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_第1页
《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_第2页
《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_第3页
《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_第4页
《教师职业道德》全书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同时应具有高尚的职业 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好似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是 在长期的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 关系的行为规范。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教师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相比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要 求。教师职业道德体现在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教师行为的各个方 面,其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一、职业与教师职业()职业的产生与含义人类为了生存,必须

2、从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积极适应自然的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活动。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 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 里所说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人们酌职业活动。 所谓职业,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 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其中“对社会所承 担的一定职责义务”是职业的本质特征,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的外部 特征0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它

3、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 也就是说,社会出现什么职业,取决于社会的客观需要。人们需要与疾病作斗 争,就产生了医生职业;为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会计职业;因适应国 家统治和抵御外侮的需要,又产生了军人职业;同样,为了适应培养人、教育人的 需要,也就产生了教师职业;等等。每种职业一经产生,就有了一定的社会性。 所以,人们也就赋予每种职业一定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的角度看,每一种职业 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从个体的角度着,每一个职业 劳动者不但要参加一定的职业活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履行对社会的职 责。职业生活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又是个体 存在和发展

4、的基本条件。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职业也就 不同。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成千上万种职业和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无论从职业的数量还是从行业的种类上讲还会不断增加,分类 也会更加精细。所以,职业所具有的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等特点是 显而易见的。(二)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和社会意义1.教师职业的本质所谓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 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 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历史范畴。在阶级社会,教师这一职业具 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是为统治阶

5、级培养本阶级所需 要的合格人才服务的。教师职业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就是按照一定 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 事业;而教师“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食人的智力。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等方面的教育。至此,可给教师职业下出这样一个定义: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 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 种职业。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会劳动,与其他劳动既有一 定的一致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

6、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周期长、 见效慢的劳动。教师的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而合格劳动者 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学生的成长是一 个过程。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情感、意志、能力、觉悟时时都处在发展变化之 中,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教师只有经过长期耕耘,才能把一个天真活 泼的幼儿培养成为具有一定良好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具有 健康体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其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 反复性。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学生的各方面展是不平衡的,教师的 教育

7、活动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多次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教师劳 动的效果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验证。教师劳动的产品是学生,教师劳 动的产品是否合格,即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在学 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得到验证。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 须待七年期。特别是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的学生往往需要经过十几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的劳动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复杂的。不仅教师劳动的任务、对象、手 段、过程等比较复杂,而且教师劳动的结果又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教师的劳动任务相当复杂。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 了学生,一切

8、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教师劳动的目的就是要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 的必然决定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和复杂性。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 仅要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科 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 有”人才。此外,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 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也是教师的重要 任务教师的劳动对象存在差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教师的劳 动对象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和

9、学生集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 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要遵循一般教育规律和要求,又要 注意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体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 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师的劳动工具日益复杂。教师的劳动工具不仅包括教材、教学设备等辅 助性工具,还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能力、教法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教学工具,还要学会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掌握现 代教育技术,学会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教学网页及网络课程等。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教师劳动过程是一个传递、改造和创 新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是培养人的过程。教师无论是“

10、传道”,还是“授业”“解 惑”,每一项劳动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如就发展智力 而言,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是多维的, 有认知、审美、情感、音乐、数学等多种智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 的多种智力。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教师劳动内容和劳动过程的日益复杂。教师的劳动结果丰富多样。教师劳动的结果是成长、发展着的学生。在学 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各不相同,有的快些,有的慢些,他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 短。走向社会,他们在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的做工人、农民、教师,有的 做科学家、军人、医生,等等。可以说,教育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同时,教师劳 动对学

11、生的影响,并不因教育过程的结束而结束,而是终身的,因此教师应注意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教师的劳动具有延续性,即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 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在现代社会,一般的社会劳动都有比较固定的劳动场所 和稳定的作息时间。如工人可以到时下班,农民只到自己的田地耕作,而教师劳 动的时间和场所没有严格的界限。教师的劳动强度大,班上、班下、校内、校外他 们都在辛勤工作。上班八小时他们要教育培养学生,八小时之外要辅导学生学 习关心学生生活,做学生思想工作,家访、进修、做科研,等等。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时间长、地域广,其艰苦性是一般职业 劳动无法比拟的。这种艰苦性除

