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中日双语)_第1页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中日双语)_第2页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中日双语)_第3页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中日双语)_第4页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中日双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上海市集団契約条例第1章总那么第1章総則第1条为了规范集体协商和签署、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开展调和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和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践,制定本条例。第1 条集団協議並集団契約締結及履行係行為規範化、労働者適法権益保護、調和安定労働関係構築、及発展 、労働法、労働契約法及労働組合法等法律及行政法規関係規定基、当市実際考慮、条例制定。第2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与职工一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集体协商和签署、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第2条当市行政区域内企業従業員側労働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並集団

2、契約締結、及履行、条例適用。第3条本条例所称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平等协商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的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经过集体协商签署的书面协议。第3条条例集団協議、企業従業員側企業労働関係関係事項平等協議活動。条例集団契約、企業従業員側企業労働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通締結書面合意。第4条企业与职工一方该当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集体协商。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集体协商和签署、履行集体合同该当遵照合法、公正、平等、相互尊重、老实守信、兼顾双方合法利益的原那么。第4条企業従業員側、集団協議確立、労働

3、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企業従業員側企業、労働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並集団契約締結、及履行、適法、公正、平等、相互尊重、誠実信義守、双方適法利益考慮原則遵守。第5条市和区、县劳动和社会保证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证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集体协商和签署、履行集体合同进展监视。第5条市、区及県労働及社会保证行政管理部門(以下労働保证行政部門。) 、当該行政区域内企業従業員側企業労働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並集団契約締結、及履行監督。第2章集体协商第2章集団協議第6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展集体协商,该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产生各自的协商代

4、表和首席代表。协商代表详细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每方协商代表人数不得少于三人,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不得多于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第6 条企業従業員側企業、労働関係関係事項集団協議、条例所定手続従各自協議代表及首席代表選出 。協議代表详细的人数、双方協議確定。、各側協議代表人数、3名下回、企業側協議代表、従業員側 協議代表上回。第7条曾经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企业工会选派,建立女职工委员会的,该当有女性协商代表。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担任人担任。 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上级工会指点职工民主引荐,并经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赞同,首席代表由协商代表民主引荐产生。 企业一方的协商

5、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首席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书面委托的人担任。 集体协商双方根据实践需求可以聘请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员担任本方协商代表,但其人数不得超越本方协商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 集体协商双方可以改换本方的协商代表。改换协商代表,该当遵守本条例规定的代表产生程序。第7条既労働組合確立企業、従業員側協議代表、当該企業労働組合選出派遣、女子従業員委員会確立場合、女性協議代表有。首席代表、労働組合主責任者担任。労働組合確立企業、従業員側協議代表、上級労働組合従業員指導民主的推薦、当該企業半数以上従業員赞同経。首席代表、協議代表民主的推薦選出。企業側協議代表、企業法定代表者指名派遣、首席代表、

6、法定代表者又当該法定代表者書面委託者担任。集団協議双方、実際必要基、当該企業以外専門業務人員招聘当該当事者側協議代表担任。、人数、当該当事者側協議代表人数3分1超。集団協議双方、当該当事者側協議代表変更。協議代表変更、条例所定代表選出手続遵守。第8条协商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但最长至集体合同期满时为止;因集体协商达不成一致或者未能签署集体合同的,协商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期限为自担任协商代表起六个月。第8 条協議代表代表職責履行期間、代表当事者確定。、最長集団契約期間満了時。集団協議一致達成 原因、又集団契約締結場合、協議代表代表職責履行期間、協議代表担任月 。第9条协商代表该当

7、履行以下职责: (一)参与集体协商;(二)搜集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三)听取本方人员的意见,回答本方人员的讯问; (四)参与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置;(五)其他需求履行的集体协商职责。第9条協議代表、次各号掲職責履行。(1) 集団協議参与。(2) 集団協議関係状況及資料収集。(3) 当該当事者側人員意見聴取、当該当事者側人員質問回答。(4) 集団協議紛争処理参与。(5) 履行必要他集団協議職責第10条本企业产生的协商代表在任务时间内参与集体协商,以及在履职期限内利用不超越三个任务日的任务时间,从事搜集与集体协商有关资料等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工资及各项福利不受影响。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

