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_第1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_第2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_第3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_第4页
二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象灾害(一)台风(热带气旋、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飓风)1、台风的形成条件: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 26.6。C以上),B、地转偏向力(纬度大于 5。的地区), 2、时间:夏秋季节3、影响:不利:台风带来 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 灾害,狂风会掀翻巨轮、损坏地面建筑物 和通信设施;暴雨会导致河口决堤、水坝崩溃、洪水泛滥、淹没农田村镇、山区还会加剧滑坡 与泥石流的可能性;风暴潮会破坏海堤,淹没岛屿;有利: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 旱情(降温降水)。4、防御措施:建立健全台风预警监测系统;修建防灾工程,提高抗灾性能;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制定应急

2、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二)旱灾一我国发生围最广、频次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1)(来水少)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降水少的天气系统控制);(2)(去水多)气温高,蒸发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3)水污染严重。2、我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春旱)、华南(夏秋)、西南(四季均可发生旱灾)和江淮地区(伏旱)1)华北春旱:(1)自然原因:春季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加速蒸发;(2)人为原因: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浪费。3、思考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4、旱灾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

3、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引发的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5、防御措施:建立干旱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提高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农业;防治水污染;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农业防御干旱的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抗旱品种,合理灌溉,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灾减灾能力;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三)、寒潮(天气系统:冷高压(源地) ,冷锋)1、概念: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的过程。2、多发季节与地区:

4、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盆地、 、一带寒潮影响较小)3、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 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和两广地区甚至岛。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4、寒潮的危害 大风、降温、大雪、冻雨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秋季和春季危害最大,在牧区形成白灾 )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大雪、冻雨使交通、通信

5、、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电力、交通、通信中断,供水困难、压倒房屋、食物供应紧)。寒潮有利方面:(1)减少病虫害(2)带来雨雪,缓解旱情(3)带来风力资源(4)减轻 酸雨危害5、防御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2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风工作。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6、防寒措施:。1培养耐寒作物良种,种植耐寒作物调整种植制度采取保暖措施(浇水、燃烧秸秆)(四)沙尘暴(冷锋天气影响,锋前暖空气干燥)1、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小;。2春季大风日数多;。3地面多沙质沉积物;地表植被稀少等。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植被2、时间分布:冬春季,春季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原因

6、)3、空间分布: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分布:主要分布在的巴丹沙漠、腾格里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乌兰布 和沙漠、黄河河套的毛乌素沙地周围。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 要沙尘源区。4、沙尘暴的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草场退化:导致土地沙化,使荒漠化面积扩大,加剧气候进一步干旱,从而使风蚀作用加强,土地沙化更加严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环境的恶化)2农牧业减产、。3生命财产损失破 坏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影响交通安全5、利处:促进降水,形成土壤,减弱酸雨,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6、措施:。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如: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7、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发菜等。)(五)、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1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冬季风的通道;。3接近沙源地04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是主要农业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地质灾害(一)地震1、直接灾害: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2、地震引起的 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 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8、、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海啸(海底地震引 起的巨大海浪冲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3.地震灾情:(1)影响因素:烈度、发生时间、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2)灾情的变化趋势:在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原因是:我国防震、抗震设施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 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4.地震预防:(1)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与预报;建立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防灾应急预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防御设施) 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人们的防

9、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滑坡、泥石流1.滑坡诱因: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或暴雨时间分布特点: 一年四季有,春季冰雪消融和多雨季节多发自然因素:地形:山区陡坡地质:(地震多)断层发育多断裂构造(岩层的倾斜方向与 山坡一致),岩层不稳定(雨水下渗使)深层岩层松软或(地震、人类活动使)岩石松动(破 坏了山坡的稳定性):(诱因)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因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大型工程破坏山体2、泥石流诱因:暴雨或春季冰雪消融时间分布特点:多雨季节或春季冰雪消融时自然因素:地形:山区陡坡深谷地质:(多地震或风化作用强)山坡岩石破碎,多松散 物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冰雪融水多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因素:开

