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礼仪中的‘过渡仪式’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1.gif)
![殡葬礼仪中的‘过渡仪式’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2.gif)
![殡葬礼仪中的‘过渡仪式’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3.gif)
![殡葬礼仪中的‘过渡仪式’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4.gif)
![殡葬礼仪中的‘过渡仪式’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80f71295c888d634f605a8230c7b6a9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一、社會學理論二、人類文化學論三、民俗學理論四、人道主義理論五、殯葬道德殯葬服務的相關理論第1页,共38页。一、社會學理論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殯葬服務的相關理論包括:社會學、人類文化學、民俗學、社會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理論。簡單的說,社會科學就是研究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秩序及其他規律的科學。和殯葬服務相關的社會科學理論包括下列五個:第2页,共38页。(一)個人的社會化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一個社會成員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學習行為規範和科學技術,逐步成為人們所接受的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稱為個人的社會化。個人的社會化又是人的個性的形
2、成和發展過程,是一個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過程。同時,成年人也需要不斷的社會化,因為成年人也存在著一個不斷學習和適應的問題,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更是如此。社會化的內容大體可分為五類:第3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4生活技能:嬰兒出生後,衣食住行以及語言都是社會教育的結果。越是現代化的生活,對人的生活技能要求就越高,如用電、乘火車飛機、都市的交通管制等知識相方能都是需要學習才能獲得。生產技能:指人的勞動技能,從古代的農業、手工業到現代機器化大量生產和電腦資訊化時代的各種生產技能,也是需要學習的。社會規範:指人們的行為準則,如風俗習慣、道德、法律等,透
3、過這些規範使人們之間的行為達成一致。第4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5生活目標:社曾透過教育向社會成員灌輸人生理想、價值取向、信仰,以使人們形成一定的人生觀。社會角色:社會角色就是一個人的社會身分,如父親和兒子之間、同事之間、領導和下屬之間,人們總是在扮演著一定的社會角色。有時,人們同時扮演著幾個不同的角色,如一個人在父母親面前是兒子,在兒子面前又是父親,在妻子面前則是丈夫。不能準確地進行社會角色的定位,在社會學中被稱為人格障礙。第5页,共38页。(二)社會群體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6社會群體是人們透過一定的社會互助或社會關係而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的集體。通常,
4、社會交往是透過社會群體進行的。社會學對社會群體有多種劃分方法,這裹只講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殯儀館、公墓為正式的社會群體。因為它是根據一定的組織目標和組織原則建立起來的。喪家則屬於非正式的社會群體,他們之間或是親朋或是同事,由治喪的需要聚集在一起,喪事完畢則分散。殯葬行業的人員相互之間是屬非正式群體,但因同屬葬儀商業同業公會會員,透過公會則彼此之間又屬正式群體 。第6页,共38页。(二)社會群體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7正式群體:是人們根據一定的組織目標和組織原則建立起來的群體,內部有較強的凝聚力,有共同的利益和價值認同,如學校、企業、政黨等。 非正式群體:人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
5、其他某種需要自發形成的群體,內部聯繫較鬆散,成員之間的地位和角色沒有嚴格規定,如球迷協會、釣魚協會、朋友群等。第7页,共38页。(三)社會分層(1)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8社會分層是根據某一標準將人們劃分為若干等級層次,以便於分析社會結構,更精確地認識人群。社會學上劃分的標準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別。馬克思按人們占有生產資料的多寡,將人們劃分為不同階級。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認為,生產資料的占有不是社會分層的唯一標準;此外,一個人的地位 、權力、收入等也是社會分層的一個根據,此劃分方法對社會學產生的影響很大。第8页,共38页。(三)社會分層(2)2022/8/5生命
