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11_第1页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11_第2页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11_第3页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11_第4页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教材学情分析1、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性格特点,并表达崇敬之情,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文章的重点。2、将本课设计为板块系列:初识梁任公再识梁任公史评梁任公。这样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研读文本,进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3、教学这篇文章应注重其人文内涵,重在体悟人物性格、品格。当然,要把握梁任公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还是要通过对文本中的有关细节(第3-8自然段)赏析来认知。这样,学生能自然地体会到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与品格方面的作用。4、考虑到学生对文中引用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

2、南河北的材料难以理解,在设计时补充这些材料的故事、相关评论,为学生理解材料提供相关的背景支撑,让学生明白梁任公先生演讲时选用这些材料的用意。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旁批方法,通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中写人的写作方法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细节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学习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感三、教学重难点1、运用旁批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2、对箜篌引、桃花扇、杜诗作适当补充讲解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四、教学方法赏析、合作研讨、探究、练笔四、设计课时一课时(40分钟)五、课前准备事

3、先印发导学案,设计预习问题,以及课文相关资料链接,包括箜篌引备注,桃花扇简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 梁启超早年起号“任公”,典出庄子外物。任国公子为大钩巨缁,以五十条牛为饵,蹲在会稽山上,旦旦而钓,一年之后,终于钓到了一条令海水震荡、激白波如山的大鱼。任公子将这条大鱼肢解多块,大半个中国,都饱食此鱼。激趣:梁启超取“任公”这样一个有气势的号,含勇于战斗,有远大抱负之意。 同学们知道这个梁任公是谁吗?是的,他就是我们熟悉的梁启超,可为何要号任公呢?(学生不知道,引导他们想2016全国高考卷)李白的那首诗,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相传这个任公子用一个很大的钓钩钓了一

4、年到一条如山的大鱼,他没有选择去卖,获得利益,而是把它分给了大半个国家的百姓,梁启超以任公为号既表达了他对任公的敬仰,更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赤子之心。那我们作者眼里的梁启超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二、自学检查1、字音字词检查(见导学案)2、解题,并提问:对于本篇文章主人公,你了解多少?明确: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中国历史上

5、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于检查学生预习,做好基础落实,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三、初识任公,研读课文重点段落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精彩生动的细节表现了梁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请同学们用作旁批的方法加以分析。示例:第二段“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明确:批注:写出一个办事认真、有着极 好的学问和书法修养的学者形象,让人更加期待他的演讲。分析文章第3、4、7、8段。总结:通过这四个段落的描写,一个活生生的梁任公就呼

6、之欲出了,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就是我们品读大家品读的第一个人,任公先生,那么看到了任公的这几个描写,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还有一个大家隐藏着呢,谁?梁实秋,在这篇文章当中,刚才我们说了,他非常节约,连标点符号都不舍得用,不是逗号,就是句号,好歹有几个叹号,几个破折号,是非常稀有的,在描绘梁任公先生的时候,我们的梁实秋,就是擅于抓住一些非常典型的细节,来描画梁任公,好,这是我们解读的第二个大家。以后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典型细节。好,这是我们初识任公时看到的形象。归纳:初识任公,他是个博闻强记、知识渊博、才华横溢、谦逊自信、自由洒脱、幽默风趣、开朗直爽、豪放不羁的学者形象。四、再识

7、任公,自主探究,提出质疑。结合印发的资料,说说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处材料有何用意?(一)、1、白首狂夫之妻诗作箜篌引 乐府诗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 思考:王国维曾经有个评价。他说啊,这十六个字,刻画的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凄惨悲壮的,是用鲜血写成的。那么我想问,它的凄惨悲壮体现在哪?和梁任公

8、有什么关系呢?明确:公无渡河王国维曾经有个评价。他说啊,这十六个字,刻画的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凄惨悲壮的,是用鲜血写成的。那么我想问,它的凄惨悲壮体现在哪?和梁任公有什么关系呢?明知渡河会死,还义无反顾去渡河,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人,读出了这个人迎难而上的精神,梁启超想到了自己,自己不正是那个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白首狂夫么?想到曾经做的一些大事,他知道救国很难,但他仍然去救国,他仍然迎难而上,所以他才会如此地感慨。(二)、桃花扇 1、桃花扇:一部写南明王朝兴衰的戏曲,作者清代孔尚任。该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

9、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指桃花扇第十四出哭主。甲申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即现在景山。消息传到江南,明王朝大臣一片惊惶。此出戏写左良玉等哭拜崇祯。曲中“高皇帝”即崇祯。唱段全文是:“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2、思考:先生讲到桃花扇的时候会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这和梁启超有什么关系?他想到了谁?明确:桃花扇:这里来简单介绍下,在高皇

