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_第1页
关于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_第2页
关于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_第3页
关于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_第4页
关于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第五章企业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2 第一节 公司财务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3 1、会计报表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4 2、资产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5

2、3. 责任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6 4、所有者权益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7 五、损益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8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09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3、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10 2、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11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种类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12 四、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H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13 五、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H

4、YPERLINK %20%20%20%20:/audit/sjizisi/di4z.htm l _Toc517882414 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第一节 公司财务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中华民国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企业财务审计准则。开展审计监督,依法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意见和决定。其宗旨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的各种违规行为,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推进廉政建设。 ,防止国有

5、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以下根据企业会计报表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项要素所涉及的主体,对审计目标和内容进行说明。1、会计报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件的审计。(一)具体审计目标1.真实性:指报表反映的事项真实存在,相关业务在特定会计期间实际发生,与记录一致,不存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虚假列示.2、完整性:是指将特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会计事项记入相关账簿并列在会计报表中,没有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没有账外资产。3、合法性:是指报表的结构、项目、内容、编制程序和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规

6、定。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成本核算、销售确认、投资、报表合并依据等方法变更已获财税部门批准,调整后不存在违规情况。4、准确性:是指在相关会计报告中对报告的各个项目进行准确的分析、总结和反映。5、所有权与义务:是指资产负债表日,报表所列资产确实为被审计单位所有,负债为依法应偿还的债务义务,或有负债已得到充分说明,不存在遗漏和列报。财产权 。6、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列报,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7、一致性:在编制报告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前后一致,各会计报告之间、报告项目之间、本次报告与前次报告之间的数字相联系。应该是一致的。 .8、表述和披

7、露:是指会计项目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得到适当的分类、描述和披露,会计报表中用户关心或不能披露的内容完整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解释。揭示。(二)审计内容首先要检查各种报表是否齐全,仔细阅读报表说明,注意报表中反映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将资金变动情况与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比较,是否披露了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对报告内容的审计,验证报告附注的真实性。审计的要点如下:1.资产负债表审计。审计师应重点检查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正确性、报表项目的完整性以及报表反映的项目的一致性。(一)检查资产负债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和格式编制,重新计算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二)将

8、本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字与上期或各期进行比较,了解是否存在较大变化或异常情况;同时核对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的关系,进行重新计算核对。(三)综合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总账项目或相关明细账的数字是否一致,核对总账本期金额和余额以及总账本期金额和余额之和所属分类账的子账户。检查帐户之间的记录是否匹配。 (4) 审核员应特别注意上述检查。经分析比较,部分项目金额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一致的,应重点关注这些项目,从总账追溯至原始凭证,必要时结合确认对经常项目和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存货情况进行核对,以核实报表中数字的真实性。2、损益表审计。(一)核对损益表项目是否齐全,有无遗漏或错误;检查每个项目的数字之间

9、的相关性。(2)核对损益表与其他报表的关系,特别注意核对本年度发生的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营业税金等是否计入利润表损益表与附表中的数字一致。损益表所列净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所列数字是否一致。(3)核对损益表各项目的数字与相关总账、明细账数字是否一致。同时,通过分析核对,发现相关损益项目的数字变化是否异常,进一步排查疑点。(四)结合成本、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相关子账户的检查,核实成本、各项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数字是否准确,是否必要时,检查相关原件。(五)结合税收调整检查,核实所得税计算是否正确,对各项扣除项目进行详细检查,审核相关明细账目和原始凭证,注意是否存在多个扣除项目或

10、多个扣除项目。扣除金额超标。3、现金流量表的审计。(一)检查现金流量表是否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2)检查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是否恰当。(三)检查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计算是否完整、准确,与相关会计资料和报表的记录是否一致。(4)检查汇率变动对外币现金流量的影响计算是否正确。(五)检查不涉及当期现金收支但对公司财务状况或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的重大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如长期投资、偿还债务等)企业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说明。4、合并报表的审计。(一)检查合并报表的编制依据。即合并报表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子公司提供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差异、母子公司之间的交

