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详解8课件_第1页
中庸之道详解8课件_第2页
中庸之道详解8课件_第3页
中庸之道详解8课件_第4页
中庸之道详解8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庸之道叶升华第1页,共33页。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 也。”(中庸第9章)第2页,共33页。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子“不偏”“不易”第3页,共33页。 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孔子将中庸视为君子应有的品德,曾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4页,共33页。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义之与比”等词语

2、。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背诵11.16、13.23、13.24、17.13节。 第5页,共33页。读准字音狷( )原( )讪( )徼( )讦( )鲜( )恶( )称人之恶( )者junyunshnjiojixinw第6页,共33页。整体感知 阅读原文,说说中庸之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德(6.29) 中行(11.16、4.10、13.21、 13.24、17.13) 中礼(1.12、17.24) 中和( 13.23 ) 第7页,共33页。 一、何谓中庸 ? 释义第8页,共33页。6.29章节: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至:达到极点。鲜:少。 小结:实现中庸之道谈何容易!把握好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孔子都发出如此沉重的感叹。研习文本 一、中德第9页,共33页。 1116章节: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与:通“欤”语气词过:过头二、中行第10页,共33页。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的对待一样会使心灵窒息,做事过分的渲染与毫不声张一样会无甚收效,管理中过分的民主与一人专制一样会没有进步。 凡事有度,与人交往也应“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说

4、说“过犹不及”的含义,并举例说明。第11页,共33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有一则故事耐人寻味。宋时秦桧的私人密室“一得阁”落成,广州守丞送来一卷地毯,大小尺寸与密室地面竟分毫不差。这个地方官可谓马屁拍到家了。当接到那卷地毯时,狡猾的秦桧想到,这人既然有本事如此精确地刺探到自己密室地面的尺寸,刺探自己其他的秘密就不在话下了。没过多久,送他地毯的这个人就被秦桧除掉了。为人处事要把握好分寸,过犹不及。第12页,共33页。 1324章节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好:喜欢恶:厌恶未可:还不行第

5、13页,共33页。原:通“愿”,谨慎老实贼:破坏者(古今异义)17.13章节子曰:“乡原,德之贼也。”第14页,共33页。 二、中庸如何? 原则第15页,共33页。 410章节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中行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适:亲厚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16页,共33页。 1321章节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与:交往。 狷: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不为:不肯做 第17页,共33页。 1.12章节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三、中礼为:是由:

6、遵循、遵从节:节制第18页,共33页。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义”“礼”第19页,共33页。 1、与人交往要有度,这个“度”究竟以何为依据?它的标准是什么? 2、依据义的标准,从原文中找出可交往和不可交往的人,并加以比较。第20页,共33页。 “义之与比”的“义”是与人交往的依据,以道义为标准去比较选择,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依据“义”的标准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君子、狂狷者。不值得交往的人依次是:小

7、人、乡原。第21页,共33页。 1724章节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恶:憎恶 讪:毁谤窒:固执不通 徼:强取、掠夺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当作知:通“智”,聪明 孙:通“逊”,谦退 第22页,共33页。 结合沂水春风,说说我们应如何具体认识和把握中庸之道。 把握中庸之道关键是:秩序与和谐。庸:规律,常也。规律、法则不可变,传统道德不可变,秩序与和谐是自然适行的大准则,也是人类社会适行的大准则,而秩序就是礼的基本精神,和谐就是乐的基本精神。

8、第23页,共33页。 (中庸的道德修为) 三、如何中庸 ? 内涵第24页,共33页。 13.23章节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四、中和和:和谐同:等同,指无差别的同一而:转折连词,然而,但是第25页,共33页。 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含义 “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有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一切恰到好处,决不盲目附和;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26页,共33页。 孔子所谓的“和而不同”其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的意见,能提出不同意见

9、,以丰富和发展他人意见;二是能兼容不同的意见,尤其是下级的意见,不求他人意见与自己完全一致。与“和而不同”相对立的“同而不和”也有两层意思:一是盲目地附和他人,尤其是上级的意见,只说相同的意见;二是只允许自己一个人发表意见,而不允许他人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其实,在许多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第27页,共33页。总 结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叫做“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中”为体,“庸”为用;“中”属内,“庸”属外;“中”是内在依据,“庸”是外在表现。用最平实的话说,“中”是适宜,是合适

10、,“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第28页,共33页。思考 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 中庸之道在现在往往被人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第29页,共33页。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

11、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第30页,共33页。 结合已学章节内容,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看法。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孔子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秩序的以强凌弱的“攻打”,主张以“德”、“礼”来达到“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稳定。 又如“阳货见孔子章”,孔子与阳货主张不同,讨厌其为人,就采取回避、应付,而不与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对待不同主张的学生,他也能以恰当评价,等。第31页,共33页。探究 在第八则中孔子批判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第九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