10、发山区破坏植被大型工程破坏山体人类活动堆放大量碎屑物质3、滑坡、泥石流的危害:破坏城镇村庄、农田、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4、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动力性质和地表物质组合不同): 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5、防治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非工程措施:(1增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2)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3)迁出高危险区。工程措施:(1)实施护坡工程,疏排水工程,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发生(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水文灾害(一)洪涝-来水多(快),去水少(慢)(也可以归为气象灾害)1、形成原因(注意区别洪涝与洪灾的原因,洪灾要分析受

11、灾体状况)(1)气候(天气)条件(气候特征)-雨量大且集中气候: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夏季风强弱不一,降水变率大;降水异常多 天气系统:降水的天气系统(锋面,锋面气旋,气旋,台风等)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连续的暴雨(2)河流条件:(1)河网密集,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汇水量大;(2)河道弯曲或淤积,或扇形水系入海河道少,排水不畅。(3)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造成河水泛滥。(3)地形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积水(涝渍)(山区: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易引起山洪)(4)人为原因上游滥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植树造林),排洪能力下降;中游围湖造田和湖泊淤积使湖泊萎缩,蓄洪能力降低(

12、退耕还湖,修建水库),加剧洪灾。(洪水的形成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也可以形成洪水。)2、防治措施工程措施(1)上游(山区):(原则:调蓄洪水)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兴建水库(2)中游:(原则:分洪、蓄洪)修水库(退耕还湖,疏浚湖泊),提高蓄洪能力 修 建分洪区;(3)下游(平原):(原则:泄洪、束水):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开挖新河; (4)建 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涝渍的防御措施)非工程措施(1)加强监测、预报,建立洪水预报系统;(2)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3)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13、4)制定防灾应急预案(5) 实行防洪保险(6)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3、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的环节:防洪准备(更重要) ;洪水应急;洪水中的救助。(二)风暴潮(受向岸风影响)1、概念:风暴潮是由海洋强风引起的浪涌海岸现象。2、分布、类型:热带、亚热带:台风风暴;温带:温带气旋(选修 5 P42 )成因3、危害: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4、减灾对策(1)加强风暴潮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2)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1、我国地理条件复杂,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阴影表示哪种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分析形成该(2)

14、阐释图b发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19频年水位MOMnow19姮年流量田中最高水仃图b &到9月长江某水文站水位变化趋势气象灾害的共同原因。2、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 A地区少,试分析其 原因。(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3、干旱是我国最常见、 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右。下图为我国1951-1991年干旱总次

15、数等值线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 并分析其成因。1幅1-1钟1年中既旱共饮数等值技4、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 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下图回答问 题。(1)甲为我国 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 pHbcdo右图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3)题。(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常最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A.甲 B.乙C.丙 D. 丁(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橘,柑橘受冻害的临

16、界低温是9C。图9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C/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A. 24 米 B . 40 米C . 6 米D . 60 米(3)为预防遭受“冷湖”冻害,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柑橘?1、(1)洪涝降水多且集中,排水不畅(2)小流量、高水位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2、(1)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2)B地地处陆,气候干燥, 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 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 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3、华北平原

17、、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冬夏季风的推移速度和强弱影响A地春旱最严重,春季时随着气温回升,蒸发加强,而A地仍受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旱情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不利。B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夏季时B地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地干旱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时C地降水少,而 C地纬度较低,气温偏高,蒸发较强,易发生干旱。4、(1)太阳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2) AB(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4)寒潮春、秋 、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盆地、 、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岭、南岭等东

18、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盆地、 、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5、(1)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2)以前经济落后,对灾害监测、防御和抗灾能力低;现今,经济发达,防灾、抗灾能力强,对灾害监测、预防能力提高;但社会财富积累多,受灾后财产损失大。6、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 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解析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示信息,从区域的天气条件、地质条件及地形特点三个角度来分析。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故地形崎岖,岩石破碎;地震的发生会加剧和诱发次生灾害;材料显示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