12、劳动复杂、劳动强度大之外,还表现在教师的劳 动难度高。教师是做培养人的工作卩人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要使学生成为对社会 有用的人才就更不容易,需要长期:艰苦的劳动。人们喜欢把教师比作园丁,园丁 要育苗、培土、灌溉、施肥、除草、除虫、修剪,对花木关怀备至,才能使花木茂盛, 教师正像园丁,只有辛勤耕耘,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当今社会、家庭、学生对教 师的期望日益增高,要求教师要成为学者、科研者、雾好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强 的竞争者,再加上人们所期特的更高的升学率和就业率,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教师 工作的困难程度。教师劳动对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难度高,其艰苦性要求教 师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13、。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重复的劳动,而是一项具有 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劳动的艺乎性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艺术上。 每个教师上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板书丨提问、组织、设计、备课等技术,尽可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情感愉悦和美的体验。有的教育工作者认 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不懂教育艺术,那他的教育教学实践就不可能有魅力,即 吸引力、感染力、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1这样的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得到学生 的认同与欢迎,不可能教好学生&教育艺术已成为育人者必不可缺的精神财 富。其次,教师劳动的艺术性表现在德育工作具有艺术性6 个优秀的班 主任,必然是了解德育工作规律掌握德育工作方法,

14、热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 诱的人。教师劳动的艺术性来自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和创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 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总要做到有所创新。面对一个个有差异的学生和学生集 体,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不能照本宣科,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 改造,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既要掌握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又必须要有教育 机智,能对突发性教育情景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具有机智应变的创造能力。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浪潮,教师要进行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 教育方法的创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首先需要教师学会创新和创造。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

15、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 学内容的组织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都体现着教师 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教学内容,教师要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把 其中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世界观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传授给学生。在 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吸收他人之所长,弥补自己之所短,找到有个性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的劳动手段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劳动,教师的劳动工具就是教 师自身。教师是用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品行、能力及掌握的教材、媒体等去教 育学生,教师自身和劳动手段是融为一体的。教师劳动的主体性要求教师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主导作

16、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情感、意志、爱好、兴 趣、言行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探刻的影响,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 样。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首先是由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所决定的。心理学研究 证明,青少年有模仿的天性,特别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这种模仿性表现更强。 教师的言谈举止、品德修养、兴趣爱好等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辛勤 劳动:&必然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迹。将来从事教育的师范学生,会首先 模仿学校教师的教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其次,学生有向师性的倾向。学 生一般都会尊重、崇敬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关怀、 鼓励和引导。教师的一举

17、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有潜移默 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将影响整个学生时代甚至终身。再次,人的认识规律也是教 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原因之一。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的过程。学生通过教师的感性活动,如形象生动的语言,富于激情的动作,栩 栩如生的表演,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涵,并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对学生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的学识、才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教师的劳动是个体劳动和群体协作性劳动的统一。 个体劳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方式,无论课前的备课,还是课后的辅导和批改作 业,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搞科

18、研,还是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 主要由教师个人单独完成。个体劳动是集体劳动的前提,只有发挥每个教师的 聪明才智,才能形成集体的智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聪明能 干的教师,就没有集体。”这说明教师个体劳动的重要性。然而,单靠教师的个体 劳动又是无法完成教育任务的。新时期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这一历史使命需要教师群体的团结协作才 能完成。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更需要教师 的通力合作。每一个人才的成长,无不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现代教育是一 项系统工程,是群体协作性很强的职业劳动,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之间、教师和

19、学校领导之间、教师和教辅后勤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而且还必须有社会、家庭 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 与集体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新、发展,又要学会合 作,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与此相联系,社会财富包括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领域。教师的职业劳动直接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也间 接创造着物质财富。他们的劳动,从宏观上看,词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国家的兴 盛以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都有着极大的关系;从个体的角度看,或者说 从微观上看,它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20、起着.特別蓽要的作用。教师职业这 种崇高的社会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 大。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 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要发展、进步,人类要走向更高文明,必须 首先继承前人创造的优良文化成果。要使人类长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世代 相传,只靠劳教合一、口耳相传的传统式是远远不够的,根本的途径是通过 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来实现。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将前代或他人的精 神财富传授给年青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肘伺内适应现实社会的实

21、践活动,接 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 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则“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对整个人类社会 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 用。如果没有教师,社会文明的传递和发展就会大大延缓,社会进步就会大大推迟。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 重要作用。向学生传播人类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固然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主要 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用现代教育观来看,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是看 一个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主要是看其在教学中是否教会学生主 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即

