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 PAGE 1*2-1 1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 第 = PAGE 1*2 2页 共 = SECTIONPAGES 2*2 4页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是A美国内战B洋务运动C明治维新D德意志统一2(本题2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共同之处有崇尚道德,推行德治创立私学,因材施教提出“中庸之道”挑战权威,注重理性AB
2、CD3(本题2分)我们习惯上把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动力来源B通讯工具C交通手段D工业结构4(本题2分)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毛泽东发表这一报告的主要目的是A总结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B总结三大改造的成功经验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服务经济建设D为八大的召开作理论准备5(本题2分)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各大城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据此可知,“修约”要求的实质是A
3、打开中国门户B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C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D获取更多的战争赔款6(本题2分)工业革命不仅造成了深重的人文灾难,也造成了英国社会的严重撕裂,“给茅屋以面包”成为当时的呼声。这说明()A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日趋高涨B工业革命未能提高生活水平C英国政治腐败现象普遍盛行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7(本题2分)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由此可见A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8(本题2分)关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分
4、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C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9(本题2分)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B“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D“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10(本题2分)“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才能广开殖民地于各洲;有了火药,于是枪炮可以制造,才能整治军备,攻守称便;有了印刷术,于是知识传播有
5、了利器,人类文化才会发达。所以欧洲中古时代末期的进步,未始不是受了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A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推动了殖民扩张C促进了文艺复兴D促进了社会转型11(本题2分)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A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B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C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D实行工业国有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2(本题2分)下表为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表。据此可知A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6、低于农村B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缩小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13(本题2分)蒋廷黻先生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天朝上国”意识浓厚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积极鼓励发展对外贸易14(本题2分)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许多君主,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都鼓吹自己是国家“第一仆佣”,以此拉拢人心。这反映了A民主政治
7、已普遍建立B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C君主对法国大革命的认同D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15(本题2分)19371942年,中国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西部工厂数的这一变化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保障了抗战所需物品的供给C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16(本题2分)民国建立后,各家各户大多还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神牌。当袁世凯破坏共和、废弃约法,当上终身总统时,各地民众弹冠相庆;武汉、南昌等地的工商学界举行了庆祝“大总统选举法”颁布活动。这说明A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B袁世凯的行为符合中国国情C辛亥革命成果被知识界夸大D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根本改变1
8、7(本题2分)马丁路德明确肯定教皇的赦罪权;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这些观点使得A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B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C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D欧洲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国家18(本题2分)下表是18701889年中国茶叶和生丝等主要商品的出口数据变化表(价值单位:千海关两)。据此推知,这一时期中国A茶丝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B日益被卷入西方世界市场C近代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D逐渐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19(本题2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
9、就。下列成就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运用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ABCD20(本题2分)如表中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都表达了人物言论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伏尔泰我不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A对幸福生活的渴望B对人与社会的理性思考C对科学研究的热衷D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追求21(本题2分)1903年,美国学者泰罗出版工场管理一书,开始尝试把传统企业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1911年,泰罗更为系统完善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
10、世,稍后美国企业家福特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的理念,现代管理学的科学体系开始确立,职业经理人大量出现。关于现代管理学的诞生,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管理学的诞生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B现代管理学推动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C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出现D现代管理学的发展有利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2(本题2分)汉元帝曾下诏说:“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这一史实表明汉元帝A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B缺乏应对灾害的手段C接受了“天人感应”学说D完善了中央
11、集权制度23(本题2分)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與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西周舆服制度的形成A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较少B标志周朝制度走向完备C与分封制和礼乐制相适应D标志专制王权日趋强化24(本题2分)唐代长安日暮即闻鼓鸣,百业歇息,开始宵禁。而宋朝,无论是东京汴梁还是南宋的临安皆不夜禁,不但不夜禁反而通宵达旦,当时人们称娱乐场所为“瓦舍”“瓦肆”“瓦子”或“勾栏”,在这些娱乐场所中兴起了“市民文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商品经济不断发展B城市规