11、易、债权和负债、投资信息、子公司利润分配情况、财务报表变动情况等)公平);母子公司最终结算日与会计期间的一致性;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2)核对并确认合并报表范围。根据母公司长期投资账户及母公司与子公司投资、被投资单位关系的批复文件,确属合并范围内的公司。对应合并但未合并的子公司,需查明其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因;对于不应合并而合并的公司,需要查明母公司是否未经批准收购(转让)。股份等(三)检查企业集团部门的经济往来。即检查母公司提供的经济交易信息是否完整,通过核对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关系来验证合并报表的真实性。 检查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收益的处理是否按照会计制度

12、采用权益法核算,少数股东权益是否得到正确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项目金额是否与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抵销。检查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债权债务相互抵销情况。根据相关资料,核实债权债务是否真实存在;核对母公司是否按程序和规定对核销一致的债权债务进行抵销,对不一致的债权债务逐项核对,确定是否抵销及抵销多少;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已冲抵管理费用,冲抵金额是否正确。检查未实现销售利润相互抵消是否正确。在核对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核对部分抵销条目,验证母公司抵销母子公司之间部分销售额和未实现利润的正确性和真实性。(4)检查集团公司是否编制了完整的抵销会计分录,并按照规

13、定的抵销程序编制分录进行测试,看是否有汇总但未编制抵销分录,与编制抵销不符条目。正确等等。2、资产审计资产审计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资产的审计。(一)具体审计目标1、真实性:是指相关账簿和会计报表中记载的资产的真实存在。2. 完整性:是指发生的所有资产业务都记录在相关账簿和会计报表中,不存在账外资产。3、所有权:是指记录在相关账簿和会计报表中的资产所有权归企业所有,没有无产权的资产列示。4、估价:指对入账资产进行正确估价,不高估各种资产的价格。5、分类:是指对入账资产进行正确分类,并按照相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标准,将资产分类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不

14、存在不同标准的资产混淆。6、期限:指资产业务在正确的会计期间入账,人为调整资产余额,不提前或不延迟记账。7、账目正确性:指资产业务会计处理的正确性。8、披露的充分性:是指在财务报表中充分表达和披露了按照规定应当披露的信息。9、合法性:是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会计、财务制度的规定,记录在相关账簿和会计报表中的资产业务发生和会计处理。(二)审计内容1、流动资产审计。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实现或消耗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存货等。本期资产审计的要点如下:(一)货币资金。账户正确性:检查账户与证书表的一致性以及账户的

15、一致性。合法性:查验是否存在现金多收多付、乱开银行、支付、违规收取凭证、私存公款、转帐公款、取现、代存代付、银行信用等问题、租赁或贷款 存款不予贷记等。审查相关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注意原凭证审查、货币资金盘点、日收日存、未收账款调整等落实情况。必要时,对资金进行盘点审查。在审核外币收支时,应注意汇兑损益的摊销计算,是否存在逃汇、套汇等违反外汇核算和管理规定的问题。(2)短期投资。合法性:审查确认用于投资的资金是否为暂时闲置资金。估值:检查确认有价证券是否以实际成本入账;核对有价证券销售是否按当日市场交易价格计算,其增减变动及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全面披露:审查确认,已经披露了在市

16、场上容易活跃的证券的市场价格信息。(3) 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审查应收票据。分类:检查确认有息票据和无息票据是否分类入账;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的票据是否分类核算;检查确认到期的违约票据是否已转入应收账款。所有权:查明具有追索权的工具是否被列为企业的或有负债。票据利息核算的正确性:检查确认利息收入是否已从财务费用中扣除。充分披露:审核并确认会计报表披露了票据贴现业务产生的全部负债,正确列示了应收票据余额减去应收票据贴现后的净值。应收账款审查。真实性:检查确认账上记录的应收账款是否存在,是否为可收回债权。如有必要,请确认金额较大的账户。估值正确性:检查确认应收账款净值是否等于应收账款减去坏账准备后的

