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牙周病学试题及答案1.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应除外 A.牙石B.食物嵌塞C.创伤性牙合力D.细菌(正确答案)E.不良修复体答案解析: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包括牙石、解剖因素、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其他诱因(治疗等)、牙合创伤、食物嵌塞、不良习惯、牙面着色。细菌是牙周病的主要病因而不是促进因素。2.关于牙菌斑致病学说以下不正确的是 A.是菌斑内总体微生物联合效应的结果B.口腔微生物中绝大多数为正常菌群,少数具有毒力能损害防御功能的致病菌起关键作用C.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D.牙周炎的实质是菌群失调E.牙周炎是某些致病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菌斑致病学说包括非特异性菌斑学说

2、、特异性菌斑学说、菌群失调学说,非特异性菌斑学说认为牙周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菌斑内总体微生物联合效应的结果;特异性菌斑学说认为菌斑不是均质的细菌团块,在牙周健康区与病损区、不同类型牙周病的病损区之间,菌斑微生物的构成不同,在为数众多的口腔微生物中,绝大多数细菌是正常菌丛,仅有少数具有毒力能损害防御功能的致病菌起关键作用;菌群失调学说认为牙周炎是由于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在龈下定居,其中毒力较大的细菌出现的频率高,所占的比例和绝对数也高,并具有干扰宿主防御系统的能力,因此在发病中起的作用较另一些细菌大,实质上就是菌群失调的观点,也就是说,牙周炎是一种机会性感染。3.对于“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始动因素的证据

3、之一”这句话,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牙周病必须用抗生素治疗B.刷牙后牙面会形成菌斑C.牙周炎与全身疾病相关D.局部机械治疗无效E.实验性龈炎(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始动因素的证据包括:实验性龈炎观察。流行病学调査。机械除菌或抗菌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研究。宿主免疫反应4.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的力是 A.牵引力B.斜向力C.垂直压力D.水平压力E.扭力和旋转力(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牙周膜内的纤维有5组:牙槽靖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及根间组。牵引力、斜向力、垂直压力、水平压力均能通过这5组纤维得到缓冲。但是这5组纤维中没有缓冲扭力和旋转力的纤维,因此扭力和旋转力对牙周组织损伤最大5.

4、下列是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除外 A.牙合创伤B.牙周袋深部刮治(正确答案)C.牙周膜急性炎症D.牙周翻瓣术后E.牙槽骨吸收达1/2以上答案解析:在生理状态下牙有一定的动度,主要是水平方向,但在病理情况下牙松动超过生理范围。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包括:牙槽骨吸收、牙合创伤、牙周膜急性炎症、牙周翻瓣手术后及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因此A、C、D、E均正确。但牙周袋深部刮治,不会引起牙松动,本题应选B。6.牙周病预防重点集中在 A.牙石的控制B.消除菌斑C.控制致病菌D.控制唾液菌量E.控制菌斑(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牙菌斑,因此牙周病的预防重点集中在控制菌斑,因此A、D错误。菌斑不能消除,因

5、为菌斑在被完全消除后会很快再形成,消除菌斑是不可能的,只要控制菌斑即可预防牙周病,因此B错误。牙周病的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也存在于口腔中,因此控制致病菌也是不可行的,所以C错误。7.以下哪项不是牙菌斑作为牙周病始动因素的依据 A.终止刷牙可引起实验性龈炎B.吸烟与牙周病有关(正确答案)C.氯己定漱口液对牙龈炎治疗有效D.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的抗Aa抗体滴度增加E.根面平整对牙周炎治疗有效答案解析:吸烟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导致牙周病发病的机制现普遍认为:吸烟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影响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炎症过程,尤其是削弱口腔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8.龈下菌斑主要由下列哪种