12、模不断扩大C科学技术不断进步D经济文化交流频繁25(本题2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公民不再拒绝担任公职,而且把担任公职当作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会被认作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A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B公民集体荣誉感强C公民参政津贴较丰厚D公民参政积极性高26(本题2分)某一画派主张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揭示自然界的奥妙。他们认为,“自然之中,绝无贫富贵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由此可知,该画派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27(本题2分)文艺复兴期间,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
13、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说明文艺复兴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C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D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28(本题2分)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是16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女性宫廷艺术家。她开创了以家庭环境为背景毫无拘束地表现市民阶层,并用这种方式去描画贵族的画风。同时独创了通过道具来证明画中人物职业的表现手法。她的作品A展现了女性画家的卓越才华B体现了宫廷艺术的发展趋势C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突出了意大利传统文化之美29(本题2分)1948年3月,法国外长皮杜尔致函马歇尔说:“只有美国的帮助才能有效地解决欧
14、洲国家抵御侵略的问题,在政治上以及尽早在军事上加强旧大陆和新大陆的合作时刻已经到来。”随后欧美开始了成立北约的谈判。这反映了A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外交政策B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C美欧战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D美国支配了欧洲的防务30(本题2分)下表为19591966年法国大事记。这表明法国时间事件1959年3月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1960年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1963年宣布大西洋舰队不受北约指挥1964年4月通知北约,决定撤回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1964年9月宣布其水面舰艇概不参加北约海上联合演习1966年10月宣布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A旨在实现军事的独立B
15、反对欧洲一体化道路C力图与美国分庭抗礼D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7年11月7日,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做了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鉴于我们没有军队,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而必须利用一切喘息机会,即便是最短暂的喘息机会,代表大会仍认为,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极其苛刻和极其屈辱的和约”。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阵营的实力显出了劣势,德国渴望结束两线作战的局面,打算先从协约国的薄弱环节俄国取得突破”。在此背景下,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签
16、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苏俄退出了战争。但是,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的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开采量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该条约的签订引发了苏俄国内的不满情绪,也招致了协约国的干涉。摘编自刘换布列斯特和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列斯特和约对苏俄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到战国时期
17、,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上卷等材料二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利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传入欧洲的原因。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1年5月,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允许私人自由贸易;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一切度词条材料二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在农业方面虽然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苏联经济的发展是在不顾苏联
19、公民的愿望、使他们受损的情况下取得的;苏联公民被迫为将来而努力工作,忍受现在的贫困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不过另一方面,大多数西方人也都要承认,没有在五年计划下的工业的增长,苏联就不可能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作出那么大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模式加以评价。34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
20、国到多国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从图一和图二的图片可以得到哪些信息?(2)图二运动的结果如何?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3)图三为列宁,请你指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功实践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参考答案:1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并结合所学可知,“文明开化”是日本明治维新文化上的举措,“殖产兴业”是日本明治维新经济上的举措,“富国强兵”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因此该同学学习的是明治维新,C项正确;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材料信息不
21、符,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洋务派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救运动,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思想,与“文明开化”、“殖产兴业”不符,排除B项;德意志统一以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形式完成,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C【解析】【详解】“崇尚道德,推行德治”的主张只符合孔子,故错误;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孔子也创立私学,因材施教,故正确;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庸之道”,故正确;孔子也不主张挑战权威,故错误。故组合正确,故选C。3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时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电气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
22、为动力,故A正确;通讯工具与“蒸汽时代”不符合,故B错误;交通手段没有突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不同,故C错误;工业结构与轻工业、重工业的结构有关,与“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名称依据无关,故D错误。4C【解析】【详解】根据“1956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C项符合题意;此阶段中国正在学习效仿苏联,其目的并非是总结苏联经济建设的教训,排除A;论十大关系发表时期三大改造尚未全部完成,排除B;论十大关系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并非是为八大召开做理论准备,排除D项。故选C。5B【解析】【分析】【详解】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贸易并未像其预期一样得
23、到增长,英国认为是在华特权不够,故要“修约”,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已经打开中国门户,故A项错误;鸦片贸易合法化仅仅是其要求之一,不是实质,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赔款问题且不是其实质,故D项错误。6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激化,而不能反映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排除A项;工业革命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英国政治腐败普遍盛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7B【解析】【详解】由“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可见留学成为进