6、服務技能與實務9將人們按性別劃分為男女社群;按年齡劃分為青年、中年和老年;按教育程度劃分為初等教育階層、高等教育階層;按職業劃分為不同的職業集團;按宗教信仰劃分為各種不同教式人群;按地域劃分為東部人群和西部人群等等。喪家擁有的地位、權力和收入水準各異,屬於不同的消費層,擁有不同的消費能力。喪禮服務人員對他們在服務態度、服務品質上應一視同仁,而不厚此薄彼。一個地區的消費水準是殯葬業者決定服務定位的依據,即業者主要服務群體地區的消費水準。第9页,共38页。(三)社會分層(3)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0居民的宗教信仰也是殯葬業者在確定服務時所必須考慮的問題。如美國紐約市就有不同的殯儀館,
7、除基督教式外,還有猶太人的、黑人的、伊斯蘭教的、佛教的、中國式等殯葬禮儀服務,喪家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宗教信仰、收入水準等因素選擇殯葬業者。正因為如此,殯葬業者對自己服務地區的人群應有一個清晰的社會分層概念,在殯葬服務進入市場經濟以後更是如此。第10页,共38页。(四)社會互動(1)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1人們之間的言論或行為的相互影響就是社會互動。一個人的言論或行動都會對他人(進而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他人產生相應的反應,進而循環並升級。比如,人們在特別清潔乾淨的環境較少亂扔雜物,因為這種環境對人有一種制約作用,會促使人去保護這一環境。文明的人群中,人也會變得文明,這是
8、良性互動。反之,就會出現非良性互動,造成惡性循環。第11页,共38页。(四)社會互動(2)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2殯葬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殯葬職工為喪家提供服務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殯儀館和公墓的環境綠化、布置、殯葬服務人員的儀態舉止及優質服務等,目的是希望達成良性互動,其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優質服務。我們在與喪家開始接觸時,就應該對喪家做一個大概的估價,以利於準確地把握與對方的互動。當喪家有過激的言行時,我們應當控制自己,以更溫和的態度去軟化對方,不可對等互動,防止激化矛盾,失去轉圜餘地。第12页,共38页。影響互動的因素: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31、空間因素: 互動是在
9、相互可接觸的空間距離內,而且相互距離越近,接觸越頻繁,其互相影響的可能性就越高。如俗語遠親不如近鄰,就是因為很近(近鄰)而發生的良性互動,而同行生嫉妒則是因為距離太近(同行)而發生的非良性互動。現代社會中人們之間互動的頻率高於古代社會。第13页,共38页。影響互動的因素: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42、生物因素: 指人們的生物本能、特徵影響到人們之間的互動,如人的食慾、性慾、對美的喜好、情緒、智力和體力等,都會影響人們之間的互動。如人們看見美好的物件就會樂於接近,反之則反應冷淡;情緒、智力和體力高昂時期,人們對事物就會反應熱烈、敏捷,而低落時期則反應冷淡,如此等等。第14页,共38页
10、。影響互動的因素: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53、心理因素: 人們的性格差異會影響到互動的內容和風格,如性格內向者與人交往就缺少熱烈度,但交往可以持久,而性格外向者容易一見如故,但友誼難以持久;脾氣暴躁者難以與人相處。第15页,共38页。影響互動的因素: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64、社會因素: 指人們的社會地位、財產、權力等不同,因而其互動會有不同的內容和方式。如俗語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社會地位高的階層,其交往就愈注重禮儀形式;社會地位高者與社會地位低者相交往時通常很隨和,少有架子,而社會地位高不高低不低的人,反而多喜歡裝腔作勢等。第16页,共38页。影響互動
11、的因素: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75、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會造成價值觀、興趣、判斷諸方面的差異,進而影響到人們的互動。如文化層次較高者之間的交往顯得平淡,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下層社會的交往通常是非常親熱,但翻起臉來卻六親不認。語言也屬於文化因素,語言人際互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語言幽默者多能為人所接受。第17页,共38页。(五)社會控制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8社會控制是透過一定的手段將人們的行為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從而獲得某種秩序。社會控制是一種有目的、有意義的社會統治,主要在求得理想的社會秩序,防範不良社會問題的發生。社會控制體現了社會學的實踐,如殯儀
12、館或公墓強制推行的環保作為,這些會涉及到殯葬改革中的社會控制。因為它們有可能遭遇到某種反對,為防止失控,必須擁有防止失控的必要力量(如政府公權力),並儘量改善硬體、加強宣傳等以減少反對。第18页,共38页。社會控制是透過下列形式進行的: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191、風俗習慣: 是人們長期在社會生活中自發形成的、歷代相沿的行為方式的總和。它代表著一種秩序,當人們遵循著一定的風俗習慣做事時,便是在遵從著某種秩序,如人們見面時互相打招呼,敬老尊賢等。2、道德: 是自發地調整人們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所追求的是真、善、美,反對假、惡、醜。道德對人的影響或控制是潛移默