6、细菌引起 A.需氧或兼性厌氧菌B.革兰阳性丝状菌C.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正确答案)D.变性链球菌E.唾液链球菌答案解析:龈下菌斑位于龈缘以下,分布在龈沟或牙周袋内,主要为革兰阴性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9.由牙周引起牙髓感染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 A.根尖孔(正确答案)B.副根尖孔C.侧支根管D.牙本质小管E.发育缺陷的结构答案解析:根尖孔是牙周组织和牙髓的重要通道,血管、神经和淋巴通过根尖孔互相交通,使感染和炎症容易交互扩散。故选A。10.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与牙周病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PMN是牙周组织重要的防御细胞B.PMN不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正确答案)C.PMN可穿越袋

7、上皮进入龈沟D.PMN的数量与功能不足与牙周病有关E.局部和全身因素可通过影响PMN的功能影响牙周病的发生答案解析: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在控制牙周微生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吞噬和杀死细菌的同时,通过释放组织降解酶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故选B。11.有关正畸治疗与牙周病的关系不正确的描述是 A.矫治器的佩戴能增加菌斑滞留B.正畸治疗前,应常规对患者进行牙周检査C.正畸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D.未经治疗的牙龈炎或牙周炎的患牙可行正畸治疗(正确答案)E.正畸治疗不当可引起牙周病答案解析:正畸治疗必须在牙周炎症已控制,刺激因素及深牙周袋已消除,牙龈保持在健康状态,患者已掌握菌斑控制方法之时

8、方能开始。12.牙周感染对全身疾病的影响可能通过 A.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B.细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C.直接感染D.细菌产物引起机体免疫反应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B、C、D都是牙周炎影响全身疾病可能机制。13.关于龈下牙石不正确的是 A.位于牙周袋内根面或袋内壁(正确答案)B.体积较小C.易沉积于邻面D.质地坚硬、致密E.色浅或呈深褐色、黑色答案解析:龈下牙石位于牙周袋内的根面上。故选A。14.附着丧失可以表示 A.牙周炎炎症程度B.牙龈炎炎症程度C.牙槽骨吸收程度D.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正确答案)E.牙周炎的诊断指标答案解析:附着丧失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故选D。15.非附着

9、菌斑中优势细菌为 A.变形链球菌B.伴放线聚集杆菌C.革兰阳性菌D.革兰阴性能动菌(正确答案)E.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解析: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龈下菌斑明显增多,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非附着性菌斑是龈缘以下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或直接与龈沟上皮、袋内上皮接触的龈下菌斑,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菌和具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故选D。16.氯己定和氟化亚锡联合用于控制菌斑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应用氯己定后152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B.应用氯己定后9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C.应用氯己定后5分钟再用氟化

10、亚锡D.应用氯己定后61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E.应用氯己定后306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氯己定能较好地抑制龈上菌斑形成和控制龈炎,平均达到60%。使用0.12%-0.2%氯己定液含漱,每天2次,每次10ml,每次1分钟,可以抑制菌斑形成。当与氟化亚锡一起用于控制菌斑时,应在用氯己定含漱后306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以防止作用相互抵消。17.冠心病及其急性发作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是 A.牙周炎(正确答案)B.牙髓炎C.根尖周炎D.牙震荡E.牙根纵裂18.牙周病患者接受牙周洁治、刮治前需进行抗生素预备,除外 A.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者B.风湿性心瓣膜炎患者C.安装有人工心瓣膜的患者D

11、.植入心脏起搏器者(正确答案)E.最近2年内曾接受人工膝关节植入的患者答案解析:对戴有某些类型心脏起搏器(无屏蔽功能)的患者不得使用超声洁牙机等电子仪器,以免干扰起搏器的功能。19.附着龈宽度是指 A.龈沟底到牙釉质牙骨质界的距离B.龈缘到膜龈联合的距离大C.龈缘到龈沟底的距离D.从游离龈沟底至膜龈联合的角化牙龈的距离(正确答案)E.保障牙周健康的附着龈宽度至少3mm答案解析:附着龈宽度是指从游离龈沟底至膜龈联合的角化牙龈的宽度。研究显示,即使角化组织带窄于2mm,只要牙龈没有炎症,也可保持健康状态。故选D.20.结合上皮的更新时间为 A.5天(正确答案)B.10天C.15天D.20天E.25