24、取仕禄的主要途径,故排除A,选B;洋务运动时期,国内的新式教育已经起步,排除C;由时间“1910年”,可知,辛亥革命并未开始,排除D。8B【解析】【详解】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夏朝,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主要目的是维护周王室的统治,故B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始社会末期是禅让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并不是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故C项错误。分封制度下天子对诸侯分封,诸侯对卿大夫分封,卿大夫对士分封,故D项错误。9C【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C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与以往两次鸦片战争要求商品输出相比,
25、标志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C正确;A项是马关条约关于赔款的规定,但是赔款的要求在此前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涉及,因此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A错误;B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割占台湾的规定,割地属于政治侵略,破坏领土完整,与题干中“经济侵略”不符,故B错误;D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要求增开通商口岸,但是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在此前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涉及,如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因此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D错误。10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有了指南针,于是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来看,指
26、南针、印刷术、火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促使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故答案为D项。A项推动了新航路开辟主要是指南针的影响,排除;B项推动了殖民扩张是火药的影响,排除;C项促进文艺复兴的是印刷术的影响,排除。11C【解析】【详解】1921年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新经济政策在某些方面是向资本主义学习,因此被认为是“退一步”,故答案为C项。A项只是新经济政策中农业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排除。点睛: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
27、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回到资本主义时代。12C【解析】【详解】由时间“1978年”“2009年”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城乡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农村,故消费水平当高于农村,排除A;材料表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排除B;我国目前尚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排除D。13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可知,协定关税和
28、治外法权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但当时的清政府却认为是外交的成功,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C项正确;清政府没有维护国家主权,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天朝上国”意识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君主将自己打扮成国家的仆佣,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其意在消弭人们反对君主专制的呼声,从侧面反映的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B符合题意;ACD均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15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371942年,中国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沿海地区受到日军的严重威胁,沿海工业不得已向西部转移,为抗日战
29、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B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时间不符,A错误;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期,时间不符,C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16A【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民国建立后,民众对君主依然有认同感。这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并没有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故A正确;袁世凯倒行逆施,不符合中华民国已经建立的国情,故B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不存在被夸大的成分,故C错误;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依然没有改变,故D错误。17C【解析】【详解】材料承认教皇的作用,提出因信
30、称义的思想,使教徒通过信仰圣经获得救赎,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使西方天主教又分裂出新教,但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仍拥有众多的信徒,A项错误;新教只是减少了繁琐的宗教仪式,不是取消宗教仪式,B项错误;题干不涉及民族国家的变化,D项错误。18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出口总值不断增加,表明中国日益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出口总值整体趋势在上升,但是茶丝出口货值和比重在日益下降,体现了在中国对外贸易中茶丝出口的竞争力在不断减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8701889年结合所学可知,该时期的中国近代工业处于起步阶段,近代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故C项错误;材料提供的是商品的出口信
31、息,无法反映这一时期商品的进口情况,不能说明该时期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故D项错误。19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运用是在香港问题上,即1997年香港回归。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 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是1964年。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20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孟德斯鸠主张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伏尔泰主张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等信息可知,这些主张是理性主义的体现,表达了启蒙思想家对人与社会的理性思考,B项正确;对幸福
32、生活的渴望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学研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21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在美国学者泰罗、企业家福特等人推动下,现代管理学诞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进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材料中现代管理学的诞生就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A项正确;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就已经出现,与材料反映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不符,排除C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现代管理学适应
33、了社会化大生产,不利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2C【解析】【详解】根据“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可知,汉元帝认为上天降灾,多次警告,是治国有过,罪有应得,符合“天人感应”学说,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汉元帝认为天降灾祸,是因为治国有过,体现了天人感应,无法体现发展儒家思想,排除A;汉元帝认为天降灾祸,是因为治国有过,材料并非强调缺乏应对灾害的手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天人感应,与完善中央集权制度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惟降灾,震惊朕师。治有大亏,咎至于斯”,联系所学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分析解答即可。23C【解析】【详解】据材料“西
