银线(几乎)6既而渐近(一会儿)7.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玉砌的城墙,白雪覆盖的山岭) (连接

44、这天)8.震撼激射( 震天撼地,激扬喷薄 )9.吞天沃日(冲荡太阳 ) 10势极雄豪(很 ) ( 雄伟豪壮)11.艨艟数百( 战船)12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马)(舞动)(树立、举)13.如履平地(踩)14.倏尔黄烟四起(突然 )15人物略不相睹( 丝毫) 16则一舸无迹( 船 )17.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只 ) 18.随波而逝( 去、往 )19吴儿善泅者数百(擅长 ) (游泳) 20皆披发文身(画花纹 )21.溯迎而上( 逆流而上) 2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沉浮 ) (巨浪)23而旗尾略不沾湿( 末端 ) ( 一点) 24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 )25.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岸 ) 26珠翠

45、罗绮溢目 (满眼 )27车马塞途( 堵塞 ) ( 道路)28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加倍的高 ) (平时)29而僦赁看幕( 租用) 30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一席之地)3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穷尽 )32手持十幅大彩旗(拿)三 、重点虚词1.之:浙江之潮( 结构助词,的 ) 奔腾分合五阵之势(结构助词,的) 2.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是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 )3.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表示时间的界限 ) 以此夸能( 凭借 ) 4.则: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就 ) 则一舸无迹( 便 )5.而: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连词,表修饰 ) 随波而逝(连词,表修饰) 溯迎

46、而上(连词,表修饰) 而旗尾略不沾湿(连词,表转折 ) 而僦赁看幕( 连词,表转折 )6.于:舞刀于水面者( 在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在 )四、翻译下列句子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译文: 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涌起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 2. 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译文:过了一会儿海潮逐渐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声音像雷声一般轰响,震天撼地,激扬喷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非常雄壮豪迈。 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

47、面者,如履平地。译文: 不久水军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并且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就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平稳。 4.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译文: 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 5.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译文: 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漂远。 6.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溯迎而上。译文: 数百个善于游泳的吴中健儿,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而上。7.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译文: 他们在万仞高的

48、巨浪中沉浮,腾越着身子,变化尽各种姿势,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8.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译文: 所贩卖的饮食百货都比平时价格加倍的高。而租借观赏的帐篷非常多,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不容有。 五、 课文内容理解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答: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最后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呼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水的?答: 形、色、声、势 ;由远到近的顺序。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例子来。答: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

49、,声如雷霆。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引用: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4.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什么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答:水军演习; 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5. 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怎样的特征。答:披 文 持 争 迎 出没 腾身;勇猛 矫健 灵活 6.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用写”教阅卷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答: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又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旗尾略不沾湿”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7.最后一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