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红色旅游资源论_第1页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论_第2页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论_第3页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论_第4页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论巴中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的旅游活动。巴中地处川陕交接的大巴山南,川陕渝的金三角地带,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和中心,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元帅徐向前和王树声、洪学智、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等446名高级将领曾在此战斗过。当年,40万巴中人有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人壮烈牺牲。巴中籍红军有29人成为将军,87人成为省部级领导。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众多的革命遗迹,巴中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军修建的最大

2、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之王“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众多的红军遗迹、遗址和纪念馆,以及数以万计的红军文物。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24个县(市)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之众,根据地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西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下面就重点讨论两

3、个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红色石刻标语”和“女性革命”,以及巴中有关政府部门对开展红色旅游资源的措施等内容。一、“红色石刻标语之最”石刻艺术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中国石刻较多的是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中国古代石刻只是少数文人墨客、达官显要、宗教大师们涉足的艺苑,普通百姓特别是穷苦农民,是根本无缘的。而在川陕苏区,石刻的创作者全部是红军指战员和当地农民、手工业者。红军石刻标语是战争史中的“文化武器”。川陕苏区的红军石刻标语达到了三个“中国之最”:一是红军石刻数量最多。据统计,红军当年在川陕苏区留下的大小石刻标语有7000余幅;二是保存最完整。新中国成立后,留存下来的川陕苏

4、区红军石刻标语有4000余幅(其中通、南、巴、平3000余幅),至今在通、南、巴、平保留完整的还有近1000条。三是红军石刻字幅面积最大。在川陕苏区最独具特色的宣传形式,就是利用那里山高石头多的资源优势,发动各地党组织,组织书写队、錾字队,在群山之巅、道路两旁、关隘渡口、村民院落、街道周围、祠堂庙宇、坟园墓地等处的石崖、石墙、石碑、石柱、石坊、石门廊、石板壁上錾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乡土味浓郁的石刻标语。红军石刻标语内容涵盖土地革命、反“围剿”战争、根据地建设以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大世界罕见。位于通江县的“赤化全川”、“平分土地”石刻标语,前者每字高550厘米,

5、字幅宽470厘米,笔画宽70厘米,深35厘米。后者每字高570厘米,字幅宽460厘米,笔画宽65厘米,深10厘米。两个标语笔画内都可卧下一个人。整个标语数十里外清晰可见。红军石刻标语作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宣传动员的历史见证,在近代历史上占据独特地位。同时它又是将大规模的政治斗争的历史内容同石刻文化形式很好结合的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这样的旅游资源全球罕见,独具魅力!二、“长征女红军的摇篮”马克思曾经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毛泽东也说:“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实际上,川陕苏区妇女的觉醒走在了全国前列。1930年初期,川陕苏维埃革命区域有3

6、0万女性走出封建家庭,投身革命,她们中的部分人组成了红四方面军建制下的妇女独立团,妇女独立师,人数达到2000余人,她们是红军三个方面军中人数最多达到唯一成武装建制的女红军作战部队,这在当时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甚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都是罕见的。1934年秋季的一天,6名红军女战士在某乡镇上发现一群敌军在一农民家吃饭,6名女红军见状,如下山猛虎般几枪扫过去,一边喊“缴枪不杀”,一边向敌人射击,就这样,川军28军一个机枪连被女红军缴械,共缴获敌人机枪5部,步枪96支,创造了6名女红军消灭敌人一个机枪连的神话故事。除去直接参加红军的人数,还有无数的妇女同志工作在川陕苏区的妇女地方组织中。川陕苏区的地方妇女

7、组织,开始叫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后来又改名为女工农妇会,主要参与从事“支前”工作的运输队、洗衣队、被服厂、生产队、代耕队等的工作。据资料统计,妇女参加机关部队、学校、工厂,完全脱离生产的有1万人以上,而不完全脱产却参加了这些组织的会员至少有30万人之多。这个数字在全国各大苏区乃至世界已有的革命历史中绝无仅有!以“长征女红军的摇篮”定位,从指导旅游开发来讲,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女性文化”历来是旅游品牌开发吸引游客眼球的焦点,比如福建的“惠女文化”、泸沽湖“女儿国”、广元的“女皇文化”、安徽的“徽商女人”都被成功开发成了旅游品牌。川陕苏区30万妇女走出封建家庭,投身革命,流传在当地的妇女故事层出

