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9 (2)_第1页
归园田居(其一)9 (2)_第2页
归园田居(其一)9 (2)_第3页
归园田居(其一)9 (2)_第4页
归园田居(其一)9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8归园田居(其一)预习资料【知识链接】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50122.htm t _blank 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1112604.htm t _blank 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335607.htm t _blank 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了儒家和

2、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在这两种矛盾思想的影响下,他四仕四辞,加之其所处年代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诗人最终厌倦官场,于41岁(到任彭泽县令八十一天)毅然辞官,从此隐居,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于六十三岁辞世。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94220.htm t _blank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270047.htm t _blank 归

3、去来兮辞 HYPERLINK /link.jsp?url=%2Fview%2F762421.htm t _blank 桃花源诗等。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一、阅读以上及练习册上资料并总结,为陶渊明制作名片。 同学制作的名片交流评比二、质疑注释“虚室”被简单释为“空室”,能尽其内涵吗?你还可以作何理解? 可与道家的清虚、太虚相联系,体现一种清静无为,获得心神的宁静。还可联系王维诗中的“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体现性灵的空灵澄澈。三、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一)修辞手法1.比喻:

4、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反问:加强语气。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9.互文 10.用典 11.叠字(二)表现手法 1、衬托(正衬、反衬,衬托要分出主次) 2、对比(对比是二者分量相当) 3、象征 4、渲染(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5、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

5、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 6、比兴 7、虚实结合(三)表达方式1、抒情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2、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细节描写 点面结合 观察角度变化 调用多种感觉器官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

6、、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则是强调简单质朴,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四)构思立意:1、开门见山 2、卒章显志 3、以景结情 4、以小见大 5、抑扬 6、铺垫三、已学诗文回顾1、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

7、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

8、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出诗人蕴含在平淡语言中的浓烈情感,并最终熟读成诵。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欣赏诗歌意境,培养我们的欣赏能力。学习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教学课时:

9、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朗读、探究,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1学生自读,解决生字词问题后,听名家践离诵读,把握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入情入境。3学生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同学点评。4分小组研究,推荐代表发言评论,初步感受诗歌内容。二、细读全诗,思考并回答问题。1、请结合内容找出诗眼。2、在诗中找出反义词组。3、结合诗中内容做仿句训练例:去尘网归丘山 三、围绕诗眼细读并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再次品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为什么要如

10、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为何归来?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5、讨论、交流:能从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中,谈谈你所感受到的陶诗的艺术风格吗?6、品字赏词: 7、小结:四、作业1、背诵全诗2、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请任选一个角度至少写300字赏析文字(从不

11、同角度赏析:手法、意境、写景角度、语言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已经分析法了解并掌握部分艺术手法一、范例学习举例说明古代诗词鉴赏方法其一: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

12、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参考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结合归园田居这首诗和上面的做题方法,议一议这首诗“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成果展示1、作业分小组交流 2、推荐展示 3、师生共同总结、为了表现诗人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