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_第1页
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_第2页
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_第3页
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_第4页
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3PAGE 7醉情于传统又纵身于现代的历史教学深圳宝安中学罗巍(518101)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的否定,还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传统与现代的界线是什么?中国在二十世纪初曾经产生过许多国学大师,他们都是在笔、墨、纸、砚流行的时代产生的,如王国维、胡适、刘师培、辜鸿铭等,他们当中很多是教师,也不乏中西贯通的全才,他们要比现代人能读书,他们的学习方法是传统的,但成就却是巨大的。那么如今,在倡导回归国学又流行现代创新的双重背景下,我们对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们教师越来越感觉身边的教学发

2、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学的一些方式逐渐被一些老师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教学。而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比较困惑,在教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背景下,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首先,我认为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区分不应该定位在教学方法上,而应该定位在内容上。因为教无定法,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说过去的就是传统的呢?如果它现在还在用呢?传统与现代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今天是现代的,明天就变成传统的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方法不现在还在用吗?不过它现在的名字不一样了,叫多元智能,就是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能力,所以我们要长善救失,这与几千年前的孔子也没本质上的区别呀!现在很多人还提倡要突破 “读问答讲练”的传统

3、教学模式,把它变成“读问讲议练”、“问读议讲练”、“问议读讲练”等现代化教学模式。这我就更加不明白了,把答换成议就不一样了吗?孔子当年不就是学生问老师答,老师问学生答,这不就是议论吗?而且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本身就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呀,这不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吗?为什么又要把它定义为传统的教学呢?另外,把教学的顺序改变一下就叫现代教学了?“读”是基础,没有基础怎么进行后面的环节呢?我们知道小孩子生下来首先要学会爬,后才能学会走呀,不可能先学会走,然后再去学爬吧,这违背了学生身心成长的顺序性规律,让人感觉有点滑稽。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被称为传统教学的讲授法,对这个问题,2008年7月教育研究专

4、门刊登了一篇丛立新老师写的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文章,里面详细论述了这个问题,丛老师谈到:“讲授法今天在学校中的主要地位,并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意愿或偏好,而是社会和教育进程的历史选择。简单地说,因为社会与科学的进步,才有了系统的科学知识;才需将这些系统的科学知识不问断地一代代传递下去,才需要普及教育,才需要有高效率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完成这种任务。自从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这种任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直至今日,只有以讲授为主,与班级授课制、学科课程联袂,才能完成这一任务。今天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是,认识它的合理性,承认它的合法性,坚持它在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主导地位,并赋予它新的创造力。动摇了讲授

5、法的地位,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几乎必然地遭受牺牲,学校则难以承担它对于社会的使命。讲授法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讲授法是万万不能的,至少迄今为止”。2008年在评师网最有魅力教师评选排名版上,被称为“武汉大学三大才子”之一的李工真教授排名第一,据说,他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渊博,激情澎湃,声音抑扬顿挫再配上强有力的手势,可以说是惊天动地、摄人心魄,一边是老师唤醒学生的力量,一边是学生无意识唤醒老师的激情,最终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共振,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所以,把讲授法看成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对的,讲的好,讲的学生喜欢,我认为就是现代的讲授法。我们不应该从某一些教学方法上来区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

6、,不要把以前就有,现在还在用的东西,都叫做传统的,因为,以后它还得继续用,所以它还是现代的。其次,对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我们不能只看形式,不重实质,一刀切是错误的。一些人认为进行新课程改革就是把传统的教学全都抛弃,对于现代教学要绝对肯定,现代的就比传统的都要好吗?比如把粉笔字、黑板板书,背诵、讲授法、抄写、朗读、古文都抛弃,这就叫现代?这种认识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从本质上看问题,是唯心的。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全面发展。前面讲到,在方法上不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区别,过去有好的教法,现代也有不好的教法。比如:在实践中,我有时就发现现代化的小组合作教学效果并不比我的讲授法好,当

7、然,条件是在我讲的好的情况下。有一些知识直接给学生讲清楚,比学生自己花时间去自主探究,去折腾更加有效。所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是不好,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把它用好。现代的方法也不一定就全都好,非用不可。因此,我们不能从形式上一刀切,而应该看到它们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新”字理解,“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应该是在它内容的更新和学科设计以及教材的编排方面,另外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关系也有了很大变化,从以前的“灌输式”教学变成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体现主体地位。但对这点思想的认识,很多

8、人有误解,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不讲或者少讲,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多讨论,多活动。看见老师讲的多一点就是传统的,看见老师讲的少一点就是现代的,这都是只看表象,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必须弄清楚实施教学的三个必经阶段,第一是教师必须弄清楚学生的基础有没有落实。二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前基础上是否需要提高,每个人需要提高到什么样的高度。三才是思考怎么样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目标。我们很多教师在进行新课改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教学的前面两个阶段,只抓住最后一个阶段,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头重脚轻,本末倒置呢?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表现在形式上的相互讨论与合作吗?如果学生都还没弄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就