22、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主要的、艰巨的任务。这主要 是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的科学技术与日俱增,人类 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技术不断得到更新,而且这种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一个 学生在学校期间只是学到了一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而没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那么在将来的工作中是很难适应不断发展和迅速提高的新科学技术的需 要的。为此,当今世界普遍重视发展人的智力。要造就一大批与当代社会政治、 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 就必须把开发学生智力放在重要地位。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

23、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 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基 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 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就是说,教师在学校里既应是传授知识的“经师”,也 应是善于育人的“人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文化知识武装 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 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使新生一代成为既有较丰富的科学 文化知识,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化劳动工作技能,又有良

24、好的品德、正直的个性的 德才兼备的人才。只有这样,教师能真正达到并完成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劳 动目的。:只有既教好书,又育好人的教师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第四,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在有 些人眼里,教师的工作仿佛是最简单不过的重复性劳动,这是一种误解。教师的 劳动并不是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的简单复制和再现,也不是一寧不变地始终从 事着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们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科学的发展,不断 对所讲授的教材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处理,这里面就已经包含了教师的创造性劳 动。另一方面,他们还有责任、义务去参与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和创造。尤其 是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高等院

25、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许多教师集教学、 科研于一身,是科研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科研成果直接丰富着人类的 科学文化宝库。其次,教师的职业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教育部门虽然不是物质生产部门,却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教师的劳动虽 然不直接以生产物质产品的形式投入整个社会生产,但是却以培养生产力当中 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而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教育事业和教师 的劳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科 学技术的进步,其作用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在现代社

26、会中,社会物 质财富的多寡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正比;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成 正比。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直接连接着教师的 劳动。教师通过劳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专 家队伍,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出一支支具 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经济管理人员队伍。有这些队伍,都为提 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教师的劳动,提高了一 代新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理想、纪律、良的人际关系等精神因素,能够 转化为物质因素,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在这些意义上,教师的劳动 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

27、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最后,教师的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影响一个火成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有家庭教育 和社会教育的影响等。教师在这些影响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按照预定的教育 目的和严密的计划,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 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其发展方向。一个 人从儿童时代幵始,他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智力的发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的建立,文明习惯的养成等,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作用 所不能代替的。教师丰富的学识纟髙超的教学艺术1会成为吸引学生去攀登科学 高峰的

28、“磁石”;教师高尚的品德,不倦的教诲,往往能使误入迷途的“顽童”重新 走上正路,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的意志,会给那些肌体上有伤残 的儿童带来信心和毅力。这些是任何先迸的教学机器都无法做到的。因此,教 师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始终起着引导作用。二、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殊意 识形态。在西方,“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引申开来,也有原则 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我国,道德这一术语也早已有之。如 论语,述而中讲到“志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中有“尊徳贵道”。 这些讲的都是道德,只是把道和德分

29、开使用。所谓“道”指人所行走的道路,也指 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 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 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 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内容。“道德”二字的合用,最 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不但将 “道”和“德”二字连用,而且赋予了它确定的含义,即指人们在各种伦常关系中 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和调整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可见,无论在东方还 是在西方,“道德”这个词的起源和历史,

30、都包含有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 和行为标准等广泛的内容。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 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 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道德与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相比较,有其特殊的属性6具体体现为:首先, 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是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 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形成的要求、秩序、准则和信念,它表现在人 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习性品格和意想之中。其次,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强 迫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再次,道 德是自律和内化的

31、规范。道德要求、戒律、规则等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 并#化为人的情感、意志、良心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最后,道德调节是以必 要的个人利益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的。如果只是从追求某种个人的利益出发, 以贪图报偿为前提去实施道德规范就谈不上什么道德价值。(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 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 系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重要的社会行为准则,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彳寺殊意义。职业道德源于职业实践,它与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由于从事某种特 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

32、往往具有共同 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结成某种特殊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 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恩格斯曾指出实际上,每个 阶级,甚至是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这里所说的每一个行业的道德,就 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在行为调节上是有阶级性特征的,周时又是特殊职业活 动对从业人员的特殊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表明: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既反映着社会职业行为 的道德调节方向,又带有具体职业或行业活动的特征。第一,内在的稳定性。职业道德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中 的主体因素可以超越不同社会因素继承,世代相传,成为人们比较稳定的职业心 理和习惯。例如

