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_第1页
福清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_第2页
福清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_第3页
福清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_第4页
福清兴化湾海上样机试验风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首运试验风场)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8年1月10日,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福州市组织召开福清兴化湾海 上风电场二期(首运试验风场)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 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海监福州市支队、福清市人民政府、福清市林业局、 福清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海监福清市大队、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清市江阴镇 人民政府、沙埔镇人民政府、福建省东海海洋研究院、福清海峡发电有限公司(建 设单位)和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7位特邀专 家(名单附后)共27人。与会代表和专家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概况的介绍 和环评单位关于报告书

2、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质询、讨论和评议,形成如下评审意 见。一、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福建省海上风电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 目的通知”(闽科计201645号)、“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清兴化湾海 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核准的批复(闽发改网审能源2017234号)”、“关于研究三 峡集团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占用湿地等问题的纪要(2017119号)”,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首运试验风场)项目位于兴化湾北部,江阴半岛东 南侧和牛头尾西北侧海域,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规划A区和B区。其中A区单 机容量为6MW机组布置10台,B区单机容量为5MW机组布置44

3、台,共布置54 台,总装机容量约280MW,并铺设35kV海缆111km,220kV海缆21km,配套建设 220kV海上升压站一座。海上风机采用重力式基础、导管架基础、嵌岩式承台和 打入式高桩承台型式。项目申请总用海面积为318.6084hm2,其中透水构筑物(风 机基础、海上升压平台)用海面积为65.3822hm2,海底电缆(220kV、35kV海缆) 用海面积253.2262hm2,项目拟申请用海期限为28年,工程总投资535116.93万 元,施工期36个月。2、工程分析(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海底电缆敷设、风机基础施工造成沉 积物再悬浮对海水水质的影响;打桩作业、电缆铺设船

4、产生水下噪声影响;施工 船舶事故溢油、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风险影响等。(2)运营期间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风机运转产生的机械噪声和空气动 力噪声影响,以及通过振动传导至水下的低频噪声影响;风机设备维护和检修过 程中产生的废油、废旧蓄电池、废油棉纱等危险固体废物;电缆和升压站产生的 电磁辐射。(3)非污染环境影响为:风机基础改变局部海床自然性状,对水动力条件 和地形地貌冲淤的影响;风机结构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对鸟类栖息、觅食和迁徙 的影响;风机基础施工和海底电缆埋设对底质环境的破坏及入海悬沙对游泳动物 等生物资源的损害;施工和营运对周边通航船舶的安全影响。评审组认为,应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完

5、善项目建设作为首运试验的必要性分析;(2)补充单机容量比选分析,以及风电场选址、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3)补充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一期工程的回顾性评价专章,阐明一期建设 现状,回顾分析其主要环境问题和环保措施的有效性,说明一期、二期项目的 衔接关系。补充一期和二期项目电缆布置方式,描述不同敷设段海缆布设施工 方案,包括施工机具、施工方法等;(4)补充海缆穿越前薛-牛头尾重要滨海湿地路由水深图,补充海底电缆管 线穿越海岸线的施工工艺和岸线占用方式;(5)补充风机基础结构和基础处理方案的比选内容;(6)补充土石方平衡分析及泥浆、弃渣等的处置方案;(7)完善电缆施工期及桩基础施工期悬浮泥沙入海源强分

6、析;(8)补充牺牲阳极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要素及其源强分析。二、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工程风电机组位于“江阴特殊利用区”、“兴化湾保留区”,海底电缆位 于“江阴特殊利用区”、“兴化湾保留区”和“兴化湾北部农渔业区”。工程建 设基本符合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2-2020年)中各个功能区用途管制、 用海方式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符合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福 建省风力开发计划和国家能源局福建省海上风电规划的复函等。评审组认为,应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及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上风电用海

