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分析期刊史学期_第1页
“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分析期刊史学期_第2页
“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分析期刊史学期_第3页
“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分析期刊史学期_第4页
“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分析期刊史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者按:2021年以来,书报资料中心与南京大学苏新宁教授领导的团队合作,利用“复印报刊资料2003-2007的转载数据,以及CSSCI中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对“复印报刊资料各期刊的被引数量、影响因子和高被引论文的转载情况进行比照研究,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复印报刊资料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此项研究成果将陆续在?教育研究?、?教学与研究?、?经济学动态?、?江海学刊?等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 ?“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一文发表在?史学月刊?2021年第10期。由于受杂志版面的限制,在发表时有所删减。此处刊载的为全文。“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周冰清 钱蓉 摘

2、 要 本文利用引文分析等方法,以“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转载论文为对象, CSSCI为统计数据来源,分别统计这些期刊所转载论文历年在CSSCI中的被引情况,计算出各期刊的影响因子,并就其影响因子与同类期刊进行比拟,最后还对“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所转载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旨在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史学系列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起的作用。关 键 词 复印报刊资料 史学期刊 学术影响力 引文分析 文献计量学作者简介 周冰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210093;钱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副编审;研究方向:清朝经济史 100872。一 引言根据国家新闻出

3、版总署公布的期刊数据和统计结果,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史学类期刊82种,其中学术期刊74种,如果以每种期刊平均每年载文200篇计算CSSCI史学期刊每年平均刊载论文逾200篇,再加上综合类期刊刊载史学论文的数量,那么我国每年在期刊上正式发表的历史学研究文献达1.6万余篇。“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的期刊共8种该刊、?先秦、秦汉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宋辽金元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史?,2003-2007年间,8种期刊共转载论文5096篇,年均转载1020篇左右,其中CSSCI收录了3556篇,占总转载量的69.8%。据笔者对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发现很多期刊报道“复

4、印报刊资料对其原发论文的转载统计数据,1-3一些学者更是借助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论文进行学术研究,并通过转载统计对史学研究领域开展状况进行分析4-9。这说明史学研究界和史学期刊界对“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论文的重视及认可。本文将采用引文分析法,根据“复印报刊资料史学期刊转载论文在CSSCI中被引用情况,计算其影响因子,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对8种期刊逐一进行统计、测定与评价,分析其总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最后基于CSSCI中的史学类高倍引论文,对“复印报刊资料史学系列期刊的转载情况进行比照,进一步探讨“复印报刊资料在史学研究领域发挥的作用。二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主要

5、转载二级学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也涉及考古学、博物馆学、专门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等研究文献,内容包括中外史学理论、史学史、社会开展理论、文献学、年代学、考古学和各类专史及史学研究动态。为评估该刊的学术影响力,我们利用CSSCI对其转载论文的被引数据进行了统计。表1为2003-2007年该刊转载论文和在CSSCI中被引用数量统计,表2为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数量排在前20名的期刊。 表1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量及CSSCI论文所占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所占比例20031469464.38%2200413

6、710677.37%15200514110171.63%690.2297200614311379.02%760.1475200716513581.82%1060.1901合计73254975.00%2680.1891表2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史学月刊6311复旦学报112史学理论研究5012山东社会科学113史学史研究3913史林114河北学刊38200414当代中国史研究105学术研究2215史学集刊106学术月刊2216江西社会科学92006-7南开学报1717天津社会科学98历史

7、研究151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89文史哲1319江海学刊810郑州大学学报1320历史教学问题8综合表1、表2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刊所转载论文绝大局部来自CSSCI的来源刊。由表1可知,在2003-2007年间,该刊的转载量逐年增加,尤以2007年增加得最多。在每年的转载论文中,CSSCI收录论文的比例均在60%以上,并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2007年的CSSCI论文比例更是到达了81.82%,平均比例为75%。从表2也可以看出,除?山东社会科学?该刊2021年也进入了CSSCI外,被该刊转载最多的前20名期刊都是CSSCI来源期刊。这主要是因为该刊所转载的主要内容之一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是学理性较强的

