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_第1页
3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_第2页
3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_第3页
3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_第4页
3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9/22Contents人类的进化人类的发展进程人类的历史与发展信息社会与信息劳动分工与语言的产生从动物到人类(符号信号时代)“CS男孩”和“KE的发现”-语言动物的“语言”包括:“KE”的24名成员中,约半数无法控制声音语言 “鸟语花香”超声波语言 蝙蝠-嘴唇和舌头,阅读存在,而且记不住词汇,不能理解和运用语法,难以组织好句子。最初,遗传学家把这个 ”)。叫做“语法”(即“KE动作语言气味语言色彩语言“摇尾巴的狗不咬人”臭鼬2000年,一个叫“CS”的英国男孩出现了,他虽然和“KE”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却患有类似的疾病。通过两者的对比,研究者们发现,一个被称为“FOXP2”的在这个男

2、孩和“KE”的身上同样遭到破坏,这也是他们病症所在。人类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德国科学家们,这种变异正好发生在20万年南方古猿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能人阶段。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直立人种 (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猿人。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猿人的化石

3、和石器,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4) 智人阶段。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早期智人20万年前到10 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现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前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出现的时候,之后,现代人就取代了原始祖先,并排挤掉其他原始的竞争对手,主宰了地球。12015/9/22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在于,动物在接近10亿年的漫长时期中,是仅仅通过突变和自然淘汰而进化 的。而人类却发展和演化出了

4、非遗传性的继承和演变系统,即通过独一无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识和传统留给了后代。通过体外遗传媒介,将对自然和环境的认识作为知识文化和经验加以存和积累,从而教育和传檄给后代。保人类语言的生物特点人类语言的文化特点时空的能力 e g. 科幻小说 穿梭剧宫、步步惊心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抽象具体甚至虚构的事物 e.g. 昨天、今天、明天经济性,以有限的元音和辅音组合,和音调的变化表现无限的内容 e.g. 字母与拼音无穷的创造力 e g. 草莓族、养牛族、头衔通胀、hold住、云概念、喜大普奔、剩女、颜值、外貌提高人类的思维能力区分音节符号体系 e.g. 女书发音和语句有逻辑性 e g. mama与能模仿

5、其他声音可以能够欣赏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e.g.抑扬顿挫,思维是内向操作的语言推动社会进步,语言是一种世界观于瑜与余欲渔遇雨于瑜欲渔,遇余于寓。语余:“余欲渔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 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 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 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于渝淤,与欤?”于瑜:“余欲玉,欲玉,。”余与于瑜遇,逾,欲玉与俞,遇雨,雨逾。于俞:“余欲渔于渝淤,遇雨,欲渔欤?玉欤?”于瑜与余御雨于,与,余与于瑜踽踽逾逾,渔于渝淤。22015/9/22人类

6、的发展“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史上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20万年前)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的发展都集中午夜前6秒,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1946、1947、1957年)问世(分别为21:30口播时前)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从人类最近的祖先智人开始

7、算,人类的历史只有5万年。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信息较少,且零散、无序,主要靠人类的;原始简单,只能在近距离前面的整整650代人都山洞中。方式是口耳相传 使用的感官主要是听觉的群体:部落内或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缺点:范围窄,容易失真e.g.结绳记事、传声筒直到第730代开始使用文字。直到第794代掌握了印刷术。直到第798代发明了电。如今人类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的。中国最早的文字23:53 文字时代(5000B.C.)信息量日益增大,并从零散逐渐到系统,从无序逐渐到有序;逐渐多样,除了口语、印刷书外,普通教具也日益普遍使用,空间扩大了;方式不再依赖,方

8、式除了口耳相传,又有了读写训练;过程中感觉的重心,从耳朵转到眼睛,从听觉转到了视觉第一套之外的符号系统,文字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从而了教育上的巨大,它大大扩大了教育的对象,使知识的速度和广度大大增加,把知识车同轨的更久更远。 e.g. 书同文,32015/9/22甲骨文隶书23:59:54 印刷时代印刷术于公元200年的中国拓印术23:59:54、大量生产印刷时代特点:大量大唐朝初年(627 649)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缮写模勒(刊刻),炫卖于庆,的作品即常C.H.表达性(1909):市井”(唐,824)。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品是我国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佛典经。性北宋庆间(1041104

9、8),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迅速型分布性1456年德国铁匠成了42行本的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制设备,于首次印。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整个欧洲的主要城市几乎都有了印刷所,印刷业日益兴旺。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求邸报周报:1609与报知,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和科学启蒙、社会进步反过来,公众文化知识的提高又导致了对、科学、哲学、文日报:莱比锡报1660学书籍等印刷媒介的更大需求,于是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也加速了欧洲主义的和的诞生。23:59:55 电子媒介的演进电子(大众时代)1840年,人S摩尔有线电报。1876年,人AG贝尔发明了,使人类的口头传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

10、化、科学化;播实现了空间性的。1877年人发明了留声机,使得人类第一次将声多样化、多媒化;e.g. metro digital media音下来,声音的也由此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1895年意大利人G完成了无线电试验。1906年,利用无线电传送语言和音乐的试验在取得成功。1920年11月2日,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标志着电子媒介的诞生。人机;e.g. commonwealth语音服务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1926年,英国人成功地进行了电视的试验,也由此被称之为“电视之父”。e.g. 绑匪、facetime,世界上第一座

11、英国正式开播,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由此诞生。20世纪50年代,彩色电视开始起步。60年代,通信技术引入电视 领域,电视信号在世界范围内的传输变得十分便利。80年代中期后,电视 进入实用阶段,跨国 电视直接进入电视观众家庭。4元朝后期,我国的印刷术连同其它发明随着传向西方。2015/9/22信息时代(全球1946年第一台电脑问世时代)大众的者是职业者,是组织整体(如报社、电台、杂志社等)或个人。这些为职业。e.g. 中青报总编多受过职业教育、以1957年第一颗人造升天信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1993年特点: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受众广泛,成份复杂。大众受众覆盖面广,人数众多,成份复杂,同

12、时又分散、隐匿地存在。计算机网络信息量、速度、速度无可匹大众因、效率等的限制,在效果反馈敌,打破了传统媒介单向的界限,实现了互动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间接、零散、迟缓等缺陷,对此在,并由此产生了,分众和窄播,以及自媒的效果领域中,学者提出了的“反体(self-own media)和流(streaming media)馈”的概念。即通过研究等方式对对象的情况e.g. 实名、赛事网络及需要进行了解,以改进活动,增强效果。媒介融合、传统被迫融合 e.g.搜狗搜索e.g. 芝加哥报纸质版停刊、2042人类的演进规律(一)与媒介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断打破时空界限,不断创造人类新的经验类型。1、加速度发展趋势2、不同阶段的媒介是沿着不完善到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