7、管理 的意见(国海规范(2016) 6号)和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海上风电开发建 设管理办法(国能新能(2016) 394号)的符合性分析;(2)补充清晰的风电场用海与福清湾-兴化湾港口航运区的位置叠置图,分 析风电场和航运区的关系;(3)补充2017年12月28日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建省海洋生态 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批复”(闽政文2017457号)为编制依据,并据此分析项目与滨海湿地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符合性。三、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和主要 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范围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由风电场纵向各延伸15km, 风电场垂向各延伸

8、15km。评价范围总面积753.6 km2。电磁辐射评价范围为电缆 两侧各外扩40m范围。2、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水文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海 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电磁环境和水下噪声环境、环境风险。3、评价等级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水文动力环境1级、水质环境1级、沉积物环境 1级、生态环境1级、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1级、电磁环境和水下噪声环境 三级、环境风险二级。4、评价标准评价海域海水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一类海水水质 标准;沉积物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第一类标准;海洋生物执 行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

9、1-2001)中的第一类标准;电磁环境执行电 磁环境控制限值中的强度标准;船舶污染物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沿 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5、环境敏感区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海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海域海水水质、沉积物以及海洋生态 系,环境敏感目标为福清核电厂取水口和养殖活动等。评审组认为,评价的技术方法可行、评价范围基本合理,环境保护目标判 定基本准确。基本符合海上风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应补 充完善以下内容:完善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分析,补充声环境、电磁环境 的执行标准,包括施工临时场地场界声环境达标分析内容;评价重点增加溢油环境事故风险分析评价;核实本项目

10、用海与福清湾-兴化湾港口航运区、风机选址与小麦屿的位 置关系等,完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析内容及图件。四、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1、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现状与评价工程所在海域潮流表现为较强的往复性流动,方向西北向和东南向为主, 局部区域具有一定的旋转性质流动。大、中、小潮期垂线平均最大流速的变化范 围分别为42176cm/s、40130cm/s、36 83cm/s。兴化湾为半封闭海湾,东南 湾口有南日群岛掩护,湾内波浪主要是风成浪。兴化湾海底地貌冲淤变化不大, 航道水深基本是稳定的。评审组认为,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现状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评价海域的水 文动力环境现状特征。应完善以下内容:核实现状描述

11、和数模验证资料的调查时间;梳理项目区冲淤环境现状特征分析内容。2、海水水质现状与评价2016年春季和秋季,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砷、铜、铅、锌、 镉等调查因子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标准。春季和秋季,大部分站位的 汞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仅个别站位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春季和秋季,大部分站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符合第三、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部分站位超第四类标准。评审组认为,海水水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调查 时段的水质状况。应补充主要重金属锌、铜等的含量分布分析,结合历史数据 进行综合评价。3、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与评价海洋沉积物中总汞、砷、铅、铜、锌、镉、格、硫

12、化物、有机碳的含量均符 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评价海域内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评审组认为,补充主要重金属锌、铜等含量分布分析,结合历史数据进行 综合评价。4、海洋生物质量现状与评价2016年春、秋季的调查结果表明,评价海域贝类中铜、铅、锌、汞、砷、 镉、石油烃测值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第一类生物质量标准。评审组认为,应核实各站位采集的监测物种,并进行相应分析。5、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渔业资源)现状与评价叶绿素-a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1.783.1川 g/L,均值为2.18p g/L;中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1.511.62p

13、 g/L,均 值为1.56p g/L;底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1.052.15p g/L,均值为 1.45p g/L,各层叶绿素-a均值为1.73p g/L。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1.122.43p g/L,均值为1.67p g/L;中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1.051.12p g/L,均 值为1.0如g/L;底层叶绿素-a测值变化范围为0.871.93p g/L,均值为 1.3川g/L,各层叶绿素-a均值为1.35p g/L。浮游植物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网样采集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37属82种。 其中硅藻门33属77种,甲藻门3属4种,蓝藻门1属