8、不穷。主要有:张琴秋率领“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徐向前取名的“川陕苏区的神枪姑娘”映兰子;一级文物“带血的土地册”的护卫者龚彭氏;“红军妈妈”戴荣年、龚绍秀;机智勇敢的巴中籍“女侦探”杨桂芳;地下女交通李鸣珂;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吴朝祥、张庭福;妇女独立团政委曾广澜;妇女独立营营长陶万荣,等等。此外,还有故事不在巴中,但以四川通南巴女红军为主体的令人瞩目的事迹,如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理县喇嘛寺平叛;西路军中女红军悲歌,等等。不能列举的史料还有很多,仅从这些人物和故事情节看,可供做市场开发的潜力很大,比如电视剧、文艺节目等都会有很好操作空间。如果巴中市再能征集文物和史料建立一个“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9、将是对中国红色文化开发的一个很有意义的补充。三、绿与红的交织巴中地处大巴山中段、米仓山南麓、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嘉陵江渠江水系源头的巴中,拥有着的得天独厚绿色生态地理优势。在这12300余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浅丘、深丘、高山自然地貌,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呈阶梯分布,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带来的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温和的气候,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7.1度。且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117.9毫米,无霜期长,光照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462.1小时,这就为林木生长创造了先决条件。绿色与红色是巴中的两种基本色调,自然与人文相融相连,比如光雾山风景区就是当年巴山游击队进行艰苦卓绝斗争五年

10、的核心区域,景区内的“巴山游击队纪馆”,再现了当年红军的斗争史迹。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红色是精神的旗帜,在绿色中游弋,休闲、度假、养生,在红色中追忆、升华,吸引人们光大红色,传承红色,让更多的人感知、感受、感动红军的理想、意志、力量、乐观、无畏的气慨,潮动红色旅游热。突显红色与绿色,成为巴中重点打造的旅游品牌,使之成为“四川重要的生态红色旅游基地”。原省政府分管旅游的副省长王怀臣多次来巴中考察后指出:“发展巴中旅游,完全可以改变目前四川旅游发展格局。”2004年12月,国务院颁布在全国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川陕苏区位列其中,配套完善30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巴中,榜上有名。四、相关措施为使

11、巴中的红色资源得到开发,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目前,巴中红色旅游重点已经凸显:“一城一镇两园四馆”成为了红色旅游的亮点:“一城”:通江红军城。“一镇”:恩阳红军镇;“两园”:一是巴州南龛山红军公园;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四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和刘伯坚纪念馆。通过“一城一镇两园四馆”的建设,使游人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充分领略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巴中在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中,注重四个结合,一是红色旅游与红军精神结合,用红军精神推进红色旅游,在红色旅游中体现红军精神;二是红色旅游与巴山风情结合,把巴山民俗风情融入到红军文化、红色旅游中;三是红色旅游与生态

12、旅游结合,在线路设计上,品牌包装上,景区建设上,宣传促销上体现“红”与“绿”的完美结合;四是红色旅游与扶贫开发结合,促进了革命老区社会发展。人们到川陕苏区游览,能强烈受到红军文化、红军精神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感染,红色旅游的内涵和魅力得到彰显。川陕红色潮没有退走,它浸染的土地永远地变成了红色,成为川陕之地的基本色。经过多年努力,巴中红色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巴中逐渐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烽火散尽,历史走过的峥嵘岁用,并没有因时间的流水磨蚀掉川陕苏区的红色印痕。据党史部门今年7月最新公布,经过历时两年的革命遗址普查,全市共登记革命遗址949处,其中500多处已编入全国革命遗址丛

13、书。以“数量多,分布广、级别高、保护好”让巴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资源富集地。在巴中行走,感受红色,体验红色,你一定会被广大的红浸染,被赤色的历史感动,受到启迪,得到灵魂的升华。附:巴中红军人物、战迹巴中籍职务最高的红军将领刘伯坚1935年3月21日,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随着一声罪恶的枪响,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壮烈牺牲。刘伯坚,原名永福,别名永固,字铸,号毅伯、铁侠,亦号大冶。1895年1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龙岗乡在街一个开栈房的小商业者家庭。1920年赴欧,先到比利时,后到巴黎,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当时,西欧正经受十月革命的冲击。刘伯坚在那里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于19

14、22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为旅欧共青团),随即转为共产党员。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大学,并因待人和蔼及处理问题老成持重,被中国学生推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达三年之久。当时,这个支部不但管理中国党员学生的组织活动,还要负责工作分配和生活,被同志们称作“党内驻苏大使馆”,刘伯坚成了“大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离开江西长征,刘伯坚被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20万国民党军队将留下的3万红军(半数系不能远征的伤病员)压缩到赣南一隅。1935年3月初,他率领部队文工团转移时,在信丰下坪遇敌,与粤军第三营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刘伯坚左腿中弹,丧失行动能力