9、去讨论,这种讨论是否有效?如果是无效的,能说学生主体性已经得到发挥了吗?我想如果一名教师连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与方法都没有讲清楚,学生的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好,教师的主体性又怎么能体现呢?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有效率地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这需要教师花费多少精力与时间呀?教师如果整整讲了一节课,学生学有所获,我们能把这节课就叫做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为什么不能看成是教师发挥主导性呢?主导性的标准衡量是什么?所以,我理解新课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应该是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奠定基础并继续保持学生求知欲望而所做的努力。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弄明白基

10、本原理以后,产生了兴趣,希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种自主性思考和活动。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都不是表现在讨论和小组学习等某种形式上,也不是老师讲多讲少的问题,而是学生的自主性有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即学生有没有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冲动。目前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往往误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只重形式,不重实质。一定要在课上弄一些讨论与小组合作,要求老师少讲,或者最好不要讲,讲多了就是传统的,有合作就是现代的,传统的就应该抛弃,认为这就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种只看形式,不重实质,一刀切的错误思想如果再不得到根本的制止将会给我们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带来很大的麻烦。再次、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对立

11、是相对的,它们在学科之间体现互补性,在学科内部体现继承与统一性。自古以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就有争论,一直没停过,最大的冲突有两次,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结果是科学主义在学校站稳了脚跟。第二次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的同时,也看到现代武器、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于是人文主义开始复兴,目前中国的国学热兴起恰恰能说明虽然两大学科研究的领域不一样,但它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自然科学发展为人文主义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为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精神上的源泉。在学科间有这样横向的互补性,那么在一个在学科内部呢?在学科内部仍然存在着传统与现代

12、的融合统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昨天是现代的,今天就变成了传统的,现代从传统中产生。随着知识的变化,学科的重新分化与组合是必然的,所以课程改革非常必要,它能使一些陈旧的、错误的观点和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得到更新,一些优秀的科技成果能够得到迅速的应用和推广,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但任何学科内容的更新都是对传统的继承发展,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对传统的抛弃。百家讲坛的成功在于“名嘴”们敢于用现代来诠释传统,这是方法上的创新,也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个必然结果。以现代的方式来诠释传统,这本身就是传统历史教学现代化的一种过程。可以预言这种方法在将来,不仅会在电视讲座上出现

13、,也会在学校、在公司、在行政会议上出现。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尤其需要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思想、习惯和方法上。比如现在学生都喜欢以猎奇的心态来接受知识,以调侃的方式来探讨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融合还要体现在技术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不尽要体现在教学上,也要体现在教研上。过去古人想见嫦娥是一个梦想,现在不是也靠高科技现代手段实现了吗?现代教学的主要手段就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这一平台上,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去“异想天开”。多媒体辅助技术以其形声同步的特点,以动态效果表达静止的事物,尤其网络的兴盛与发展,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

14、平台,论坛、即时通工具、博客、moodle(魔灯)、微课教学这样的新兴名词比换衣服还快,让人目不暇接。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总感觉自己的技术跟不上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或是没时间学,要不就是东西太多没法学。但技术真的是好东西,尤其把传统历史教学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后,人的想象就会自然而生,这一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创作与享受,是一种成就。总之,不管是现代教学思想观念的创新,还是现代教学技术的革新,它们都需要立足人文,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融入现代,脱离传统的想象是空想,背离现代化的方向叫幻想,“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更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理解好传统与现代的概念,才能有效地把传统与现代统一起来。在传统与

15、现代的比较中,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普通历史教师需要如饥似渴地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也要在现代化中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技术,还要善于把传统与现代完美地融合起来创造奇迹,实现“艺术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艺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历史教学。地址:深圳宝安中学高中部 邮编:518101 电话邮箱:luo.wei试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情感教育周常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长期以来,德才相对,谓之德才兼备;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我们强调在教

16、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作到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一、渗透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

17、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原则1、史实要真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忌,必须说真话、将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2、感情要真历史老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

18、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3、求实忌空也就是历史教学要落到实处,要联系实际。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4、求正忌偏也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拼弃“所谓坏,就是绝对坏;所谓好,就是绝对好”的片面观点,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例如近代史上的李鸿章,他一面镇压太平天国,勾结洋人,丧权辱国,具有地主阶级的残忍性,但是另一面他又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办洋务,是洋务派中办洋务最多的人,是中国近代工业之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三、进行德育

19、教育的内容 (一)要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神州大地。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

20、四有”新人做出应有贡献。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巡从邪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

21、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3、 文明礼貌,仁者爱人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二)、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

22、,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三)、要进行乡土历史教学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 几年来,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的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近在本土本乡的许多历史文物、遗址可供学生参观、考察,有些史实还可以让学生调查访问,从中得到一些感性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操。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23、。学习乡土历史往往使学生激动不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自然会在他们心中潜滋暗长,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空洞的说教所无法替代的。为此,我们学校全体历史教师共同努力,进行校本教研,根据莲花县志、莲花革命史等素材,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红色莲花一书,主要叙述在19271949年中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莲花人民的革命活动,以及莲花的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莲花人民跟着共产党义无返顾,前仆后继,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有3000多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经过无数次枪林弹雨的考验和火的洗礼,有十三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如甘祖昌等。四、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1、正面诱导。 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 HYPERLINK t _blank 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 HYPERLINK t _blank 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 HYPERLINK t _blank 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 HYPERLINK t _blank 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情贵于真”。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