8、根底性专业,为反映这一学科特性,该刊在选文时也相对注重文章的学术性、理论性,而这一点恰好与CSSCI来源期刊的选取标准一致。从表1的“被引数量一栏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7年该刊被引数量一路猛增,其间2005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了54篇次和30篇次之多,有力地说明了该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该刊不仅把CSSCI来源期刊作为重要的转载来源,同时也不放弃大量非来源期刊中存在的优秀论文,这对非CSSCI来源期刊的开展和学术繁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表3给出了该刊与学科同类期刊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比拟数据。表3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

9、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2中国史研究0.24000.38930.25690.29543史林0.24160.32370.24860.27134史学理论研究0.14370.29050.30940.24795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历史学0.22970.14750.19010.18916当代中国史研究0.09960.20250.18750.16327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8世界历史0.12560.18260.13470.14769史学史研究0.09430.05770.07

10、890.077010历史教学问题0.06820.06970.02800.0553由表3可以看出,该刊年均保持在0.1891这一较高的平均影响因子水平上下,其余10种期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除了在历史学类期刊里影响力具有绝对优势的?历史研究?以外,与该刊选文范围相近的刊物只有?史学理论研究?,而两者的影响因子差距并不大,说明了?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在历史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三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主要精选研究史前史到秦汉史这段历史时期的优秀论文,除了制度史、经济史以及文化史是该刊关注的重点外,还及时反映考古学新发现、文明起源的探讨以及

11、铭文简帛的研究等最新成果。表4为该刊2003-2007年所转载论文的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及比例、被引用统计和局部影响因子。表5排列了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数量最多的前20名期刊。表4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694971.01%242004775470.13%132005764660.53%410.23972006724258.33%580.24182007705071.43%750.2027合计36424166.21%2110.228

12、1表5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史学月刊1911郑州大学学报82历史研究1712故宫博物院院刊63文物1612河北学刊63中国史研究1612河南大学学报65考古1312社会科学战线65殷都学刊1316东南文化55中原文物1316东岳论丛58南都学坛1216江汉论坛59文史哲916考古与文物59学术月刊916人文杂志5由表4可见,因篇幅所限该刊历年的转载量并不多,根本稳定在70篇上下,而被引数量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07年到达75篇次之多。这说明该刊并不一味追求转载数量,而是

13、注重所载论文的研究质量和深度,在求精的根底上扩大其学术影响。表5所示,2003-2007年被该刊转载最多的20种期刊中,CSSCI来源期刊有13种。由于在历史学领域CSSCI来源期刊的种类较多,被转载的几率加大,转载论文中有接近70%来自CSSCI来源期刊,同时也有1/3左右的论文取自于非CSSCI来源期刊,这对非CSSCI来源期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有利于促进我国先秦秦汉史专业方向研究的繁荣开展。从2005-2007年影响因子的变化来看,该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保持在0.2281这样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表6给出了?先秦、秦汉史?的影响因子在学科同类期刊中的排名。这些期刊都是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

14、学术影响的期刊。该刊仍以影响因子0.2281位居同类期刊的第3-4名之间,排在其后的还有?史学月刊?、?史学集刊?、?考古?、?文史哲?这些在历史学里颇具威望、内容范围涉及很广的综合研究型期刊,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该刊的学术影响力在整个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是不容低估的。表6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2中国史研究0.24000.38930.25690.29543文物0.25390.25000.24890.2509先秦、秦汉史0.23970.24180.20270.2

15、2814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655考古0.16540.25570.21350.21156文史哲0.15560.18600.17920.17367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8考古与文物0.09380.08510.09690.09199中原文物0.04660.04170.10880.065710殷都学刊0.01950.03020.01590.0219四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主要精选魏晋南北朝隋唐这段历史时期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这段历史时期的典章制度、经济状况和学术源流的探讨;隋唐

16、中西交通、中外关系的追寻;敦煌吐鲁番学的反映;突厥、吐蕃、契丹、渤海等民族史的研究等。表7给出了该刊所转载论文情况和在CSSCI中被引用情况的统计,表8为该刊2003-2007年转载最多的前20名期刊。表7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554480.00%132004563766.07%102005624369.35%450.3243 2006654163.08%510.3220 2007554174.55%390.1575合计29320670.31%