14、1种。各站浮游植 物种类数范围为1319种,13号站位采集到最多种类,17号站位采集到种类 最少。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22 . 34X 103cells/m367 . 50X 103cells/m3,均 值为 40.22 X 103cells/m3。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网样采集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31属63种。 其中硅藻门28属60种,甲藻门3属3种。各站浮游植物种类数范围为15 20种,3和25号站位采集到最多种类,12和15号站位采集到种类最少。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 11.26 X 103cells/m347.16 X 103cells/m3,均值为 21.63 X 103ce

15、lls/m3。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分布不均匀,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布在近 岸站位,呈从近岸向外海递减的趋势。浮游动物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大类49种及若干阶段性浮游 幼体。其中桡足类26种,水母类7种,端足类、被囊类、磷虾类各1种,介 形类2种,十足类、糠虾类3种。毛颚类4种。浮游动物的个体丰度范围为 437.942980.00ind./m3,个体密度均值为1306.31 ind./m3,最高值出现在2 号站位,最低值出现在20号站位。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在52.62263.70mg/m3, 生物量均值为140.20 mg/m3,高值区位于近岸站位,2号测站的丰度最高,低 值区位于外海

16、站位,20号测站的丰度最低。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大类34种及若干阶段性浮游 幼体。其中桡足类18种,水母类5种,介形类、被囊类、磷虾类各1种,糠 虾类2种,十足类、毛颚类3种。浮游动物的个体丰度范围为333.491723.75 ind./m3,个体密度均值为688.31 ind./m3。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在 28.36 255.78mg/m3,生物量均值为 86.34 mg/m3鱼卵和仔、稚鱼现状调查与评价2016年春季,海域调查定性样品共鉴定鱼卵2目5科7种,仔稚鱼3目 5科7种。采集的11个站位采集到鱼卵密度范围为0.153.59ind./m3,均值 为2.04ind.

17、/m3,采集到仔、稚鱼共有11个站位,仔、稚鱼密度范围为0.16 2.28 ind./m3,密度均值为 0.87 ind./m3。2016年秋季,海域调查定性样品共鉴定鱼卵5目7科7种,仔稚鱼3目 6科6种。采集的10个站位采集到鱼卵密度范围为0.716.31 ind./m3,均 值为1.64 ind./m3,采集到仔、稚鱼共有10个站位,仔、稚鱼密度范围为0.322.10 ind./m3,密度均值为 0.75 ind./m3。浅海大型底栖生物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有6门61种浅海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多毛 类34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各10种,棘皮动物2种,纽形动物、腔肠动 物各1种。大

18、型底栖生物生物量范围为 10.3340.17g/m2,生物量均值为 21.87 g/m2。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170480 ind./m2,栖息密度均值为 304 ind./m2。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有5门43种浅海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多毛 类27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6种,棘皮动物3种,纽形动物1种。各站 浅海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范围为614种。浅海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范围为 25.7692.64 g/m2,生物量均值为57.73 g/m2。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测值范 围为130470 ind./m2,栖息密度均值为266 ind./m2。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潮

19、间带3个断面共鉴定出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6门 51种,其中多毛类23种,软体动物14种,甲壳类9种,星虫动物、棘皮 动物各2种,纽形动物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 72 356ind./m2,平均值为201 ind./皿,生物量范围为13.2562.18g/m2,平均值 为 35.33 g/m2。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潮间带3个断面共鉴定出潮间带生物5门48种, 其中多毛类23种,软体动物12种,甲壳类10种,星虫动物2种,纽形动 物1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84308 ind./m2,平均值为179 ind./m2,生物量范围为18.6468.77 g/m2,平均值为4

20、1.00 g/m2。游泳动物2016年春季调查海域拖网样品中共出现游泳动物54种。其中,鱼类有36 种,虾类有10种,蟹类有6种,头足类2种。各站渔获物种类数范围为18 28 种,渔获物重量为 706.14kg/km2(304.58kg/km21263.13kg/km2),尾数 密度 均值为 22.91 X 103ind./km2 ( 13.23 X 103ind./km2 36.47 X 103 ind./m2)。2016年秋季调查海域拖网样品中共出现游泳动物59种。其中,鱼类有40 种,虾类有11种,蟹类有6种,头足类2种。各站渔获物种类数范围为19 28 种。渔获物资源量为 953.94