15、,当通信员把他背着走到定南鹅公乡的唐村时,不幸被俘,关押在粤军第一军监狱。在被囚的17天中,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遗书中以“我为中国作楚囚”而自豪。信中他谆谆叮嘱亲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他在狱中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弟被俘时就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我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时年40岁。临行前,刘伯坚烈士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

16、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刘伯坚,这位出生于川陕苏区的红军高级将领,虽然没有在红四方面军工作过,但他永远是这块红土地上的骄傲,坐落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城佛头山上的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寄托着老区人民对烈士永远的怀念。最悲壮的红军独立团长胥克寻在平昌县巴东河岸的苍松翠柏中,逸掩着一位为保卫川陕苏维埃而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挥员。他,就是胥克寻烈士。胥克寻,字聘儒,1892年农历4月出生在四川省巴州江口(现平昌县)长垭场胥家湾的一个贫苦农家。1934年3月12日,敌人集中四个旅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发起猛攻。在这紧急时刻,胥克寻奉

17、命挑选六七十名勇士配合红军主力分队,穿插到敌人后方“尖山子”(达县与平昌交界处),摧毁敌人的粮食供给点。尖山子易守难攻,守寨敌军的头目就是胥克寻的表兄胡渝德(营长)。胥克寻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决定速战速决,智取山寨,选择敌人防御最薄弱的悬崖峭壁,搭人梯攀上山寨,从齐腰的茅草中钻进敌人堆柴草的地方,一部分战士放火烧山,一部分战士射扫敌人的指挥所。此次战斗,共歼敌官兵百余人。胡渝德被击毙,烧毁敌军粮食10多万斤。当地人主力闻讯赶来增援的时,胥克寻已率部安全返回营地。敌人的进攻,节节失利,又于3月14日组织敢死队拼命进攻。傍晚,红军进行反击,胥克寻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毙敌数人。在红军猛烈炮火的攻击

18、下,敌伤亡达1000多人,红军主阵地岿然不动,敌人集结5个旅的兵力,转向红军东线中段进攻。这时,红军主动撤出红云台阵地,胥克寻因身患痢疾,组织上要他随部队撤走,可胥克寻坚定地说:“你们人生地不熟,快走吧!我留下掩护大家为好。”他随即将自己的战马让伤员骑走,自己回到战壕里,坚持到次日拂晓,此时,烟雾蒙蒙,他和另一名战友且战且退,阻击敌人,直到红军主力部队走远后?,他们才退至红云台背后田家坝,不幸遭敌人伏兵包围。克寻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只听见敌人叫喊“抓活的”,他趁敌人惊恐之际,转身拾起两把大刀,步步逼近敌人,终因腿部受伤被俘。敌人用铁丝捆住他,逼他说出红军撤退路线,并要他写投降书,他严斥敌人,断

19、然拒绝。敌人无奈,便凶残地用刺刀戳穿他四肢。克寻咬紧牙关,高呼“共产党万岁!苏维埃万岁!”匪营长用枪托猛击他受伤的腰部,边捅边嚎叫:“将你剁成肉酱,看你还叫不叫共产党、苏维埃。”胥克寻坚定地回答:“即使我粉身碎骨,也要叫共产党、苏维埃来消灭你们这伙野兽!”敌人恼羞成怒,遂将胥克寻绑在一棵大树上,喝令五六个刽子手,用大刀横劈竖砍。胥克寻壮烈牺牲,时年43岁。胥克寻牺牲后,敌人将他悬尸示众,并狂叫:“谁要参加苏维埃,跟红军跑,就像那位红军长官一样碎尸万段。”但,群众没有被敌人的恐吓和威胁所征服。几天后,他们将胥克寻的忠骨运回家乡平昌胥家湾埋葬。解放后,人民群众深切怀念胥克寻这位为捍卫苏维埃而英勇献身的共产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并在他墓前的石碑上镌刻着“胥克寻烈士永垂不朽”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除上所述,还有开国元勋徐向前、寻亲一生的老红军陈焕英、长胜将军赵兰田等。于此同时,在巴中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还留下了许多战役,如南龛山战斗:2月18日,敌第1、第3师主力渡过恩阳河后,分两路向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