17、余额。坏账准备核算的合法性:审核确认企业是否按规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并按规定核销。充分披露:审核确认会计报表正确反映了应收账款余额和净值。审查预付账户。真实性、合法性:检查确认每笔预付款是否有合同依据,订购的物品是否全部为企业生产所需;对重要项目的预付款应以信函方式确认,对长期未结清的预付款进行调查。(4) 库存。真实性和完整性:检查存货的实际存在情况,确认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已使用、产成品和已售出的存货是否按时减记,外购、使用过的产品和产成品已全部核算为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权属情况:核对确认已售出但未发出、代存代销的存货不在公司存货账户中,代销代存的存货有已计入公司存货账户。估价:审查存

18、货成本计算方法和估价方法的合理性及其前后使用的一致性;商品流通企业还应注意商品降价准备核算的合理性。分类:工业企业存货按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委托加工材料、包装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分类核算;商品流通企业按商品材料、包装和低值易耗品分类核算;工商企业要注意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的界限。期限:检查并确认发生在关账日前后的存货出入库业务是否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账目正确性:检查存货总账与明细账的一致性和实际存货的一致性;检查企业库存盘点制度的执行情况。合法性:核对公司存货的成本计算和计价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公司购销业务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的规定,核对损益的处置是否已获批准。充分披露:会计报表的审阅确认对

19、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和存货估价方法与前后申请的一致性作出了必要的说明;对按揭、滞销、旧款、寄售、寄售等库存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说明。2、长期投资审计。长期投资是指任何时间不准备变现且持有时间超过一年的证券及其他一年以上的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长期投资审计的要点如下:(一)股票投资。估值:检查确认股票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以实际支付的股利与应收股利的差额确定。会计方法:检查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股票投资是否采用权益法核算;反之,是否采用成本法。检查股票投资的增减核算及其收益(损失)核算是否正确。(2)债券投资。估值:核对确认债券投资的入账价值是否按实际支付计算,应计利息是否从应计

20、利息中扣除;检验债券到期前溢价和折价直线法摊销的正确性。分类:核对计息债券投资的应计利息是否单独核算。债券投资增减及其收益(损失)核算的会计准确性。充分披露:经审阅确认,财务报表核算的是一年期长期债券投资和期末债券的市场价格。(三)其他投资。估值:对实物和无形资产的投资是否按照资产评估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入账。3、固定资产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的要点如下:真实性:检查确认固定资产是否出售、报废、损坏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始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设备、工具仪器等。等,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并注销;核对从投资转入其他单位的

21、固定资产是否转入长期投资;核对以经营租赁方式进口的固定资产是否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账户。完整性:对已完工的固定资产不结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情况进行复核。所有权:区分经营性质和租赁性质的租入固定资产,确定后者是否已计入固定资产核算;应当确定作为债务担保的固定资产抵押。估价:外购、自建、投资、融资租赁、改扩建、捐赠、超扩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应分别核算;应判断折旧计算和累计折旧余额的正确性,以确定固定资产净值的正确性。分类:除按实物形式复核明细核算外,还应区分已使用、未使用和不需要的固定资产、经营租入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已折旧和未折旧的固定资产以及改扩建费用。修理费用分类的正

22、确性。账目正确性:检查确认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与实物资产一致,必要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清点。合法性:审查固定资产增减审批程序;检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确定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检查折旧方法及其适用的合法性。充分揭示:审阅并确认会计报表对折旧方法、固定资产变动、资产租赁、抵押等作出了必要的说明。4、在建工程的审计。在建工程是指尚未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的建设工程和安装工程,包括自营工程、外包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在建工程审计的要点是:对工程竣工后结转的工程实际造价进行复核。审核确认项目报废损毁、调试业务、工程借款成本核算及缴纳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的合法性,查明工程造价拥挤、记错及相关情况,审核确认工程成本结

23、转及借款成本 资本化期限的正确性。5、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审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但应当在以后年度摊销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工程费用等。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和诉讼财产。无形资产审计的要点是:各种无形资产的计价和摊销的正确性。递延资产审计的要点是:开办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查明开办成本是否高估或低估;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的开办费和摊销的合法性。其他资产审计的要点是:逐项检查其他资产形成的原因,核实原始文件和实物;查明是否有专人负责