21、 kg/km2 (476.66 kg/km21436.38kg/km2),和尾 数密度均值为 18.44 X 103 ind./km2 ( 11.44 X 103 ind./km226.71 X 103 ind./km2)。评审组认为,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内容较全面,应补充完善以下内容:核实调查数据,并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分析;补充污损生物现状评价资料。6、其它评价内容的环境现状鸟类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兴化湾共记录水鸟6目10科17属,共41种。其中,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脸琵鹭、白琵鹭和白额雁3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保护名单中易危种(VU)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保护名单中的濒危种黑嘴鸥

22、;世 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名单中近危种(NT)白腰杓鹬;福建省重点保护鸟类小鹏鹘、 凤头鹏鹘、大白鹭、白鹭、苍鹭、普通鸬鹚、银鸥、黑嘴鸥、白腰杓鹬、砺鹬等 1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27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鸟类12种。 兴化湾共记录陆鸟2目8科8属,共8种,均非国家级、省级野生保护动物,且 未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名单,仅家燕1种为中日协议和中澳协议鸟类。 鸟类活动区分布于水产养殖场、潮间盐水沼泽、淤泥质海滩和红树林等湿地分布 区。声环境质量现状海面上环境等效噪声级主要分布在69-82dB之间,最大声级为121dB。在 20Hz-20kHz的频率分布范围内,等效连续A声级的动态范围

23、为13.0dB。电磁辐射由电磁辐射现状调查结果可知,工程海域周边电场强度分布在0.4-4.6 V/m 之间,磁感应强度分布在43.8-79.9 nT,无线电干扰分布在30.3-46.2。1#、3# 点位的总体数值高于其他点位,可能与陆地上的电网、通信基站、电视广播塔等 有密切关系。评审组认为,应补充和完善以下内容:鸟类现状调查持续时间较短,频次有限,结果与历史记录有较大出入, 应完善现状评价结论;补充水上、水下声环境和电磁辐射现状调查的仪器设备;补充声环境具体调查日期及时段;补充水下声环境现状评价结论。五、环境影响分析预测1、海洋水文动力与冲淤环境由于桩基尺寸相对较小,因此桩基对海域水流流态基

24、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桩基周边水流流速有一定的阻水作用,在桩基的迎水侧和背水侧,阻水作用明显, 流速增减幅度约介于-0.190.06m/s之间,而在风电场区和220 kV电缆路由附近 大部分区域流速变化很小。总体上看,本工程风机的建设仅会对风机桩基两侧 200-350m的圆圈范围内的水流细微的影响,对其他海域的潮流流态以及对整个兴 化湾内的水动力影响较小。风电场建成后,风机周边海域沿主潮流方向发生淤积现象,而风机之间垂直 于潮流主轴方向的周边海域则表现为冲刷。风机桩基约100-800 m范围内淤积厚 度增加0.02m0.09m;垂直涨落潮流方向,桩基两侧为弱冲刷,平均冲刷深度增 加0.01m0

25、.06m,冲刷量变化很小。工程后第一年淤积幅度不超过0.2m,冲刷幅 度不超过0.14m。评审组认为,报告书对水文动力影响量级分析和冲淤环境影响量级分析结 论基本可信。应补充以下内容:完善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边界条件、参数和桩基处理的说明;明确验 证资料的代表潮型;细化风机桩基对水动力的影响分析。补充现场泥沙中值粒径的取值依据和数据,核实冲淤预测结果。2、海水水质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在整个潮周期内大于150mg/L施工悬浮物主要在施工位置处,最大影响面积 约为4.18km2,浓度大于10mg/L悬浮物最大影响面积约为34.28km2,随着施工结 束影响逐渐消失。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送至海事部