8、在履行代表职责期间,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变卦其任务岗位。第10 条当該企業選出協議代表業務時間内集団協議参与、及職務履行期間内3業務日超業務時間利用、集団協議関係資料等収集活動従事場合、正規労働提供、賃金及各種福利、影響受。従業員側協議代表代表職責履行期間、企業、正当理由業務職位変更。第11条协商代表该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维护企业正常的消费、任务次序; (二)保守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知悉的企业的商业; (三)遵守集体协商双方商定的纪律,不分布协商过程中不宜外传的信息。第11条協議代表、次各号掲義務履行。(1) 企業正常生産及業務次序維持保護。(2) 集団協議過程知得企業商業坚持。(3) 集団協議

9、双方約定規律遵守、協議過程外部伝適情報分布。第12条企业在制定、修正或者决议以下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艰苦事项时,该当与本企业职工一方进展集体协商后确定: (一)劳动报酬;(二)任务时间;(三)休憩休假;(四)劳动平安卫生;(五)保险福利;(六)职工培训;(七)劳动纪律;(八)劳动定额;(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企业该当就职工工资程度、工资调整机制与本企业职工一方进展集体协商。 企业职工一方可以就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要求企业与其进展集体协商。第12条企業、次各号掲従業員密接利益直接規則制度又艰苦事項制定、矫正、又決定、当該企業従業員側集団協議後確定。(1) 労働報酬(2) 業務時

10、間(3) 休憩休暇(4) 労働平安衛生(5) 保険福利(6) 従業員養成訓練(7) 労働規律(8) 労働(9) 法律法規所定他内容企業、従業員賃金水準及賃金調整当該企業従業員側集団協議。企業従業員側、従業員利益事項、本人集団協議企業要求。第13条集体协商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以向对方以书面方式提出进展集体协商的建议。另一方在收到集体协商建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该当给予书面回答,回绝集体协商的,该当有正当的理由。 集体协商的任何一方因以下事项向对方提出集体协商建议的,另一方不得回绝或者拖延: (一)需求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缺乏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二)劳动纠纷导致群体性停工、上访

11、的; (三)消费过程中发现存在艰苦事故隐患或者职业危害的。第13 条集団協議双方当事者、相手方対書面集団協議旨建議提出。他一方、集団協議建議書受領 日15日内書面回答、集団協議拒絶場合、正当理由有。集団協議一方次各号掲事項原因相手方対集団協議建議提出場合、他一方、拒絶、又引伸。(1) 人員20名以上削減、又20名満企業従業員総数100分10以上削減必要。(2) 労働紛争集団的業務停顿又苦情申立。(3) 生産過程艰苦事故隠危険又職業危害存在発見。第14条曾经建立工会的企业,由工会代表职工向企业一方提出集体协商;企业一方建议开展集体协商的,该当向本企业工会提出。 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上级工会指点

12、职工推举的代表向企业一方提出集体协商;企业一方建议开展集体协商的,可以向本企业职工直接提出,也可以向上级工会提出。第14条既労働組合確立企業、労働組合従業員代表企業側対集団協議提起。企業側、集団協議展開建議場合、当該企業労働組合提起。労働組合確立企業、上級労働組合従業員指導推挙代表企業側対集団協議提起。企業側、集団協議展開提起場合、当該企業従業員対直接提起、上級労働組合対提起。第15条集体协商双方在正式协商前该当进展以下预备任务: (一)自双方赞同集体协商之日起十五日内产生协商代表,并书面告知对方;(二)协商确定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 (三)搜集与本次集体协商议题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四)听取

13、各有关方面对本次集体协商的意见和建议; (五)了解与集体协商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六)草拟集体协商议题的处理方案; (七)其他需求预备的任务。第15条集団協議双方、正式協議前、次各号掲準備業務。(1) 双方集団協議赞同日15日内協議代表選出、書面相手方告知。(2) 協議集団協議時間及場所確定。(3) 当該回集団協議議題関係状況及資料収集。(4) 当該回集団協議対各関係分野意見及建議聴取。(5) 集団協議議題関係法律、法規他関係規定了解。(6) 集団協議議題係解決方案起草。(7) 準備必要他業務第16条集体协商会议由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持。提出协商议题的一方该当就议题的详细内

