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霸》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1页
《美苏争霸》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2页
《美苏争霸》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3页
《美苏争霸》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4页
《美苏争霸》公开课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 美苏争霸学习目标: 能说出美苏争霸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典型事例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 突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任务一:美苏争霸的原因阶段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领导人苏美战 略 态 势争霸政策苏美争 霸 特 点重大事件缓和紧张任务二:美苏争霸的经过(三个阶段) 材料一: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

2、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苏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历史纵横教材页】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3.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典型的重大事件?(从背景.概况.结果.影响几个方面概括)阶段第一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领导人苏美战 略 态 势争霸政策苏美争 霸 特 点重大事件缓和紧张赫鲁晓夫艾森豪威尔、肯尼迪1959.9 赫鲁晓夫首次访美美国U-2飞机事件; 柏林墙事件古巴导弹危机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 与美国平起平坐,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艾森豪威尔“软化”政策和肯尼迪的“和平战略”经济:国民经济

3、发展迅速,与美差距缩小;军事:常规实力增强;核武器: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1、争霸政策变化原因:第一阶段:美苏对峙( 50s中后期60s初)()美国:实力相对削弱()苏联:经济恢复,军事实力增强,加入争霸行列 材料一: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军事方面: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在核力量方面,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2.材料二:【历史纵横教材页】阅读约翰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分析其实

4、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质:是在实力地位基础上灵活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特点: “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口号下,对社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美国国内的保守势力和所谓的政治“精英”,日益把中国视为对美国霸权利益的巨大挑战和最大的潜在敌人。为了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还制定了十条诫令。据有关媒体和文章介绍,十条诫令中对我国青少年进行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有三条: 一、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让他们不以

5、肤浅、虚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 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让中国的青少年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除以上三条外,十条诫令还指出:“要时常制造一些无事之事,让中国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要尽量鼓励中国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

6、。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 年 9-10 月,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联邦德国想用原子武器武装西柏林军队,民主德国宣称要统一柏林,苏美双方态度硬。 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

7、成非军事化的 “ 自由城市 ” ,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增强驻德美军的作战能力,特别是导弹能力。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 “ 柏林危机 ” 。导致柏林人民基本人权受到极大损害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西柏林人远远地向他们在东柏林的亲人招手 登台眺望亲人居住的地方 赫鲁晓夫在联大会议上举着U-2飞机的照片并对美帝国主义的悍然侵略进行了猛烈抨击1945年到1961年间,每年约有数十万民主德国公民通过柏林逃往联邦德国 西柏林人只能远远地向他们在东柏林的亲人招手 1961年8月13日凌晨2时,一道道耀眼的探照灯刺破夜空,宣告了柏林市28年东西分隔的开始 赫鲁晓夫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

8、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 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名称美国苏联核弹头数量1000300洲际弹道导弹29475潜射弹道导弹1440远程轰炸机6001901961年美苏核力量比较阶段第二阶段: 60s初70s末领导人苏美战 略 态 势争霸政策苏美争 霸 特 点重大事件缓和紧张1、结合材料分析美国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与表现?尼克松主义的实质什么?材料一: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杜鲁门1947年在国会演说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

9、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材料一:历史纵横教材P98页苏联的缓和战略。材料二: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世界现代史材料三:教材P98页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表。2、结合材料分析苏联争霸政策变化的原因与表现?苏联对西方的“缓和”战略的实质是什么?美国对苏实行“缓和”外交的目的又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阶段第二阶段: 60s初70s末领导人苏美战 略 态 势争霸政策苏美争 霸 特 点重大事件

10、缓和紧张勃列日涅夫肯尼迪1963、1968年先后签订1972年两国签署第一联合体两国首脑一系列互访和会谈高潮1973、1975年共同参加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苏攻美守,优势在苏 总体趋向缓和(直接对峙、激化矛盾的情况不显著)战略进攻转入战略收缩,实行尼克松主义力争军事优势的军事战略和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第二阶段:从对峙走向缓和( 60s初70s末)1、争霸政策变化原因与表现: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欧共体、日本经济崛起的冲击;1973年石油危机;陷入越战泥潭)越战大大消耗国力,军事实力相对下降苏联在战略武器上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为了保住霸权

11、()美守:()苏攻: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大为缩小战略核武器与美国大致平衡(勃列日涅夫改革)调整外交政策: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谋求与中国谈话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目的)在亚非拉取得二十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70S末,出兵阿富汗(苏霸权主义的顶峰)、苏联对西方的“缓和”战略的实质是什么?美国对苏实行“缓和”外交的目的又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材料一:历史纵横教材P98页苏联的缓和战略。材料二: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世界现代史材料三:教材P98页美苏战略核力

12、量情况对比表。苏联:用“缓和”来麻痹西方国家,为苏联赢得时间加强军事和经济实力美国: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在争夺同时,希望用军事协议和经济关系束缚苏联。 缓和也是争夺世界霸权的一种形式。缓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任务三:试述在美苏争霸的不同阶段,美国和苏联对中国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它们采取这些政策的原因。?国家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80年代美国孤立、反对中国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关系正常化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苏中关系恶化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原因:对外扩张美苏争霸中美苏与中国的关系

13、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

14、良蒸汽机等发明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 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