26、门备案的有资质的船舶服务公司接 收处理。营运期,牺牲阳极释放的锌和铝随海水输移扩散,不会在风电场区持续叠加, 因此不会对区域海水水质造成显著影响。风机基础钢管表面防腐层对海水水质影 响较小。评审组认为,海域水质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总体可信,应补充以下内容:根据核实后的施工泥沙源强,重新计算泥沙扩散影响范围,完善施工 期海水水质影响预测分析;补充牺牲阳极对海水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内容。3、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电缆铺设和入海悬沙的沉降会对局部海域沉积物环境造成短期影响。运营期 牺牲阳极保护装置释放的少量锌随海水循环扩散,不会形成持续累积影响。风电 场风机施工和运行不会引起海域总体沉积物环境质量的变

27、化。评审组认为,应根据核实后的施工泥沙源强,重新计算泥沙扩散影响范围, 完善施工期对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4、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风机及海底电缆建设共造成海域底栖生物损失量819.89吨,潮间带 生物损失量2.58吨,浮游植物损失量4.55X1012个,浮游动物损失量26.43吨, 鱼卵、仔稚鱼损失量(折合成鱼)8.47X 106尾,渔业成体损失量5.82t。按市场 价计算,折合成货币单位,本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失额约为1675.29万元。评审组认为,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基本可信,应核实生态损失补偿 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预测项目实施会对周边无权属的现状养

28、殖区造成一定影响,10mg/L悬浮泥沙影 响面积17.36km2,项目建设单位需与其经营主体进行沟通协调。项目远离附近 航道、航路等水域,且由于风电场位于近岸处,风电场对附近过往船舶航行和了 望不存在明显影响。项目与附近锚地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即使发生走锚,也有 较为充分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但建议船舶在进出锚地时应注意与本工程的风机 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碰撞危险。本项目B区东北部约9个机位和部分电 缆位于福清核电厂5公里限制发展区以内,长江三峡集团与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初步商议深化合作,针对该范围内风电资源实施保护性开发。施工期产生的悬浮 泥沙主要分布在施工点局部海域,10mg/L悬浮泥沙包

29、络线距离核电取水口约 2.8km,因此项目施工期产生悬浮泥沙不会对核电取水水质造成影响。项目建设 后对流场影响较小,对水动力环境改变的区域也局限在风机局部,风机建设不会 造成核电温排水确权用海范围的变化。评审组认为,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分析结论可信。 应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应根据重新计算的泥沙扩散影响范围,完善施工期对主要环境保护目 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预测分析;(2)补充牺牲阳极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和周围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预测分 析。6、对其他环境的影响分析(1)水下噪声施工期 施工打桩作业中产生的水下噪声具有不连续,持续时间有限,无 多声源叠加等特点,但打桩施工

30、噪声将对临近的海洋生物资源造成明显的影响。营运期结合海上风电场营运期水下噪声测量结果,结合分析大黄鱼声学 特性后,可以得出:风电场营运期总体的水下噪声强度比较低,与原海洋环境背 景噪声相当,对海洋鱼类等生物的行为不会带来明显影响。(2)电磁辐射鱼类对磁场相对敏感,海底电缆有可能会破坏洄游鱼类的地磁模式,影响其 定位,但不会影响其周围鱼类的洄游路线、总体分布和洄游形式。同时工频电磁 实验结果显示,磁场不同程度提高了海洋生物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水平,对超氧化 物歧化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3)鸟类影响根据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首运试验风场)项目鸟类影响评估报告 和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湿地生态

31、功能影响评价报告相关结论,风 电场施工区对鸟类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受影响的鸟类物种和数量有限, 且施工区域周边地域生境条件可容纳其继续生存,从而使得此负面影响得到有效 缓解。因此,风电场施工对鸟类造成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本项目区400m以内 的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少,风电场建设实际占用的面积较小,且风电场建设后,鸟 类仍可以停留在项目区。因此,项目建设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本项目部分风机距离兴化湾鸟类自然保护区较近,对小麦屿以及西侧 湾内鸟类生境和活动路径产生一定影响。(4)湿地影响根据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湿地生态功能影响评价报告相关结 论,本项目运营期可导致所在区