17、1580.2679表8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中国史研究2611南京晓庄学院学报52历史研究2112首都师范大学学报52006-3史学月刊1813唐都学刊54河北学刊1014中国经济史研究55西北师大学报72006-1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56河南师范大学学报616南开学报47民族研究617文物48史学集刊618学术月刊49西域研究619郑州大学学报410敦煌研究520中国边疆史地研究4分析表7可知,该刊2003-2007年的转载数量与被引数量呈同比增减的趋势。2003-2007年

18、转载数量合计为293篇,被引数量合计为158篇次,即转载的论文至少有一半都被引用过,足以说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在学科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从统计数据来看,该刊2003-2007年的转载论文每年都有70%左右是来自CSSCI来源期刊,有30%左右的转载论文来自于非CSSCI来源刊。表8也同样反映出,该刊2003-2007年转载数量最多的20种来源刊中,有多达17种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在其他3种非CSSCI来源期刊中,有2种是大学学报,除此之外的?唐都学刊?也是由大学出版的。高等学府里往往集中了这一学科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其所办刊物有着坚实的学科实力支撑,学术水平很高。对该刊与学科同类期

19、刊在2005-2007年期间的影响因子进行统计,我们得到表9。表中所选期刊都是影响因子在该领域内排名靠前的期刊,同时也是该刊转载较多的期刊。表9显示该刊三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2679,在9种同类期刊中居于第3-4名之间,显示了其相当的实力。该刊多年来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学术论文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得非来源期刊中的学术精品不致被埋没,集聚了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精品论文,是这一时段历史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源。表9 ?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2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47700.48910.51210.49273中国史研究0.24000.38930.25690.295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0.32430.32200.15750.26794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5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6敦煌研究0.10080.13450.20240.14597中国边疆史地研究0.06250.21640.14080.13998西域研究0.06940.08890.16300.10719唐都学刊0.02170.03180.03160.0284五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主

21、要转载从宋至元时期历史开展的成果和学术动态,内容涵盖宋、辽、西夏、金、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考古、史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10显示的是2003-2007年该刊转载论文、CSSCI论文和被引数量统计的有关数据以及影响因子。表11给出了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的前20名来源刊。表10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432455.81%132004463065.22%122005463371.74%220.1348 2006413380.49%410.36

22、96 2007453680.00%210.1724合计22115670.59%1090.2256表11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文史哲1211史学月刊62中国史研究1212四川大学学报63河北学刊1013河南大学学报44宁夏社会科学1014西北民族研究45历史研究915西北师大学报420066北方文物716中国社会科学47内蒙古社会科学717安徽史学38中州学刊718宁夏大学学报39民族研究619文史310史学集刊620中国经济史研究3从表10可以看出,该刊的转载量较为稳定,根本保持在

23、45篇上下。而被引数量的表现那么相反,从2003年的13篇次上升到2006年的41篇次,但2007年出现了比拟大的起伏,下降至21篇次。影响因子也从2005年的0.1348跃升到2006年的0.3696,增长了近2倍, 2007年又下降了53.4%,只有0.1724。这一现象与我国对这一阶段历史研究状况相符合,近两年来宋史研究没有新的热点问题出现,而作为已有完整体系的老学科,理论开拓与创新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从表10还可看出该刊转载论文中共有70.59%是来自CSSCI来源刊,而表11也显示该刊2003-2007年转载数量排在前20位的期刊中,有17种是CSSCI来源期刊。这两组数据都反映

24、出该刊与CSSCI来源期刊关联度很高,保证了转载论文具有相当的研究深度和研究质量。同时该刊也注意博采众长,将视野扩大到许多非CSSCI来源期刊,从中选取了许多本领域的优秀文章,这点从其30%左右的转载论文来源于非CSSCI来源期刊可以说明。表12 ?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2中国经济史研究0.47700.48910.51210.49273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29200.49570.35710.38164中国史研究0.24000.38930.25690.29545史林

