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_第1页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_第2页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_第3页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_第4页
2020年春期部编本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草船借箭第三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 , 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有关三国演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过程:一 欣赏名著 , 品读经典上节课 , 我们一起欣赏了 草船借箭 这个历史故事, 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有的同学说 , 诸葛亮通晓天文 ,有的说他懂得地理, 还有的说诸葛亮能“借”到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人心” 。的确 , 课文精彩地描述了“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 , 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探究的重点。如果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 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这些内容

2、, 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老师梳理、概括以下几种学习方式。读 : 有感情地朗读。说 : 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再加上自己的想象, 有声有色地说一说。演 : 邀请老师或者几个同学 , 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评 : 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写 : 根据看过的、改编过的电视剧 , 展开想象 , 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 同时允许学生个体学习或合作学习。师生互动交流。读 : 对“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你选择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种学习方式, 请按照自己对课文中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以求达到声情并茂, 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3、的效果。说 : 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 , 你们觉得怎样说才能让大家满意?( 交流要点 : 第一 , 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 第二 , 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创造, 特别是第 2 自然段的对话, 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节等。 第三 ,语言要自然、 流畅。 不同人物的语言 , 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 , 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第四 , 说话时态度要大方 , 要注意“听众”的反应 , 能用目光和手势与他们交流。 )演 : 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 该怎样演才能身临其境?( 交流要点 : 第一 , 要编好“剧

4、本” 。把课文内容改为“剧本” , 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第二 , 选择好“演员” , 分配好角色。第三, 各自熟悉“台词” 。第四 , 准备好简单的“道具” 。第五 , 可以演具体片段。比如第 2 自然段的“对话交锋” 、第 7 自然段的“饮酒取乐”等; 还可以把整篇课文内容都串演一遍。 )请同学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 根据不同的要求, 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 , 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小组交流 , 全班汇报, 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知人心”进行汇报 , 老师参与互动。以第 7 自然段为例 , 诸葛亮笑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5、 , 天亮了就回去。 ”针对这个片段, 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 , 教学情境设计可参考下文。老师 : 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 , 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 处之多 , 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 。你们演演看, 诸葛亮这时怎么“笑” ?( 诸葛亮向北岸望了望 , 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 天亮了就回去。 ” 这是对曹操轻蔑的嘲笑。 )( 诸葛亮面对南岸 , 仰天大笑着说: “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 天亮了就回去。 ”这是对战胜周瑜后 , 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 )( 诸葛亮看着眼前的船只 ,

6、 听着擂鼓声、 呐喊声 , 微微一笑说: “雾 这样大 ,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 天亮了就回去。这是自豪、自信的笑。 )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理解, 把“笑” 的不同内涵表演出来。二 营造“对话” , 塑造人格谁能用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来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上台板书。 )用下面的关联词训练说话。因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虽然但是一就点拨 : 同学们要尽量多地选用这几组关联词 , 结合刚才概括出来的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 把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绍完整。汇编诗歌 , 体味经典。草船借箭不寻常,要论成败有文章。都督周瑜欲陷害,孔明先生巧应对。妙算天文雾漫天

7、,通晓地理蒙曹操。洞悉人心妙计成,箭如雨下满载归。神机妙算诸葛亮,世世代代美名扬。请喜欢的同学读一读, 也可以背诵下来。三 链接名著 , 拓展文本请同学们自由畅谈读原著三国演义的体会, 如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 孔明三气周公瑾” , 等等。整体来看 , 这节课的讲述会有点儿赶时间 , 所以留给学生的时间就有点儿不充裕。 有些体现学生动手、 动口的活动没有让学生实践。教师在教学时要合理分配时间 , 注意讲解重点。本课的故事性很强 , 教师

8、应多鼓励学生多读、 多讲、 多练 ,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多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板书设计:草船借箭备课资料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 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止于东吴灭亡, 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 “七分实事, 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 , 使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 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 , 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一些情节, 使小说虚实结合。 实, 使读者产生真实感; 虚 , 使小说更生动 , 人物形象更丰满。

9、第二 , 在人物塑造方面, 采用类型化的写法 , 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 , 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 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比如 , 曹操的奸诈、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 , 这些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 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三国演义 中 , 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00 多人 , 给人印象深刻的也不下数十。 毫无疑问 , 这是三国演义最突出的成就。第三 , 叙事结构上 , 以蜀汉为中心, 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 精心构造无数的故事, 虽事件复杂, 却不琐碎支离, 虽曲折变化 , 然脉络分明, 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第四 , 具有“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的语