24、管理和单独核算;3. 责任审计负债审计是指企业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未缴税款、未缴利润、其他未支付的对付款、应计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会计项目的审计。(一)具体审计目标负债审计的具体目标与资产审计的具体目标性质相同,但具体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二)审计内容1、流动负债的审计。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各种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以及短期借款等。其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审计要点如下:(一)应付账款。真实性: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虚列应付账款、调整成本、虚减资产等情况,必

25、要时可予以确认。完整性:检查确认是否存在遗漏应付账款和虚扣负债余额的情况,必要时进行零余额确认,即确认子账户余额为零的常规供应单位.所有权:了解何时收到发票但未过帐。估值:确定企业是选择总额法还是净值法,然后检查方法和计算的正确性。分类帐正确性:识别应付帐款子公司和总帐余额的调节。合法性:检查确认是否存在使用应付账款开户等违法行为,如扣留收入等。(2) 应付票据。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查看原始文件和通信来检查虚假列表和遗漏。估值:检查应付票据是否以面值记账;如果贴现,判断贴现的正确性和应付票据扣除贴现后的净值的正确性。分类:检查逾期应付票据本息向应付账款的转移。充分披露:检查会计报表中逾期票据和

26、贴现票据的披露情况。 (3)预收账款。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检查是否存在虚假上市、遗漏、未上市账户等违法行为;检查所有预收款是否基于合同;抽查收据,排查可疑点。一致。充分披露:注意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贷方核算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并确保在会计报表列报时将两者正确划分。(4) 其他流动负债。在审查其他流动负债时,应特别注意合法性目标。例如,应注意是否使用其他应付款调整当期损益;是否擅自扩大应付福利费用的范围;计提当期损益等费用的调整等2、长期负债的审计。长期负债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营业周期内还款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长期负债审计的要点如下:(一)长期借款。合法性:检查确认

27、贷款是否有计划、有合同;贷款用途是否符合计划和合同的规定;贷款本息的偿还是否按计划进行;贷款抵押物是否以实物形式存在。估值:确定长期借款的到期余额是否等于本金加上逐年应计利息之和。分类:审核并确认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会计分类的正确性。检查准备期间的费用是否计入开办费用,生产期间的费用是否计入当期损益,购建期间的费用是否计入在收购和建设之前最终结算。成本,然后计入期间费用。期限:复核确认企业正确识别了长期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止点。充分披露:确认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正确披露了每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借款抵押等。(2) 应付债券。合法性:检查公司发行债券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如发行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全,票

28、面和形式是否符合规定,票面利息是否符合规定。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等溢价和折价的摊销。充分披露:检查会计报表是否对债券种类、抵押贷款和年到期日做出了必要的解释。此外,还应注意费用资本化核算中分类和截止日期的正确性以及应付利息核算的正确性。4、所有者权益审计所有者权益审计是指对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审计。(一)具体审计目标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具体目标与资产负债审计的具体目标性质相同,但具体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二)审计内容1、实收资本审计。合法性:核查确认募集的注册资本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完成审批程序,是否完成出资协议,是否符合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核对确认增减注册资本是否符合国家

29、规定,增资已登记注册,已减资。经债权人同意并办理变更登记后,其他投资者同意转让。真实性:审查通过虚假验资、注册后撤资、虚假挂牌实收资本的虚假评估等方式,确认是否存在实收资本虚假挂牌。权属及分类:检查企业是否正确划分了自有资本与借入资金的界限、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界限、股本与资本公积的界限。估值:审核确认除现金以外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投资的入账价值与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与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的一致性。2、资本公积审计。分类:检查确认资本公积是否按资本或股票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捐赠、资本汇兑差额等分类核算,并查明这四项是否计入实收资本或其他情况.估值:核对资本公积入账价值与捐赠协议及资产评估的实际价