13、化的。第19页,共38页。社會控制是透過下列形式進行的: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03、宗教: 宗教是一種與人格神相聯繫的信仰,與此相應的則是一整套行為規範。以神的名義對人們的行為予以控制一直是宗教的一個社會功能。4、法律: 法律是由國家頒布的、予以強制執行的一種行為規範的總和。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強制性,即與懲罰相聯繫。5、社會輿論: 為社會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廣為傳播的社會意見。它對單一個人具有相當大的壓迫力,使人有所畏懼。但社會輿論是不穩定且經常當發生變化的。第20页,共38页。二、人類文化學理論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1人類文化學是研究人類文化的起源、性質、功能及規律
14、的學科。在本節簡略介紹兩位西方文化人類學家: Arnold van Gennep(范吉納普)及B.K.Malinowski(馬凌諾斯基)他們對於殯葬的見解,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殯葬的理解。第21页,共38页。(一) ARNOLD VAN GENNEP(范吉納普)人生之節及其通過禮儀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2Gennep認為,人一生中要經歷不同的階段,即個人生命的幾個重要關口,亦為若干的階段,如出生、入學、成年、工作、結婚、生兒育女、死亡等。這些人生關卡意味著個人在所屬的集團內獲得了身分的變化和新的義務,人也依次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出於保障平安的心理需要,人們在通過這些人生關卡時總要舉行一
15、些儀式與活動,以幫助這些關鍵時刻的安全渡過。如中國人為新生嬰兒辦滿月酒、生日宴會、男子成年禮、女子十五行笄禮、新婚儀式中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等。第22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3Gennep將人們這些人生關卡期間舉行的儀式及活動概括稱為通過禮儀,並分為三類: 分離(separation)儀式,即個體與原有的社會相脫離、相隔絕的階段所舉行的儀式; 過渡(margin)儀式,即從一種狀況進入到另一種狀況的中間階段(或等待階段)所舉行的儀式; 整合(aggregation)儀式,即在與新的社會關係結合為一體的階段所舉行的儀式。第23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
16、能與實務24Gennep他用這一理論對殯葬禮儀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指出:殯葬禮儀中的分離儀式:表示斷絕死者與原來社會的關係,其儀式性的行為有移屍出房、殮屍入棺,焚燒死者的生前用物,乃至葬殉其妻妾、奴隸、牲畜,出殯時砸破一個碗等。諸如棺木、墳墓等均可視為物質性的隔離措施。殯葬禮儀中的過渡儀式 :是死者進入另一世界的等待、準備階段舉行。喪禮中一般都有的停屍待葬的時間,殯就是過渡期的標誌,土葬者還要等待屍體完全腐爛後再行二次葬儀式,即撿骨再葬。對生者來說,在治喪期間,常規的社會活動是停止的,並有相當的習俗、各種殯葬禁忌,如孝子女喪期禁食酒肉、夫妻分居等。殯葬禮儀中的整合儀式 :具有將群體成員重新聯繫起
17、來的作用,如殯葬期間的親朋鄰里相幫、安慰、宴飲、喪後喪主對他人的答謝、祭祀等。第24页,共38页。(二) MALINOWSKI的文化功能主義(1)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5B. K. Malinowski ( 1884-1942),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人類學家之一。他的基本思想是:每一種文化及其活動、儀式都有相應的社會功能,殯葬禮儀活動也是如此。他認為,即便是很原始的民族,人類對待死亡的態度、情緒都是非常複雜和矛盾的,即對死者的留戀、愛慕,和對屍體的反感、恐懼。這二種心態的深層心理結構是對於永生的渴望和對於死亡的恐懼。一方面是渴望永恆的生存,另一方面卻是冷冰冰的現實,屍體腐
18、爛、生者的永遠終結。第25页,共38页。(二) MALINOWSKI的文化功能主義(2)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6這時,宗教使人們相信靈魂是不死的。一切殯葬和祭祀的儀式都是為了死者去過一種永恆的靈魂生活,或有助於死者的靈魂順利地達到那裹,或使靈魂能順利地再次投胎轉世等。這類關於靈魂永存的(宗教)神話就成了一切殯葬禮儀規範的理論根據。由此,人們對於死亡的恐懼、焦慮被最大限度地或徹底地消除了,對於永生的渴望由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這就是宗教的社會功能。第26页,共38页。(二) MALINOWSKI的文化功能主義(3)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7殯葬儀式的心理撫慰功能:所謂撫慰,
19、不僅是安撫垂死者,相信死後的存在,戰勝死亡恐懼;也要安撫生者,使他們心安理得,即所謂死者安祥、生者慰藉。因而,殯葬禮儀不可缺少的文化價值在於使個人精神得到完整。殯葬的社會整合功能:他看到,當一個人去世時,其親屬和地方上的人總要聚集起來,參與治喪,這在世界各民族都是相同的。這種聚在一起的禮儀活動有助於人們克服因死亡而造成的削弱、瓦解、恐懼、失望等離心力,從而使受了威脅的群體生活得到最有力量的重新統合的機會。透過個體和群體之間聯結的加強,從而保持了文化傳統的持續和整個社會的再接再勵。第27页,共38页。三、民俗學理論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8民俗學最早由英國學者湯姆斯(W. J. Th
