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9 八年级语文阅读解题技巧训练讲义技巧准备语文阅读理解解题的一般思路通常拿到一篇阅读理解文本,不论文体如何,通常会做一下工作:根据时间或是个人习惯,可以首先快速浏览下题目,做到心中有数,使阅读以及做题时具有针对性;快速浏览文段,标出段落标号,方便答题时迅速找到与题目对应的相关文段的位置;浏览文段的同时,标记处段落关键句、中心句以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语句或段落;着重阅读加点词或是划线语句的上下文,认真揣摩文意;多多留意文段开头或是结束段、文章题目。说明文阅读篇第一讲 把握说明对象 识别说明方法一、四面入手 把握说明对象(一)何谓说明文?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
2、说的一种文体;它要求对事物的特征作出直接的说明。所谓特征即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的事物本质特征。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三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本质特征。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其阅读理解当中的科普类文章均可看做是说明文,因此掌握一定的说明文阅读技巧是十分必要的。(二)如何正确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1区分说明文的类型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通常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以及功能方面进行说明(采用空间或时间说明顺序)课文举例: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事物性说明文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
3、等方面进行说明(多采用逻辑顺序)课文举例:桥之美2“关键句”、“中心句”法通常情况下,作者为了行文清楚明了并能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篇首或是节前。而且无论是关键句还是中心句都是简洁明了的,因为把握住这句,是我们能够迅速把握事物说明特征的不二法门。例题: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等。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3借助说明内容 概括事物特征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在
4、显著位置找到关键句或是中心句,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人仔细认真的研读文章或是语段,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事物的特征。例题: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的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入功能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
5、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竟然能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子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这种酶能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本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那些特征?总结考试题型这一知识点如果考试涉及,通常会出现在阅读题目的第一题,常常会以“本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什么?本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来说明XX的特征的?”二、识别说明方法 体会表达作用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而
6、在说明事物时为了能更好的说明其特征,就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说明方法了,因此熟练掌握并运用说明方法对于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资料等。初中阶段主要掌握以下六种: = 1 * GB3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或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作出规定性的说明。 = 2 * GB3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特点作出解释。两者区别:前者是对事物或是概念本质特征的说明,而后者则不一定。虽然这两种说明方法都可以写作“XXX是XXX”的形式,一般来来说,“是”两边的内容可以互换的是下定义,不能的则是作诠释。例
7、:人是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 3 * GB3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例: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 4 * GB3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类似于修辞格上的比喻,但与比喻不同的是,打比方只有明喻和暗喻两种。例:石拱桥,桥洞呈弧形,就像虹。 = 5 * GB3 作比较:用另一个事物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通常作比较的事物都是人们熟悉的事物。例: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
8、,以前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6 * GB3 分类别:将被说明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门别类进行说明的方法。例:如何获取食物?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样。说明文之所以要使用如此多的说明方法,是因为说明对象本身对于人们而言不是特别的熟悉或是难以理解,而多种说明方法的引入,则可以使原本抽象难懂的事物变得直观、通俗,这当中就蕴含了一个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常用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列数字 使说明内容准确无误,令人信服。作比较 直观,形象的说明所介绍对象的特点。打比方 使被说明对象的特征更加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分类别 条理清晰、层次分
9、明。作诠释 清楚地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是理解更加容易。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的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是说明更加严密。总而言之,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首先应该把握“大方向“每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合理”填空“具体分析、综合归纳。 例题:专家测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们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
10、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少,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的需要。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提示:两种)分别有什么作用?课堂练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不但赢得金牌,而且平了该项目世界纪录。与辉煌战绩相映衬,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红色魔鞋是刘翔的赞助公司为他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特别制作的。它是目前为止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
11、钉鞋,比巨星迈克尔约翰逊早2000年悉尼奥运会夺冠时所穿的116克的金缕鞋还要轻。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外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关键技术:轻薄的鞋底使跑鞋更轻,提供了对冲击力的保护;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托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的设计可以使运动员穿着舒适,技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文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句中的“目前为止”可否去掉,为什么?第二讲 准确分析语言 体会深层含义三、理解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词语深层含义语言准确精炼,用词恰如其分是说明文的一大显著语言特色。我们在阅读理解时