30、值的一致性。所有权:核对确认资本公积是否仅用于增资,不用于其他用途。合法性:检查增资是否具有合法程序。3、盈余公积审计。合法性:检查确认企业提取盈余公积是否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检查确认盈余公积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财务制度的规定,用于弥补亏损、增资、分配股利、设立职工福利等;检查确认弥补亏损或增资后,以及分配股利后,盈余公积是否低于法定金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检查支付的股息金额是否超过法定百分比(不超过股票面值); 6%);查明是否有合法的增资程序。分类:检查确认盈余公积是否按照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分别核算,不存在混淆。4、未分配利润的审计。真实性:未分配利润是利润分配后利润总额

31、的余额,因此未分配利润审计应结合利润和利润分配审计进行。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查明是否存在因漏缴或少缴所得税、漏报或少计利润而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的情况;审核确认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和董事会会议记录的规定。该金额与年末未分配金额相同。充分披露:核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数字的一致性,使其与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中的利润总额保持一致。五、损益审计损益审计是指公司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产品(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费用、以前的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等会计项目的审计。(一)具体审计目标损益表各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与资

32、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性质相同,但具体内容不同。(二)审计内容1. 收入审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产品、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取得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销售收入。收入审计的要点如下:(一)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完整性:检查确认是否存在错开、不开、篡改、毁损发票、以收据、调拨单代替发票等方式隐瞒销售收入等各种扣减、遗漏、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以易货销售收入隐瞒;通过往来账目、营业外收入、预收款项、其他成本费用的遗漏和扣除销售收入等。审核并确认销售净收入是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折扣、折让和销售退款。对商品流通企业来说,要搞清楚总额法和净额法的选择与各时期应用的一致

33、性。分类:检查企业对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一般销售和分期销售的分类和核算的正确性。截止日期:检查企业确定的销售实现时间点的正确性;检查销售收入计入关账日的会计期间是否正确。科目正确性:检查确认销售收入总账与明细账的一致性;检查销售收入明细账与应收账款明细账的对应关系。所有权:审查代销和代销业务的正确性。合法性:审查销售定价、分类、会计和财务系统的一致性;审查销售业务与计划和合同的一致性;审核销售发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二)其他销售收入。除与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审计的共同点外,其他销售收入审计应重点关注法律目标。例如,会计基础的充分性、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计算的正确性。2.成本审计。成本费用

34、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产品(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各种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进货价款)、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商品流通企业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制造成本的审计点。真实性:核对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是否属于应计费用,是否存在高估、虚列、乱挤成本,非生产费用、在建费用、和管理费用包含在成本等问题中。完整性:检查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费用是否已计入生产成本,是否存在低估、遗漏或虚增成本。估值:审核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各期应用的一致性;检查成本计算表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正确性。分类:审查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

35、的费用划分是否正确;审查各种产品成本的划分是否正确;审核产成品与在制品费用的划分是否正确;审查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成本的界限是否正确。期限:检查企业成本会计是否严格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界限;检查预付费用摊销和计提费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审核企业各项成本支出范围和标准与财务制度的一致性;审查成本会计方法选择与财务系统的一致性。期间费用审计的重点是:各期间费用的计提、使用、摊销、合法性以及会计处理和损益表的正确性。3、利润审计。 利润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后的净收入。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净额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一)营业利润审计。由于营业利润是产品

36、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营业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差额,所以对营业利润的审计实际上是以上所有内容均在审计依据。审查时要特别注意收入实现原则的适用、配比原则的适用、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其他业务收入和成本核算的合法性和正确性,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期费用。合法性。(2) 净投资收益的审计。净投资收益为投资收益扣除亏损后的余额。净投资收益的审计应与企业的长、短期投资审计相结合,检查投资收益的计算依据是否充分,投资收益的期间归属是否混淆,是否成本法和权益法的使用是正确的。(3) 营业外净收入和支出的审计。合法性:检查企业的营业外收支业务与财务制度