33、,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不同阶级都把“仁 爱救人”“怯病治伤”作为医务道德;把“童叟无欺”“买卖公平”作为商业道德;把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作为师德;把“服从命令”“勇于战斗”作为武德加以继承 和弘扬。二是在某种特定职业与行业中形成的职业兴趣、职业心理、职业习惯、 职业传统等都是大同小异的,而基本的道德观念不易改变。例如,师德中的“诲 人不倦”与“誓不误人子弟”的职业信念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丛业人员在继承、 履行本职业的道德规范的伺时,也在对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完善、充实和发展。例 如,对教师,不仅要求“诲人不倦”,更强调“教书育人”;对商业工作者不再满足 于“买卖公平”,而

34、把心里时刻想着人民群众诈为宗肯;对医生的要求也不仅仅停 留在救死扶伤上,而将造福全人类作为其职业的奋斗目标。正因为不同时代的 职业道德具有大致相周或相似的内容和要求,所以,从事某一职业的一代又一代 人,总会是从上代人那里吸取合理的道德内涵,以确保职业劳动的顺利开展。第二,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形成,特别是其行为准则的表 达形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栝多样4具体说邊I鐵职业的道德要求、既有一 般的原则性规定,又有很具体的要求,通常是用丨规章制度、工作守则、行为公约、 岗位责任、条例、须知、章程、格言、匾额:、条幅、形体标志、文图结合等多种简洁明 快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比皎容易使执业X曷

35、接受和践行,从而形成本职业所 要求的道德习惯,适用性较强。另外,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职业群绅变彳辱更加复 杂、多样,从而要求职业道德给予多方面的调节,因而衡量职业邊德荇为的尺度 也就呈现出多样化。表现在不同行业上就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即使同一行业中 同1职业也有高、中、低的层次要求。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每种职业道德都是在各自的职业实践活动中产 生的,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并以 自己特有的方式调整从事同一职业人员的内部关系以及他们同服务对象之间的 关系。对从业人员提出特殊的道德要求,主要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对于 不属于本职业的人员,或本职业人员在该职业

36、之外的行为活动,它往往起不到调 节和约束的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 “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 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它体现出社会教师 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 调节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完成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它具体表现为教 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义务、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纪律、教师 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信誉和教师职业作风等方面。一个教师能否成为人民满意 的教师,能否成为学生信赖和尊敬的榜

37、样,能否将自己的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 业,都与其职业道德水准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圓厂1:: : ; 1-+;:敎师职业道德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职业分工的出现,在教师的教 育劳动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使得从事教师职 业劳动的人们有着自己特殊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有着特定的利 益关系,形成了特殊的职业责任和纪律,从而产生了各种具有自己特点的行为规 范和道德要求。因此,教师职业道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共性外,还有着自 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拿识水举高层性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思想、

38、认识、 意志、信念等,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决定作用。教师工作的性质要求教师要有高水准的道德意识6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 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但要把人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必须 用自己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去教育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时,教师 本人的素质特别是道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培养人的质量。因此,教师只 有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思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才能用自己的学 识去教导人,用自己的品德去塑造人。在道德认识上,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 的伟大意义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价值,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道德情 感上,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道德意志上,要有坚定从

39、事教育工作的信 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道德信念上,要有为教育事业奋斗 终生的远大理想,努力提高道德境界。教育者只有品德高尚,才能做好培养人的 工作。历史上无论哪个时代都对教师道德水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道德总是 处于当时社会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较高的道德层次上。我国古代对教师有严格的 师德要求,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学相 长”等。“道”成为选拔和衡量教师的根本标准。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要求教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师德 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必须遵守教师职业道

40、德准则。道德境界是人们的道德观念、人们对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实践的状况、程 度以及对自己道德行为意义的辑识费诸方面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 平高低的重要标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世界观和人 生观的差异特别是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使渴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道德境 界层次上。教师在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重任,其工作是以 自己的学识、情感、世界观和灵魂去教育、塑造人,这种工作不仅是知识的培育, 更重要的是灵魂对灵魂的塑造。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较之其他社 会成员有着更高的道德境界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为&任,和历史上其 他