10、帝,在九天,不管想到了谁?光绪帝,想到了当时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政治,的那个状态,所以他觉得自己也要痛哭流涕。(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背景:这首诗歌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思考:为什么他在讲到杜诗时,张口大笑?他想到了什么?明确:大家都知道杜甫

11、是一个爱国诗人,他的内容是忧国忧民,他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但是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的第一首快诗。原因就是,来看这一句,漫卷诗书喜欲狂,不仅喜,而且狂啊,他为什么这么高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杜甫的这种收河南河北的那种兴奋,那种高兴,作者读到这里啊也就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为什么?同样,他想到了什么?他想到了国家,想到了社会,想到了国家的混乱,希望也能够这样收到这样的收复的喜讯。总结:好啦,那么在他的演讲当中,我们仅仅节选了他的三个片段,箜篌引、桃花扇和杜甫的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在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他放口大笑,在他泣涕横流的时候,其实内在是对什么的一片

12、赤诚?对祖国,对国家、对社会,是不是?晚年的时候,梁启超,他说,我这一生啊,做了很多事情,这所有的一切不是什么争名夺利,不是什么权利之争,一切都是有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所决定的。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所以我看到的梁启超,当他泣涕横流的时候,当他放口大笑的时候,当他去如此激动的时候,我们其实看到的是他对祖国,对社会的一片赤诚之心啊。他所做的这篇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只不过在韵文这个载体上,在中国文学这个载体上,他把自己的对祖国,对社会的赤子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四)归纳再识任公的体验:梁启超是热爱中国古代文学,醉心于国学关心国家命运,关

13、心民族命运的内热心肠的形象。(设计意图:加强印象,学会人物形象分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做铺垫)五、史评梁启超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曹聚仁“廿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胡适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毛泽东 “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志士,是热心策划北京政府根本改造的士大夫。” 外国人评梁启超“姓梁的这个青年是个非凡的家伙啊!真是个使人佩服的家伙救他吧,而且让他逃到日本吧!到了日本我帮助他。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 戊戌变法失败后伊藤博文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

14、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六、课文结语总结梁启超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进一步感受梁启超的爱国情怀,诵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好,这就是梁启超.刚才梁启超说了,我的一生两个宗旨:爱国和救国。是的,他曾经发动过戊戌变法,希望能够救国图强,他曾经主持过云南起义,也叫爱国起义,叱咤震撼;他曾经跟从过康有为,他曾经拥护过孙中山,甚至也曾经先拥护后来又打倒袁世凯,那么当他叱咤论坛的时候,他的爱国心,他的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赤诚,很明显。在晚年,他一头扎进国学,写了一部饮冰室全集,有1200多万字,内容涉及了文学、史学、哲学、佛学、法学、经济学

15、等各个领域,在晚年,他回到中国之后,在各个学校做演讲,而且他曾担任过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教授,被誉为清华四导师之一,这真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啊。当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用他的学术传导后人,用自己的思想感染后人,他用自己全部的热情、整个的生命来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青年学生。那么梁启超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有着殷切的希望,对我们今天也有深刻的影响和启迪。他有一部作品中国少年说,他用自己国学,用自己的学识,用自己的深刻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赤诚之心,感染民众,感染青年学生的时候,其实他是对国家寄予厚望,对青年寄予厚望。好,带着梁启超先生的殷切希望,希望咱们在座的同学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最后让我们

16、一起来朗诵少年中国说。(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实际正确引导,让学生对梁启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诵读部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六、课堂反馈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要求: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3.不出现姓名;4.完成后由各小组推荐,本人朗读,由听众辨别是谁,看谁写得最像。(设计意图:让学生活学活用,既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巩固写人手法的运用)七、作业布置:课外阅读梁实秋的雅舍。本环节主要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印发关于箜篌引:关于桃花扇:关于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深入探究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关于杜

17、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先生就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时代。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国家动荡让他涕泗交流,战乱平定国家安定让他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先生希望国家安定、富强。从他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关于桃花扇: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他

18、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 逃亡到日本后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失败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其内心的惶恐焦灼,他忧国忧民、忧心如焚。、关于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先生是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一起为国家变法图强而努力,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品人任公先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影响 HYPERLINK / t /article/00975/_blank 教育青年学生。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改变中国,后来意识到君主立宪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晚年致力于用思想,用传统文化来 HYPERLINK / t /article/00975/_blank 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他的真性情、他的炽热的爱国心是不变的、记叙这次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