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_第1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2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3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4页
传染病学总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学总论 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学习意义及重要性 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诊断 传染病的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的特征 第一节概述一、概念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或动物后所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并导致流行。二、研究对象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其重点在于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

2、、治疗措施和预防原则。三、研究目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流行。第二节 感染与免疫 也称传染,指病原体以一定方式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感染概念 感染的必备条件病原体人体环境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 显性 潜伏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 频度侵袭力(invasiveness) 毒力(virulence) 包括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其它毒力因子 数量(quantity) 变异性(variability) 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非特异性:天

3、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 因子 特异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应答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部位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 直接损伤毒素作用: 内毒素、外毒素免疫机制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是传染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代谢改变:进食减少、能量吸收减少,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消耗增多等。第四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母婴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自然因素: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兽共患病 (zoonosis)社会因素影响流行过程

4、的因素 影响流行过程的综合因素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第五节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隔离的重要性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可通过免疫学检测得知免疫期有长有短保护性免疫不一定有再感染、重复感染、复发、再燃的概念二、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及其过程 2.皮疹(rash) 3.毒血症状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潜伏期前驱期(初期)症状明显期(极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概念: 从病原体入侵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期称为潜伏期。意义:

5、确定检疫期(最重要)有助于诊断传染病的特征性表现多在此期表现出来,如玫瑰疹、脑膜刺激征、肝脾肿大、黄疸 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但有些例外,如麻疹Kopliks斑。多数传染病在此期易漏诊或误诊,但传染性最强。发热:感染性/非感染性、三个阶段、热型皮疹:外疹/内疹或粘膜疹 注意: 时间、分布、次序、形态感染中毒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肝脾肿大常见症状体征二、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及其过程 2.皮疹(rash) 3.毒血症状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斑丘疹:麻疹、风疹、猩红热、伤寒等水泡疹: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出血疹:流脑、登革热、出血热等荨麻疹

6、:血清病、病毒性肝炎、寄生虫病要重点了解:出疹时间(水猩花麻斑伤)、出疹顺序、疹子数目、部位、形态(皮疹类型)等。Rash of measles麻疹Varicella水痘. Early rash with macules papules and superficial vesicles. Some beginning to inspissate.Neonatal chickenpox.新生儿水痘. Severe varicella occurs in the infant when maternal disease develops between 5 days before delivery

7、 and 2 days postpartum.Koplik spot带状疱疹Acute meningococcaemia流脑. Note the variable size of the lesions and their peripheral distribution.Typhoid fever. Rose spots,small maculopapular erythematous lesions usually seen on the abdomen. 伤寒玫瑰疹流脑.黄某,湛江市人,41岁, 2区29床,急起寒战高热,头痛,呕吐,一天后神志不清,于2004年12月20日由市二医院转来.

8、 典型的皮肤瘀点瘀斑.Leptospirosis. Scleral haemorrhages in an icteric patient钩体病.Scrub typhus eschar恙虫病焦痂恙虫病焦痂/溃疡患儿男,岁,因“发热天,皮肤瘀斑小时,伴抽搐次”入北京儿童医院 .诊断为暴发型流脑. 资料来自中国医学论坛报Whooping cough. Frenal ulcer 百日咳舌系带溃疡猩红热的草莓舌猩红热的杨梅舌Epidemic parotitis流行性腮腺炎重型手足口病 男,一岁,因高热、手足皮疹4天,呼吸困难、发绀、神志不清一天于2008年5月12日凌晨1:30入院。严重呼吸衰竭、心衰、

9、休克、脑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均检出EV71而确诊。二、临床特点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1.发热及其过程 2.皮疹(rash) 3.毒血症状 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临床类型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酸痛等。肝、脾、淋巴结肿大病程长短:急、亚急、慢病情轻重:轻、中、重、极重特殊类型:逍遥第六节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及生化检验 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它检查内镜活检影像(B超、CT、MRI等)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 生活习惯预防接种史过去病史集体发病史家族史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资料 一般

10、检查: 三大常规、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 直接检出 分离培养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室检查 免疫学检测: 特异性抗体检 特异性抗原检测 免疫标记技术 细胞免疫功能检查其他: 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检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 一般常规检查 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它检查内镜活检影像(B超、CT、MRI等)肉眼观察直接涂片分离培养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PCR)传染病的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 一般常规检查 病原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其它检查内镜活检影像(B超、CT、MRI等)早期阴性或低滴度,后期明显升高;

11、双份血清四倍升高(或由阴转阳)具诊断价值。检测方法有多种,最常用是ELISA。蛋白印迹法(WB)是确诊慢性菌痢、血吸虫病等的重要手段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是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Liver-Biopsy Specimens from a 45-Year-Old Woman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Whom There Was No Clinical Suspicion of Cirrhosis.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强调活检的重要性!脑囊虫病的头部CT流脑的脑脊液(米汤样)第七节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二、治

12、疗方法 一般及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中医疗法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病原治疗与对症相结合隔离、护理、心理治疗;饮食、能量、维生素、水电解质、免疫调节。一般及支持疗法: 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营养病原/特效疗法: 抗生素、化学制剂、抗毒素对症疗法: 减轻痛苦、保护重要器官 水和电解质平衡其他: 康复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治疗方法 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二、治疗方法 一般及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中医疗法抗生素(抗菌药应用原则.牢记首选药. )抗毒素(TAT、DAT等)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某些免疫调节剂亦兼有病原治疗作用注意:副作用及过敏反应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二、治疗方法

13、 一般及支持疗法 病原治疗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中医疗法高热脑水肿抽搐心衰呼衰休克严重毒血症高压氧、针灸、理疗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第八节传染病的预防病人及时上报 甲类(强制管理) 乙类(严格管理) 丙类(监测管理)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一、管理传染源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人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传染病的预防宣教、个人卫生、调整工作岗位、随访。必要时药物治疗。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人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

14、施隔离观察(隔离期?)药物预防(如流脑、疟疾等)预防接种(如狂犬病、乙肝)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人的措施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治疗、免疫接种宰杀后消毒处理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一)隔离:(二)消毒:目的是消灭病原体和传播媒介。消毒方法(见附录三 P378)注意:消化道传染病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是增强特异性免疫力主动免疫(疫苗)被动免疫(抗毒素/免疫球蛋白)计划免疫: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疫苗)对易感人

15、群进行预防接种。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共2病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新增)。(共26病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新增)。 (共11病种)本教材P409(附录七)中传染病防治法已是旧版过时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分类病种 报告时限管理要求甲类2 市2h/农村6h强制管理乙类*26 市6h/农村12h严格管理丙类11 城市农村 24h监测管理* 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按甲类管理!*脊髓灰质炎为乙类管理但报告时限为2小时。主要针对 呼吸道传染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