41、教师道德相比,其道德境界当更为高尚。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应有远大的共 产主义理想,把自己的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把 对祖国前途的高度责任感化作对工作的勤奋和对事业的坚定信念,热爱人民的 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達设服务;他们应有无 私的奉献精神,身居斗室想着为国分忧、两袖清风时时为学生操劳,含辛茹苦,呕 心沥血,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他们应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贯穿于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有一般社会 公民所具有的社会主义公德,而且应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他们在道德修养上 既要体现全民范围的道德要求

42、,又要体现先进的道德建设的要求,把道德建设的 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统一于一身,既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又践行共产主义道 德,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又是全社会道德的楷模。三、道德意识自觉性教师道德意识是指对教师职业的观念、想法及态度,是职业行为的基础,包 括教师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信念和职业意志等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和 其他道德意识相比,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反映在教师道德认识上,表现为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对教育事业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反映在道德情感上,对学生充满真挚 的感情和热爱,关心学生前途,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其所能给学生提供帮助; 反映在道德信念上,具有坚

43、定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和意志,并且自觉地进行自 我命令和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和自我检查,“修身” “内省”,克服自己的缺点和错 误,不断提高道德觉悟和道德境界。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程度是不同的。在私 有制的社会里,尽管教师能够凭着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职业良心对学生进行道德 品质教育和思想熏陶,但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和受剥削阶级思想、道德观念 的局限,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受到很大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社会主义 条件下,人民教师获得了真正的解放。教师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共同的事业和理想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紧紧地联系 在一起,建立了民主

44、、平等、和谐、亲密的新型关系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 地位不断得到提高,物质生活待遇不断得到改善,教师职业日益成为一种令人 羡慕、尊敬的职业之一。因此,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14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广 大人民教师自觉地把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四有新人作为自己根本的职 责,以对人民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学生无私的热爱对待工作,自觉履行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以及整个生命,得到了全社会 的尊重。四、行为举止示范性教师道德行为是指教师在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 的行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道德意识水平,而且还要以自己的高尚品格和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师者

45、,人之模范也。”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对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教师 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世界观、人观、价 值观、道德观、教育观、学习观及其行为表现,都会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影响。苏霍 姆林斯基说:“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教师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行为 作风都会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引导的作用。教师的道 德行为对学生能起到身教胜于言教的引导作用,教师“其身正”能使学生“不令而 行”。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是无言的教育力量,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 人格。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 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

46、生生的榜样。”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在教育 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根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 不论它们的方法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可见, 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具有无穷的榜样力量。五、道德影响深广性在道德影响上,教师道德要比其他职业道德影响更广、更深、更远。更广,是指教师道德不仅广泛作用于在校学生,而且还通过生影响学生的 家庭和整个社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一批又一批地从学校进人各行 各业中,成为社会的主人。学生的道德面貌如何,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有着直 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校风有着重犬影响,而通对 社会风气也有着广

47、泛的影晌。教师道德风貌是构成社会风气和社会精神文明的 重要内容。:卜. ; 卜?冲:彳更深,是搐教师道德深刻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学生的品质。每个人从少 年儿童开始,都要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在教师的指导和影响下成长。他的文明! 惯的养成,他的个性、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教师的道德影响起着决定 性的作甩。1更远,是指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而亙影响他的一生,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和未来。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不同,在其他劳动中,劳动者 生产出某一产品,生产这一产品的具体劳动过程也就结束,这个产品也就定型, 劳动者对这一产品也不再发生什么影响;而教师的劳动产品是受攀育的学生,他 们具有

48、主观能动性,能够不断地自我发展。教师对他们的影响一旦柩土,不仅未 会随他们学业的结束而简单消失,而且还会继续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至整 个一生。六、道德内容先进性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教师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 教师职业道德对人类历史上的道德遗产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我们提倡对我国历代教育家提出的“因材施教” “身教重于言教” “教学相长” “有 教无类”等教育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道德思想 进行批判地吸收。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又推陈出新,增加了与时 俱进的新内容。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 为核心

49、内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 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为具体内容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 师职业道德的优越性和先进性。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个人、对学生、对学校集体、 对社会的作用,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社会的价值。教师职业道德 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 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和矛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从而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一、调节作用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

50、 主要是通过调节教师的行为,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保证教育任务的出 色完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调节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教师与戆育事业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如何认识这一关 系,是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因为教师对教育事並地位和意义的 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影响教师劳动的效果。如果一 个教师对教育事业没充分认识,不热爱教育事业,他的工作牵度必然是冷漠 的、敷衍了事的,劳动的效果必然是差的;反之,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教 师,能深刻理解教师平凡职业的伟大,看到教育事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体会到自己艰苦劳动