12、该如何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深入分析语言,研读作者的用词。初中阶段对这一知识的要求,具体的说有以下两点: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准确把握说明文的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常见的考查方法:词语的替换具体解题技巧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例: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了荒漠。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到解放前,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上面文字中“侵占”、“侵入”、“侵袭”三词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多见于副词)表义的准确性恰
13、当的使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以使语言表达的更为准确、具体、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毕竟说明文也可以算是科普性文章,其语言务必力求准确、严谨、科学。例如下面这段话中,“我国陕西榆林地区,余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此处的副词“还”用来修饰“充沛”,表示陕西榆林地区的雨量还算说得过去同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和沿海地区比却是比较少的。如果把“还”去掉,那么其说明语言则过于绝对化,同时也使说明陷入知识性错误。例题: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着陆,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
14、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必烈,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这些有害物质,从而诱发多种疾病。例题中“容易”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特别留意关联词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恰当的使用关联词,可使语言表达更加连贯严密,是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的重点,从而更好的更好的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尤其是多见于科普类文章。例: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
15、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中国石拱桥“不但而且”的使用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个设计的创造性,而且重点突出,同时运用递进的句式进一步突出说明了“增加桥洞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一实际效果,让读者很明了的知晓了这句说明的重点在哪里。此外,说明文阅读理解题目中,对于语言准确性的考查还体现在对指代成分的分析,例如: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这”在此指代什么?总的说来,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是由其文体特色决定的,而我们只要抓住关键词句,充分加以分析理解,那么对于说明文语言的解析就可以算是事半功倍了。课堂练习:当
16、航天科技应用于生活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投向航天科技的时候,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要花多少钱?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把钱花到其他地方去?实际上,航天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美国航天局的一份名单,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果中,共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航天科技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类令人瞩目:激光血管造影技术、新一代心脏起搏器、红外线温度计、热感应视频仪(不要手术就可以确定人体内病变情况)、血液分析仪等。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室,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应用之一。重症监护室中的各种设备,上世纪60年代时是用来监测在太空遨游的宇航员的身体状况的。航天科技中的技术革命更
17、是我们今天不可或缺的。便携式电脑就是其中之一。美国当年实施登月计划时,需要一种体积小的便携式计算机系统来监控太空旅行,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或许,即使人类努力登月,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也会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要比现在慢得多。尽管美国和其他国家为发展航天科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此引发的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足以回报投入的成本。虽然航天科技中许多新技术的最初目标并不是为了在地球上应用,但它们最后都成了造福于人类的手段。例如研究人类暴露在强辐射条件下的后果,寻找避免辐射对宇航员的血液造成危害的方法,使人们找到了治疗白血病、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手段。航天科技带给全世界人们的知识是丰富
18、的,影响是深远的,把航天科技转化为可实施的工业生产力,转化为可以商用、民用的技术,应该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1指出下列句子中“此“的指代内容。 = 1 * GB3 便携式电脑的雏形就此诞生。“此” = 2 * GB3 但由此引发的电脑技术的高度发达足以回报投入的成本。“此” 2体会加点字词语在句中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大医院都设有重症监护室,这是航天科技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或许,即使人类努力登月,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高科技也会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要比现在慢得多。第三讲 识别说明顺序 把握作者思路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言之有序”。任何说明文总是循着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事物形状、性质、构造等,或者解说事理
19、的成因、功用、关系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弄清楚说明顺序,对我们进一步从整体把握说明文,理清文章结构和作者思路,进而分析语言有很大帮助。常见的说顺有如下三种: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往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成辐射式。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或者相对静止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性的介绍用空间顺序,例如故宫博物院;再比如介绍某种工艺品时也多用这种顺序,比如核舟记。运用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里,通常会出现“东”“西”“南”“北”等这样的方位词语。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一般而言,在介绍对象的发生、发展、演变、
20、过程、方法等的时候,常采用这种顺序。这种顺序的好处在于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反之亦可);从原因到结果(或从果到因);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就一般而言,事理性说明文和事实性说明文经常使用逻辑顺序。值得注意的是,说明顺序应该局部理解,整体把握。也就是说,单纯只使用一种说明顺序的说明文是相当少见的,大多数说明性的文章都是三种顺序或者至少两种顺序结合使用的。 梳