14、容以及处理方案作出阐明。 集体协商会议该当做好会议记录,协商双方首席代表该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字。 协商双方可以就与协商议题相关的事项,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资料和阐明。第16条集団協議会議、協議双方首席代表共同主宰。協議議題提出一方、議題详细的内容及解決方案説明。集団協議会議、会議記録適切作成、協議双方首席代表、会議記録署名。協議双方、協議議題関連事項、相応資料及説明提供相手方要求。第17条上级工会组织该当指点职工一方与企业进展集体协商,必要时可以派员察看职工一方与企业的集体协商活动。第17条上級労働組合組織、従業員側指導企業集団協議、必要場合、人員派遣従業員側企業集団協議活動観察。第18条企业合并

15、、分立、重组的,合并、分立、重组后的企业该当就集体合同继续履行事宜,与职工一方进展集体协商。协商一致的,原集体合同可以继续履行;协商不一致的,企业与职工一方该当就与劳动关系有关的事项重新进展集体协商。第18 条企業合併、分割、又再編場合、合併、分割又再編後企業、集団契約継続履行事項、従業員側集団協議。協議一致場合、原集団契約、継続履行。協議一致場合、企業従業員側、労働関係 関係事項新集団協議。第19条在进展集体协商期间,企业及其职工该当维护本企业正常的消费、任务次序,不得采取任何影响消费、任务次序或者社会稳定的行为。第19条集団協議期間、企業及従業員、当該企業正常生産及業務次序維持保護、生産假

16、设業務次序又社会安定影響行為採用。第3章集体合同第3章集団契約第20条以签署集体合同为目的的集体协商,协商一致的,该当构成集体合同草案,经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作为草案的正式文本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就集体协商的情况和集体合同草案的内容该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任务出阐明。 集体合同草案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赞同,方获经过。第20 条集団契約締結目的集団協議、協議一致場合、集団契約草案构成、協議双方首席代表署名経後、草案 正式文書従業員代表大会又従業員全体討論提出。従業員側協議代表、集団協議状況及集団契約草案内容、従業 員代表大会又従業員全

17、体対説明。集団契約草案、従業員代表全体半数以上又従業員全体半数以上赞同経場合限、採択。第21条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经过后,由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将讨论经过的情况书面告知企业一方。企业自收到书面告知之日起十日内,担任将集体合同报送市或者区、县劳动保证行政部门。 企业报送集体合同时,该当提交以下资料:(一)由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署的集体合同文本;(二)协商双方及其代表的根本情况;(三)集体协商过程的情况阐明;(四)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经过集体合同草案情况的报告。 劳动保证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第21 条集団契約草案、従業員

18、代表大会又従業員全体討論採択経後、従業員側首席代表討論採択状況書面企業側告知。企業、書面告知受領日10日内、集団契約市、区又県労働保证行政部門報告送付責任負。企業、集団契約報告送付、次各号掲資料提出。(1) 協議双方首席代表署名集団契約文書(2) 協議双方及代表根本状況(3) 集団協議過程状況説明(4) 従業員代表大会又従業員全体集団契約草案討論採択状況係報告労働保证行政部門集団契約文書受領日15日内異議提出場合、集団契約、直効力生。第22条企业与职工一方经集体协商,可以就工资调整机制、劳动平安或者女职工权益维护等专项内容签署专项集体合同。第22条企業従業員側、集団協議経、賃金調整、労働平安又

19、女子従業員権益保護等専門項目内容専門項目集団契約締結。第23条集体合同商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规范不得低于国家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规范。 企业与职工个人签署的劳动合同商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规范,或者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规范,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第23条集団契約約定労働条件及労働報酬等標準、国及市人民政府所定最低標準下回。企業従業員個人締結労働契約約定労働条件及労働報酬等標準又企業規則制度規定労働条件及労働報酬等標準、集団契約規定下回。第4章行业性和区域性集体合同第4章業種性及区域性集団契約第24条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餐饮效力业等行业的工会组织,可以选派代表与企业