25、0.24160.32370.24860.2713宋辽金元史0.13480.36960.17240.22566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7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8安徽史学0.16280.11700.11630.13209文史0.09520.13590.12630.1191表12给出了该刊与学科内另外9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比拟。这些期刊都是该刊转载较多并且影响因子在这一领域里排名较前的期刊。从中可以看出,该刊的影响因子在本学科期刊中居于第六名位置,但居?史学月刊?之上。这些都说明该刊在本学科特别是在宋元历史研究领域里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26、六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选文涉及明及清前期的历史公元1368年1840年, 所选文章内容包括两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中外关系、民族等各方面,涵盖明清易代、资本主义萌芽、民族关系、宗藩体制、中华疆域的形成、清代汉学、明清档案、徽州文书等研究内容,全面反映各具体研究领域的明清史研究成果。为了对该刊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评估,我们对该刊2003-2007年的转载论文数量、CSSCI论文数、被引数量和影响因子分别进行了统计,形成表13,并对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的主要期刊进行统计,列入表14。表13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3-

27、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584170.69%132004624572.58%132005575189.47%290.2083 20061239678.05%870.4958 20071179076.92%670.2444合计41732377.46%2090.3162表14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清史研究2711史学集刊92史学月刊2012河南师范大学学报73中国史研究动态1813中国

28、经济史研究74历史研究1714中国农史72004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615卫拉特研究66史林1516厦门大学学报67中国史研究1317学术研究68学术月刊1118中国边疆史地研究6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119东北师大学报510安徽史学1020民族研究5从表13中可见,2006年该刊的载文数量有了成倍的增加,从年均60篇增至年均120篇该刊200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且页码不减。同时,2006和2007年的被引数量几乎是前几年的34倍。2006年的影响因子为0.4958,在前一年的根底上也提高了138%。转载数量的大幅度提高显然给该刊的学术影响带来了正面影响,其影响力实现了一个很大的飞跃。从表1

29、4可以看出,该刊转载论文最多的前20名期刊有18种期刊都是CSSCI来源期刊。表13也显示其每年都有70%以上的转载论文是被CSSCI收录的,2005年更是高达89.5%,同时,该刊也保持每年10%-30%之间的非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转载量,极大地方便了学者简单快捷地获取本领域的前沿、热点等重要相关资料。表15是该刊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的统计及排序,通过对此表的分析可以比拟该刊?在本学科内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明清史?的影响因子在10种学科同类期刊中排名第3,仅次于?历史研究?和?中国经济史研究?,说明该刊在本学科内的影响力很高。甚至该刊的影响因子还高于同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段的?清史研究?,

30、进一步说明?明清史?不但是在整个历史学科内具有极高影响力,而且在研究明清史的专业期刊里也是十分突出的。表15 ?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2中国经济史研究0.47700.48910.51210.4927明清史0.20830.49580.24440.31623中国史研究0.24000.38930.25690.29544清史研究0.20350.44860.18450.27895史林0.24160.32370.24860.27136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

31、21067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0.14110.16570.12200.14299中国边疆史地研究0.06250.21640.14080.139910中国史研究动态0.01900.03010.01740.0222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主要精选研究中国1840年1919年期间历史的成果和学术动态,具体包括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人物、动态等方面。表16对该刊转载论文数量、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和影响因子分别进行了统计。表17那么是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的前20的来源

32、期刊的统计。表16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19612362.76%9200420014170.50%34200519514976.41%820.1742 200621216678.30%1470.1742 200719515177.44%1430.1794合计99873073.15%4150.1759表17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史学月刊67

33、11历史教学192近代史研究6412江海学刊173安徽史学4713社会科学研究154史林4614史学集刊145学术月刊381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36历史研究3416历史档案137广东社会科学2804-17江苏社会科学128清史研究28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29学术研究2519福建论坛11200610河北学刊2120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1表16说明,该刊年平均载文量根本保持在200篇左右, CSSCI论文比例到达了73.2%。在转载量较大的根底上,2003-2007年期间,被引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 2006年到达147篇次之多。被引数量的持续增加有力地说明该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表17显示,该刊