12、天答案解析: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称为上皮附着,封闭软硬组织的交界处。结合上皮的更新约为5天,比牙龈表面上皮的更新约快1倍。故选A21.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中,与牙周炎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菌是 A.福赛坦菌(正确答案)B.溶齿放线菌C.变形链球菌D.韦荣球菌E.白念珠菌答案解析: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主要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菌和具核梭杆菌等,还包括许多能动菌和螺旋体。故选A。22.牙周炎的“进展前沿”是 A.附着性菌斑B.龈上菌斑C.非附着性菌斑(正确答案)D.龈上牙石E.龈下牙石答案解析:在牙周炎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加,毒力增强,与牙槽骨的快速

13、破坏有关,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故选C23.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是 A.中间普氏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B.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正确答案)C.齿垢密螺旋体和伴放线放线杆菌D.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坦菌E.具核梭杆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答案解析:中间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具核梭杆菌属于中等证据的致病菌,排除A、C、D、E。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证据充分的牙周致病菌,故选B。24.膜龈联合指的是 A.边缘龈和龈乳头之间的交界处B.边缘龈和附着龈之间的交界处C.附着龈和龈乳头之间的交界处D.附着龈和牙槽黏膜之间的交界处(正确答案)E.边缘龈和牙槽黏膜之间的

14、交界处答案解析: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故选D。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25.用于牙周袋深度检查的工具是 A.普通的弯探针B.有刻度的尖探针C.有刻度的钝头探针(正确答案)D.无刻度的钝头探针E. Nabers探针答案解析:牙周袋深度的检查需要使用牙周探针,牙周探针带有刻度,每个刻度为1mm或23mm,工作端为圆柱形,尖端逐渐变细,利于插入,尖端处为钝头,直径为0.5mm,故选C, Nabers探针专用于根分叉探诊。26.属于牙周炎局部促进因素的是 A.牙根形态异常(正确答案)B.吸烟C.牙菌斑D.畸形中央尖E.颊面深窝沟答案解析:牙周炎局部促

15、进因素包括牙石、解剖因素、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畸形、创伤等,牙根形态异常是牙解剖因素中的一种,如牙根过短或过细、锥形牙根、磨牙牙根融合等均可使这些牙对力的承受能力降低,疾病进展快。故选A。27.口腔内牙石沉积最多的牙面是 A.上颌前牙的唇面B.上颌前牙的腭面C.下颌前牙的唇面D.下颌前牙的舌面(正确答案)E.下颌磨牙的舌面答案解析: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尤其是在与唾液腺导管开口相应处的牙面上沉积更多,如上颌第一磨牙颊面和下颌前牙的舌面,故选D。28.促进菌斑堆积的因素中不包括 A.银汞充填的悬突B.银汞充填高点

16、(正确答案)C.全冠颈部不密贴D.外形凸度过大的冠修复体E.戴矫治器答案解析: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错位拥挤等均可促进菌斑的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其中不良修复体的主要因素有:邻面充填体的悬突,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活动义齿卡环的位置不当,正畸治疗中矫治器佩戴不当,不但直接压迫和刺激牙龈组织,而且修复体不易清洁,造成食物碎屑和菌斑大量堆积,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故选B。29.下列对尖端探针用处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有两端弯曲度不同的工作B.用于检查龋洞和牙齿的感觉C.工作端的角度可以任意改变(正确答案)D.探针两端的尖端应保持锐利E.用探针检查时必须有支点答案解析:探针的用途:辅助发现牙体缺损;用于检查邻面龋面浅龋;探查龋洞探测患区的感觉,发现敏感部位;探测牙周袋用钝头探针。使用要求:保持其特定的弯曲度及尖端的锐利,切忌加热烧灼以免探针尖变钝;探诊时,避免用力过度而损坏锐尖;禁止任意改变各工作端的角度;用探针检查时必须有支点。故选C。30.下面不是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证据的是 A.实验性龈炎观察牙龈炎症随菌斑量的增加而加重B.流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