51、的社会价值,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在教育过程中,会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可见,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和态度,是搞好教育教学工 作的首要条件。在新时期,每个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端正职业态度。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教育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自觉把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造就合格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积 极发挥主人翁态度,主动投身于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二)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师

52、生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如果师生 关系紧张,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学生厌学,教师厌 教,教育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必然是差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爱教、学 生乐学,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教育氛围,推动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 智力的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当然,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因 为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教师无论 在知识、智力、道德水平、社会经验等方面都比学生有明显优势,掌握教育教学的 主导权。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 在教育教学中应自觉贯彻党的教

53、育方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道德行为无疑会激起学生的尊 师回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氛围。学 生的尊师重教反过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敬业爱生。这种良性循杯形鉍的尊师爱 生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同步发 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 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教师职业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关系的状 况。良好的教师职典道镡素质是形成尊师爱生教育环境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教 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读素。1三】通过调节蝴市与細畝滅寒,病

54、舞闫结协作的臧言輊搴力教师与师的关系也是教育活动中的一对基本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 系如何,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效率,影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果教师间人际 关系紧张、对立,不团结二致,会极大地降低教育工作的效率。良好的教师人际 关系,能把教师凝聚成个爱椅敬业、无私奉献的群体,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 聚力,推动教育任务的出色完成。:雊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事物的发展 过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之间由于劳动的特点、个性的差异、学术观点的不 同、学生评价的差别、教育评估的结果等,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何解决 教师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将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影响教育任务的 完成。教师

55、之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绝大多数是在根本利益一 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这类矛盾不能通过法律调节,不能单靠行政手段和经 济手段进行调节,而主要依靠教师道德来调节。通过道德调节,使教师之间能互 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配合,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同事间做 到既合作又竞争;使教师有宽阔的胸怀,有承受挫折的容忍力,有健康的心理。 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效率的 提高、教师的自我完善打下基础。因此,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调节和搞好教师间的 关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四)通过调节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 育合力在教

56、育过程中,教师还会遇到其他的人际关系,如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 教师与学校行政后勤人员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 的关系等,处理好这些关系,对教育过程来说也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形成教育合 力,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不同的显著特点是教师劳动的出发点是培养人,归宿点也 是培养人,除了需要教师的直接劳动、直接教育外,还需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 共同完成。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既需要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更需要道德的手段。 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能以自己的+格魅力吸引、团结各方 面的力量,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尊

57、重学校领导,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 策,无疑会赢得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家长,主动听取家长的 教育意见,必然会得到家长的尊敬和对学生教育的配合。教师对校外各种社会 成员做到文明礼貌、平易近人、热情大方、谦逊有礼,能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有 力支持。特别在教学实习和参观学习中,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取得信任、争 取帮助和指导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教师与学校其他成员、教师与社会其他 成员的关系状况如何,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目标 的实现。总之,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傳素质,“是促进教师和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参加者 以及社会各方面建立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它使教师能够在十分和谐、友好的

58、环境 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得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作、帮助和支持,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二、教育作用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能调节教师行为,保证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而且对学生 具有很大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丨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强烈的 示范作用,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教师品德的示范作用和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密 切的联系。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兴趣爱好、言行 情感,在教育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生 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典范、行为的

59、楷模,是他们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对社会 是非、善恶、美丑的看法,对事物爱憎、好恶的情绪态度及其行为表现,都会被学 生所效仿。教师的道德品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品德的塑造。具有高尚品 德的教师,对学生的品德即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 形成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崇高的道德思想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美丑,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教师积极的道德情感能极大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学会爱憎分明,形成良好的情绪 态度。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能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百折 不挠、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高尚的道德行为能引导学生进行

60、正确的道德选择,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实践II明,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具有 潜移默化的、强大的示范作用,这种作用持久而深刻,是-造学生品德的关键 因素。(二)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文化水平的槔高有推动 作用教师的迨德品质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科学女化水平的提 乂有密切关系0 教师的道德品质作为敎#劳动的重要工具,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料学文化水平的 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能激发学生树立崇髙的理寧,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努力为社会的发 展而勤奋学习。教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繞学态度、求实勤岙的工作作风、开拓李春秋高等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