37、规定的一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查明企业是否存在超出支出范围的营业外支出,是否存在遗漏营业外收入。分类:核对营业外收支与成本清单、在建工程、期间费用的界限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各种清单、费用混杂的问题。(四)利润分配审计。营业利润、净投资收益和营业外净收入和支出之和等于企业的利润总额。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分配。在进行利润分配审计前,审计人员应首先对本年度结转当期利润的正确性进行审核,以确定利润分配入账金额的正确性。利润分配审计的重点应以合法性为目标,即审查公积金与公益金的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比例与金融制度规定、规定的一致性。企业章程或者企业管理部门的决定;审计师还应审查利润分配借

38、方金额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最终确定应转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金额的正确性。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可以广义理解,也可以狭义定义。审计的客观条件之一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明确财产管理者的管理职责。因此,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审计都是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说,一般经济责任审计包括所有审计。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管理责任的审计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术语经济。责任审计或离任审计。本书主要从狭隘的角度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

39、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而产生的。 1986年9月,为适应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有工业企业董事工作规定。全体人民”。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部门(或会同干部管理机构)可以要求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根据审计署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此项工作。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更加重视企业经营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994年11月,经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40、批准,本市发布国有企业董事(经理)辞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规定。 1995年1月至1996年5月,全市对300多家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为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领导的考核任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1995年初,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制定并发布了管理人员离职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三步审计法将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由离任时的一次性审计评价改为定期审计监督;对加强对国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管理和考核,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发挥了良好作用。随着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再局限于厂长(经理)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审计。 1995年开始,全省和地区普遍实行本地区党政机关、企

41、事业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是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表彰奖惩、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必要程序。 ,纳入干部监督管理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此外,近年来,外省也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为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1998年6月12日,国务院在其审计署职能、机构和人员配置的规定中,将组织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党政领导干部在审计署任职期间。的新功能,明确定义。 1999年5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和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的任期。经

42、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迄今为止,经济责任审计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专业审计范畴。(一)经济责任审计依据经济责任审计依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国家审计机关从一开始就负责监督管理国库和其他国有资产的各级官员。在历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与演变中,审计监督体制与审查监督体制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审计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审计法的立法目的是加强国家审计监督,维护国家金融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健康发展。国民经济的。因此,审计机关在整顿党政干部作风、推进廉政建设方面负有

43、法定职责。虽然审计法有关审计机关的职责、权力和法律责任的相关章节并没有以单独条款的形式对此项工作作出具体规定,但相关条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这方面的内容。审计法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政府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收支、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率进行评估。各级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审计实质上是对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领导在任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这些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经济效益是这些领导政治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任职期间。又如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必

44、须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出具审计意见。这种评价,实质上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对上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率性进行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每一位相关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的评价。此外,审计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还分别授权审计机关处理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财务收支等情况。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有权提出行政处分,并有权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除审计法、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上述规定外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领导 此外,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也对经济责任审计作出了规定。例如,

45、企业破产法(试行)第四十二条规定:“企业被宣告破产后,由政府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负责追究企业的破产责任。”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公务员辞职或者被免职的,应当在辞职前办理职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接受财务审计。”又如1988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及其委托的其他审计机构对合同双方和企业经营者进行审计。”(二)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是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与其他审计一样,经济责任审计也必须由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实施,以确保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工作和资金方面的独立性。从我

46、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实际情况来看,承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单位主要有国家审计机构、部委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由审计机关进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则采取审计机关、部级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组织相结合的方式。审计机构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也可以接受社会审计组织或部门审计机构的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机构可以利用部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结果,加强部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经济责任人所在的部门和单位,审计对象是本部门和单位的财务和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监督的实质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一项综合性的

47、经济监督活动。进行监督的根本区别。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是经济责任人,而是他所在的部门和单位。(四)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同于传统审计。日常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财务和经济法律法规,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点是被审计单位和国家的经济秩序。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在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中的责任,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对干部使用情况、合同履行情况等进行评价。提供参考。2、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一经产生,无论是在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推动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显示出其他审计不