34、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周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宗法制的等级秩序相关,说明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和礼乐制相适应,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问题,故A排除;舆服制度并不能标志周朝制度走向完备,故B排除;周代尚未形成专制王权,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公、侯、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與服都不相同”,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宗法制、礼乐制的等级秩序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4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与唐朝时期相比,宋朝不设夜禁
35、,娱乐产业兴盛,娱乐场所众多,市民文化兴起,说明从唐朝到宋代,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促进了各类娱乐行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出现材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材料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且唐朝时期经济文化交流也很频繁,故D项错误。25B【解析】【详解】材料所述的是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城邦公民的集体荣誉感增强,故选B项;AC两项与材料现象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是材料现象,而非原因,排除。26C【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
36、“某一画派主张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可知,该画派是印象画派,强调的是光和色的作用,故C正确;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表现出对于历史的兴趣和对社会现实中重大事件的关注,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现代主义具有反传统的特点,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27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地位显著提高,这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C正确;材料未涉及生活方式的改变,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工匠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无关,B排除;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无关,D排除。故选C。28C【解析】【详解】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作品透漏了
37、较为浓厚的人文色彩,表现真实,其表现手法凸显人物职业,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说明其蕴含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C项正确;作品本身优劣与画家性别无关,排除A项;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一个人的作品无法提现宫廷艺术的发展趋势,而且其作品更多反映的是市民阶层,与宫廷生活无关,排除B项;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的作品带有个人色彩,而且表现手法是独创的,因此不是意大利传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9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二战结束后,美欧之间的合作由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军事领域上,说明的是美欧战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C项正确;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排除A项;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
38、除B项;材料与美国支配欧洲的防务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0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依据表格中法国的事件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这些做法是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力图摆脱美国对自身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主要是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需要,力图摆脱美国对自身的控制,而非“实现军事的独立”,排除A项;法国退出北约并不意味着法国反对欧洲一体化,排除B项;“分庭抗礼”的表述过于夸大,排除C项。故选D项。31(1)原因:苏俄经济面临严重困难;人民渴望和平和面包;前线士兵厌战;巩固苏俄新政权的需要;德国欲结束两线作战的局面。(2)影响:苏俄退出了战争
39、,赢得了短暂和平;有利于苏俄新政权的巩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粉碎国内敌人的进攻。但是,以割地和丧失大量资源为代价求和,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也招致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解析】【分析】(1)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苏俄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根据材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及所学可得出,人民渴望和平和面包;根据材料“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可得出,前线士兵厌战;根据材料“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可得出,巩固苏俄新政权的需要;根据材料“德国渴望结束两线作战的局面”可得出,德国欲结束两线作战的局面。(2)影响:根据材料“根据和约,苏俄退出了战争”可得出,苏俄退出了战争,赢得了短暂和
40、平;根据所学可得出,有利于苏俄新政权的巩固;根据所学可得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粉碎国内敌人的进攻。根据材料“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的居民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引发了苏俄国内的不满情绪,也招致了协约国的干涉”可得出,以割地和丧失大量资源为代价求和,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也招致了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点睛】32(1)内涵:仁,礼;时代背景: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和宗法制走向衰落;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提升,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形成;思想上私学出现,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社会转型的精神需求;儒学内容本身。【解析】【详解
41、】(1)内涵:根据“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是仁,礼。时代背景:时代背景综合所学内容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原因:根据材料“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可知,欧洲社会转型的精神需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儒学内容本身具有优势。33(1)主要内容:允许产品交换和自由贸易;允许土地出租和雇佣工人;实行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新:利用商品、市场机制等资本主义因素向社会主义过渡;(2)积极作用:短期内推动苏联实现工业化;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范本
- 2025蔬菜类购销合同范文
- 2025商业办公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承包有限公司围墙工程合同书
- 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计划
- 端午节安全教育班会课陪你安然度假期端午安康课件模板
- 提升民生福祉的行动计划
- 乳制品保税加工产业发展方案
- 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落地方案
- 校内外美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计划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边缘计算与5G融合技术研究-全面剖析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飞机的纵向静稳定性飞行原理课件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磁分离技术在天然气管道黑粉处理中应用的研究与效果分析
-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5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肺结核宣教课件
-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山东大学
- 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