32、域的湿地生态功能降低9.98%,对于湿地的干扰 在生态系统的耐受范围内,并未影响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在人类活动为兴化 湾湿地面积变化主要驱动力的背景下,项目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还可避免今后该 区域被其它对湿地产生严重影响的项目占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将有利于该区湿地 的长期保护。但建议对所涉鸟类活动路径最为错综复杂的区域(特别是位于小麦 屿附近以及西侧湾内)开展后续评估研究。评审组认为,应根据噪声和电磁辐射影响的具体背景条件进行影响预测。六、环境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价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施工船舶碰撞溢油事故、自然灾害、通航安全等。(1)施工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在常风向(NNE,3.8m/s)条件下,油膜

33、最快2h对现状养殖区产生直接影响, 5h后抵达福清核电站取水口附近,油膜最大扫海面积约302.8km2;在不利风向 (S,10.7 m/s)条件下,油膜即对浅海贝类养殖区产生影响,72小时漂移最远 距离约14.4km,油膜最大扫海面积约44.9km2。(2)自然灾害本工程拟采用风机的轮毂高度85100m,风机直径128154m,在开阔无遮 拦的海面上,当遇到暴雨雷电、台风、海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时,风机可能遭受雷 击和台风摧毁的危险。(3)通航安全拟建样机试验风场所在水域风能资源丰富,选址合理,相关设计要素基本与 所在海域通航环境基本相适应。风电场工程在施工期间和建成投产后,对通航环 境和过往船舶

34、航行安全影响有限,通过相关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能够解决或缓解 风电工程建设对通航环境的影响。评审组认为,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论基本可信,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具有一 定针对性。应补充完善:完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评价,重点关注保护区、“三场一通道”及湿 地的环境风险;补充周边可依托的溢油应急处理力量,完善溢油应急预案内容。七、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清洁生产分析风能本身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本工程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能源 产业政策。发电过程中不消耗矿物质能源、同时不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每 年可向电网提供81873.8万kWh的电量,且综合场用电率较低,在同类型风电场 中处于先进水平。2、污染防治对策措

35、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潮间带电缆沟槽开挖产生的沙土应在电缆入沟槽后及时回填夯实,防止沙 土随潮流入海。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全部送海事部门备案的有资质的船舶服务公 司接收处理,不向海排放。施工营地设移动式环保厕所收集生活污水。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风机打桩应尽可能的避开渔业敏感季节,以减少施工对产卵场、索饵场 和洄游通道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尽量缩短总的施工时间,减少每分钟的打桩次数。并且在 进行首次水下打桩时先进行小强度的“软启动”。采用措施减小水下打桩的噪 声:例如气泡帷幕、围堰隔离桩、隔离套筒,或者采用更小的桩型。打桩施工前,应确立在1000m范围内为警告区域,对鱼类活动需要进行 可能的驱赶、搬

36、移等工作。施工期的一般施工活动中,应注意施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的维护和更新,尽 量 采用低噪声环保机械,避免噪声过大的运输船只在海上运输作业。为降低机械噪声可以弹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或采取高阻尼材料吸收机 械部件的振动能;为降低风机结构噪声,建议可在机舱内表面贴附阻尼材料。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中禁止向海洋抛弃各类固体废弃物,同时应尽量避免各类物料散落海 中。对施工时散落在海面上的漂浮固体废弃物等,施工单位应打捞回收。运行期风机维护产生的少量废油(通常是润滑油)可用锯末或棉纱吸净后冲 洗,含油的棉纱等应收集后运回陆地,并应委托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置。电磁防护措施选用带有金属罩壳的电气设备:各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GIS设备采用封闭 式母线,对裸露电气设备采取设置安全遮拦或金属栅网等屏蔽措施。加强工作人员有关电磁辐射知识的培训。减少工作人员在高电磁场区域 的停留时间。评审组认为,工程采用的工艺和方法基本符合清洁生产要求。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春、夏季(46月)是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