48、可替代的作用。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有利于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领导干部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但也对我们的干部考察工作提出了挑战。以往干部巡视一般通过领导干部自评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了解,很少涉及单位经济行为,难以全面准确把握干部廉洁从业他们自己。这种巡视方式,难以从经济活动的深层次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使得一些干部在任职期间表面上表现良好,但离岗后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借出资金难以收回,给国家和集体造成损失的情况屡见不鲜。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倡导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领导干部任期目标挂钩,通过对相关经济指标

49、的分析和评价,评价其任期绩效,客观、公正地确认其经济绩效,全面评价和考核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表现,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依据,同时帮助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防范短期行为。(二)揭露惩治腐败分子,规范干部行为,推进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以财务和财政收支审计为基础,以识别个人经济责任为目标,既对事又对人,审计长期涉及领导干部。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此外,经济责任审计以预防为主,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领导干部自律、自律,完善自身,强化纪律观念,推进廉政建设。(三)核实家庭背景,客观公正地评价前辈和前辈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经

50、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的财务和财务收支情况真实、合法、有效为依据。尽快进入角色;另一方面,由于明确了离任者的经济责任,实际上明确了前任和前任的责任,改变了“新官不顾旧账,老官走”的恶劣局面。有利于工作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种类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适当的分类,有利于根据各类经济责任审计的不同特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针对性,突出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区分不同类型的经济责任审计。经审计的人民经济责任。根据审计内容、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性质,经济责任审计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可分为目标经济

51、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财务责任人完成承包目标、租赁目标、任期目标等目标责任的审计。此类审计主要以经济负责人与上级主管部门、承包(或租赁)单位或同级政府部门签订的合同、租赁合同或目标责任为依据。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重点突出。破产经济责任审计依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主要审查确认企业破产的原因;确定企业破产的主要责任人;对破产企业的财产和资料进行监督,包括破产清算期间的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资产价值的评估、破产资产的出售和分配等。这种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对破产企业的整个破产过程进行全面审计。企业,确定负责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确保破产清算工作的顺

52、利进行。(二)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事后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审计时间的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可分为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事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经济责任关系建立之前,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资产、负债、损益等真实、合法、有利的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参与各方经济责任关系合法、合理、正确地确定相关方案和合同,保证经济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维护经济责任关系各方的合法权益。在途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指对经济责任人在任期间进行的审计。审计机关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领导干部和经济责任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检查本机关和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是否存在错误或者舞

53、弊行为。督促企业负责人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及时发现问题,杜绝问题发生,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例行年度审计和不定期临时审计。事后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经济责任关系终止或领导干部调离本部门、单位后,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例如,在合同或租赁经营合同到期时,审查和评价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确认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解除责任人从经济责任。 .(三)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不同,经济责任审计可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

54、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党政机关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公共机构。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和参股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自有资产占据控制地位或支配地位。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使审计机构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进行分级、集中审计。四、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审计范围是审计对象的扩展,即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审计监督活动。它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在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率的同时,对被

55、审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评价。经济责任评价。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是被审计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来看,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如下:(一)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围堵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部分已正式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地方情况来看,接受经济责任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主要是:省、地级市、县直属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国务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部门,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一般是各部委直属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根据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接受任职经济责任审计的党政领导干部包括:县(旗)

56、、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直辖市的党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乡、民族乡、镇党委、人民政府领导干部。(二)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围剿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其他国有资产企业进行审计监督,必须是国有资产占控股或者支配地位的企业。 .因此,目前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资产控股或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总经理)。优势。五、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在地方开展的,各地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多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种类繁多,做法也不尽相同。只

57、能从经济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出发,从与经济责任人相关的经济行为、与经济责任人相关的经济成果、各部门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入手与经济责任人有关。 , 一般是合并的。(一)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本部门、单位财务、财政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监督责任和义务。直接责任。因此,对党政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审计,应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和单位的财政和财政收支情况,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部财政和财政收支控制制度及其实施。二、预决算执行情况或财务计划执行情况及决算情况。其中,主要是查明:财务、财务收支等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合规性;是否存在贪污、挪用、挥霍、浪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