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8_第1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8_第2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8_第3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8_第4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8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蒙城二中语文组 郏峰.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为90后,生活在和平年代且被亲人宠爱下长大的他们,是很难切身感受当年人们所受到的苦难的,因此,若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沉痛,精心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写的是作者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参观的见闻和感受。二战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通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迹,我们仍能了解到纳粹犯下的累累罪行,更能感受到当年人们所遭受的磨,唤起我们对和平的珍惜意识。教学目标 1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本篇消息的特点。 2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含义。 3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牢

2、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教学重点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和理解作者的忧患意识。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没有正式上课之前,我先把教室的灯关一下,同时请同学们屏住呼吸。(打开灯)同学们,不呼吸难受吧。这个小小的实验只是让同学们体会一下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将要被毒气毒死的人们的感受。我们难以想象他们临死前的窒息的痛苦。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一组老照片一起走进那段惨无人道黑暗岁月。认真聆听,观看图片。信息筛选 1. 看了这一张张令人发指让人窒息的图片之后,我们真的难以想象,竟然有如此悲惨的事发生在奥斯维辛。奥斯维辛解放后的第十三年,作者和参

3、观者踏上了这片土地,他们先后参观了哪些纳粹施暴的遗迹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认真默读,筛选信息。 作者他们先后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子不育实验室、长廊、绞刑地下室。 2. 每一处遗迹都在无声地控诉着纳粹的罪行,人们常说,时间会淡化一切!十几年过去了,作者和参观者们看到这些沾满死难者鲜血的遗迹时,真的能做到心平气和无动于衷吗?若做不到,那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是怎样的?请仔细找出来。快速浏览课文,认真筛选。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

4、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3. 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思考筛选、小组合作 可以理解为对比讽刺,无论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可理解为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残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合作探究 1 . 本文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它是什么意思? 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

5、写呢? 思考筛选、小组合作这句话的意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 );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2.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口附近,

6、孩子们在追逐游戏。”作者这样反复写有什么作用呢? 思考小组合作 在内容方面: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以乐景写哀情,倍显其哀。”在结构方面:首尾呼应使文章更加完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拓展探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思考 小组讨论一般新闻报道特点:时效性 : 最新发生的事件报道内容 : 客观事件作者情感倾向 : 客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特点:时效性 : 不强报道内容 : 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作者情感倾向 : 个人情感浓厚 课堂小结 回首那段让我们难以目睹的历史,我们无法忘记有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我们难以想象当时的人们遭受了怎样的惨无人道的虐待;我们耳边似乎仍旧回荡着他们临死时的哀号声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我们一起努力不让这样的历史重演 总结学习内容,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布置作业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二战后,德国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思,他们的诚心悔改赢得了世界人们的尊重。与之相反,日本政府却对二战的罪行悔改得不彻底,他们颠倒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