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贺新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赏析诗歌时,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2、理解词的内涵,体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情感世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伟大领袖毛泽东检查预习学生读文正音正字解读文本(学生举手,自由解读,师生共同找出诗歌鉴赏点,进行讨论。)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明确:月(意向)2、如何理解上阕结尾“人有病,天知否”?此问所关涉的,一是诗人对社会的焦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意思,二是诗人表达对爱妻的愧疚。“人”和“天”承应上句的“吾”和“汝”,以求得到杨开慧的进

2、一步理解。为天下人谋幸福必须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凭割断愁丝恨缕。明确:互文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明确:炼字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明确:恨怎样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明确:看内容和时间,便知道是作者赠给他的夫人杨开慧的。因此,词中有为祖国献身的决心,也有对爱侣的依恋的衷肠,昂扬的革命激情和缠绵的儿女柔情融洽地聚合在一起,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深切感受。这首词好就好在这两者的结合,有了儿女柔情的缠绵,更显得革命激情的昂扬;反之,有了革命激情的昂扬,也更显得儿女柔情的缠绵。而在这昂扬和缠绵里,形象地衬托出一对胸怀大志的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延伸阅读蝶恋花课堂小结诗歌的魅力布置作业1、如何理解上片结尾处的“人有病,天知否”? 2、阅读作品,归纳上下两片的内容。 3、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下片是用什么手法来表达的?七、板书设计情真豪补充背景:这首词应该是1923年12底毛泽东离开长沙去上海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词中“别友”赠别的正是夫人杨开慧。毛泽东和杨开慧本来就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是毛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