34、转载排名的前20种期刊中,有18种都是CSSCI来源期刊,占比90%。一方面,CSSCI集中了历史类多数优秀期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学术性、理论性的编辑思路根本一致,所以该刊转载其论文的比例较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中国近代史?在选稿时的严谨性和高标准。另一方面,27%左右的论文来自于非CSSCI来源期刊,说明该刊也十分注重非CSSCI来源期刊中优秀论文的转载,从而保证分散在大量非来源期刊中的优秀论文得以集中反映。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近代史?选稿时间跨度很短,仅限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840-1919短短的六七十年时间,而?近代史研究?包含了1919年以后的历史,?清史研究?也囊括了18

35、40年以前前清的历史阶段,就选稿范围来说,目前没有一种史学类期刊发文范围如此狭窄。因此表18中所列仅可作为历史大类期刊的一种比拟参考。表18给出了?中国近代史?及其他9种历史学CSSCI来源期刊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比拟情况,?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因子排在第5-6位之间,说明其在近代史领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表18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近代史研究0.50430.84130.52070.62212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490.55993清史研究0.20350.44860.18450.27894史林

36、0.24160.32370.24860.27135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中国近代史0.17420.17420.17940.17596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7安徽史学0.16280.11700.11630.13208历史教学0.13770.08190.07360.09779历史档案0.07100.08000.08960.0802八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主要精选研究中国1919年以来历史开展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具体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民国史、抗日战争史、共和国史、中共党史、专题研究、

37、现代人物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为了对该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包括该刊转载论文和被引数量、主要转载期刊以及与学科同类期刊的影响因子的比拟,形成表19、表20和表21。分析这三个表格,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史?的开展趋势以及在历史学科内的影响力。表19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25915559.85%6200424716767.61%34200523816870.59%900.1522 200621216678.30%2030.2722

38、 200721817881.65%1730.2022合计117483471.04%5060.2089表20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中共党史研究10011史林262史学月刊9212南京大学学报183当代中国史研究7113江苏社会科学174党史研究与教学4014教学与研究175抗日战争研究3915北京党史136民国档案3716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27历史研究3617江西社会科学1220068党的文献3318历史教学109近代史研究3319社会科学研究1010安徽史学2720史学集刊10随着

39、现代史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强,学术论文的篇幅和论文的数量都在增加。?中国现代史?在不增加版面的情况下,单篇论文和索引所占篇幅增加,论文刊载数量随之减少。表19可见,2003-2007年间?中国现代史?的转载数量每年略有下降。但被引数量却大幅增加,从2003年的6篇次上升到2006年的203篇次。考察期刊学术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它的影响因子,该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2006年影响因子相比前一年增长率到达78.8%,2007年比2006年有所下降,但较2005年还是增长了32.9%。影响因子和不同学科的开展状况紧密相关。从学科研究趋势分析,2006年现代史研究领域出现了红军长征60周

40、年、西安事变70周年等热点问题,带动了该年学科研究的繁荣,处于学科研究的顶峰阶段。而2007年恰好缺乏研究热点,学科研究趋势平稳。由此造成了2007年现代史学术期刊被引数量、影响因子的下滑。从转载论文的分布来看,CSSCI来源期刊中转载的文章所占的比例在2003-2007间年逐年增加,5年中该刊转载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比例到达了71.04%,这与2004年以后CSSCI历史学来源期刊不断增加有一定关系。同时该刊也有30%左右的转载论文来自非CSSCI来源期刊,表20也显示了在转载数量排名前20名的期刊中仅2种为非CSSCI来源期刊,说明该刊转载过程中也考虑到了非CSSCI来源期刊中的优秀学

41、术成果。表2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史林0.24160.32370.24860.27132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中国现代史0.15220.27220.20220.20893中共党史研究0.06910.19270.24200.16794当代中国史研究0.09960.20250.18750.16325党史研究与教学0.09760.12870.10470.11036民国档案0.14580.09790.07490.1062表21给出了?中国现代史?与学科同类期刊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

42、比拟。该刊以影响因子0.2089位居同类期刊的第2-3名之间,说明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不容小觑。九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学术影响力分析?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主要选取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世界近现代直到世界当代各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开展的学术论文,断代史研究与专门史研究并重。我们通过统计该刊在2003-2007年之间的转载论文、被引情况、影响因子,对该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比拟。表22给出了该刊转载论文和被引数量的统计,表23是该刊2003-2007年转载论文数量排名前20名的来源期刊。 表22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和被引