21、理文章说明顺序,就是在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那么我们该如何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呢?一、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左至右,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按照东南西北中的方向来说明。例如课文故宫博物院,我们着重分析下这一课文的说明顺序。故宫博物院分析: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全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天安门午门金水
22、桥三大殿乾清宫后三殿御花园;由南向北课文重点介绍的是什么?(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作者又是如何来介绍太和殿的?(58段)(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明确:5段:外部特征;6段:内部装饰;7段:建筑位置;8段:殿阁用途 (显然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
23、形。同样的方法分析养心殿部分(1718段)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至此,本文的顺序是由南向北,由外及内的说明顺序;采用了总分的说明结构。这样安排,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二、把握语言标志,“读”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段往往借助于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要学会通过文章全篇的首尾部分,每一自然段的首尾部分,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以及领起使作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来理清文章的
24、结构顺序。事实上,时间顺序多用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常用表方位的词句,逻辑顺序择用表示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一定要把握住这些语言“标志”。例如苏州园林一文说明顺序的分析开头两段总说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之后分别从各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特点:36段分说园林特征,呼应“四个讲究”;79段则从细节说说明苏州园林的美。明确苏州园林一文的说明顺序: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主要到次要。课后习题:“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如何理解?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
25、,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三、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一篇文章不止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先按照古今的时间顺序,在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在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了石拱桥的“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有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解放后社会主义时期石拱桥的发展。(此文基本上是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再比如桥之美和说“屏”这一类小品性质的说明文,分析它们的说明顺序就必须具体文体具体分析了,因为是小品文性质,所以
26、作者不可能严格按照正规说明文顺序来写作。桥之美的说明顺序为:点明画家眼里的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例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可以理解为由概括到具体:作家眼中桥的形式美各种桥的不同的美)说“屏”中,作者采用了从屏风的作用、屏风的分类、屏风的设置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关于了屏风的知识。第四讲 提高综合概括 把握细节关键应试篇说明文阅读的能力考查点与其他体裁的文章一样,重在考查综合能力的概括以及细节的把握。对于综合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从命题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以及特征解答这
27、类问题时,应当采用概括的方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时,要整体考虑说明对象的性质、功能、状态、来历、变迁等,要从文章全局上把握,总之,要从说明的内容上进行概括。2、在了解文章内容那个的基础上,给文章拟定题目回答这类题目的问题时,可以上上一类问题结合起来思考、解答,从文章中找出介绍对象的性质、功能、状态,再结合文段的开头和结尾中关键词句加以提炼概括。3、阅读文章后,说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等这类问题显然是对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或是文章结构(总分式、总分总式、层递式等)的考查。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作一定的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然后,再对各段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理清行文思路或
28、是篇章结构。【典型例题分析】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微波炉既快捷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重大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这有点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
29、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事实上,质量检测结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结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省是否安全。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的安全。一位名叫诺尔玛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死亡起诉。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视频,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分
30、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对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到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肉类、奶类、谷物、水果和蔬菜都会产生引起癌症的化学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五一商家促销活动方案策划
- 医疗医学项目汇报与总结计划
- 2025年防汛应急处置方案
- 织袜机工作原理及维修分析
- 2025年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9校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学初三下学期五校联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沈阳工程学院《英语阅读(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重庆市七校联考高三第四次模拟综合试卷含解析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食品安全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流程图
- 2024年天津开放大学《机械制图》阶段性考核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结构设计合理性分析
- PICC相关静脉血栓护理查房案例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测试四-国开(HB)-参考资料
- 2011年10月自考00567马列文论选读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 膜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开展阅读分享会课件
- 瓶盖自动封装机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