10、言特色。 三国演义的语言与水浒传等小说是不同的 , 它是文言 , 但又夹杂着白话; 是白话 , 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 可谓雅而不涩, 俗而不俚。 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发挥白话之长, 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而 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诸葛亮简介。诸葛亮 (181234),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 今山东沂南南) 人。东汉末, 隐居邓县隆中 ( 今属湖北 ), 留心世事 , 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 年 ), 刘备三顾茅庐 , 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 (今湖南、 湖北 )、 益(今四川 )两州 , 谋

11、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 , 对抗曹操 , 统一全国的建议, 即所谓 “隆中对” 。 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周瑜简介。周瑜 (175210), 三国吴名将。 字公瑾 , 庐山舒县 ( 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 精音律 , 长壮有姿貌, 多谋善断。建安十三年(208 年 ) 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后图进中原, 不幸因病于建安十五年(210 年)十二月病逝于巴丘 (今湖南省岳阳市), 年仅 36岁。神情描写的作用。草船借箭一文中对周瑜的神情描写仅有三处, 但对周瑜形象的塑造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处是周瑜经过步步紧逼, 使诸葛亮答应三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

12、 , 周瑜 “很高兴” 。 回视前文 ,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所以他周密策划 , 安排了这番对话, 假借公事 , 步步为营 , 最终把诸葛亮逼到 “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 , 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 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透过这两个字 ,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假公济私、心胸狭窄、不顾全大局、无容人之量的周瑜。第二处是当鲁肃向周瑜报告情况时, 说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 。竹子、翎毛、胶漆都是造箭不可缺少的材料, 诸葛亮却不用这些材料。周瑜对此不明白、不相信, 但他并未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调查 , 弄清事情的真相。 说明他太自以为是了

13、 , 以为自己的计谋万无一失 , 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的。这也从侧面反衬了他的“才不如人” 。第三处是诸葛亮按时交箭 , 周瑜“长叹一声” 。这一叹既有惋惜 , TOC o 1-5 h z 又有佩服。自己谋划已久, 却仍未如愿, 自然惋惜 ; 诸葛亮神机妙算,考虑周密 , 安排巧妙 , 非自己能比。 面对事实 , 周瑜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真比不上他! ”纵观周瑜三次神态变化 , 不难看出文中对周瑜的描写正是为了反衬诸葛亮。 在这场斗智中 , 周瑜输给诸葛亮的不仅仅是才智 , 还有他的胸襟、气度和人品。正史中的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

14、了这段故事, 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 , 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做过这件事。那么 , 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 ?那也不是, 因为他确有所本。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公之注, 建安十八年( 公元213 年 ) 正月 , 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 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 ) 。 初次交战 , 曹军大败 , 于是坚守不出。 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 ,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 , 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 , 并且鼓乐齐鸣, 但曹操生性多疑, 见孙军整肃威武 , 恐怕有诈 , 不敢出战 , 喟然叹曰 :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随后

15、,曹操下令弓弩齐发 , 射击吴船。 不一会儿 , 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 ,船身倾斜 , 有翻沉的危险。 孙权下令调转船头 , 使另一侧再受箭。 一会儿 , 箭均船平 , 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由此可见 , “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 , 而是孙权 , 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 讲的是周瑜设计, 妄想谋害诸葛亮 , 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 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读了全文 , 大家都佩服诸葛亮才智过人。下面, 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将计就计。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 很想除掉他, 就在商议军事时, 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

16、箭 , 而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 并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 , 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 满以为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套。其实 , 真正上当的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见 , 诸葛亮谋略过人, 早已成竹在胸。知彼知己 , 百战不殆。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情况 , 诸葛亮却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 , 守信用 , 又顾全大局。 于是 , 反请鲁肃帮忙, 为他准备了二十条船 , 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 , 一千多个草把子和青布幔子。 鲁肃信守诺言 ,没有走漏半点儿风声。 这样 , 周瑜不仅没有获得真实的情报, 客观上还为诸葛亮计谋的实现和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 大雾漫天 , 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还没亮 , 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