20、方面代表进展集体协商,签署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区域性集体合同。第24条県級以下区域内建築業及飲食業等業種労働組合組織、代表選出派遣企業側代表集団協議、業種性集団契約又区域性集団契約締結。第25条以下涉及本行业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可以进展行业性集体协商: (一)本行业的最低工资规范;(二)本行业工资调整的最低幅度; (三)本行业同类工种的定额规范; (四)本行业各工种、岗位的劳动平安和卫生规范; (五)本行业各工种、岗位的职工培训制度; (六)其他需求进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的事项。第25条次各号掲当該業種従業員密接利益事項、業種性集団協議。(1) 当該業種最低賃金標準(2) 当該業種賃金調整最低幅(3)

21、 当該業種同類職種標準(4) 当該業種各職種及職位労働平安及衛生標準(5) 当該業種各職種及職位従業員養成訓練制度(6) 業種性集団協議必要他事項第26条行业性集体合同草案该当获得本行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认可。 行业性集体合同草案该当经认可该草案的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赞同,方获经过。第26条業種性集団契約草案、当該業種企業法定代表者認可获得。業種性集団契約草案、当該草案認可企業従業員代表全体半数以上又従業員全体半数以上赞同経場合限、採択。第27条以下涉及本区域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可以进展区域性集体协商: (一)本区域的最低工资规范;(二)本区域工资调整的最低幅度; (三)其

22、他需求进展区域性集体协商的事项。第27条次各号掲当該区域従業員密接利益事項、区域性集団協議。(1) 当該区域最低賃金標準(2) 当該区域賃金調整最低幅(3) 区域性集団協議必要他事項第28条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该当获得本区域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认可。 区域性集体合同草案该当经本区域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认可该草案的企业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赞同,方获经过。第28条区域性集団契約草案、当該区域企業法定代表者認可获得。区域性集団契約草案、当該区域従業員代表大会又当該草案認可企業従業員代表全体半数以上假设従業員全体半数以上赞同経場合限、採択。第29条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由企业方面代表或者工

23、会组织担任将集体合同以及相关资料报送区、县劳动保证行政部门。 劳动保证行政部门自收到报送的集体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第29条業種性及区域性集団契約、企業側代表又労働組合組織集団契約及関連資料区又県労働保证行政部門報告送付責任負。労働保证行政部門報告送付集団契約受領日15日内異議提出場合、集団契約、直効力生。第30条依法订立的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认可该集体合同的企业及其职工具有约束力,企业与其职工签署的集体合同及劳动合同中商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规范不得低于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商定的规范。第30 条法締結業種性及区域性集団契約、当該集団契約認可企業及従業員対拘

24、谨力有、企業従業員締結集団 契約及労働契約中約定労働条件及労働報酬等標準、業種性及区域性集団契約約定標準下回。第5章争议的处置第5章紛争処理第31条本市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第31条当市、政府関係部門、労働組合及企業側代表構成労働関係三者協調確立。第32 条职工一方或者企业一方无正当理由回绝或者拖延另一方的集体协商要求,或者双方在集体协商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或者签署集体合同的,集体协商的任何一方 可以提请劳动保证行政部门协调处置。集体协商双方未提请协商处置的,劳动保证行政部门以为必要时,也可以进展协调处置。 劳动保证行政部门协调处置集体协商争议时,可以会同同级工会或者企业方面代表共同处置。第32 条従業員側又企業側正当理由他一方集団協議要求拒絶、假设引伸、又双方集団協議過程一致達成、假设集団契約締結場合、集団協議一方、労働保证行政部門調整処理提起 。集団協議双方協議処理提起場合、労働保证行政部門、必要判别、調整処理。労働保证行政部門、集団協議紛争調整処理場合、同級労働組合又企業側代表共同処理。第33条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职工一方与企业协商处理不成的,双方均可以提请劳动保证行政部门协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