43、统计类别年份转载数据及CSSCI论文比例被引数量影响因子转载数量CSSCI论文数CSSCI论文比例20031889148.40%4200418010156.11%10200518810153.72%360.0870 200617210963.37%660.1114 200716911568.05%490.0750合计89751757.64%1650.0911表23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03-2007年转载论文主要来源刊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序号刊物名称转载数量是否CSSCI1世界历史8711北方论丛132史学集刊3712安徽史学123史学月刊3713河南大学学报114河南师范

44、大学学报2914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115历史研究2915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120066史学理论研究2916南开学报107历史教学2017浙江学刊108东北师大学报1518贵州师范大学学报99历史教学问题141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910武汉大学学报1420学海9由表22可以看出,由于学科开展的影响,该刊的转载数量每年略有下降。其中的CSSCI收录论文比例却在不断上升,2003年只有不到一半的论文来自CSSCI来源期刊,2007年上升到68.1%,这与CSSCI来源期刊数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反观该刊的被引数量却是逐年上升,并没有因为转载数量的减少而降低。2005-2007年的影响因子,也有类似的

45、变化规律,2006年的影响因子在2005年的根底上增长了28%,只是2007年在经历2006年的高位后出现下降,与近年世界史学科研究的低谷相吻合。分析表23,可以看到该刊转载论文的前20种主要期刊中有14种是CSSCI来源刊,占比65%,连同转载CSSCI论文比例57.64%一起分析,说明该刊的选文在重点关注CSSCI来源期刊之外,也很注意从非来源期刊上选择优秀论文。这种不以期刊为依据,更注重甄选优秀论文的转载标准,充分表达了该刊聚集学术精品的办刊理念。表24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与学科同类期刊影响因子比拟排序刊名影响因子200520062007平均1历史研究0.54240.60230.53

46、490.55992史学理论研究0.14550.29380.30940.24963史学月刊0.19620.23680.19890.21064史学集刊0.08160.20000.17070.15085世界历史0.12560.18260.13470.14766安徽史学0.16280.11700.11630.13207历史教学0.13770.08190.07360.0977世界史0.08700.11140.07500.09118历史教学问题0.03600.06780.02800.0439表24给出了该刊与学科同类期刊2005-2007年影响因子的统计结果。该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0911,排在同类期刊

47、中的第7-8位之间,与其同类期刊?世界历史?的排名及影响因子相差不多。我国世界史的整体研究状况根底薄弱、研究学者、科研力量有限,反映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就是世界史学科专刊的影响力低于其他历史专业方向的期刊。从另一角度也说明世界史学科的开展更需要相关学术期刊的扶持,而CSSCI的来源期刊中只有一种是专门研究世界史的期刊?世界历史?,载文数量有限,?世界史?恰恰是转载本研究领域优秀论文的二次文献期刊,全面反映了当代世界史研究领域的整体状况,对世界史研究领域的繁荣和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十 史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分析在分别对“复印报刊资料8种历史学系列期刊学术影响力进行讨论的根底之上,下面将对这些期刊所

48、转载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系列期刊的总体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表25所示的高被引论文是2005-2006年期间被CSSCI中历史学文献引用6次及以上的论文。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和进行比拟,我们排除发表时间过早的论文,仅保存2000年以后发表的24篇论文。表25 CSSCI中史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统计表排序被 引 论 文被引次数复印资料转载1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忆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142王翔.从云锦公所到铁机公会近代苏州丝织业同业组织的嬗变.近代史研究,2001103赵世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忆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94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

49、主义历史观的开展.历史研究,200195杨祥银.试论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史学理论研究,200076吴剑杰.关于近代史研究“新范式的假设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177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78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中国社会科学,200179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710马敏.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711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中国哲学史,2002712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

50、000713周秋光.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614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615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616魏文享.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之现状与展望.近代史研究,2003617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618戚学民.?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近代史研究,2001619李玉尚.咸同年间的鼠疫流行与云南人口的死亡.清史研究,2001620李玉尚.近代中国的鼠疫应对机制以云南、广东和福建为例.历史研究,2002621李学江.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宁夏社会科学,2002622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623黄宗智.开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