20、omas)於1846年提出。民俗學是透過研究民間的風俗習慣、民間故事和傳統,從中發現人們的生活規律、生活情趣、生活價值、人生理想和道德規籥的科學。民俗學不僅研究古代的民俗(文獻、民間傳說等),更側重於現在正流行的民俗(依靠民間調查)。透過這些民俗現象的搜集,進而揭示民俗活動的規律和社會意義。任何一個社會,都有四大類民俗活動,即婚、喪、節、壽。婚即婚姻嫁娶; 喪及殯葬; 節即時令節氣;壽即祝壽。第28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29民俗活動社會意義何在?大體上在於: 使人們的行為趨向一致:即人們都循著同一規範做事,於是便具有了社會控制的功能; 娛樂功能:如廟會、過年,及婚姻、
21、節、壽的娛樂性質,能夠調節人們的心理情緒,勿使太緊張而心理失調; 教育功能:民俗活動中深藏著對人的教化,如儒家的敬老道德就在中國民間風俗中有悠久的傳統,重陽為敬老節,新婚夫妻拜堂時有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對拜、清明祭祀先祖等,這對人都有著教育作用; 審美功能:即人們將美的觀點融入娛樂中,從中受到美的薰陶等。第29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0殯葬習俗是一個社會中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在四大民俗活動中,喪所包藏的文化內涵最深厚,對人的心靈震撼最深刻,對人們的教育意義也最大,因而對社會的影響也更為深遠。民俗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現在進行的殯葬改革就是在繼承優秀的殯葬民俗傳統的同時,也在
22、塑造一種新的殯葬民俗(樹立殯葬新風)。殯葬從業人員要懂得一些民俗學方面的道理,對於提高殯葬服務工作的品質無疑大有幫助。第30页,共38页。四、人道主義理論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1人道主義,譯於英文humanism一詞,又譯為人本主義、人文主義。human的含義是: (1)人的、人類的; (2)凡人皆有的,顯示人的特點的; (3)有人性的、通人情的。人道主義作為一個思想體系產生於15世紀前後義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後傳播到歐洲及世界各地,對人類五百年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道主義是一種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為目的的學說。本即根本。它主張:關懷人、尊重人、幫助人,主張人格平等、互
23、相尊重。這樣做就是人性的、人道的,否則就是非人性的、非人道的。第31页,共38页。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2殯葬是直接為人服務,這裹既指死者,也包括生者。生者和死者都享有受尊嚴、關懷的權利。死者雖然已非法律主體意義上的人,但在殯葬文化學意義上,死者是往生者,即過去曾生存於我們社會中的人,是另類生命體因而要以人道主義對待將死者。因而,優質的殯葬服務必然是最徹底的人道主義。儒家主張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這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在殯葬問題上的人道主義。世界各民族的殯葬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即承認死者的尊嚴。這些都集中體現了一個價值觀念,即以人為本。人道主義是殯葬服務最直接的理論基礎,它反映了一
24、個社會的文明發展程度。第32页,共38页。五、殯葬道德(1)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3每一個社會都要制定一些規範來約束人,以防止人們的任意性造成混亂。當然,這些規範同時也是在滿足人,因為沒有規範下的秩序任何人也滿足不了。人類社會的約束規範大體分兩大類:道德和法律。法律是由政府依規定頒布或認可的,並由政府保證強制執行的行為準則。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制性,執行者是國家。它以合法與非法為評價標準。道德是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來維繫、協調人們利益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的最大特點是依靠人們的自覺性和輿論監督力,即自我約束與社會輿論對人形成的壓力。道德以善、惡為評價標準。第33页,共38页。五、殯葬道德(2)2022/8/5生命服務技能與實務34當社會的一般道德與一定的職業相結合時,便產生了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一個行業內所應遵守的行為規範的總和。職業道德和社會道德的精神是一致的,如社會道德主張人們要誠實,舊時商業也提倡童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创新在展馆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 解读中药药理优化日常养生
- 个人商业贷款保证担保合同
- 中央空调维护合同范本
- 个人经营性贷款借款合同样本
- 二手小户型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合同纠纷处理-担保合同
- 个人汽修店转让合同模板
- XX幼儿园与XX食品公司度采购合同
- 个人借款合同格式大全
- 《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技术规范》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